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义利观 企业经营理念;道德规范 以人为本
论文摘要:孔子“义利观”的核心内容为“见利思义”、“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义以生利”等。孔子的“义利观”对现代企业构建遵守道德规范、讲求诚信、以人为本、完善激励机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经营理念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孔子以自己的思想体系为基础,对商、周以来的经济思想资料,尤其是春秋时代的经济思想成就,加以广泛的吸收和改造,形成了自己的经济思想体系。他的经济思想特别是“义利观”的核心内容“见利思义”、“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义以生利”,逐步成为中国传统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在提倡诚信经营、重构社会信用体系的今天,孔子的“义利观”思想对构建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见利思义
孔子的“义利观”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在义利关系上,义比利更重要,利应该受义制约。孔子所说的“义”是指道德规范,“利”是指“经济利益”。一个道德完善的人,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见利思义”(《论语·宪问)》;人们从事经营活动,一定要“见利思义”,即首先要想一想,这种利以及求利的方式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如果合乎道德规范,那就当仁不让,心安理得地获取,这就叫做“义然后取”(《论语·宪问》);如果不合乎道德规范,那就宁可“君子固穷”(《论语·卫灵公》)。如果不是“见利思义”,而是“放于利而行”(《论语·里仁》),即一味追求利而不问其是否合于义,那就是“君子而不仁者”(《论语·宪问》)。可见,按照孔子的观点,经商办企业必须遵循职业道德,要光明正大赚钱,不发不义之财,不做伤天害理的生意。
孔子的“见利思义”经济思想,对于现代企业构建遵守道德规范、讲求诚信的经营理念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要成功地经营企业,最重要的是确立企业经营指导思想的经营理念,而经营理念中最主要的是如何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企业经营“见利思义”则成功,“见利忘义”则失败。世界上一些长寿企业的发展史证明,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拥有良好的企业信用是企业价值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注重信誉是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需素质,增强社会责任,也是现代企业持续发展和成功的必备条件。美国的安然公司、世界通信公司等企业虽然曾经创造过辉煌,但由于违背了社会道德规范和诚信经营的理念,很快就导致危机和破产。中国的一些大企业,尤其是一些上市公司,热衷于在资本市场上的违规操作,虚报利润,随意改变募集资金的投向,或者采取恶意担保、’借款等违背道德规范的做法,虽然短期获得了利益,但这种建立在损害社会公众利益上的利益,是不可能持久的,最终企业自食恶果。相反,那些“见利思义”守法经营的企业却能长期健康地发展。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洛阳春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不同的经营理念产生的不同结果就是很好的例证。这两家公司原本经营条件极相似,上市后经过短短几年的经营,现在的经营状况却截然不同,其主要原因就是两家公司经营理念的差异。双汇公司把企业改制上市作为企业发展的契机,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树立了“见利思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诚信经营理念,惜守信用,将募集的资金投人到所承诺的项目上,实现了企业发展与投资者获益的良性互动。春都公司改制上市后,并没有真正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在经营理念上,没有做到“见利思义”,而是违背承诺,募集的资金长期被大股东和关联企业占用,致使公司运营资金严重不足,经营陷入困境,连续三年亏损后退市。可见,企业树立讲诚信、守法经营的理念对于企业经营发展至关重要。
二、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孔子认为在使用、管理人的过程中,不可一味用暴力强制,而要“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即允许他们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使他们对劳动或工作较感兴趣,从而使劳动或工作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达到“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的目的。可见,孔子的“义利观”非常重视运用激励机制来发挥人的劳动积极性。孔子认为喜富恶贫是人的本性,“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因此,应利用人的这种本能进行正确引导,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孔子的“因民之所利而利也”的观点对于现代企业构建以人为本、完善激励机制的经营理念具有指导意义。中国企业要做大、做强,最缺乏的是人才,企业竟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竟争。因此,企业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思想,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开发人力资源,以新的观念、眼光和要求去选拔、评价和配置、使用人才。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应加大职工培训投入力度,切实搞好员工特别是研究与开发、营销等员工的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尊重员工,给员工提供发挥才能的机会,使人的显性智能和隐性智能更多地发挥出来,使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的发展融为一体。企业应不断探索有效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创造潜能,建立和完善企业员工发展带动企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大力推行年薪制,加大效益年薪的比重,实行以股票期权和技术人股等方式取酬。同时,应创造良好的组织氛围,让员工有成就感,以激励其经营管理的积极性。
三、义以生利
孔子继承了春秋时代义利关系论的基本思想,并从多方面论述了义和利的相互联系。孔子的“义利观”一方面承认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是合乎情理的;另一方面,又认为这一追求必须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做到取之有道。孔子强调“义”但并不否定人们对“利”的追求,孔子不是要人们不要财利,而只是要他们不可在道德规范之外去言利。同时,孔子认为“义以生利”(《左传》鲁成公二年)即道义可以用来产生利益,或者说守法经营能产生经济利益。孔子的“义以生利”是要先义后利而不应是先利后义。先利后义,职业道德低,只注重眼前利益,目光短浅,必定没有发展前途,甚至走向坑蒙拐骗的末路;先义后利,以国家、民众利益为上,胸怀宽广、高瞻远瞩,必定会取得理想的经营效益,既利国、利民又利己。
为什么“义”可以生“利”呢?首先,“义”可以提高企业经营收人和市场份额。如果企业遵守道德规范、讲求诚信就能赢得大批的忠诚顾客,这无疑就拥有了稳定的市场份额。忠诚顾客还会对企业及其产品做非常有利的宣传,从而使企业不断地增加营业收人和盈利。其次一,“义以生利”表现为企业经营费用降低。企业以“义”赢得顾客的忠诚感可以降低企业为顾客支付的服务费用。一般来说,保证一个老顾客的费用只相当于开发一个新顾客费用的六分之一。企业为熟悉的常客服务,可以提高效率,降低费用。第三,“义”能使员工忠诚感增加,从而增加企业收益。企业从忠诚顾客那里获取更高的营业收入可以用来进一步提高员工的经济待遇,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感和忠诚感,并且有助于减少员工培训费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忠诚员工可以通过为熟悉的顾客提供更多的服务来进一步强化顾客对企业的忠诚感,从而实现企业与顾客之间的“诚一忠”良性互动,并最终增加企业收益。
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讲求诚信是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它可以提升企业品牌,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应构建以道德规范和诚信为原则,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经营理念,正确处理好企业利益(“利”)与社会道德要求(“义”)的关系,做到先义后利,全心全意为消费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