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外国文学期刊对英美文学的译介研究
一 新时期的历史背景
文化,这一具有特定的地域、时代和历史特点的社会现象,更多地会体现和记录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思想。从文化的释义出发,我们会将其视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历史、地理、民族风情、传统习俗、文化生活等的集合,是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在这样一种定义下,我们研究某一文化时,便会去关注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和社会发展脉络。每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思维方式的变化等都会对人们的价值观等思想层面的思维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以一种文字或者语言的形式记录传播并为大众接受时,便形成某一特定时期的文化。
具体到我国新时期的文化而言,当时的政治历史环境对于人们的思想和思维有着重要的影响。新时期,我国面临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思想文化的翻新。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思想观念不断被摒弃和改正,同时,经济对外开放的同时,必然会带来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在这样一种历史时期,文化的发展在体现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开始融入西方的文化的元素。人们的思想禁锢逐渐被打开,思想和文化的多样化呈现在大众的面前,而文化的多元化与国门的开放程度相关,与国家的政策体制相关,与人们对于西方文化的认同和接受相关,而该种文化的传播离不开社会主流媒体和刊物的发展。
这种文化的发展和碰撞,在新时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改革开放初期,文化的枷锁被打开之后的初步发展和某些方面蓬勃和迅猛发展,20世纪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信息网络的发展,海量信息和文化的充斥给新时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有选择地引介西方文化是我们的选择。
二 主要外国文学期刊及其发展历史
从新时期的历史背景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环境下文化的发展也必然会经历阶段性的变化,而英美文学在我国的介绍和传播离不开主流刊物的推动。建国以来,我国先后成立过许多专业出版社来出版发行英美文学作品,发展到今天,最具代表性的是《译林》、《外国文艺》、《世界文学》等。当我们研究英美文学在我国的发展时,可以通过上述几个核心期刊对于英美文学的译介,在刊登内容、方式、语言等的不同,来体会我国在不同时期对英美文化的态度。
《译林》创刊于1979年11月,从江苏人民出版社的《译林》编辑部发展到译林出版社,从一个地方性刊物发展到全国著名的期刊,其发展历史可以见证中国对于英美文学译介的发展。《译林》在创刊伊始,便将自身定位为“以译介外国当今有影响的新作为重点”,因此其内容的选材聚焦在当代西方通俗文学作品。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译介,使得《译林》成为人们了解西方当代社会和生活的一个窗口,为人们提供了一定的资料和信息。然而,其刊登的内容也给它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如创刊初期的《尼罗河惨案》在读者中引起波动的同时也使其编辑部卷入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当时正值“文革”刚刚结束、人们思想开始解锢的时期,这样一部小说的刊登引起了社会的争论,而争论的结果是使人们思想丰富的同时,该本期刊也得到认同。后随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物质、思想的发展,《译林》刊登的内容也有相应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无不彰显着特定时期的主流思想和文化的影响。
《世界文学》最初创办于1953年,刊名为《译文》以纪念鲁迅先生;1959年改名为《世界文学》,主要刊登中国学者的评论;十年动乱期间该期刊一度停办;1977年重新恢复出版,次年正式复刊。该期刊以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其办刊宗旨;就阅读对象而言,其为文化创作者、理论界和高校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外国文学名著,体现着其精英路线和名家名篇的发展之路。
《外国文艺》创办于1979年,以“介绍当代外国文学作品”作为其创刊宗旨,系统且重点地介绍了外国著名作家、艺术家及评论家的作品和理论,为了解国外的文化思潮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资料。就内容而言,其选篇相对较短,更多的关注作者的文学成就等,并且该刊每年的第一期用于介绍上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及其代表作品,从而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学的发展动态。
上述三大外国文学期刊在创刊宗旨和刊登内容方面有着区别,但是三者在中国介绍西方文化和英美文学的译介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三者的发展历史也向我们讲述着中国在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的转变和中国文化的发展与融合历史。
三 从外国文学期刊的发展探视其对英美文学的译介
《世界文学》、《外国文艺》、《译林》在创刊之初的定位和宗旨的区别使其在刊登内容的选择上各有侧重,当我们研究英美文学的译介时,便可以从不同时期各刊物对于英美文学译介的侧重点和内容的选择为切入点深入研究。
《世界文学》其刊名中“世界”两字便将关注的范围大为扩展,说明了它所关注的是世界著名作家及作品。在创刊初期,由文化界名人担任历届主编,保证了文章选取和翻译的质量。同时,随着国内思想的变化,杂志所选取的文章也会有内容和国别的变化和差异。这种变化和差异让我们看到当时中国的主流思想方向,也让我们看到当时的人们对于英美文学的态度及对其文化的接受和理解程度。
《译林》作为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其所刊登的是最近国外发表的作品,更直接地反映国外的现实生活,其所关注的重点是经济发展前沿的国家和地区。自创刊以来,其发表的长篇小说中,英国和美国的作品占有极大的比例。而对于这些作品的刊载,随时间的变化有所不同,或以一种评论形式出现,或以完整的翻译,或者夹译夹评,刊登的形式和内容是对于英美文化译介的体现。
《外国文艺》以文学为主,但是也兼具了美术和文学理论的内容。其刊登内容除国外的诗歌、小说、评论等文学作品外,还包括美术作品和美术家的介绍。通过这样一种多元的形式,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国外的文化。在这些内容中,如将英美文化的内容按照时间顺序罗列归类,会看到不同时期对于不同的文化内容、思想流派和艺术流派的介绍和评论。透过这些文字的东西,我们收获的是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学者们对于外国文化的引介和思想诉求,同时也体现着整个社会的主流思想。
历史是一个纵向的脉络,我们对英美文学译介的研究需要通过纵向的时间梳理来获得其发展的路径,也需要横向的比较总结其不同特点。新时期主要的外国文学期刊的发展历史,为我们呈现出英美文学在我国的译介发展,同时,不同期刊内容的对比也会让我们看到在同一时期不同视角下的英美文化在我国的发展。沿着这样一个方向去探寻和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去树立中心,探寻英美文学在我国的译介发展。
四 外国文学期刊在英美文学译介方面的发展方向
发展是一个前后相继的过程。我们探寻外国文学期刊对英美文学的译介研究的意义莫过于为英美文学在我国的发展寻得一定的方向。通过历史的脉络分析和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推动英美文学的译介发展:
首先,外国文学期刊应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不断做出调整和变化。新时期,信息和科技的发展给传统出版行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信息的不断丰富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纸质媒体受到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外国文学期刊的发展方向和前景是不得不考虑的。竞争中求生存,形式变化的同时也需要内容的极大丰富和调整,但是,内容的变化还应该掌握当下的思想文化发展方向,为社会思想的发展做出正确的引导。
其次,在出版内容的选择上,应该秉承其创刊宗旨,选择优秀的作品。主流刊物对于社会思想和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想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各种思想不断涌入,国外的文学作品不断丰富,文化内容不断多样化,而这不断扩容的文化背后隐藏着一些问题或者危机。为保证刊物的质量和刊登内容的影响力,在选择之初便应做好文学作品的严格把关审查。
再次,注重中西思想的融合。英美文学的译介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移植,这移植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冲突和矛盾,但是移植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一种融合,即中西文化的完美融合。这一目的的实现对于推动我国文化的繁荣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译介英美文化时,应充分考虑中国传统文化和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人们思想和文化的发展变化,以一种更为有效的方式来推动英美文化与国内文化的融合。
最后,扩大刊物所传达的信息量。新时期信息化是其重要标志之一,这必然带来信息的极大丰富,而这对信息传递的媒介而言则会带来一定的压力。我们对于英美文学的译介在正确传达其所体现的文学气息和文学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同时,也应注重相关信息的传达。这种信息或体现于文学作品中,或体现于某种时评或者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的译介工作者和文学期刊的关注和重视。
五 结语
文化天生带有其地域和历史的烙印,不同文化的融汇需要相互的理解和恰当的“嫁接”,这种“嫁接”在某些时刻便是我们的翻译介绍。当我们了解一种非母语的文化时,更多的不是借助自身阅读该国原著,而是通过本国的译著来获取信息,在这种情形下,译介便承载了一种责任和历史使命,而外国文学期刊则是其外在的表现形式。
我们探寻英美文学译介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便是探索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是我国对西方文化的接受程度的变化。外国文学期刊的发展,体现着我国文学家对于西方文学介绍和传播的努力,也体现着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文学家对于西方文化的追求和对于自由的追求可以通过其作品体现,而社会主流的思想则可以通过该时期的文学作品来窥视。
新时期,不是某一特定的阶段而是一个发展的时期。新时期,我们经历了经济体制的变化,经历了思想文化的变革,感受到信息技术发展带给我们的变化。在这样的环境下,信息的极大丰富带来的是思想文化的多样,而在这多样中,我们要做的是选择一个主流的思想,明确我们的文化方向。因此,知识的取得、文化的传播途径多样,也给我们一个辨别的任务。英美文学的译介是大环境的一部分,随着我国与英美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加和我国文化市场的不断开放,会有更为丰富的文学艺术作品将会被引进,更多的思想流派和文化被介绍,这对于我国文学艺术的丰富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在译介英美文学时,除去“信、达、雅”的要求,还应兼顾文化的兼容性,实现译介文化与中国社会文化的有利结合,推动我国文学艺术的不断繁荣。
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推动文化的发展,我们将文化固于文学形式时,便要在全面的文学视角下来审视文化,从历史的发展来寻得文学中所体现的文化,透过文学现象或者文化的本质,实现文学译介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