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很多人在已经知道结果,回过头来看重播的时候,就会觉得我这样的解说不合适。”那么如何才能有感染力、调动观众情绪?黄健翔在解说2006年世界杯意大利那场经典比赛时的表现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五、对 策
(一)媒体加强培养,运动员自身加强学习
对于媒体来讲,明星运动员加入到赛事解说的队伍中来,无疑给这个队伍增添了新鲜的血液,增加了活力。但是怎么样去培养和利用这些明星,运动员自身要怎么样去适应赛事解说的要求,是一个现实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1.媒体对于转为职业解说员的运动员的培养
一些明星运动员在退役后,面临着自身职业的转换。有些人选择以职业赛事解说作为自身的出路。例如,前乒乓球世界冠军杨影经过4年的学习,于2002年6月20日在中国传媒大学的“2002主持播音专业的毕业典礼”上拿到了学位证书,并且以较优异的成绩被中央电视台正式录取。2008年杨影入选“中国奥运报道主持人国家队”,担任乒乓球项目解说员。这说明经过专业学习的明星运动员们在赛事解说上是有一定地解说水平的,解说员的基本功也可以比较到位。来源:www.11665.COM 。
所以媒体如果想有一个长远的打算,而不是为了满足应时之需,可以为这些退役的明星运动员提供专业学习的机会,为日后打下良好的基础。运动员自身也多加强赛事解说的专业学习,双管齐下,找到明星运动员与媒介的较好结合点。
2.媒体组织明星运动员参加演播前临时培训
对于一些不需要以赛事解说作为本职工作的运动员来说,赛前参加培训学习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自身的解说水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媒体可以请一些资深的体育赛事解说员为这些明星运动员培训,拿出一些实例为大家作以解读,带领大家熟悉演播室的环境,告知在播出过程中应该如何与导播导演进行沟通等问题。这样,就可以增加他们心中的信心,使他们可以胸有成竹的为大家解说比赛。
(二)专业主持人发挥应有的作用
几乎所有的项目转播都采用“专业主持人+嘉宾”的解说组合,嘉宾可以充分解释技术和讲运动员故事,专业主持人则把握全局,配合节目的流程,照顾观众的感受。所以,在解说的过程中,专业主持人应该保持较好的应变能力,当嘉宾出错时,可以及时为他改正,避免尴尬状况的出现。所以,总体上来说,整个赛事播出的过程还是由专业主持来驾驭的,这就对专业主持人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专业主持人较好的应变能力可以给播出过程增加成功的砝码。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明星运动员加入赛事解说行列既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受众的需要。明星运动员的解说可以为观众提供更多的更加专业的体育知识,满足受众对于比赛规则及周边事物特别是对明星本身的好奇心。但在这个磨合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解说水平不够专业、过分表露自己的情感等。笔者认为通过对转为职业解说员的运动员进行专业培训学习、临时解说员的赛前培训及加强专业主持人的业务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可以很好的解决出现的问题。只有这样,明星运动员的加入,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促进我国的赛事播出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斌.体育新闻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2] 郝勤.体育新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美)汤姆·海德里克(hedrick, t.).体育播音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转贴于:论文大全网 http://www.11665.comhttps://www.11665.com/literature/news/135335.shtml]...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