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临的新挑战,阐述了知识经济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变革的具体措施。
一、知识经济的内涵及特征
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一种全新的基于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所以,知识本身是认识、开发、利用资源的资源,是最重要、最基础的资源。知识经济的核心是把知识作为经济增长的基础,将高新技术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最重要的资源依托。
知识经济并非工业经济的简单过渡和延伸,它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与传统经济形态相比较,它具有如下特征:
(一)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性经济
知识经济是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依托,以知识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为投入的主要资源。与其他稀缺资源不同,知识和信息可以被人们共享,并且在使用中不会被消耗反而能增加。
(二)知识产品呈爆炸性增长
目前基础研究向应用转化的周期日趋缩短,信息尤其是知识对企业至关重要,它正日益广泛和深刻地影响着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
(三)知识经济是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地域对其影响逐渐减小
资源、产品、服务乃至市场日趋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采取小批量、多品种、高效率的分散式生产。
二、知识经济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挑战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的技术含量和管理知识含量很高。高校既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基地,又是高新技术创新的发源地。而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已经渗透到高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中,面对知识经济的社会,高校财务管理正面临新的挑战。
(一)对高校财务管理方法的挑战
知识经济拓展了经济活动的空间,改变了经济活动的方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网络化。目前全球互联网的用户有近千万,预计15年内将有10亿人采用全球互联网,容量巨大、运行迅速、知识共享的信息技术网络构成了知识经济的基础,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将在网上进行。二是虚拟化。知识经济时代,许多传统的商业运作方式将逐渐消失,代之以电子支付、电子采购和电子定单,商业活动将在全球互联网上进行,使企业间的购销活动更便捷、费用更低廉,这些变化势必要求建立在经济活动基础之上的高校财务管理方法有所创新。
(二)对高校财务管理内容的挑战
知识经济改变了高校财务管理的内容,具体地说,改变了财务管理的重点,由原来的以有形资产管理为重点转移到以无形资产管理为重点。在传统的农业经济社会,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土地;在工业经济社会,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厂房、设备、资金等有形资产;在知识经济社会,专利权、专用技术、商标、商誉、信息等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对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作用。与此相联系,高校资产结构中无形资产的比重迅速上升,甚至成为高校的主要资产。因此,为适应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需要,高校财务管理要逐步转变到以无形资产管理为重点上。
(三)对高校财务分析工作的挑战
知识资本在高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决定了学校的发展前景,所以在高校的财务分析报告中要增加对知识资产内容的分析,衡量知识资本价值的指标将成为重要的分析指标。现行会计要素中的资产要素,是按历史成本原则确认和计量的资产,无法全面计量包括知识资本在内的全部价值。因此,知识资产这一宝贵的资产迄今为止仍未全部纳入资产要素的核算范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财务分析体系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弱,很有必要改进现有的财务分析体系,增加一些衡量知识资本价值的指标。
(四)对高校财务人员素质的要求提高
知识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它对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高校的财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财务管理高水平、会计核算高质量。随着知识资本纳入财务管理的范围,知识资本的构成、筹措、计量、分配、运营及效率评价等问题将是高校财务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如何构筑一套完整的涵盖高校全部财务范围的财务管理体系,以适应知识资本化后的高校财务,关键是要有一批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
三、知识经济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变革的具体措施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高校财务管理的观念必须更新,会计模式必须改革,会计核算手段必须适应时代要求,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必须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的水平,适应时代的要求。
(一)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牢牢树立人才价值观
一是要认识知识资本,即了解知识资本的来源、特征、构成要素和表现形式;二是要承认知识资本,即认可知识资本是高校总资本的一部分,认可知识资本与高校市场价值和高校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知识资本应分享的高校财富;三是要重视和利用知识资本,高校既要为知识创造及其商品化提供相应的经营资产以发展知识资本,又要充分利用知识资本为高校提供持续的利润增长。对于一个高校来说,知识资源的拥有量是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高校应把知识看作高校发展壮大的源泉,树立知识效益观念。同时,高校只有拥有了人才,才能创造、拥有并运用知识。因此,高校要牢固地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财务管理要把人作为核心,加大对人才的投入,加强对人才价值的计量与信息反馈。
(二)在高校中普及网络财务
网络财务是现代化的财务核算管理手段。为了适应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需要,为了适应激烈竞争的经济环境的要求,为了管理信息化的要求,高校财务管理就必须建立自己的财务技术结构网络,实现电算化网络管理。一是利用网络技术把财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报账、记账、算账中解脱出来,使会计基础工作高效化;二是利用网络技术建立计算机财务指标分析系统,使核算管理做到事前计划预测、事中监督控制、事后分析;三是高层管理人员利用网络技术工具,能够在方便、准确、快捷的在线管理条件下,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上级对下级的财务监控,及时部署和调整经营活动及财务运作;四是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财务管理信息与经济活动一体化,实现财务系统与人事、教学科研及外部单位相关系统的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整合优化各种资源,为教学科研和管理决策提供最优服务;五是通过网络技术的核算与分析,宣传自己的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及科研成果,吸引社会各界投资,实现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实现高校经济效益的最佳化。
(三)加强财务风险管理,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
由于知识经济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经济活动的网络化、虚拟化以及知识积累和革新的速度加快,将使财务管理的风险趋于复杂化,由传统的投资风险转向投资风险和网络技术风险并存。科学地规避风险,要求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及时调整财务人员适应新环境的知识结构,使他们能够具有及时捕捉风险、防范风险的能力。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加强调查研究,运用科学方法对投资项目进行预测,提高投资决策效果。另外,由于在高新技术产业与无形资产上的投资风险远远大于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对那些技术进步快,对国民经济具有重大促进意义的无形资产,采取类似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进行摊销,从而降低风险程度。
(四)加强培训,提高高校财务人员的素质和创新能力
对包括知识资本在内的总资本进行市场化运作管理,需要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综合性和超前性,用管理有形资产的传统手段是难以适应的,必须提高财务人员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一是财务人员既要有宽广的经济和财会理论基础,又要有良好的现代数学、法学和网络技术基础,面对知识快速更新和经济、金融活动的广阔、灵活和多变,能从经济、社会、法律、技术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并制订相应的理财策略。二是能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开发企业信息并根据变化的理财环境对企业的运行状况和不断扩大的业务范围进行评估和风险分析。
(五)注重对知识资本投入产出情况的分析
要在财务报告中反映体现知识资本投入产出的情况,可考虑设计一些科学合理的指标。如:反映高校资产结构及知识资产利用情况的指标,包括高校知识资产占高校总资产的比重、高校知识资产利用率、高校知识资产资金周转率、高校知识资产保值增值率等;反映高校知识资产投资效益方面的指标,包括高校知识资产投入产出率、高校知识资产投资效益系数、高校知识资产投资回收率、高校知识资产投资年平均报酬率等。当然获得这些指标要建立在有科学依据和计量方法的会计信息基础之上。只有增加考核知识资本的相关指标,才能全方位评价整个学校的总体情况,从而作出科学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