内容摘要:世界经济一体化,企业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社会责任成为影响企业竞争的新要素,而愈加受到企业的重视。本文基于企业社会责任探讨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方法。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
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得国际上的社会责任运动也越来越直接地影响到中国企业,食品安全、生活质量、环境保护等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消费者越来越关注消费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的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使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也逐渐重视自身的社会责任。如何基于社会责任构建企业竞争力,成为企业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责任除了为股东追求利润外,也应该考虑利益相关者,即影响和受影响于企业行为的各方的利益。企业社会责任主要包括基于社会经济关系方面应承担的责任、基于社会关系方面应承担的责任、基于环境关系方面应承担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种新的企业治理结构。它是企业对其自身各种行为的约束,既是企业应该追求的宗旨和经营理念,又是企业用来约束企业内部,包括其商业伙伴行为的一套管理体系。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意义
菲利普•科特勒则认为商业的最高价值是在创造最高利润的同时,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有些企业从偏狭利益出发,忽略了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诸如安全事故、拖欠农民工工资、企业缺乏诚信、环境污染、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时有发生。而企业作为区域社会的细胞,来自于社会,也必将还原于社会,这是一种新形势下的社企关系。而企业的发展壮大或被淘汰出局,都要由社会来承接。更主要的是,企业是社会的细胞,离开社会资源,企业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企业也难以生存。因此,企业与社会是共荣的关系,市场经济下的企业与社会甚至有着更密切的关系。因此,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生存的前提。社会责任可视作企业同社会的契约。
从长远来看,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需要。因为,企业主动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可以为企业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而良好的声望有助于企业吸引顾客、投资者、潜在员工和商业伙伴,从而增强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
具体来讲,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至少可以得到几个方面的好处:可以使企业赢得社会公众的尊重,提高企业产品的品牌价值;有助于保持员工的忠诚,有利于企业招募、留住优秀员工,形成有益于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可以同政府等外部相关组织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伙伴关系,从而为企业的发展营造好的发展环境;可以减少浪费、提高原材料和能源利用效率以降低运营成本,从而提高盈利能力;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可以突破种种贸易壁垒和市场壁垒,而且对于快速提升企业品牌形象,进入和拓宽国际市场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1776年,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写道,当一个企业家只是追逐自身利益,毫不关心公众利益时,会有一只“无形的手”指引着他。这只“手”就是社会责任,竞争力源于把社会责任理念融入企业的发展模式,竞争力涉及很多因素,有技术、管理,但最深刻的就是它的理念、价值观,是企业对社会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价格、质量之后的另一重要竞争力。调查表明,消费者更愿意购买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的产品。
(一)经济关系下的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作为一个经营单位,其存在的目的是吸引各种资源,为社会创造财富,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同时要促进资产的保值与增值,为投资者提供较高的回报,确保投资者基本利益的实现。因此,在经济责任方面,企业应该合法诚信地进行经营活动,诚信纳税;尽可能地促进就业,为社会、为所在地区减少就业压力;在不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合理合法利益的情况下,保障广大股东和投资者的合法收益权。同时,企业经济责任的实现也是企业实现其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基本保障和前提。
(二)社会关系下的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家必须认识到,企业的成功离不开那些具有创造性的、训练有素的、富有激情和献身精神的员工的积极合作与贡献。企业家对人的关怀取代对金钱和物质的强调,必然能使员工发现自身的价值,增加自己的归属感。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必然会随之提高。这些责任具体表现在:在劳动时间、工资保障、工作条件与工作环境、企业员工的职业健康与生命安全、员工的发展、平等的就业晋升机会和社会福利保障等方面切实保障员工的基本权益不受到侵犯。这些责任的承担有利于形成益于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从而用良好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近年来,许多跨国公司开始对其全球供应商进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评估和审核,“维护劳工权益”这个概念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订单的附加条件中,如果企业能够很好的承担社会责任,这也将是其提高竞争力的途径之一。
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消费者、供应商、主要竞争对手以及社区、政府等。保护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利益是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在于:为社会创造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为消费者提供质量可靠、具有安全保障的产品和服务、积极参与和支持社区建设和公益事业等等;为社会创造就业、关注慈善事业、关心弱势群体、照章纳税等,此外,企业还应当对社会公益事业进行支持和捐赠,帮助教育、娱乐、贫困地区的发展。一个能够对消费者负得起责任的企业,必将被消费者所信赖。基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责任,有利于增加企业产品的忠诚度、知名度、美誉度,从而吸引消费者,提高企业竞争力,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广阔的市场。而对政府和相关机构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上的支持,一般都能够争取到他们对自己经营上的支持,或者将他们的支持转化为产品的利益点加以传播,可以起到刺激销售的作用,帮助企业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品牌形象。可以说,企业行为与社会福祉息息相关,企业通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可以将之变成一种企业品牌的投资、企业信誉的投资以及企业社会形象的投资,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环境关系下的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需正确处理企业活动与环境的关系,追求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主要包括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持续地改进环保工作,积极应对和规避环境风险,不断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使用效率等等。保护社会自然环境免遭污染,实现社会生态平衡是企业重要的社会责任。具体的做法有: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企业在选择生产何种产品及应用何种技术时,必须考虑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要考虑安全性,产品在消费中要考虑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企业设计产品及包装时,要减少原材料消耗,并减少包装对环境的污染;从产品整体概念考虑产品的设计、产品形体及售后服务的节约及保护环境等。
保护自然环境及社会生态平衡是企业主要的社会责任,也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方面。2004年10月,国际上《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正式对我国生效。这是继1987年《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和1992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之后,第三个具有强制性减排要求的国际公约,对我国相关企业影响巨大。2005年8月,欧盟议会及理事会通过的 weee、rohs 双环保指令对中国企业正式生效,从2006年7月1日起,中国企业在欧洲销售电子产品必须承担自己报废产品回收费用的责任。这就意味着企业必须重视对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问题。基于对环境关系的社会责任问题,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方面。
实践证明,企业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品牌投资、是企业信誉投资、是企业的社会形象投资,既达到了企业回报社会的目的,也符合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有力的增强了企业竞争力,企业家只有重视自己的社会责任,承担历史重任,才能建立企业发展与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机制,从而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秦颖,高厚礼.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产生与发展[j].江汉论坛,2001
2.刘藏岩.刍议企业社会责任与竞争力[j].商业时代,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