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设置探析
一、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传媒事业的快速发展,新闻传媒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与此同时,国内各高校也纷纷开设新闻传播类专业。目前,全国400多高校设置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学等新闻传播类专业近600个,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输送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促进了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然而,近年来高校的快速扩招及传统媒体需求的减缓,新闻传播类毕业生正面临就业难的现实困境,另一方面,企业在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题地位突显。,随着企业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对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大多数企业设置企业文化专职部门,负责企业文化建设、品牌策划、企业内刊、网站建设等等,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
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应根据学生就业市场的变化作出适度调整。作为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新闻传播专业要立足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按照企业设置岗位的职能及岗位技能要求,突出职教特色和优势,着力提高学生岗位技能及动手能力,以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高职院校对新闻传播类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势在必行。
二、高职层次新闻传播教育应偏向传播学
正确区分传播与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教育部现在的学科目录:一级学科是“新闻学与传播学”;二级学科是两个“新闻学、传播学”;三级学科只有新闻学下列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学、广告学”,传播学下未列有分支专业。在信息化社会中,一切领域都迫切需要信息和传播的专才。为此,培养大批信息和传播的“通才”,就成了高等教育的一个重点和方向
高职层次新闻传播教育应偏向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传播学。随着新闻主媒介对新闻传播人才要求的提高以及企业、社区、社团等对新闻传播人才需求的增大,高职院校应主动适应这一新形势,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按照企业的岗位设置及岗位技能要求,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途径建设。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应偏向传播学方向,按照企业岗位技能模块和技能要求,设置品牌策划、信息传播、cis系统等课程,并结合职业院校特色,侧重于岗位实操及技能培养。在人才培养途径方面,加大企业岗位实践力度,把课堂搬进企业,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同时聘请企业专业管理人员参与到专业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中来,实现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
高职院校的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应贴近社会大媒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新媒体的出现,新闻传播教育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涵盖了新闻出版、报刊杂志、广播影视、广告印刷、网络传播等各类文化产业。
信息传播是任何企业、社团组织维持正常运转、建构单位形象、扩大自身知名度,拓展业务范围的关键策略,信息传播已被越来越多企业所重视。特别是国内大中型企业的深入推动,综合信息的准确、快速、全面传播在公司中的经济价值体现得日益突出,企业纷纷设立专职岗位甚至专职部门,负责企业信息、传播,对综合信息人才的需求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改变了过去的信息生产机制,同时也引起了新闻传播教育模式的调整,开设新媒体专业的高校不再把培养记者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主要方向,而是培养一种泛媒体人才,宽口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
三、高职院校新闻播传类专业设置应坚持“大传播”为方向
2004年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原则意见》,明确提出专业的设置与划分在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体现三个原则:职业性与学科性相结合的原则,实行“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分类”;适应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宽窄并存”;多样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原则,鼓励不同院校对同一名称的专业设置有本校特色的课程和实习实训环节。这三个原则,从宏观上给各个学校的专业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
教育部2004年10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新闻传播专业类归在“艺术设计传媒类”,其中,新闻传播类设置的专业有10个。
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
67 艺术设计传媒大类
6703 广播影视类
670301 广播电视技术
670302 摄影摄像技术
670303 音像技术
670304 影视多媒体技术
670305 影视动画
670306 影视广告
670307 主持与播音
670308 新闻采编与制作
670309 电视节目制作
670310 电视制片管理
从以上10个专业可以看出,侧重传播学方向,侧重技术、技能的培养,符号高职教育的特点和教育目标。
参考2008至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新闻传播类的专业涵盖面集中在新闻出版、网络传播、广播影视、广告等行业,数码音像、印刷及会展行业则相对薄弱;新闻传播类专业名单呈增加趋势,2008年14个,其中新增设的专业有2个,2009年有15个,2010年有25个,其中新增设的专业有7个,2011年有35个,其中新增设的专业(*标注)有4个。
2011年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新闻传播类专业和新增设的专业(*标注)如下。
90117 广告媒体开发
590123 网络数字媒体
590155 网络营销
590222 数字媒体技术
610408 电子出版技术
610409 版面编辑与校对
610410 出版信息管理
610411 出版与电脑编辑技术
610413 数字印刷技术
610414 数字出版
610415 数字媒体设备管理*
620307 商务信息管理
620406 广告经营与管理
640107 会展策划与管理
640109 旅游传媒*
650209 电子政务
660151 文化艺术管理
660153 文化创意与策划*
670116 广告与会展
670137 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
670311 新闻与传播
670312 信息传播与策划
670313 传媒策划与管理
670314 现代传播
670315 影视灯光艺术
670316 网络新闻与编辑
6703017 舞台影视技术
670318 数字传媒艺术
670320 影视编导*
670330 电视摄像
670331 摄影
670332 作曲技术
670334 录音技术与艺术
670335 媒体营销技术
670336 交互媒体设计
以上目录中,代码为6703(艺术设计传媒大类下的广播影视类)的有14个。5901为电子信息大类下的计算机类,6104为轻纺食品大类下的包装印刷类,6203为财经大类下的经济贸易类,6204为财经大类下的市场营销类,6401为旅游大类下旅游管理类,6502为公共事业大类下的公共管理类,6601为文化教育大类下的语言文化类,6701为艺术设计传媒大类下的艺术设计类。
做好新闻传播学的专业定位,高职院校在设置新闻传播类专业时,首先要做好调研,分析社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及岗位名称;其次,利用学校现有资源优势,新闻传播类专业是一门跨学科、兼容性强的专业,将文学艺术、心理、经济及计算机等领域的学科优势转化为新闻传播的专业优势;再次,积极利用校外资源,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和师资建设。坚持以就业岗位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基础,不断创新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专业教学和专业管理,是以岗位为导向的高职专业建设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设置应建立在文化艺术及技术融合的“大传播”基础之上,立足于“大传播”,结合各种传播媒介的特点、建设和发展一批特色专业、重点专业,在专业设置上,注重媒介特性、实用操作技能。当前企业、社区、社团组织等普遍重视和加强自身社会形象、系统文化及品牌建设,急需一批具有专业水平,适应性强的一线新闻传播人才。依据企业特别是新媒体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拓宽行业领域,从适应信息传播行业及相关行业一线的实际工作出发,实行教学、实践结合,以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成为职业院校新闻传播专业开发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