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谭英 王悠悠 缑博 赵士文 李庆风
摘要 本文引用文化生态平衡的概念,选取山西省高平市南朱庄村和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三间房村两个研究对象,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和参与式农村评估的方法,考量电视文化传播对农村地区文化生态的干预状况及影响,并将对农电视文化传播的导向、节目的定位和议程设置等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 农村文化生态 电视文化 传播干预 议程设置
本文引入文化生态,从传播学的角度,对电视文化传播对乡村文化生态的干预现象进行实证研究,考量电视文化传播与农村文化之间的关系及其干预状况,从维护农村社会文化生态的平衡、克服农村文化生态危机、发挥农村文化生态的作用的角度出发,探讨我国对农电视节目的定位及议程设置,为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一、研究对象概况与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概况
2006年,根据研究需要选取了两个样本村:山西省高平市南朱庄村和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三间房村。南朱庄村共有1741口人,449户,其中多为4口家庭。全村总面积2067亩,其中耕地面积1800亩,人均只有一亩多土地,主要以第三产业为主要经济收入,正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地少人多,该村大部分家庭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家庭总收入:5000-10000的占68.18%,10000-20000的占27.27%,20000以上的占4.55%。
三间房村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北,距离武川县城20公里。村里很多人的祖辈都是清朝末年从山西逃荒过来的。全村一共300多口人,50多户人家。全村耕地面积3000多亩,是一个人均十余亩地,以种植和养殖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传统农业村庄。该村绝大部分家庭年毛收入在5000—20000元之间,其中又以5000-10000元为多数。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取定性与对比研究方法,即通过对被调查地区的受众调查、个案访谈及pra参与式农村评估,分析该地区受众收视习惯、文化传统习惯、道德观、价值观和文化生态状况。根据知情人介绍的农户贫富状况选择不同类型户数,按比例随机抽样,样本量一般控制在15-20户,并从低收入型农户中抽出5-10户、中等收入型农户10-15、相对官格刑农户5-10户,将:种类型的农户组织到一起进行小组主题座谈和交流,对信息传播环境、信息传播渠道、日常信息行为习惯、一日活动情况、村民受电视影响引发的观念改变等进行评估,然后根据参与式评估工具打分排序法得出结果。
二、电视文化传播对两村庄农村文化生态的干预
本文从涉及农村文化生态的四个方面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即经济发展水平、风俗习惯与民族传统、科技教育程度、人的主体需要与观念等。
1 电视文化传播对两村庄农村文化生态的积极影响
(1)新闻资讯类节目帮助村民了解国内外信息、提供感性的政治认识
调查中了解到,两村大多数村民均认为电视满足了他们了解国内外大事的需求,利用新闻资讯类节目了解外界的变化已经成为村民最常用和最依赖的方式。
(2)新闻及信息类节目对两村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
调查显示,近半数以上的村民认为,电视并不是村民了解市场信息主要渠道。这并不意味着信息类节目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影响。事实上,对村里的家庭经济收入人群细分之后会发现:在富裕人群、中等人群、贫困人群这三个群体中,富裕人群对电视上的市场信息、新产品信息、新技术信息关注程度最高,中等人群、贫困人群的关注度递减。
村民把握市场行情途径,除了从电视中得到,就是从村里其他人那里得到,或是从生意人那里得到。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信息类节目对于农产品的价格报道时常滞后于农产品交易;二是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农产品价格差异很大,信息类节目相对较少,不能满足及时报道和持续跟踪的需求;三是两个村庄的村民对市场信息的需求不同。在三间房村。村民认为。只要在卖马铃薯的时候知道今年的价格怎么样就行了,其他信息相对而言,没什么大的用处:而南朱庄村则不同,村民多以打工、经营小本买卖为主。必须随时关注市场信息。
(3)科教类节目在帮助村民接受科学文化知识方面有成效
能否帮助村民增加科学文化知识,是衡量科教类节目是否起作用的重要指标。从问卷上看出,两村村民普遍认为电视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其中认为很有帮助的接近25%,较有帮助的超过50%。
调查发现,村民对cctv-10-科教频道《百家讲坛》等节目普遍欢迎,甚至鼓励子女多看这类节目,以增加科学文化知识;而另一方面,村民对cctv-7讲授技术类的节目的满意度较低。认为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讲授的内容不符合当地实际;二是有些讲授的内容难懂,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困难很大。南朱庄村有22.73%的人认为,科教类节目能满足增加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三间房村则有24.0%的人持相同观点。
(4)综艺影视类、法律类节目对村民接受新观念的影响较大
法律、综艺类节目、电视剧、电影是影响村民观念的主要节目类型。调查中发现,女性对这四类节目的欢迎程度明显高于男性。《今日说法》是南朱庄村大部分村民午间休息必看的节目,主要原因是“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吸引了我”;晚间的综艺节目、电视剧、电影更是凭借娱乐性、故事性吸引了大部分女性观众。
这些节目提供的内容涉及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其表现形式是故事、娱乐,这种表现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甚至改变老百姓的观念。被调查人提到,《今日说法》里面很多故事情节成为大家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新的观念通过节目传达给受众,又在受众的讨论中被筛选和甄别。保留下来的会形成一个广受大家认同的共识,而村民观念的改变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同理,电视剧、电影传播的理念也遵循这个轨迹。
2 电视文化传播对两村庄农村文化生态的消极影响
(1)市场信息类节目传播市场信息的效果欠佳
调查中发现,村民对电视中传播的市场信息不太满意。三间房村只有20.0%的人对此满意,与此同时,有68.0%的人认为电视中的市场信息完全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我国的电视在传播对农市场信息时,常面临着尴尬的境地。这是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差异大,涉及多种农产品品种、价格等的信息。而cctv-7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有农业电视节目的频道,面对需求差异如此之大的受众,再考虑到受众观看此类节目的时间与农活冲突等因素。确实很难满足部分人的需求。
对于一年的收入主要靠土地产出的农民来说,市场信息是否能及时送达决定了他们最终收入的多寡。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改善电视传播市场信息的效果,可能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因素。
(2)科学技术类电视节目在传播专业技术知识方面乏力
调查显示,电视在传播农业新技术和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时有“长袖善舞”能力,然而对农民急需的种植、养殖等农业技术推广方面却不尽人意。调查发现,三间房村只有12.0%的人认为能学到有用的农业科学技术,而64.0%的人认为不能学到有用的农业技术。
究其原因主要是电视作为“一遍过”的快速消费媒介。在传播复杂高深的科技知识的时候常常“讲不透”。再加上有时内容与当地实际情况不符、村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等因素,其传播效果较差。
在三间房村。由于距离中国农业大学和内蒙农业科学院的旱地农业实验站不远,其人际传播作用远远好过电视传播科技的作用,专家可以非常准确地了解当地需要种植什么品种、怎样种植最合理。并可以手把手的教村民,村民的反馈意见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到达专家手里,然后专家据此进行调整,村民及时接受新技术的指导,信息传播达到最好的效果。
(3)部分综艺影视类节目有弱化传统文化的倾向调查中了解到。综艺节目、电视剧、电影是村民最经常收看的节目,部分热播的影视节目中有意传递出家庭婚姻的自由观信息,使得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未婚同居”的观念。调查中了解到,“未婚同居”在以前被看作是“伤风败俗”的事情,是绝对不被允许的。而现在受到影视节目的影响,最保守的村民也开始理解这一现象。除了电视。没有任何媒介能持续提供如此形象直观的信息,这导致村民原先坚守的所有价值观受到新的考验。人的主体需要和观念也这样一步步地被电视影响着改变着。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电视文化传播对村民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传统风俗习惯方面影响的分析,发现:电视在传播政策、法规等方面给村民提供了很好的感性认识,但并没有深入地引导村民对自身政治环境的关注;电视可以帮助村民了解宏观的市场供求信息,却无法给村民提供满足其需求的信息:电视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时力度很大,尤其在处理突发性公共事务时效果明显,但无法持续提供专业的农业技术支持;电视在提供时尚、新鲜元素时具有优势,但也影响到了传统的风俗习惯,给村民带来了价值观上的困扰。
通过入户调查和访问,观察村民对电视的接触程度和电视对村民的影响,结合我国电视节目的特点。针对电视文化传播对农村文化生态的消极干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应挖掘市县级电视台从业人员的潜力,及时提供对位的涉农市场信息
调查中发现,对于以种植、养殖为主要收入的三间房村,农产品市场价格是他们最关心的经济信息。但是。受频道数目和节目时间的限制,我国的经济信息类节目常常不能顾及到普通老百姓的需求,这必然会给广大农民的生计带来许多不便。
为此建议开发市县级电视台的潜力,利用其贴近群众、便于及时准确传递信息的特点,为农民提供相对比较详细的农产品信息、务工信息、实用信息等。
2 应继续加大科教类节目制作的投人,充分发挥其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作用
调查表明,cctc-10的科教类节目在村民中的影响很大,赞誉度也最高。虽然家长们常常抱怨电视让孩子忘记了学习,但是他们却鼓励子女经常收看中央十套的节目。相关部门应该充分利用电视媒介特有的优势,不断发挥科教类节目普及文化知识的作用。传播学中的“说服理论”认为:由于传播讯息内容的特质,传播者的特质,以及被传播者的特质之间的差异,会影响传播的效果。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应根据村民看重科教类节目传播的科学文化知识对孩子良好的教育作用这一特点,继续加大科教类节目制作的投人,提高农民科学素养,推动新农村的快速发展。
3 电视传播科学技术要把握“通俗度”
对于农村广大受众层来讲,电视媒介从业人员应将农业科技节目的“通俗度”放在中级(初中一兼顾小学文化层)层面。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将抽象的深奥难懂的科学内容化为浅显的通俗的易懂的广大农民容易接受的信息。农民作为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四类重点人群之一,国家电视媒介机构肩负着举足轻重的重任。
4 加大制作优秀的影视节目的力度,发挥电视文化传播“干预”农村文化生态的作用
由于综艺类节目、电视剧、电影对农民观念的巨大影响作用,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制作优秀的影视节目的力度,利用电视先进的传播手段及时引导农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如弘扬尊老爱幼、正确的婚姻观、恋爱观、子女教育子观等。使农村文化生态朝着正向的积极的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