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产业集群 政策集群 政策需求 政策供给
[论文摘要】在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不同的阶段上,产业集群主体——企业通常会提出不同的政策需求,它的政策密度和广博性也有很大的差别。由于体制、制度和文化的原因,我国的政策供给存在明显的不足,表现为政策供给主体缺位、政策协调性差、集群文化薄弱等。因此为了促进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必须搭建一整套有利于企业集群发展的环境优化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监控平台。
产业集群是指具有一定的产业链关系企业,依靠非特定合约,在一定区域内的集聚的现象。目前,关于产业集群研究的理论颇多,比较权威的理论有:弹性专业化模型、集体效率模型、钻石模型、全球价值链模型等。
迈克尔·波特提出的钻石模型,从宏观层次上研究产业集群的条件,认为集群成长需要生产要素、需求条件、关联与支持性产业及企业竞争与战略四大因素密切配合。政府在其间发挥综合作用。1985年,他又将一个产品概念的形成到进入最终消费的全过程纳入分析的视野,明确了产业集群的微观基础。以后几经发展,构成了全球价值链理论。弹性专业化模型则强调了企业内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重要作用。集体效率模型将其发展,从外部性的角度强调了企业群内外联合行动的重要性。
与以上西方学者的明确认识相反,在我国,学者和官员们的模糊认识甚至错误认识不少:有人将“扎堆”现象等同于产业集群,更多人看不到传统产业集群创新的客观条件,简单地套用其他国家的做法,一厢情愿发展高科技产业集群。为了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研究基于产业集群的政策集群,尤其是中小企业政策集群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在此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产业集群的政策需求的基本特征
通常,人们从三个层面分析产业集群的条件:宏观层面上,它要求有规范的制度体系、一定的基础教育背景与人才优势以及技术基础,这些都是产业集群的基础条件;中观层面上,它要求政府采取特定的区域政策吸引专业人才和关联企业,促成高度灵活性信息流集群,提供各种专业化支持体系,帮助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微观层面上,它要求集群内企业之间彼此信任、协同行动,推进竞争,加强学习,鼓励创新,发挥互补效应,这是产业集群形成的直接原因。
在产业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政策需要的内容和力度是不完全相同的。通常,学者们将产业集群发展分为3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对政策的需求如表1所示。
产业集群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地理范畴。而是一个产业经济学概念。因此,并不是在任何一个地域内都可以培育出产业集群。只有政府、社区、企业共同努力,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上采取一系列自成体系又密切协作的政策体系——本文称为政策集群,才能培育出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政策需求的主体是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其政策需求动机是二分的:一方面,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迫切希望得到一些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的“个别”政策,希望政府和社区共同为企业“开小灶”;另一方面,企业也希望政府和社区共同为区域内所有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企业价值链的形成。这样的政策需求动机是基于企业对自身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反思,其需求动机又表现出“大公无私”的特点。
政策需求密度的差异性是产业集群政策需求的重要特点。在集群的形成、发展和成熟阶段,中小企业的政策需求除了上表1显示的内容上的差别外,政策需求的密度也不一样。在筹建阶段,中小企业需要大量的政策引导和一些特殊的政策优惠,政策需求的密度是很大的;在发展阶段,中小企业的政策需要密度相对较低,信息服务、环境(经济的和社会的)整治和工作协调是政策的主要内容,大量的工作是企业自身针对产业链作出一些理性选择。在成熟阶段,企业的政策需求密度最低,政府的主要行为模式是逐渐退出。
政策需求的广博性和需求量。产业集群的政策既涉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社会政治文化.又与地区的中观政策直接相连,更与企业制度和运行机制有直接的关系,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地方的公共服务规范和相应的运行机制,企业间信息和交易平台,集群内的企业文化,企业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等等。这些政策涉及面仍然比较广,政策需求量也很大。
产业集群政策需求的以上特点留给我们如下的启示:第一,产业集群的政策需求的内容广泛,且有明显的层次之分;第二,政策需求的最终目的是促进集群内所有企业的共同发展,但并不排斥少数企业可以获得先发优势,凭借独有的政策资源获得快速的发展机会;第三在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不同阶段,政策需求的密度是不同的,内容也有较大的差别,它要求政府适时提供相应的政策,而且政策必须集群配套。
二、中国产业集群的政策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产业集群的政策供给是欠缺的。首要的原因是政策供给主体缺乏。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产业集群现象通常是自发形成的,职业的经纪人在其间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培育和推进产业集群的责任和任务历史地落到了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头上。由于中小企业在产业集群的主体。探讨基于产业集群的地方政策供给问题,实际上就是研究地方政府的中小企业政策问题。
将地方政府放在国家行政管理体系的分析框架中.我们可以找到地方政府政策供给主体资格缺乏的症结。在计划经济时期,地方政府是没有决策的资格的,长期的无所事事也使它们丧失了决策能力,只能发挥“传声筒”的作用。在转轨时期,地方政府的决策权获得了制度保障,但实际上是无以实现的。因为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决策是要以“经济基础”为后盾的。两步“利改税”以及地方企业经济的持续滑坡使地方财力建立在一个极端不稳定的基础上。这就使得地方政府陷入两难选择:从根本上解决地方财力不足的问题,只能寄希望于企业的快速发展,而企业的快速发展需求政府作出较大的让步,至少在产业集群的形成阶段,政府必须作出一定的牺牲。在这样的两难选择中,理智的政府会以政府经费紧张换来企业发展的办法。问题就在于,在我国,更多的选择恰恰与以上选择相反:地方政府或者向企业作出空头承诺,或者直接向企业伸手,地方政府(官员)的“吃、拿、卡、要”之风盛行,各种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供给迟迟不能出台。
其次,产业政策的协调机制不健全,导致政策方向错位,政策功能耗散。产业集群所需要的政策功能的发挥依赖于政策目标的一致性。这就要求来自不同部门的政策彼此协调,密切配合。这种要求在我国是不容易满足的。首先,不同部门政策的约束条件不同,行政管理部门的政策约束来自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授权,经济管理部门受到自身财力和权限的制约,公共服务部门追求服务面的大小。不同的政策约束条件下的政策就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其次,政出多门,互相不沟通,导致政策之间冲突,企业莫衷一是,大大降低了政策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甚至导致政策功能的整体丧失。
再次,企业竞争策略不当,企业独立意识过强导致政策定位错误。竞争中的合作是现代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多年来,我国企业并没有充分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将竞争看成是“你死我活”的争斗。为了赢得竞争优势,许多企业不惜采取最恶毒的手段:恶意并购者有之,以假冒产品坑害对手者有之,封锁技术秘密者有之……站在企业的角度看待以上的竞争策略,也许它们是正确的,但是,立足于企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以上策略的缺陷就十分明显了:没有合作的竞争,打败的不仅是对手,最终会拖累自己;没有远见的竞争策略,迟早也会将自己推入破产的境地。实际上,合作竞争策略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之路,也是企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手段。
最后,产业集群的制度文化基础薄弱。产业集群需要相应的制度文化基础,除了上文提到的合作竞争观念外,还需要倡导诚信经营、共存共享、冒险与创新等文化传统和行为准则。其中,诚信经营是合作的基础,共享才能共存,共存才能共同发展;冒险和创新才能为企业发展营造永恒的发展动力。营造这样的制度和文化基础,需要整体的思维和一贯的政策导向。
三、政策集群的效应分析
产业集群需要政策集群,产业集群的预期效应是十分明显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产业集群可以带来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大量相关企业空间集聚所形成的本地化的产业氛围,是其他区域最难以模仿的,这就构成了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广东的顺德、东莞等的玩具、食品、服装、电子、家电以及陶瓷等产业集群。浙江的义乌依靠劳动密集型的小商品生产、贸易与联托运企业集群,都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企业集群能够有效地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上游企业之间、下游企业之间以及上下游企业之间交互过程不断推进产业的提升.而产业结构的升级又是保持集群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美国“硅谷”长期保持计算机行业领先优势便是例证。另外,集群的规模效应易得到政府政策的扶持,这也是维持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如,在政府的扶持下,浙江嵊州领带业发展较快,成为我国领带产业的重要集群区域,甚至参与了国家领带标准的制定。
其次,产业集群给集群内的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在纵向关系中,各种供应商——客户邻近带来的交易费用节约效应,使交易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风险成本降低,也使集群内每个企业交易成本的降低而获得成本优势。在横向关系中,同行企业大量集聚使集群内所有的企业都获得了外部经济和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企业的进入壁垒降低了,企业对原材料、资本、技能、劳动力的利用程度提高了。从战略上讲,企业的竞争优势会逐渐转化为价值链整体优势,给企业的未来发展创造条件。
再次,企业集群能够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并最终成为创新的中心。这一效应首先来自关联企业之间的充分信息流和相互学习。从内在机理方面看,主要是由“本地化”所产生的邻近效应和社会化效应的结果。所谓邻近效应,是指企业接近客户,从客户寻找创新源;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在合作竞争中不断创新;社会化效应是指企业之间良好的信任关系使企业能够以低成本进行创新。
最后,集群的辐射效应。产业集群带动临近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为了获得以上得效应,地方政府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而且政策也必须集群。
四、中小企业政策集群模块设计
我们可以按照如下模块设计中小企业制度。
1.环境优化模块。该模块包括三个子模块:经济环境模块,政治环境模块和社会文化环境模块等。
经济环境模块的基本内容。第一,维护平等竞争,培育专业市场。分工的细化使中小企业专用性增强,这必然会造成集群系统的信息效率下降,进而导致整个集群的退化。为防止这种退化趋势发生,地方政府应制订保护平等竞争,限制垄断的政策,鼓励发展同行的多极平等竞争,严禁在一个专业内由独家或少数几家企业经营,并且鼓励集群内某些支柱产业适当地超比例发展,使其生产适当地过剩。通过这种措施,使许多特质交易(专用性)在地理上集中在一起,从而有效地减少其专用性,降低集群内交易成本,促进集群的发育。如,针对农村信息传输手段较为落后的特点,政府可以引导兴办专业市场,实现制造业小企业与商贸业小企业的专业化分工,使它们共享销售网络所带来的外部经济性,降低中间品交易的不确定性风险。第二,为中小企业建立与大企业的战略伙伴关系牵线搭桥。中外大量的产业集群的发展历史表明,中小企业的集群和长久的发展离不开大企业的帮助,建立与大企业的战略伙伴关系,既是中小企业的生存之道,也是产业集群的形成之理。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战略伙伴关系的种类可以多样化:以产品、销售、原材料供给、承包服务等中心可以组成多种多样的伙伴关系。从层次上看,可以是紧密的,也是是松散的。在众多的关系结构中,以新型零部件加工和服务为中心建立与大企业的网络状集群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因为这样的产业集群结构比较充分地尊重了中小企业的自主选择权,也构筑了与大企业的相对稳定的关系。地方政府应利用税收政策刺激大企业将“非核心资源”的生产制造环节甚至产品设计、售后服务等“外包”出去。大企业(在集群中通常称为核心企业)只需保留与经营人才、商誉和技术秘密有关的核心资源。在这方面,我国还存在明显的不足。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地强调大企业的“霸主”地位,大企业始终在向“大而全”的方向发展,多数的生产中间产品的中小企业难以进人大型企业的产业链。地方政府必须破除市场分割保护的旧观念,切实维护小企业的权益。要引导大中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和规模扩张围绕自身的核心资源来展开,而将一般的零部件及半成品,通过“外包”给中小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的协作产业集群。第三,培育生产资料交易租赁市场,使集群内企业在生产资料使用上调剂余缺,资源共享。第四,积极引导和推动企业建立行业自律性社团组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并举,共同规范市场秩序,制止无序竞争。在组建方式上可以企业自发建立,也可以在企业自愿前提下,由政府协助组建。
政治环境模块的基本内容。政府机构转变职能,变领导为服务。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行政管理队伍和健全的行政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必须与产业集群的其他政策形成默契,产生共鸣。
社会文化环境模块的基本内容。第一,要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培养区域文化。中华民族有很强的以地域为中心的乡土文化传统,在人际交往中注重五缘(血缘、亲缘、地缘、行缘、学缘)。因此,在培养区域文化时,应着力以“举业兴家…‘立业为家”的乡土文化理念吸引区域内企业集聚起来,并以此留住人才,繁荣和发展集群区域。要积极引导人们的“缘”理念,倡导人们在社会交往和企业交易中重视承诺,严守承诺,逐步建立诚信的文化氛围和行为准则。第二,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基础,结合集群的内在特征,培养出有时代感的文化。倡导专业化、开放型的生产方式;鼓励人才流动;倡导风险、信任与合作。运用舆论的力量,大力宣传、引导集群文化的形成。政府职能部门与社会中介机构联合,对集群内企业进行公正客观的信誉评级,向集群内外公布,对信誉良好的企业大力推介,对信誉差的则给予警示。地方政府在必要时应介入,运用法律、行政手段等对危及集群整体的败德行为加以干预。
2.网络服务平台模块的基本内容。首先,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完善信息交流手段。其次,促进产学研合作。地方政府应促成集群与大学、研究机构的合作。合作内容包括:直接同希望创办新企业的投资者合作;为当地现有企业提供咨询,解决技术难题,培训技术人才,协助技术转让,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人股或直接创办科技小企业,促成委托开发,等等。合作中应采用多种组织制度,如星期日工程师,厂内研究所,企业研发中心,或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结成战略联盟,形成虚拟研发组织等。再次,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法律保护。企业产权制度、薪酬制度、激励制度等必须保护创新者的利益,同时为知识创新工程和有关的人员创造良好的条件。如建立创新科技园,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等。最后,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这已经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理当成为集群政策中的前提。在此不多论述。
3.监控平台的基本内容。中央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必须对中小企业集群内的企业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控制。监督企业严格遵守国家地方和集群区内的法律法规,控制和打击一切违法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