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新媒体在现代科技的支撑下,针对不断提升的个人差异化需求,尤其是对于信息内容产品的不同需求,传输高度个性化内容产品。所以说,新媒体出现,是我们进入异质化传播时代的标志。
传统媒体大众传播的高同质化结果就是媒介产业化,也就是追求商业利润最大化。西方四大通讯社之一的塔斯社每天提供着全球90%以上的新闻。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并购使美国的电视内容产品占据了全球电视播出量的60%以上,而这一比例在电影市场上则更高。而以数字化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则是建立起了一种新的技术化人际互动传播结构,变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为双向互动传播,实现了“点对点”的信息传播与交流。这就意味着任何社会个体,只要拥有一台计算机、一台调制解调器和一根电话线,或拥有一部通过无线上网的手机、电脑等终端,就可以进入全球化的知识和信息系统,与网络上的任何一个信息终端进行实时交流。这一传播结构使得特定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每接触一次信息终端,都可以产生新的信息,并以更快的速度进入新一轮的传播。这种新的传播模式将人、信息和媒介合为一体。
2.新媒体技术对传统传播主体整合成为国际传媒秩序重构的技术因素。编辑:www.11665.com 。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传播技术上存在的巨大差距,使二者在信息采集、处理和传播方式上有着很大的区别。从传播技术角度来看,新媒体主要是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以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作为运作平台的媒体形态,使用有线、无线通道的传送方式,如互联网、手机媒体、移动电视、电子报纸等等。而新媒体传播的信息,主要是以声音、文字、图形、影像等复合形式呈现的,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可以进行跨媒体、跨时空的信息传播。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已经具有了系统的基本特征:(1)开放性。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消解了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各种信息通过新媒体发布,就可以在瞬间传播到世界任何角落。(2)多元化。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只有新闻机构才能发布新闻的局面,新闻的来源、种类、内容都趋于多元化。也正是由于这种多元化,新媒体的信息内容变得更富层次性,分工变得更为精细,受众选择范围变得更为宽泛,完全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的不同需求。也就是说,新媒体的多层次性把信息的利用做到了最大化,用户也充分享受了多元服务的乐趣。(3)交互性。新媒体更加密切了传播者与接收者的关系。新媒体可以让受众在同一时空相同媒体同有关信息发送者进行交流,甚至他们的这种交流本身可以成为新媒体实时发布的新闻信息的一部分。在新媒体中,受众享有了前所未有的参与度,成为媒体的一部分。受众由被动变为主动,随心所欲地从媒体中“拉”出所需信息,还可以参与媒体的传播活动。这不仅做到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沟通,还实现了受众对受众的传播。(4)分众化。在数字加网络的新媒体时代,任何一个人通过互联网、手机等,就可以随时进行信息沟通,甚至成为传统媒体的重要信息来源,人际传播的性质得到凸显和强化。传统的,倾向于无差异的普遍的广大受众,开始分割为气味相投的或者利害相关的“小众”,如各种各样的网络游戏团体、户外旅游论坛、短信交友俱乐部等。在“小众”中,人们也许更容易找到声气相投的伙伴,以对抗大众传播所造成的“社会孤立的恐惧”,从而形成和坚持与大众舆论未必一致的意见。(5)全息性。全息性是指每种事物与其它一切事物之间都存在互动的、相关的影响。新媒体是指在数字化基础上的各种媒介形态。为了实现传播功能,通过有机联系和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结构或紧密或松散的网状传播系统。因此新媒体的传播行为具有全息性,即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可以具有不同的功能,但要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因此,新媒体不是数字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的简单组合,而是有统一性和整体性的统一体。这种整体的特征确定了传播系统的性质和形态。
3.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和国家形象的塑造成为我国利用新媒体发展参与国际传媒秩序重构的内容因素。麦克卢汉在20世纪60年代就将社会定义为传播工艺所施展的对象,认为传播机器的功能可担保社会和谐,产生一种观察者和被观察对象之间的互动反应。由此,他得出传播具有实现世界大同的功能,传播技术的革新会将世界变为“地球村”。我们在不得不感叹这位预言家言论的同时,更感慨其对“地球村”之不和谐而做出的论述,“不管怎么说,世界上流通的百分之八十的文字和影像来源于美国。”而且,随着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传播的全球化进程加速,跨国媒介集团高度垄断,信息单向流动加剧。与此相伴生的是发达国家“凭借物质科技优势,以及由此构建的不平等的跨文化传播秩序,推销、宣扬和传播西方主流文化及其价值观念”“力图使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与历史在全球化的过程[转贴于:论文大全网 http://www.11665.comhttps://www.11665.com/literature/news/135332.shtml]
...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