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文学论文 >> 文学评论 >> 正文 会员中心
 汉语言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   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论文   文学艺术期刊
少数民族文学评论的理性自觉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少数民族文学评论的理性自觉

2011年5月26日至30日,由民族文学杂志社、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中共常德市委宣传部主办,常德市文联承办的全国少数民族文学中青年评论家交流会暨“庆祝建党90周年多民族作家看常德”活动,在湖南省常德市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民族文学》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副会长叶梅,中共常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覃清香,副市长万成贞,市政协副主席张新民,湖南省作协副主席水运宪、陶少鸿,市文联主席王军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志平,内蒙古自治区作协名誉主席哈斯乌拉,《十月》副主编顾建平,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多民族评论家、常德市作家和读者代表等。交流会由《民族文学》副主编石一宁主持。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老中青三代少数民族作家的辛勤耕耘和勤奋努力下,少数民族文学焕发出勃勃生机,呈现繁荣发展的喜人局面,日益显示出不可估量的独特性和发展优势,成为中华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受世人瞩目的文学奇葩。回顾和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文学的创作成就,总结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经验及优势,探索少数民族文学的未来发展,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文学理论建设,巩固和壮大少数民族文学评论家队伍,是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前进的迫切期待。在交流会上,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文学期刊的多民族评论家,就少数民族文学诸多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既反映了当前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态势,也为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会议研讨内容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概括。
  
  一、新的崛起,珍贵的文学版图
  
  与会评论家充分肯定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文学获得了发展的契机,从边缘崛起,作为一个创作群体走上了中国文坛,少数民族文学版图日益壮大,在全球化背景下更显示出潜力和优势。会议阐释了以玛拉沁夫为代表的文学前辈为少数民族文学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探究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现状,还对少数民族网络文学、青年作家群体创作、少数民族母语文学、人口较少民族作家创作、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等进行了梳理与扫描。
  女,广西贺州人,《南方文坛》主编。主要从事文艺评论和散文创作。有论著《大草原——玛拉沁夫论》、《感觉与立论》、《广西当代作家丛书•张燕玲卷》,散文集《静默世界》、《此岸彼岸》等。曾获第二届广西青年文学独秀奖,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第三、第五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等。
  张燕玲论述了玛拉沁夫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理论的建设者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她说,近半个世纪以来出版的各种版本的《中国文学史》,无一例外地忽视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存在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贡献。这除了历史文化以及社会、民族的种种客观因素外,也由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自身就缺乏深度的研究、应有的评价,更缺少全面的深刻系统的表述,尚未能形成一个严密完整的少数民族文学理论的体系。此次多民族文学批评家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表现出一种学术建设的理性自觉。
  张燕玲说,玛拉沁夫作为著名的蒙古族作家,首先向中国当代文学史发难,他为确立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地位和开创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理论最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54年,只有24岁的年轻的“兄弟民族作家”玛拉沁夫执笔给当时的文艺界领导茅盾、周扬、丁玲写了一封信,提出:中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创造的,中国的文学是各民族的文学,没有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学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文学。这封信不仅代表了各兄弟民族作家的心声,而且成为开创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理论的第一个壮举。信,得到了相当重视和注意,并由此促成1955年4月由中国作家协会召开首届兄弟民族文学座谈会。这是少数民族文学史上第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
   “文革”结束之际,玛拉沁夫又给中共中央宣传部写了一封信,再次呼吁对全国几十个少数民族的文学予以关心、帮助。此信得到了中宣部领导、诗人贺敬之的重视,并于1978年给玛拉沁夫回了信。于是,中国作家协会于1980年7月1日正式召开了中国第二届少数民族文学讨论会,而且由此而引发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自50年代中后期的第一个高潮之后的复苏,此复苏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理论研究的第二个高潮。之后,玛拉沁夫来到中国作家协会创办《民族文学》期刊,并当选为此后成立的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长。
  玛拉沁夫发动广大民族文学工作者共同创造出既遵循一般的文学创作规律,又有中国自己特色并结合中国各民族个性的理论体系。在《中国新文艺大系•少数民族文学》分集导言中,玛拉沁夫是这样表述的:“作者的少数民族族属、作品的少数民族生活内容、作品使用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这三条,是界定少数民族文学范围的基本因素;但这三个因素并不是完全并列的,其中作者的少数民族族属应是前提,也就是说,以作者的少数民族族属作为前提,再加上民族生活和民族语言文字这两者或是这两者之一,即为少数民族文学。”这一理论尽管也存在着异议,但从它的提出至今,一直为国内所沿用。此外,他对作品民族特色的强调,尤为注重时代精神、文化内涵和本民族特点。
  
  1957年出生,文学博士,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多族群文学研究及当代多族群文化关系观察。出版专著《主体的塑造与变迁——中国知青文学新论(1976-1995)》、《观察、批判与理性——纷杂时代中一个知识个体的思考》、《寻找:共同的宿命与碰撞》等。
  姚新勇分析了转型期的中国多民族文学。他认为,中国自上世纪70年代末拉开了经济、文化、社会全面转型的序幕,少数族群文学也随之开始转型,即从以阶级斗争、传统的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为纲的“民族文学”,开始向以本族群“民族本位认同”的文学方向转移。这种转向极大地解放了少数民族文学,促进了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新中国头三十年的实践,过分强调了国家性、中华民族一体性,导致了多元性的压抑;而后三十年族群本位认同的强调,矫枉过正地强调了多元性的一面,并非更高层次的中华民族认同的综合。到了新世纪,中华多民族文学所处的环境已经与80年代完全不一样了,不能再继续沿着单向性的“民族本位认同”的方向行进,必须调整立场,重定方向。高层次的立场应该是:旗帜鲜明地树立“中华多民族文学”的意识,将捍卫中国各族人民的团结、维护各族人民最基本的和平相处的权利、丰富发展多元一体的中国多民族文学、文化关系作为自己的使命。而低一级的立场则要求我们在国家文学、个体文学、民族文学之间寻找基本的平衡点,以保证文学拥有最为基本的普世的人类性。
  
  壮族,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兼广西师大旅游研究所副所长。著有文学评论集《桂海论列》、《转型的解读》,评传《孔子的魅力》。曾获第八届庄重文文学奖、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黄伟林探究了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叙事模式的流变及原因,他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各地组织了“民族识别”工作。“民族识别”的结果不仅是为国家识别出了56个民族,更重要的是,从此以后,每个中国人都有了一个“民族身份”。具体到中国作家,由于他的身份有了明确的民族归属,他的作家身份也就有相应的民族归属。如果他是少数民族,无论他愿意还是不愿意,他的身份就是少数民族作家,他的创作就属于少数民族文学。少数民族作家身份的确认,是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研究的基本前提。作家少数民族身份的“识别”,开创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新时代。60多年来,少数民族作家文学随着时代的变迁、时间的推移出现了深刻的变化,从叙事模式来说,经过了共名叙事——正名叙事——匿名叙事三个阶段。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1978年出生,安徽六安人,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副主任。2009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与社会中心做访问学者,2010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做联合助理教授。从事文艺学、近现代文学、民族文学和影视文化的相关研究和评论。
  刘大先阐释的是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多民族文学,他说,“少数民族文学”是现代性的产物,就中国多民族文学而言,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本土性和国家性,另一方面从其一开始就是在全球语境中诞生的。尽管现代中国是被迫进入世界史中,它相对于西方的地方性却从来也不是静止无为,而是与之互动的,并且“地方性”本身也存在着西方强势话语的构造在里面。全球化时代的多民族文学(史)研究的关键词是多样性:全球化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形式影响了形形色色的民族和地区,并且它本身也是非常多样化的。在研究少数民族文化时,一种多元主义者的普遍论(pluralist universalism)是较为现实的选择,即在少数民族文学的多元性中寻求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承认具体的文化认同要求,同时开发中华民族共同价值和实践,以之作为民族身份的功能性基础,并且也施行具体的针对性政策对特定族裔群体由于历史性原因造成的不利和落后进行必要的扶助。
  
  回族,1964年出生,江苏镇江人,现供职于中国作家网。2001年开始文学理论批评研究,目前侧重于网络文学理论研究。出版专著《网络文学透视与备忘》《欧美悬念文学简史》,专著《读屏时代的写作——网络文学10年史》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第11届优秀成果奖。
  马季谈论的是全球化与中国少数民族网络写作。他说,人类文学艺术发展的历史,每一次进步,都与媒体的进步联系在一起,文学艺术的变革总是和传播手段的变革密不可分。21世纪,互联网给文学带来巨大的撞击力。在这场媒体变革中,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理论研究和文学传承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呈现出一派新的繁荣景象: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已经步入网络时代。网络传播是全球化的传播,通过网络的平台传播民族文化,可以扩大民族文化的传播面和辐射面,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民族文化;网络传播也是跨时空的传播,可以提高民族文化传播的易得性。总之,网络可以让更多的人更容易和民族文化“亲密接触”,民族网站成为团结民族作家的阵营。网络改变了社会,基于网络的传播方式将人与世界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拉近,偏远地区的民族作家也在经历一场人与时空的重新塑造过程。超越地域的文化想象,使新一代民族作家进入了更加广阔的话语选择环境当中。少数民族网络写作在这场文学变革中展现出独特的价值。
  
  女,彝族,云南昭通人,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专著《李乔评传》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高原女性的精神咏叹》获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黄玲分析论述云南特有七个人口较少民族作家文学的特殊意蕴。她说,云南特有七个人口较少民族,是指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普米族、基诺族、德昂族、布朗族、阿昌族、怒族、独龙族。目前各个民族都已经拥有自己的第一代作家,创作了本民族第一代书面文学,他们既“各美其美”,又“美美与共”,共同构成了云南文化包罗万象的共美景观,丰富了同时代的中华文学内涵,体现了一个多民族国家文化事业多元共存的繁荣局面。七个人口较少民族,在由以民间文学为主体的历史走向以书面文学创作为主体的文学建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对“看”与“被看”的现实。他们中的大部分作家、诗人的文学道路,都是从接受汉族教育开始的,其文学启蒙也多是从汉文化中受益,作家的文化立场面临着解构与重建的多重考验。从他们的文学作品中既可以感受到一个民族文化内涵的独特性,也可以看到作为民族文化代言人的作家们在文化上的理性思辩、民族尊严感和责任感的文学表达。中华民族文化“和而不同”的特色正在这一个特殊的写作群体身上得到彰显。
  
  女,侗族,1974年生于湖南省通道县,文学博士,民族文学杂志社编辑,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杨玉梅对少数民族母语写作的意义及其创作状况进行了分析。她说,在历史上,少数民族文学以口头传承为主,但是,少数民族母语写作和书面文学也具有悠久的传统。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文学由民间文学向作家文学转型,少数民族母语写作蓬勃发展,老中青三代作家同台竞技,创作队伍不断壮大,作品数量倍增,民族特色鲜明,时代性特征浓厚。母语写作体现作家对民族身份的认同,是对民族文化的自觉坚守。母语写作在中国的广泛存在和繁荣发展,是中国文学发论文联盟http://展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民族政策优越性的有力证明。再者,跨境民族之间的交往密切,跨境文学的交流频繁。母语作家的创作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特殊意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走向趋同的背景下,中国少数民族母语写作对于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具有特殊意义。然而,少数民族母语文学发展并不平衡。在作家队伍构成、文学体裁、题材上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与少数民族汉语小说、诗歌、散文创作齐肩并进,争相媲美,近年已经有一大批年轻的汉文写作者引起全国关注,而年轻的少数民族母语作家在全国的影响力还稍逊一筹。
  
  女,藏族,甘肃省舟曲县人,甘肃联合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学评论和小说创作,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严英秀阐述了她对近30年中国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及其研究现状的看法。她说,自20世纪80年代伊始,随着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在中国本土的传播兴起,中国女性文学发展走向前所未有的高潮阶段。在中国女性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共同开拓的良好发展空间中,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也走向繁荣。随着创作的热潮,理论界也开始了对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研究,不同程度地解析了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发展的现状,其中不乏独到的发现和新鲜的论点,但它们或是侧重于对某一具体的族别和地域的作家创作现象的分析研究,或是针对某作家作品的个案研究,在全国视野下对多民族女性文学的整体研究还是空白。中国女性文学完成了初级阶段的女性叙事后陷入了焦虑和困境,在现时段中无法寻找到女性叙事的新的生长点。而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却避免了女性写作中的“瓶颈”效应,从个人经验的叙事转变为基于对民族、文化、历史、现实的叙事,开辟出更宽阔的创作道路,为中国女性文学的整体创作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同时,也为少数民族文学提供了族别与性别相融的新视角。可以说,少数民族女性文学既坚守了性别和族别的双重立场,又完成了自己对此主流话语的突围。
  
  女,土家族,《民族文学》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副会长。
  叶梅谈论的是不断崛起的中国多民族文学。她说,《民族文学》创办30年来,看到了不断崛起的中国多民族文学,看到了不断涌现的多民族中青年实力作家和优秀作品。我深深感受到对多民族文学进行评论和梳理的重要性,期待更多的评论家走进多民族文学。希望此次会议是一个理性自觉的开始,期待今后能建立一种多民族文学评论的长期机制,为作家们把脉,让更多的好作品走进读者的视野。
  新世纪10年以来,逐渐丰满壮阔的中国多民族文学,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成为向世界表达中国文化多样性和独立性的具体表现。老中青作家队伍梯队完整,实力名家与文学新秀并驾齐驱,小说、散文、诗歌均有不俗之作,以少数民族文字创作的多语种文学作品得到有效的彰显,少数民族文艺理论和评论也有了进一步发展。从整体上看,无论美学风格、创作手法,还是题材与体裁等多个方面都为中国文学起到了不可或缺的补苴罅漏的作用。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之后,中国作协从战略规划、政策制定、经费保障等方面,都给予了少数民族文学事业更多的投入和支持。到目前为止,55个少数民族都有了书面文学作家,各国家级文学奖项均有少数民族作家的身影。 作为多民族文学创作的阵地,《民族文学》杂志见证了中国多民族文学从比较单一化向着多元化发展的过程。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文化是由56个民族共同缔造的,新世纪中华文化的复兴更是离不开多民族智慧的凝聚,在今后的中国文化发展中,需从全球视野和文化软实力的高度、从保持文化多样性的高度来认识多民族文学成果。的确,多民族文学的繁荣能够避免工业化伴生的统一化和规范化在文化领域带来的单调与刻板。少数民族作家也面临着民族文化被同化甚至是消失的问题,以文学的方式保留民族文化的记忆,促进民族间的理解和沟通,需要我们进一步壮大队伍、提升质量,出精品推新人,同时加强多民族文学成果的翻译、研究和宣传推介,使得更多的少数民族作家及作品走出本民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彰显,与其他民族沟通、碰撞和对话,这是中国多民族文学应尽的努力。
  
  二、文化优势与文学经验
  
  在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的文化优势、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特质,少数民族文化对于中国文学的价值,少数民族文学为中国文学提供的文学经验及其意义,得到了评论家们的肯定。同时,在文化的多重选择中找到自己,在文学求索中寻求突破,也是会议探讨的话题。
  
  
  湖南长沙人,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著有《文学批评学》(合著)、《伊甸园的困惑——文学中的性爱描写》(合著)、《铁凝评传》、《鲁迅与读书》、《还在文化荆棘地》、《重构宏大叙述》等。
  贺绍俊论述的是从民族文化相互影响论及少数民族文学的“后视镜”视角。他说,现在研究少数民族文学,一般都是直接从正面入手来研究,将少数民族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从一定程度上说,这是一种提纯式的研究方式,是将少数民族文学从一个融合了众多民族文化的文学格局中抽取出来进行研究,是侧重于对其本身的民族性进行研究。但少数民族文学在更多的时候是处于一种各种民族文化交融的状态下进行的,这特别表现在少数民族作家用汉语写作的文学活动之中。一个作家在使用他者民族的语言进行写作时,他的本民族文化的思维习惯会受到他者民族语言思维的干扰,会给他的文学叙述带来一些异样的东西。不同的语言在塑造不同的文化精神,保持一种语言,就是保持一种独特文化的最坚强的保证。
  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的汉语写作,呈现出了不一样的语言交融的特点,汉语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湖,它汇集了四面八方的河流,每一条河流都代表着一个少数民族的语言风格和文化特点。汉语这个大湖不是属于汉族一个民族的,它是众多民族的集合体。即使考察汉语写作,也包含着大量的少数民族文学的要素。研究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也应该研究汉族作家创作中的少数民族文化因素,这就是一种“后视镜”的角度,透过这种后视镜所观察到的情景,有助于我们对少数民族文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作出更为全面更为准确的把握。在一个多民族文化的语境中,各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学习是相互的,双向的,同时也具有一种互为镜像的关系,从你的眼中能够看到我,从我的眼中能够看到你。当我们考察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时,我们就会从“后视镜”中看到汉族作家写作中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到创作的走势和动向,并调整我们对少数民族文学的认识。完全可以把这样的汉族作家写作的研究看成是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一部分。
  
  1970年出生,福建仙游人。199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历史学学士,中国作协创研部研究员、理论处处长。著有理论批评《文艺创作与国家形象》,传记《少年英雄——20名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故事》、《世纪知交——巴金与冰心》、《居里夫人的女儿》、《硬汉子作家海明威》等,点校译注古籍《明心宝鉴》、《读史心得:忠信读本》等。2009年获第十二届庄重文文学奖。
  李朝全分析少数民族题材资源的价值。他说,2000年以来,少数民族题材资源备受热捧,文学创作出现了一股转向边地,转向少数民族生存方式、历史、心史、文化,开挖新鲜故事、经验、创作题材和情感精神资源的热潮。这种“西部大发现”式的“边地淘金潮”早在1980年代已现端倪。边地题材热、少数民族题材热是贯穿整个新时期文学历程的现象。少数民族题材的开掘,对少数民族精神图谱的深入描写,大大开拓了文学的版图,改变了文学的格局。少数民族题材具有文化的无比厚重、丰富与新鲜,是一种比汉族这种杂糅混合体文化更为纯粹的文化,物质文明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的生存方式常被作为生命力的象征、精神生存的代表。汉族作家对少数民族题材的追逐具有用以改良汉族文学、文化生态的意味。少数民族题材天然地具备普遍性价值和意义。对少数民族题材的挖掘与书写是一个健全的完整的优良的文明生态系统的需要,也是世界文明多元化建构的必然呼唤与内在要求。这类题材的作品似乎更具普世价值,更易于融入世界,为异国异域的人们所欣赏与接受,因此常常被认为更具备世界性特征,更容易走向世界。
  
  1963年出生,陕西延安市富县人,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专著《宁静的丰收》、《小说修辞研究》、《时代及其文学的敌人》、《必要的反对》等。作品获冯牧文学奖•青年批评家奖、《文艺争鸣》优秀论文奖、《南方文坛》优秀论文奖,以及2002年度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
  李建军谈论作为新鲜经验的少数民族文学。他说,玛拉沁夫对草原、对花、对自然的描写,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这和汉族作家的写作完全不一样,汉族作家往往直奔事件、直奔故事、直奔矛盾冲突、直奔场景,很少用那么浓墨重彩的语言去描写大自然。张承志的作品《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题目直接抒情,这在汉族作家当中是很少用的。再有《黑骏马》,里面表现出来的那种情调,那种对两性关系、对生命的理解,也是汉族文化中很少见的。还有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也是跟中原文化、儒家文化不一样的,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从这个角度来讲,少数民族文学从灵感、对文学的理解、写作经验上会给我们提供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处于边缘地区的、人数较少的、生活方式极为独特的群落,可以为主流叙述、主流社会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蒙古族,20世纪60年代出生,北京作家协会签约作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兴安对少数民族文学的辉煌及其现状表达自己的思考。他说,从新中国成立开始到现在,一大批少数民族作家或者曾经主导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流,或者至少与汉族作家相比肩。上世纪50年代的《中国青年报》曾登载过这样一篇文章《不要把我们捧得太高了》,作者就是刚发表了轰动全国的小说《草原上的人们》的玛拉沁夫,他当时也就20岁出头,他是代表当时国内年轻的一批作家发出这一倡议的。由此可知,当时的少数民族作家,与汉族作家或者说是和中国主流的一线的作家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但是新时期以来,尤其是近20年来,有几位作家能够达到这个高度,这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和关注。去年我曾在《民族文学》举办的青年作家研讨会上提出过三点意见:一、对自己民族语言和民族应该有自豪感和自信心;二、很多作家对自己民族身份和归属感焦虑的缺乏;三、民族文学不应只停留在歌功颂德或怀旧的迷梦之中,无法反省自身的问题以及面对各种新的矛盾。
  
  女,山东潍坊人,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文学评论中心主任、教授。著有文学评论集《容易被搅浑的是我们的心》,发表文学评论100余篇。曾获第五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文学自由谈》20年作者奖,第三届汪曾祺文学奖,首届江苏省文联文艺评论奖等。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文学评论中心主任李美皆探讨少数民族文学的神秘化和去神秘化。她说,由于地域、宗教、历史传统等原因,少数民族文化具有神秘化特征。作为文化承载的少数民族文学,也相应地具备神秘化特征,这构成了少数民族文学的异质和独特性。文化是生活本身,它不是一种表演。对民族文化的刻意体现一方面会突出其传奇性、异域性、神秘化,另一方面又会导致文化的异化,使其与生活脱离,成为一种表演。少数民族文学的生命力并不需要在另类中彰显,优秀的文学作品在本质上是共通的,是社会和人性中的恒常因素的表现。去神秘化就是文化上的平常心。比如,藏族作家尼玛潘多的小说《紫青稞》以对西藏现实生活的细腻描写颠覆了藏族书写的神秘化传统,以更加沉潜平易的艺术追求体现出少数民族文学与现实对话的可能性,是去神秘化写作的成功范例。
  
  女,纳西族。有著作多部出版。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教师。北京电影学院访问学者。鲁迅文学院十二期作家高级研修班学员。
  丽江师范学院副教授、纳西族评论家蔡晓龄论述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诗人群的文本姿态及价值突围点。她说,少数民族作家,首先是一个现代人,承载着现代文明附加在他身上的一切重负。用汉语写作是他们之中大部分人的必然选择,他们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西方哲学思潮和艺术观念的影响。他们又承受着本民族文化自身的冲突,这首先表现为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种种变异,其次表现为作家自身文化观念的深刻裂变。围绕少数民族作家形成的种种影响因素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系统。在这一系统中活动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诗人群也相应显现出了几种典型的文本姿态:一是远观与固守,二是隐形与他融,三是史诗宏构与民族经验复制,四是两级游走与裂变之痛,五是民族意象支撑的世界经验。无论是当今的汉族诗人还是少数民族诗人,甚至当今所有的写作者们都面临突破的压力。突围点在于:一是主客体对峙中的价值分配,二是本体自觉与集体无意识神话的创建,三是身份与细节的大众化语象,四是对垒经验模式间的新生价值点。
  
  满族,北京人,现为民族文学杂志社事业发展部主任,北京市作协少数民族创作委员会副主任。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报告文学集《雁过皇城根》、《译道与文化》,传记文学《汪海三十年》,散文集《真水无香》等九部。
  赵晏彪谈论作家的现实关怀与评论家的意义。他说,当代作家要致力于文学对现实生活的关怀与担当。我们处在一个深刻变革的时代,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而这一切又给文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土壤、艺术源泉、发展动力以及丰沛的想象力空间,但可惜的是,积极深入生活、思考人生、关注现实的作家已经不太多了。叶梅主编一直强调《民族文学》要办成精品文学,我想办成精品有两支队伍不可或缺:一支优秀的作者队伍,一支优秀的评论家队伍。这好比,文学是麦苗,作家如化肥,评论家若除草剂,化肥可以使麦苗长得茁壮,但化肥也会让杂草丛生,所以除草剂就要把杂草除去,使麦苗真正得到茁壮成长。
  
  三、深邃的情怀、独特的求索
  
  少数民族作家的独特人文情怀、创作风格、个性特征等也是会议探讨的议题。与会评论家既有对玛拉沁夫等老一辈作家及其作品的文学价值的重新审视,也有对抵达中国文学前沿的中青年作家创作特色与成就的深入论述,获取对少数民族文学乃至中国文学及文学本质的深刻认识。
  
  1962年生,大连民族学院文法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和教学。专著《玛拉沁夫小说艺术论》获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另有《契丹艺术史》及论文获多项省部级政府奖。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及相关问题研究》等课题6项。
  李晓峰论述为什么要重读玛拉沁夫。他说,60年前,玛拉沁夫创作了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标志着玛拉沁夫正式跻身于中国当代文坛。与此同时,李乔、陆地、郭风等一大批少数民族作家,成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坛的中坚。然而,60年后的今天,在繁荣少数民族文学的呼声背后,却无法回避少数民族文学边缘化的现实。这种边缘化既表现在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的弱化,也表现在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滞后等诸多方面。重读玛拉沁夫,也是对60年来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学的反思和回望,其意义不言而喻。纵观玛拉沁夫60多年的文学创作,歌颂祖国和民族团结是一以贯之和有意为之的主题。今天看来,这一主题恰恰是伴随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最重大、最有价值的主题。其意义和影响远远超过以启蒙主义为代表的各种社会思潮。
  
  1968年生于四川省剑阁县,文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主要著作有《指引与注视》、《被委以重任的方言》、《失败的偶像》等。曾获得过2003年度宝钢奖,第九届文艺争鸣奖。
  敬文东对吉狄马加的诗歌进行了深刻解读。他说,吉狄马加的每首歌都是颂歌,都充满了感恩。大凉山将彝人团团围住,保护了祖先们遗留下来的传统、歌喉、天真、诗性和令人震惊的神秘性,让他们有机会继续缅怀祖先的荣光,拒绝“在时间中成熟”和烂熟。吉狄马加深知这种神秘性和彝人血肉与共的深刻关系,自觉认定它必须成为诗歌写作的重心或焦点。出于对母语、发源地和祖灵的感恩心理,吉狄马加和他的民族一道,拒绝“在时间中成熟”,继续“固守失落的文明”。大凉山、火、鹰以及它们代表的一切事物,构成了古彝人的生存背景,培育了彝人的思维方式;而在实施培育的过程中,还将它们自身成功地溶解、递交到彝人的思维方式之内。和赞美诗、颂歌比邻而居的万物有灵论,是彝人吉狄马加诗歌写作的起点和根据地。 (原文见本刊今年第6期)
  
  
  女,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文学博士,北京大学当代最新作品点评论坛主持人。著有《倾斜的文学场——中国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美女文学现象研究》等专著。当选“2006年度青年批评家”。
  邵燕君以阿来《空山》为例探讨纯文学的方法与史诗叙事的困境。她说,近年来持续不断的“长篇热”中的“史诗化”作品,大都出于新时期以来从“知青文学”到“先锋文学”各个时期成名的作家之手,在经过“先锋文学”的反叛和“个人化写作”的分解之后,各派作家们不约而同地重新集结在史诗的旗帜下建构“封顶之作”。不过,他们都面临着一个致命问题,就是在意识形态的统一性瓦解之后,面对错综的历史和纷乱的现实,如何为自己的史诗化叙述寻找一个可以建立叙述逻辑、整合价值体系的内在支点?面对这个问题,不同的作家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作为一个藏族作家,阿来身后有着高大的雪域和不灭的神灵。其实,写作《空山》的阿来遇到的问题与他的汉族同行相似,这就是阿来自己谈到的“写当下最大的难度是认识问题”:“毕竟这些人事都发生得太近。当我们试图在里面进行判断的时候,你会有怀疑。当然不会直接说好坏,但是字里行间肯定会透露这样一种判断。”阿来还谈到这样的怀疑在写《尘埃落定》时并不存在,因为,《尘埃落定》写的是一个制度的崩溃,而《空山》写的是一种文化的瓦解和一种新秩序建立的艰难,因而,《空山》的写作比《尘埃落定》要难。
  
  苗族,文学博士,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出版专著《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新英雄传奇小说研究》、《南方民族作家文学创作论》、《当代湖北民族作家文学研究》。成果获湖北省少数民族文学奖、武汉市社科优秀成果奖。
  吴道毅深入细致地分析了叶梅的创作个性。他说,作为土家族作家,叶梅文学创作的一个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她对鄂西南土家族地域生活的精彩描写和对土家族文化精神的着力发掘,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对土家族文化的身份认同。对女性生存图景的积极描绘和透过女性生存图景对女性人生道路与人生价值的用力探讨,凸显了叶梅的强烈女性意识或曰女权意识。从一定意义上说,对女性的书写使叶梅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民族作家的身份,使叶梅的文学超越了我国当下民族文学的某些局限,进入到关注人类普遍命运或探讨普世性生活命题的更高层面。文学表现上的浓浓抒情味或浪漫主义的气息,是她作为女作家文字上的温婉、柔丽与多情。叶梅小说在注重发扬诗意小说或抒情小说的长处的同时,还积极借鉴与融会交错叙述与整体象征等现代小说技巧,从而使作品呈现出独特的叙事风格,展示着交错叙述的魅力与富于整体的象征意味,这拓展了叶梅作品的浪漫主义文学创作路子,也体现了叶梅作为民族作家在艺术道路上勇于探索的精神。
  
  女,蒙古族,内蒙古哲里木盟人。2005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博士。中国作协创研部副研究员。中国视协会员。已出版学术著作两部,各种相关论文30余篇,创作电视专题片、电视电影及电视剧60集(部)。
  肖惊鸿评述普米族诗人鲁若迪基的诗歌。她说,鲁若迪基的诗来自灵魂,来自小凉山的神,也来自小凉山的不害人的鬼。他的诗就像是一棵大树,和他一同植根在小凉山里、泸沽湖畔,和他一同生长,枝蔓哪怕伸到了地球的那一边,根,也还在小凉山的土地上。研究鲁若迪基的诗,不能只停留在文化的表层上,而应该有机地联系成一个整体的文化格局。他的诗自觉接续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传统。除了本质特征和与生俱来的美感外,还折射出对世界的根本性问题和现实人生问题的思考,有着直观的朴素的哲理性和朴素的浪漫主义诗风。
  
  回族,20世纪80年代生于哈尔滨,《民族文学》发表散文、小说多篇,获第三届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学奖。编剧导演电影《沙枣》《嚼子》等。
  石彦伟探讨回族文学的美学底色。他说,“清洁”在描述回族文学创作时,已是惯见的词了。它最早正式进入公众视线,大概就是《清洁的精神》一文,张承志主要从中国古代侠士精神中,提炼出渐已沦落的清洁气质,作为他生为一介笔者的立场。如果说以《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为发端的“为人民”立场的树立,是张承志早期创作的启蒙观念,那么在上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头几年,“清洁的精神”几乎成为张承志最核心的美学支柱。尊重他者,支援弱者,敬重人道,表达正义,成为张承志当下最切要的精神特征。“他者的尊严”与“清洁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因为,要真正表达对他者的尊重,就要首先剔除掉盘踞在内心的自我中心主义、种族主义,剔除盲目的自我欣赏,剔除不公正的观察世界的角度,剔除一切污秽心灵的残渣余孽,这本身就是一种道德的自净过程,亦是清洁精神之外延。回族要求自己不仅要吃得清真,更要思想清真,言谈清真,举止清真。在这种内敛而强大的自律传统的濡染下,回族文学的清洁传统,便非出刻意,却是天然;非出偶然,却是必然;非出个性,却是共性。回族作家下笔时格外谨慎,作品风格大多沉静、节制、干净,他们的笔是干净的,他们没有与物欲的时境同流合污。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 上一篇文学论文:
  • 下一篇文学论文:
  •  更新时间:
    全球化语境下民族院校英美文学教学改革再思…
    美国文学中民族精神与特征研究
    提升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现实话语权
    《康巴方式》与少数民族的汉语文学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
    论贵州省应大力发展民族新闻传播学
    论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如何在汉语教学中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文…
    民族院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改革与大学生…
    近代白话报刊与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历史考察
    论蒙古族的新闻传播与民族文化传播
    少数民族汉语言文学课程建设探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