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这些“意见领袖”往往比较有威望,其思想深刻,态度冷静,言论有代表性。
当互联网上出现关于某个事件的错误信息和各种不同观点的言论时,受众不知道应该相信什么或者跟随什么观点,觉得茫然失措,这就需要“意见领袖”来答疑解惑。现在很多大型知名论坛都注重发掘和培养论坛的“意见领袖”,利用这些“意见领袖”来引导疏导网上舆论。这些“意见领袖”的言论被版主置顶和加精,强化舆论效果。
6.充分发挥“议程设置”功能。网络“议题”的设置可以通过对某事件的报道在网上以多大篇幅存在、以何种频率进行更新、存在多长时间,从而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网站可以推出多种专题栏目,全天候的网上直播、实时报道,推出视频版、访谈版、资料板、论坛版等多种形式,提升某议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7.“把关人”角色的转换。网络媒体的“把关人”则需要采取更为艺术的手法来引导舆论:从过去的“封闭围堵”转变到现在的“巧妙引导”,即要给予网民足够的空间,允许各种声音的存在,充分尊重网民言论自由的权利,又要对网络中的不良情绪和舆论方向进行积极的引导。网络媒体之所以焕发出巨大的魅力,其魅力的灵魂就在于它的自由,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只有保持它的魅力才能继续吸引住网民。来源:www.11665.COM 。
(三)人
1.注重对网络使用者的培养。其中包括两点:第一,网络使用者媒介素养的培养。提高网络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网民的媒介素养教育,把网络道德培养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提高网民素质,培养其对假信息的辨别能力。第二,加强自律。加强网络媒体的自律、网民的自律、网络行业间的自律。发挥网民的监督作用,建立文明的网络文化。此外还可以宣传网民典范,树立网络道德标杆。
2.实行网络编辑问责制,加强网络“把关人”队伍建设。网络媒体工作者应该着重培养职业道德修养提高业务能力,充当好网络“把关人”角色,时刻以对公众高度负责的精神,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和不道德行为,规范网上信息内容,为形成良性的网络舆论创造条件。
(四)政 府
政府要强化信息建设,应健全信息披露制度,信息的透明可以使公众即时了解事情的进展,从而避免因不了解真相而胡乱猜测,造成虚假信息满天飞。即时发布权威信息引导网络舆论的正确走向。政务公开的举措有:建设政府网站、召开新闻发布会。最后,网络媒体应该和传统媒体共同作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所发布的信息具有权威性,在受众中有较高的可信度。传统媒体在网络时代依然是舆论导向的风向标,作用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王茂涛.政府危机管理[m].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2]刘建明.基础舆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转贴于:论文大全网 http://www.11665.comhttps://www.11665.com/literature/news/135346.shtml]...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