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汉语言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   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论文   文学艺术期刊
使用与满足:手机娱乐化动机及其影响

  摘 要:手机逐渐成为通信工具与玩具的结合体,从“个人通信终端”演变成“个人多媒体通信娱乐终端”,扮演起娱乐工具的新角色。本文试从手机娱乐的动机入手,分析手机媒体能够承担个人随身娱乐工具的原因及其影响。

  关键词:手机;移动娱乐;媒介按摩

  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人们接触传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和个人心理起源。当我们研究手机娱乐带来的影响时,应当充分了解人们为什么用手机娱乐。

  一、手机娱乐的常见动机分析

  动机是行为发生的先导和条件。动机的原始含义是引起(或发动)动作,心理学则把人们经常以愿望、兴趣、理想等形式表现出来的,激励人们行动的主观因素称为动机。

  (一)消闲娱乐

  消闲娱乐是人们以追求精神享受和放松为目的的一种动机。手机娱乐让手机用户通过手机媒体增加了各种见闻、打发了无聊的时间、满足了个人的好奇心、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快乐。紧张和压抑的情绪在手机娱乐的过程中获得了放松,消除了生活中和工作上的烦恼,让一天的疲劳在手机娱乐中销声匿迹。手机达人们在科技的不断进步下,向着更娱乐的方向不断前进。在风景区我们随处可见用手机拍照留念的人,在公车上用手机听音乐、玩游戏、看手机小说似乎已经成了年轻一族的旅途三部曲。

  (二)宣泄情绪

  拥有了手机,人们就等于拥有了一个随时随地可以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信息平台。通过手机,可以大胆地对现实评头论足,也尽情地向朋友发泄着心理的郁闷,可以张扬个性,更可以指点江山。在这里,传统的意识形态力量暂时退场,人们的话语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手机还可以让人“借别人的台词来表白自己的感情,借别人的手帕来擦自己的眼泪,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东西在精神世界里寻找补偿。”[1]

  (三)情感交流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体验和态度,是人与客观事物及其需要之间的关系。当人们感到孤独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拿起手机,对它说,然后听它说。美国精神科医生贝拉克用“萧宾豪威尔寓言”中的豪猪进退两难的困惑,来描述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现代人在人际交流中如豪猪一样,掌握不好交往的合适距离:距离太近恐怕彼此伤害,离人太远又感到孤独无助。手机娱乐正好填补了人们这种情感需求,不用同对方见面,通个电话或发个短信就能够彼此联系。分享手机里的游戏、视频短片,或者转发几个有趣的信息和图片,都既是示好又是问候,既是交往又把自己保护得很好。人们交流的不是信息本身,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联络的纽结。

  (四)游戏娱乐

  麦克卢汉指出,“游戏是像迪斯尼乐园的一种人为的天堂,或者是一种乌托邦似的幻景,我们借助这种幻景去阐释和补足日常生活的意义。”游戏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手机方便快捷地让忙碌的现代人在刻意粉饰的诙谐幽默中,充分体验着高科技的快感。互相发短信娱乐一下,互相传个视频恶搞一下,我们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也不为了什么严肃的道德责任,属于手机娱乐的只是笑、风趣、诙谐、滑稽、快乐、放松还有讽喻。人们纵情于无聊而愚蠢的手机娱乐中,在其中扮演着各种角色。表面上看是在做一种严肃的事情,事实上,人们就只是在玩游戏。

  (五)彰显时尚

  时尚心理,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人们不管买了什么,都要在其中寻求“娱乐”的成分。手机不仅是外在样式的时尚,还有其独有的内在时尚。手机让使用者都找到了一种意义,一个符号,一种社群感,一种融入时代潮流的自豪感,一种归属于时代的安全感。时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社会成员的身份意识、文化认同和社会类型的标志”,象征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与个性,象征着一个人对某种生活方式投靠的倾向。即使你的手机是时下最新款的手机,但是如果你对其娱乐功能一窍不通的话,还是会被玩转不同手机各种功能的手机达人踢出“时尚”的舞台。

  二、手机娱乐化的影响

  麦克卢汉认为, 新尺度引起了媒介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人类的任何一种延伸,都要在社会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手机的发明恰恰给人类的社会引进了一个新的尺度,而这种新的尺度则给人们自身带来巨大的影响。“手机已经令我们的交流到了不要脸的地步——不要脸,只要声音,只要短信、彩信、非通话视频、上网、手机电视、游戏、mp3和mp4,只要海量的存储、快捷的速度、附着个性和炫丽外表的造型,只要功能最强大和最能满足虚荣心的一部手机。”[2]

  (一)延伸进化人的感官

  报纸是视觉的延伸,电话是耳朵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是视觉和听觉的共同延伸,互联网不仅能看,能听,还 需要手操作,是人的中枢神经和其它感觉的共同延伸。手机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的综合延伸,把人们领入到一个可以自由移动、随身娱乐的时代。人走进手机里,就等于走进一个多媒体的世界,享受随身携带的娱乐媒体带来的无限快乐。

  (二)扩展个人信息空间

  手机的娱乐化把人们领进了无线娱乐时代,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而言,手机就是个人社会关系的载体。通过手机,人们可以随时和这些朋友保持联系。倘若你一不小心丢失了手机,在某种程度上就等于失去了你全部的社会关系。

  通过手机,人们可以阅读以往去报刊厅才能买到的报纸,可以收看以往在沙发前才能收看到的电视,可以观看以往在影院里才能观看的电影,可以随意调节频段收听广播,可以订阅喜欢的电子期刊和杂志,可以阅读在书店里才能读到的小说,可以遨游在互联网的信息海洋里。人们衣袋里的能够随时联网的手机让人们可以尽情地在世界漫游,可以做任何人们想做的事情。

  (三)获得认同和归属感

  人需要个性,更需要认同。生活方式日益机器化的生活中,身心疲惫的人们更需要用认同和归属感来冲淡孤独与冷漠。人们通过手机娱乐保持和周围人的联系,通过手机娱乐来寻找跟自己的同类,通过手机浏览网上热门帖子、视频作为闲暇时聊天的话题,试玩各种手机游戏打发无聊的时间……他们成了这一类群体的意见领袖,越来越多的人在这些意见领袖的带领下加入手机娱乐的行列中来。每个人在这个同化的过程中又不断地模仿、攀比和创新。他们在这样做的时候,不仅在炫耀自己的生活方式,心理上也获得了极大的满足。这种娱乐性的使用方式,早已经超出了手机作为通话工具的最初功能,而是一种自我实现心理的推动。他们疯狂地用手机娱乐,享受手机娱乐带给自己的快乐和与之相伴而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手机娱乐化的问题

  (一)手机依赖症

  麦克卢汉的媒介即按摩理论认为,各种媒介如鸦片一样“温柔地体贴”地奴役人们,千娇百媚地想要掏空人们,用种种快乐充塞人们的感觉,从而使人们无暇感觉人们真正应该感觉、应该关注的东西,让人们身在异乡乐不思蜀,甚至反认他乡为异乡。媒体作用于人的这种方式被麦克卢汉形象地称之为“按摩”。

  人发明了手机,手机则用人们没有想到的方式影响着人。庞大的手机用户群和手机可以24小时随身携带、开放式、即时传播的特点使得手机把它的按摩性发挥到了极致,让人形成一种手机使用的“瘾”和“癖”。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可以利用手机寻找快乐:收发短信息,玩手机游戏,在手机上看电影或者视频短片,听排行榜上的流行音乐……手机成了个人多媒体通信娱乐终端,人们变得越来越离不开手机。

  再好的东西也要使用有度,不能无限制地、不加控制地放纵地去使用手机。手机依赖症影响了人们正常的人际交往、娱乐、情感。人们应该尽力让手机这种现代科技优化人们的生活,减少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打手机促使我们能够再次在地球上行走。”保罗?莱文森在其著作《真实空间》中强调,在数字时代,人不仅需要在虚拟世界中漫游,更需要在真实世界中互动。

  (二)手机人

  借鉴电视人的概念,“手机人”指的是伴随着手机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手机无所不能的功能中长大,他们善于利用手机整合一切媒介,享受着听、读、看等多方面全方位的娱乐。当技术突破和新增功能使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性日夜滋长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的身体和心理需求被手机异化,成为手机人。手机成了人们生活的垄断者和入侵者,人们不敢想象离开手机的生活。手机的通讯方式和娱乐方式重新整合人们的资源和时间,手机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悄然深入了人们的内心和生活中。

  手机控制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在无意识状态中滋生了对手机的依赖性。以往与别人闲谈的时间,读书的时间,听歌的时间,休息的时间,吃饭的时间,等车的时间……一切都被重新命名为手机时间。人们担心手机没有电,担心没有人呼叫,担心没有人发短信联系,担心手机里没有最流行的歌曲,最好看的图片,最新款的游戏,最热门的视频。随着手机娱乐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手机娱乐用户似乎已经被手机附体,成了手机人。

  在这样一种媒介环境中,我们头脑必须冷静,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无论环境如何,人类始终是社会的主宰,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都要以利于人类社会发展为宗旨。对于手机这个媒介来说,在其成长壮大的过程中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是任何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处理,给予它一个健康的引导和自我繁衍的空间。毕竟,“数字化生存”并不一定意味着福音。

  


  参考文献:

[1] 曹清燕.青年短信文化探析[j].青少年研究,1998(1).
[2] 何树青.手机改造人[j].新周刊,2007(1)

  • 上一篇文学论文:
  • 下一篇文学论文:
  •  更新时间:
    古代文学研究中计量分析的应用与限度
    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使用性教学探究
    正确使用汉字 纯洁祖国语言文化
    生物课堂中文学作品的应用与文学素养的渗透
    微博使用与大学生网络参政关系探究——以广…
    新闻摄影的娱乐化——由威廉王子婚礼照片在…
    图片编辑须有人文情怀--海外报纸头版卡扎菲…
    中职学生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现状及对策
    “使用与满足”视阈中的校报变革
    网络时代科学传播受众的“使用与满足”
    社交网络服务对使用者社会资本的影响
    《雷雨》的语用解读—合作原则的应用与违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