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几点思考
从上世纪20年代初北京孔德学校编印的《初中国文选读》开始,中学语文课本中收入鲁迅作品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虽然入选的数量和篇目不断发生变化,但不争的事实是,鲁迅的作品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而从2001年实施高中新课改,对鲁迅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争议之声又多了起来,特别是近几年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大撤退”成为学界与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话题。那么,如何看待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变迁,在教学实践中讲授鲁迅作品应坚持怎样的立场,如何处理鲁迅作品的时代性与超越性问题呢?
一、勿将鲁迅作品的价值与其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数量简单挂钩
衡量一个作家作品的价值,有很多的标准与原则,并且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会有不同的具体的甚至巨大的差异。远的不说,仅就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而言,中国文学创作的主流曾发生多次变迁,从启蒙到救亡,从“人的文学”到工农兵的“大众的文学”,对作家、对作品的评价标准大相径庭。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文学作品价值的评定是无法把握、漂浮不定的,如真是那样,又何来那些流传千古的经典名篇。事实上,穿透历史、时代的尘埃,衡量文学作品最终的依据还是作品本身是否能传达出先进、深邃的思想,是否具有富于创造力的、优美的语言形式,是否能够打动、震撼作品的接受者。“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真正经典优秀的作品正是依靠这些超越时空的特质在读者与批评者中源远流传的。回到我们的问题上来,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及入选作品数量多少能否成为衡量鲁迅作品价值依据呢?当然不能。一国之中学语文教育事关国民素质与思想政治导向之基,其教材选择当然要慎之又慎,但其标准却与文学作品流传的价值标准并不相同,而是一种基于“教育功利性”基础上的决定,即要服从于教育的政治目的、思想标准并考虑到教育手段的落实(便于教育)。因而,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作品应该是兼顾上述原则的典范例文,而若以文学的价值标准去衡量,入选文章也不一定是真正最好的文章,换言之,入选的作品不一定比未入选的作品优秀。事实上,这些年来许多入选中小学教材的作家作品在学界都出现了争议。而具体到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变化,亦是如此,我们不能说鲁迅入选的作品就比鲁迅其他未入选的作品优秀,而要从不同时代的教育背景、教学需要中找原因;我们也不能认为鲁迅作品的优秀与伟大在于其一直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且数量多,而只能把这种现象看作鲁迅作品价值的一种体现与参考。同理,我们也没理由把鲁迅作品入选教材的数量看作是时代对鲁迅价值的认定,这不足为定。鲁迅作品的魅力与伟大,在于其对国民性深邃的洞察与表现,在于其“绝望”哲学的现代性思考,在于其语言形式的精炼与探索,这些都不会随一时、一事而改变的。而且,很耐人寻味的是,鲁迅自己认为自己的作品“黑暗”,希望它们“早朽”,更不愿成为教材选文。因此,对于鲁迅作品在中学教材中的变迁,特别是近年中学教材中鲁迅作品变少的情况,应该有客观、理性的认知:其一,其中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教育政策与教育情况变化的结果,可以从今天中学语文教育的实际出发进行研究讨论,数量多不见得就是鲁迅传播的好事,篇目选择得当和教学处理深入才是关键,而且这很大程度上是教育的问题,而简单地将教材减少鲁迅作品等同蓄意降低鲁迅的文学地位、否定鲁迅作品价值,甚至据此大鸣大论,似乎失之偏颇、考虑不周;其二,对于以之为论,借机泼鲁迅脏水的人,则不能不提防其险恶用心,为博出位,抑或是求新立异,先生作品里对此类人等的嘴脸早有摹画。其三,最重要的是,要静下心思琢磨琢磨,在中学教学甚至是大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真正地走近鲁迅、读懂鲁迅。
二、改变长期的“神化——异化”的鲁迅传播方式,引导学生以“作者——读者”的平等立场走近鲁迅
鲁迅作品长期入选中学语文教材,而且一直是教学、考试的重点,按理说应该已经形成了相当的教学经验,然而不幸的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不是经验,而是成见:鲁迅的作品晦涩、难懂,批判性强、时代性强,成为相当一部分师生对鲁迅作品的印象,对鲁迅作品的解读也苍白地围绕揭露、批判封建主义展开。其结果就是很多的学生甚至老师对学习鲁迅作品都发憷,都不喜欢学习鲁迅作品的课文。产生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样的,这当然与鲁迅作品思想深邃、富于特色的语言有关,但更主要是源于长期以来基于政治原因、教育目的对鲁迅神化而导致对其作品的误读。一方面,主流声音给予鲁迅及其作品高度的评价,诸如“教育家、文学家、思想家、民族魂”等等称号不一而足,将其置于中国文学圣坛的位置,鲁迅所批判的必然是腐朽的、反动的东西;而另一方面,对鲁迅作品则进行预设的、反封建性的苍白空洞的宣讲,再深入些的是对其进行时代背景下的解读,而缺乏对鲁迅作品深入地真切地阅读体验与独立思考,更谈不上对鲁迅作品艺术美及其哲学思想的充分体悟与把握。可以想见,这样处理下的鲁迅作品如何能对青春年少、充满梦想的青少年产生魅力,而且随着近年多元文化语境的建立,人们开始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的人与事,一些与鲁迅论战或遭鲁迅抨击的历史人物开始以别样的姿态走进公众视野,对中国传统文化也进入到一个温和、复苏的阶段,这都使得不少人开始有意无意间在只言片语中找寻鲁迅的缺陷与错误,形成对鲁迅其人其作的深一层误读。初高中生是祖国的未来,这种误读不仅仅影响他们个人的学业与成长,进而可能改变鲁迅作品在我们整个民族中传播与接受的流脉。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学教材在选择与处理鲁迅作品应该更加慎重。首先,应该尽量剔除政治因素与标准,选择那些富于哲思和艺术美的作品,把鲁迅的真正的文学佳作提供给中学课堂,而非简单地看数量的多少,选择不当,数量的多倒会适得其反,加深鲁迅作品与初高中生的隔膜。第二,教师应该有意地排除之前主流声音对鲁迅的评价与认定,把鲁迅请下神坛,并适当寻找教材之外的材料提供给学生,通过不带任何预设观念的阅读,从一个普通人、一个作家的角度给学生介绍一个全面的、人性的鲁迅,引导学生切身体悟鲁迅作品的深邃与魅力,让学生与鲁迅建立平等的作者与读者关系,使学生能够以自己的第一感觉接触鲁迅、理解鲁迅,这不仅是还学生以读者的权利与自由,也是对鲁迅及其精神真正的尊重与传承。事实上,2010年多地中学语文教材进行改革,对教材中的鲁迅作品进行了删减、调整,但在选读本中大幅增加了鲁迅作品的数量与范围,这种变化正体现和切合了今日鲁迅传播、接受的正确方向。
三、要正确把握认识鲁迅作品的时代背景与超越价值
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鲁迅作品是否过时,其作品是不是只是揭露旧社会封建腐朽的一面老镜子?还能不能引起读者思考与共鸣?这是中学鲁迅课程教学所必须要解答的一个问题,也是教学的难点。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认识鲁迅作品的时代背景与超越价值。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作品,常常花费很大气力为学生介绍作品的历史背景,甚至一词一句地进行考据索引,而对鲁迅作品的精髓——其深刻的哲学思想和独特的艺术特色却着力不够,加之鲁迅作品针砭时弊的特色,这于无意中会使学生对鲁迅作品产生过时的印象,进而兴趣索然。笔者不是说介绍作品历史背景不对,而是强调引导学生认识鲁迅作品的超越性价值的重要性。“过时论”是诸多倒鲁言论中最肤浅、却常见的一种,在鲁迅在世时,就曾被讥为过时,甚至被称作“封建余孽”、“法西斯蒂”、“二重的反革命”等,而今有人立意从时代、社会的变迁为论,再谈“鲁迅过时论”,不管其是有意还是无心,错误都在于持该论者自己戴着狭隘历史论的有色眼镜解读鲁迅作品,将鲁迅的文章死死地绑定在历史的某人某事上,如将鲁迅的杂文说成是与某人、某派论战而作,将小说考据索引为鲁迅对人对事的隐语。对此论断,我们无须去验证其所谓关联的真伪,也可见其论见之片面,因其所言所据都只是文本产生的背景,而文学作品问世之后,已经具有其独立性,不再属于作者及当时的历史,须要依靠作品本身负载的思想力与艺术美经由读者通过文本阅读去接受、传播、品鉴,好的作品会流传百世,而多数作品则很快杳无音信。《离骚》是屈原的政治抒情诗,《红楼梦》有曹雪芹自身家事的影子,诸如此类的经典名篇不可胜数,而且相关的考据研究也是汗牛充栋,可谁又会因此去评论这些作品过时?真正的文学有优劣之分,却绝无“当时”“过时”之谈,持此论者本身就是在用“非文学”的标准谈文学,但这种论调具有避重就轻的隐蔽性,常常会误导一些不了解或刚刚接触鲁迅作品的年轻人,对此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尤其要注意。因此,语文教师在解读鲁迅作品时,要介绍作品产生的背景,但更要跳出背景中历史时段,从阅读体验出发品味鲁氏语言简练、精要、古朴的风格美,从脉脉至今的历史长河中思考鲁氏论断的深刻性。以《狂人日记》为例,不仅是交代小说的写作背景、写作原型,更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阅读认知这篇小说在文学语言上的创造性价值和独特节奏,进一步可以对比西方现代派创作来展开介绍;而对小说内容,既要点清“狂人”视角下“吃人”与“被吃”的层层关系,更要带领学生认识封建体制下掌权者的专制残暴与民众群体无意识的巨大力量,“吃人”不只是虚指,仅史书中记载的骇人听闻的大规模“吃人”、“醉尸”事件就不在少数,古国文明的阴影中埋藏着亡灵与血污,明白了这些,才能体会小说荒诞背后的真实与深刻,而民众愚昧的群体无意识是否真的已经在今日绝迹,这些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去思考、讨论。相信,通过这样一个阅读、解读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和鲁迅走得近一些,会渐渐体悟到鲁迅作品超越时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