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论文联盟 摘要 大众传播是现代人生活的基本语境。大众传播语境下所形成的互动性等特点,不仅使新闻语言在词语的使用、话语的角色定位、语言的运作方式等方面有了新变化,同时,广大受众通过新闻语言反映出其表达权和监督权,进一步促使新闻语言不断革新,以适应受众的这种多元的、全新的心理与思维变化。
关键词 大众传播;语境;新闻语言
自2010年南非世界杯之后,“给力”开始成为网络热门词汇。2010年11月10日一篇标题为《江苏给力“文化强省”》的报道刊登在素以严肃性著称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使“给力”一词在民众中人气狂飙,新闻媒体争相使用,各家报刊到处可见,各台卫视随处可闻,“给力”以铺天盖地之势成为上至党报、央视下至网民、百姓使用率最高的词语。而且其衍生速度之快、词性活用之广,是近几年流行的新词新语,如“超×”、“囧”、“雷×”所不能比的,可说是已成为自互联网诞生以来流行语之最。截至目前其使用情况有:
(1)用作形容词。类似于“牛、酷”、“很带劲”、“令人振奋”,有时也有“下力,尽力”之意。如:“收视超乔丹时代 詹姆斯太给力”(《扬子晚报》2011年2月10日 ),“记者在随机采访时了解到,吉林省几所名校高校毕业生大都认为今年的就业形势很‘给力’”(《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10月18日)。
(2)用作动词。相当于动宾式动词带宾语结构,也就是它的本意“给予力量”、“加油”的意思。如:“根除‘霸王条款’,监管需‘给力’”(《济南时报》2010年11月12日),“欲将打拐行动释放出更显著的效应,亟须法律利剑更给力”(《京华时报》2011年2月9日)。
致力于“打造最具活力的中国电视娱乐品牌”的湖南卫视更是不甘落后,不仅将2011年的跨年演唱会主题定为“快乐拥抱给力2011”,更是精心打造以《给力星期天》命名的全新综艺节目,使“给力”作为专有名词使用。《给力星期天》节目板块也均以“给力××”命名,分别为“给力青春秀”、“给力实验室”等等,节目主持人为“给力小子”,嘉宾称“给力嘉宾”,观众称“给力老百姓”,与观众的互动称“给力互动”,可说是把“给力”一词用到了极致,以至于该节目自开播关注率便很高,网民们更是在百度贴吧上专门建立了“给力星期天吧”。
随之,由“给力”衍生出“稀饭警、给力所”也迅速蹿红。2010年12月10日《成都晚报》刊登《成都评选“稀饭警、给力所”》一文,“稀饭警、给力所”成为“老百姓喜欢的警察、群众满意的派出所”的代称并在网上迅速传播,该词也即被百度百科正式收录。
我们且不说“给力”的渊源和它的生命力,仅就它急剧蹿红的现象来看,可以看出新闻媒体不断翻新使用该词,对其传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讲,语言具有“所指”和“能指”双重功能,语言在不断“拷贝”使用的过程中,其功能也在“复制”,并被附上表达者的意识色彩和心理色彩。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这些词语经反复筛选,进而走向规范,获得长久的生命力。由此可见,新闻语言对语言的发展,毫无疑问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新闻语言自身也正在应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突破传统的文风,在语言的应用上不断地推陈出新,以适应当今大众传播语境。传播是人类交流信息的活动。大众传播是指大规模专业化的媒介组织向大范围的受众传递大批量的信息的过程。[1]这也就是说,媒介组织在整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其语言的组织、语言传递的方式等都围绕着怎样让受众更好地接受为目的,而现代意义上的媒介不同于传统的媒介,它包括平面媒介(如报纸、杂志)和立体媒介(如电影、电视、互联网等),传播渠道不再仅依靠报纸、广播和电视,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媒体的强势话语权已逐步被机构化、集团化和高科技化的大众媒介以更深入、更广泛的大规模传播所消解。这种“更广泛”的“大规模”现象,不仅使现代人的生活媒介化,而且使现代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这对于新闻语言自身来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语言所表述的言论是否能传播、怎样传播,说到底得由大众决定,这也决定了新闻语言必须以大众能接受的“新”的方式运行,必须转换成大众能接受的“新”的话语。在大众传播语境中,新闻语言呈现的“新”的特点有:
1. 语言用词“新”
从当下大众对新闻语言的接受情况来看,现代人在无休止的媒介信息或图像面前,感情上变得不是敏锐了而是被动、迟钝乃至冷漠,甚至是虚假了,形成了“后情感”。 而互联网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现代人阅读心态上的变化—“匆忙与耽溺”。[2]快速匆忙地掠过一页页文本的阅读,只有搜寻到“新”的兴奋点才能激活感官,这种阅读所呈现的“追求”,也促使新闻语言不断地推陈出新、常出常新。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http://
中国论文联盟为了适应大众消费文化所特有的快餐化、浅表化和官能化现象,新闻语言逐步整合网络语言。新闻作品大量采用新鲜生动的网络语言,使新闻语言本身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如:《山寨板蓝根成凉茶忽悠人一包板蓝根引发的错案》(《金陵晚报》2009年2月18日),《股市“喜羊羊” 债市“灰太狼”》(《姑苏晚报》2009年2月5日)。这些新闻标题中都借用了喜闻乐见的新词和新的叙述方式,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感染受众。网络语言简单易记,新颖多变。不论新造网语的生动形象,还是符号网语的眉目传情;不论是“菌男”、“霉女”(因“菌”和“霉”均是腐败、变质之意,网民们便把它们拿来比喻相貌丑陋的男女)的诙谐,还是“菜鸟”(“菜”在方言中为“笨、差劲”的意思,网民们用来指网络新手)、“大虾”(指超级网民,长时间坐在电脑前,腰弓如虾的样子)的调侃,这些由网络创造的生动语言造就了庄重与诙谐、雅正与奇俗结合的奇特效果,使语言色彩纷呈、摇曳多姿。网络语言的这些特点正符合新闻语言的生动、简短、精确的用词要求,也就使得广大新闻工作者在用词上很自然地把目光转移到新词新语上来,使新闻作品读起来饶有趣味,令受众过目不忘。
词语是组成句子的最基本单位,可以说是新闻语言的建筑材料,一篇好的新闻作品,跟词语的选择是分不开的。好的词语选择,能够像一块磁铁,迅速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提高语言的表现力,新闻语言经常灵活运用谚语、俗语、俚语、格言等,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同时运用各种修辞手段,打造出鲜明的句式,提高语言魅力,达到良好效果。如:
例1 《延吉百姓信访 不用“隔锅台上炕”—找得到人,认得准门,回得了音》(《人民日报》2011年2月28日)
例2 《浙江挺进海洋再弄潮—海洋优势助推经济再上新台阶》(《人民日报》2011年3月1日)
例1中的“隔锅台上炕”,是我国北方的民间谚语。北方的火炕和锅台之间一般都会隔有一堵墙,隔着锅台上火炕是行不通的。比喻做事不按规律,不按步骤来,想要跳过某一环节。文中在叙述老百姓有事知道找谁,不是直接说“延吉市委市政府不断构建通畅的立体信访网络”,而是利用谚语语言简洁凝练且富含哲理的特点,使文章语言通俗,形式生动。例2中连续用动词“挺”、“弄”, 赋予浙江省以人的特点,将抽象的事物人格化,突出事物特征。使新闻标题简洁有力,引人醒目。
2. 话语角色定位“新”
话语角色是言语行为方面具有社会规范特征的社会角色,是社会角色在言语交际领域中的具体化。[3]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要想实现言语交际的目的,使言语交际取得理想的表达效果,言语主体的话语角色定位很重要,合适得体的话语角色能使交际双方对话语理解达到情感和信息的沟通。大众传媒语境下的受众,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文化的丰富多彩,思想观念得到解放,逐渐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的特点,对于信息的传播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对新闻语言的要求也随之改变,已不再喜欢带有导向性、主观性的传统的新闻话语,而更愿意阅读或倾听客观的、真实可感的准确语言。同时党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性方针,对新闻关注的对象、报道的角度乃至新闻报道的方式都使新闻语言重新定位。建构平和、得体的新闻语言,不再是指令性的、高高在上的话语,以平和的语言贴近群众,以平和的话语给受众留出思考的空间,以平和的笔触彰显人文关怀。平和地讲述道理,客观地表述事实,以此达到传播的目的,从而为受众所乐于接受,并建立对媒体的信任。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http://
中国论文联盟 在这样的语境下,新闻媒体的视角开始发生转变,由传统的俯视转为平视。话语角色重新定位,新闻语言中说教的话语逐渐消失,取而代之出现越来越多的是平民化的语言,以平民的视角关注、叙述平民的生活,并由此而产生了平民化的语境。无论是报纸还是电视,话语角色由“播”变为“说”,新闻语言不论是在阐述新闻意义、分析新闻现象,还是在评议新闻人物、引导社会舆论方面,均以一种平和、客观的话语真实地再现事物的本质,既体现了社会主流的价值判断,彰显了自身的语言风格,又为广大受众所乐于接受。如2009年12月23日《武汉晚报》刊登《上医之境—汉口医院好医生王争艳:从医25年,平均单张处方不超过80元》的报道,文章语言平实、通俗,以口语化的叙事风格,讲述了王争艳医生的感人事迹。报道一经刊出,迅速点燃了网络,很多网友把该报道全文转贴,包括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易、搜狐、腾讯和凤凰等门户网站在内的600多家网站转载了该报道,短短一天之内,有万条跟帖热议,全国20余家主流报纸对“上医之境”发表了社评或时评。我们且不说王争艳的感人事迹如何,仅就报道本身来讲,报道关注民生,关注老百姓身边的人和事,贴近生活,语言自然流畅,不事雕琢,真切感人。特别是报道的结束语,从平凡中见深刻,短短几句,切中时弊,言百姓心声,引受众共鸣。
3. 语言的运作方式“新”
在大众传播语境下,由于受众主体地位的提升,加之互联网的应用,信息流通方式已不再是传统的单向灌输式的“我传播,你接受”, 新闻语言以“新”的运作方式适应媒体特点和受众需求。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具有的开放性特征,即时间层面的开放、空间层面的开放、技术层面的开放,使新闻传播具有互动性、大众参与性和信息选择自主性等特点。[4]在新闻语言的传播中,受众随时可以与传播者和其他受传者进行交流,新闻传播由过去的传播者对于受众的单向灌输式变为传播者与受众的双向互动式。[5]这种互动的运作方式使受众与传播者可以随时“对话”,对新闻语言所反映的信息能够表达自己的看法,甚至参与报道其中。如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消息一经播出,举国震惊,各类媒体新闻工作者纷纷赶赴地震现场,争相报道有关消息,全国人民更是关注汶川,关注新闻,人们通过电视、网络、报纸关注每一篇报道每一条消息,每篇报道便立时在网上有无数跟帖。很多网民自发奔赴灾区,把自己拍下的真实场景传到网站上,网上网下、前线后方随时互动,人民与祖国同悲同忧,汇聚出齐心共抗的强大力量。2008年5月15日搜狐新闻网刊登关于温家宝总理在灾区的图文报道《总理,我们知道您在》,报道用大量的图片记录着温总理在大灾面前与人民同在的一言一行,引来网友跟帖评论1 148 365条,网友笑@貓更是在百度贴吧—“四川汶川大地震吧”写诗《温总理,你没有个总理样》歌颂,短短几天时间,点击率达到690 825次,跟帖10 383条。
这种由受众参与的“新”的互动模式形成了“新”的舆论形态,使新闻语言的运作方式日益凸显出双重性特点,也就是说,无论是新闻传播者还是信息接收者,他的身份都可能是双重的—既是新闻的接收者,也同时可能是信息的传播者。这种大众传播语境下所形成的互动性特点,对新闻语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广大受众通过新闻语言反映出其表达权和监督权,进一步促使新闻语言不仅从内容上,同时在形式上的不断革新,以适应受众的这种多元的、全新的心理与思维变化。
参考文献
中国论文联盟-
[1] 邢建昌.大众传播语境下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j].文艺研究,2008(9):23.
[2] 尤西林.匆忙与耽溺—现代性阅读时间悖论[j]. 文艺研究,2004(5):24.
[3] 王德春.现代修辞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502.
[4] 王朝阳,王勤. 网络新闻媒体语言应用研究[j].青年记者,2010(6):79.
[5] 米广弘.从新闻语言“常出常新”看社会心理文化的变迁[j]. 政工研究动态,2009(22):26.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