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简要论述了副刊的 发展 变化,以及地域性文化副刊兴起的条件和副刊的特质。
关键词 地域性 文化 副刊
abstractthe paper analyzes the phenomena, the conditions and the characters of the rising of the supplement.
key wordslocality culturesuppliment
在报纸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副刊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培养文学新人为主的文学副刊,到二十一世纪初以新闻性和服务性见长的综合性副刊,再到今天大量涌现挖掘整理地方传统文化,全面介绍地方文明史的文化性副刊。其内容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社会生活的发展,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化,以及报纸副刊传播方向的新趋势。
一、 从文学副刊到文化副刊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公认的副刊的黄金时代,文学是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焦点,文学副刊也倍受欢迎,成为培养文学作者的阵地,并拥有大量的读者。如在成都地区闻名遐迩的《成都晚报·锦水》副刊,在八十年代独领风骚,刊登了大量的连载小说、散文、杂文、诗歌等文学作品,并培养了大批的文学作者。
九十年代中期,随着市场 经济 的大发展,社会生活的重点转向经济活动,人们的精神视野、生活方式和情感生活,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报纸也开始了市场化改革。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在报纸市场化的早期,副刊曾经一度衰落不堪,几近销声匿迹,残存的副刊版面也大幅度削减,并从文学副刊转变为综合性副刊,向新闻版面靠拢,突出强调副刊的新闻性和服务性,这种变局,也是时代发展和读者的阅读兴趣变化所致。
近两三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精神需求再次浮出海面。在信息多元化的 网络 时代,这种精神性的需求不再仅仅是文学的审美和愉悦,而是一种带有民族归属感的精神上的寻根和回归。它表现在个人心理上,是一种个人的社会归属感;表现在社会心理上,是一种深层次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的需要。而社会归属感的精神需求,无疑要通过对民族的 历史 和传统、民族的文明成果的大力张扬和传承,才能得到实现和满足。这也是近年来,央视《百家讲坛》和大批历史研究文章、历史小说风行一时的社会土壤。公众对电视媒体直播考古现场的热情,除了求知欲和好奇心,也反应了对民族文化的追寻和回归。在这种背景下,报纸副刊再次变局,相应增多增大了文化性版面的份量,与服务性副刊并行于市场。
除了全民性的对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集体寻根,对地域文化的深究和探寻,也日益成为各地公众的阅读需求。许多地方报纸敏感地捕捉到读者追寻文化根脉的精神需求,推出一系列介绍地方文明和文化的副刊版面,大力介绍本地区的历史、考古、著名文化人士、人文地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风俗、民情世故等等,以期全方位地满足读者认知本土文明和文化的阅读需要,受到读者的欢迎,并成为地方媒体副刊新的办刊方向。
二、地域性文化副刊兴起的条件
地域性文化副刊能够风行于市,除了契合全社会的精神寻根心理外,与地方都市报纸激烈的市场竞争也有很大的关系。 现代 报业竞争激烈,如何在同城媒体中独树一帜,吸引更多的读者注意力,是各个媒体办刊的重中之重。而地方媒体的地域性文化副刊,正是在两个方面满足了地方媒体的市场竞争需要。
一是能够调动读者的情感需求以增大阅读量。在阅读心理上,地域越接近,越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这种阅读兴趣,显然是以读者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世界为中心的。对地方报纸而言,调动读者对生于斯长于斯,或者在某个城市生活多年的情感和记忆,显然能够很有效地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满足读者对这一方水土的熟悉感、依恋感和自豪感。而独特的地方风物和文化,正是市民依恋感和自豪感产生的根源。地方媒体的文化副刊顺应读者的这种需要,逐渐增加了介绍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物产、地理、风俗人情、历史掌故、文明溯源等内容的版面。比如同为南京地区的都市报,有不少以地方文史资料为内容的文化副刊版面,《现代快报》有《城事》版,其他报纸的副刊版面则分别有《忆江南》《雨花石·老南京》《秦淮地理》《南京杂志》等等,这些版面都在寻找地理变化的印记,清理城市人文地理变迁脉络,并尽量用文字去还原历史,以满足读者对城市的了解和情感。
二是能够在同城媒体打造独特的报刊气质。在同一城市中,各大报纸的新闻往往趋同,造成千篇一律的同质化现象。在这种局面下,最容易凸现特色,体现报纸的独特品位,在同城媒体中容易出彩、体现报纸的差异性的版面,恰恰是新闻竞争参与度不深的副刊版面。
就地方报纸而言,充分利用城市的历史资源和文化资源,挖掘同城其他媒体没有涉足过的,或者涉足不深,但能唤起市民的情感与文化记忆的题材,可以创造出独特的版面,塑造出独特的气质与视角,培养一批忠诚的读者。在新闻版面大体相同的状况下,这种独特气质的形成,更多要靠副刊来完成。成功的副刊,本身就是一种品牌,一种引力,一种影响,是报纸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重头武器。而地域性文化副刊,则是地域性报纸的点睛之笔,是报纸整体品相的有力保障。
各个地方报纸显然注意到了这点,因此,一度在报纸上消失的文化副刊,以全新的策划包装再次兴盛于市。各种介绍地域文化的副刊版面,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繁荣局面。比如成都地区各大报纸的文化性副刊,姿彩纷呈,风格各异,特色鲜明。〈成都日报·天下成都〉以庄重典雅、文字深入浅出见长;〈成都晚报· 艺术 成都〉以思想深刻、文字前卫而著称;〈天府早报·夜成都〉则以亲切通俗、家长里短为特色。读者在识别报纸的个性时,第一时间往往联想的是报纸不同的副刊风格,读者对不同副刊风格的选择和认同,能够造就某种报纸长期的忠实读者群。
三、文化副刊的特质
与传统的文学副刊与综合类服务性副刊相比,新兴的地域性文化副刊,在文化普及和传播上,呈现出一些全新的特质。
一是依托学术成果,传播区域文明。文化副刊在办刊之初就抱有解读、传播、普及地域文化的理想,因此,部分副刊在传播区域性文明成果的过程中,摒弃了传统的山水游记、见闻录、随感式的写作方法,而是探索出一种以集中介绍专家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为内核、以系列专题化写作为框架,以深入浅出的故事为叙事方式的副刊文体。这样一来,新兴的文化副刊便具备了学术的严谨性、知识的丰厚性、历史的深邃性,具有很高的文化传播价值和收藏价值,而不再是即兴式的、读过即弃的快餐作品,从而引发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并使读者养成长期追读和收藏版面的习惯。
位于成都平原的三星堆和金沙遗址,是享誉世界的文明遗迹。它们是成都平原古老的文明史的物质见证,也是成都城市文明的源头。但是对于非考古专业人士,对于生活在遗址旁边的成都市民,三星堆和金沙出土的众多神秘的文物,却好像雾里看花一样神秘莫测:青铜器、玉器、石器,石像,它们或壮观、或精巧、或粗犷,它们是怎样制造出来的?用来做什么?什么人在使用?三星堆和金沙,是古蜀国哪个王朝的国都?它们为什么会兴起,又为什么会衰落?古蜀国的人民,过着怎样的生活?仅凭匆匆参观时有限的讲解,市民是无法知道更多的。而考古专家介绍三星堆的书籍,虽然汗牛充栋,却偏重学术性,非专业人士很不容易看懂。
成都日报的《天下成都·寻秘记》在创刊时,选择了三星堆和金沙遗址这个特殊而且显赫的地域文明题材,确立了既要有准确的学术性,又要浅显易读的副刊风格,并将读者定位在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人群。它在成都媒体中第一次尝试将艰深的考古学术成果,以专题化系列文章的架构,用讲故事的浅白文字演绎出来,全面解密三星堆与金沙遗址的文化内涵与文明价值。第一次在报纸副刊上,系统、通俗地向读者介绍了成都平原灿烂辉煌的远古文明的各项成就、蜀地文明创造者的故事,蜀人的来源和迁徙,古蜀王朝的变迁,以及古蜀三千年文明史的演进过程。在作者灵动的笔下,青铜器不再是冷冰冰的文物,而是寄托着古蜀先民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和希望;玉器也不再是没有生命的器物,而是古蜀富家女子手指上婀娜多姿的灵饰。迷雾中的三星古国掀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古蜀先民三千年前的生活、祭祀、战争和逃亡,在《寻秘记》上荡气回肠的再现。
这些系列文章,即有学术研究的严谨准确,又有文明探秘的曲折迂回,于2005年推出后,每周一期,持续刊载了一年多。在蓉城众多媒体中,这个文化版面是独一无二的,受到四川考古学界的好评和读者们的追捧,并获得四川新闻奖一等奖。《寻秘记》后来结集出版成书,一直热销,说明读者对这种以普及区域文明史为主旨的副刊文章,是十分认可的。这也是一次依托学术研究,向社会公众普及地方文明史和考古成果的成功尝试。
二是传播方式灵活,兼具即时传播和长效传播优势。由于副刊不太受时间、文体和版面的限制,使文化副刊同时兼具了报纸媒体的两种传播优势:即时传播和长效传播。
即时传播,即与新闻同步传播文化信息。副刊文章与热点文化新闻同步刊出,副刊成为新闻的纵伸和扩展,有效地补充和深化了后者,使读者能全方位地、多角度地了解地域文化。比如,2006年7月,《温州日报》在头版刊发新闻《吾乡百年营讯图昨入藏市博》,同日,又在副刊《风土》版刊发了《流失百年回归家乡——抢救“浙江温州府海防营讯图”始末》,详细报道了获知海防营讯图的信息,专家如何认证、征得原因、图中所涵以及海防营讯图作者情况等。通过解读海防图,将 历史 掌故在第一时间内巧妙化为读者关注的新闻。
地方的文化名人,是地方文化的宝贵资源,也是地方文化的亮丽风景。而许多地方学界和文化界的学者专家,并不为市民读者所熟知。《温州日报》将温籍文化名人发掘成副刊的即时新闻资源,在文化名人纪念日,适时推出专版予以纪念。如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