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要】有关卡扎菲之死的图片报道,海外报纸上出现了大规模、大尺度,步调一致地刊登“尸体照”的现象,这在近十年来的世界报界还是前所未有的。这种集体突破新闻图片使用道德底线现象,值得研究。也有一些老牌大报坚守了图片使用的道德底线,小心翼翼地实践着报纸编辑在图片使用上的人文情怀,值得借鉴。
【关键词】 卡扎菲之死 新闻图片 人文关怀
报纸图片编辑的人文情怀,主要体现在图片的选择与使用上对人的心理感受细致入微的体察、体味与体验,对人的尊严小心翼翼的呵护、爱护和保护上。
2011年10月20日,卡扎菲死了。这条新闻几乎成了第二天所有国家主流报纸头版新闻。许多报纸编辑打道德底线的“擦边球”——以图片上“无法判断生死”来为自己使用尸体照做心理自慰和责任开脱。于是,卡扎菲的那张“制服被鲜血染红,标志性的头巾不见了,眼睛还是睁开的”,看似还活着实际已经死去的照片,便“铺天盖地”地出现在各国报纸头版。更有一些国家的报纸大肆使用卡扎菲一脸血污、一身血迹的尸体照,以及众人围着尸体戏谑、取笑、拍照等情形的照片。
这样大规模、大尺度、步调一致地刊登尸体照,在近十年来的世界报界还是前所未有的。这种集体突破新闻图片使用道德底线的现象值得研究。
当然,也有一些老牌大报坚守了图片使用的道德底线,小心翼翼地践行着报纸编辑在图片使用上的人文原则,则值得借鉴。
借用视频截图编辑自留道德缓冲地带
当年,萨达姆绞刑是一段手机视频上传到youtube网站之后传遍全球的。那时候,传统严肃大报基本上没有采用手机视频的截图;而卡扎菲被俘和死亡之后,也是一段手机视频上传网络,这次传统媒体却毫不犹豫地跟进转载。这正应验了麦克卢汉“地球村”传播原理:一个小小的传播平台,往往可以制造一个全球性的传播事件。
在卡扎菲之死的图片使用上,圆滑一点的媒体的做法,是将电视截图的明显标志有意留在画面上,并注明截图出处,把责任推给视频媒体。编辑们以这种自作聪明的小把戏给自己留下了一个道德缓冲地带。实际上,他们骨子里还是想用血腥的画面和恐怖的情景来吸引读者眼球。这方面做得特别明显的是韩国报纸,几大著名报纸比如《东亚日报》(the dong-ailbo)、《中央日报》(joong ang il bo)以及英文版的《韩国时报》(the korea times),都是这样使用照片的。(见图1)
老牌大报英国《卫报》(the guardian)居然也这样使用照片,这有点出人意料。2011年10月21日《卫报》头版头条通栏标题下就放了一张视频截图照,而且给出通栏版面。
从读者心态的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读者还是希望看到血腥、恐怖照片,希望得到这样的感官刺激的。无论是当年普利策收购一家衰败多年的小报之后做的读者调查,还是《苹果日报》进入台湾市场做的读者调查,虽然时隔一百多年,这个结果却是惊人的相同。普利策靠着迎合读者迅速提高了报纸发行量,之后,他就迅速放弃了这一办报理念,在承担起报纸的社会责任的同时,也成就了一代新闻伟人。当然,那些一直坚持“读者爱看什么就提供什么”办报理念的媒体,日子过得也不错。但是,显然,这些报纸无论其发行量有多大,永远都只是“小报”,无法归入大报行列。因为,报纸不是一般的普通商品,而是有着更大的社会责任。
弱化视觉刺激体现人文情怀
相比之下,美国主流报纸对这一新闻的报道定位相当明确:卡扎菲政权的结束而非卡扎菲本人的死亡。因此,他们在图片的选择与使用上也显得相当克制和谨慎,多以欢庆胜利的群体照片做主图,以卡扎菲生前照作为辅图。
比如10月21日《今日美国》报头版,主图是利比亚妇女上街载歌载舞欢庆胜利的情景,下面是一幅身着戎装的卡扎菲上校标准照。客观报道,丝毫也看不出有任何借题发挥、炒作新闻的痕迹。(见封三图2)
同一天,美国《洛杉矶时报》头版也是两张照片,主图是利比亚“过渡委”武装力量士兵们登上坦克车挥舞枪支欢庆胜利的情景。主图之下,是一张富有卡扎菲个人风格的生活照。(见封三图3)类似的照片过去也不鲜见,卡扎菲常常在帐篷里接待外宾、召开会议,这也是他向外界展现俭朴生活形象的一种方式。可是,“过渡委”武装力量攻陷首都的黎波里,占领卡扎菲豪宅的时候,却发现他生活的奢华程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洛杉矶时报》选用这样一张资料照片,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上述两份美国著名报纸,在选择卡扎菲照片的时候,似乎都在有意回避会给人带来强烈视觉刺激的他被擒获和他已经死亡的照片。其实这时候,各大通讯社比如美联社,已经把“过渡委”士兵抓获卡扎菲时候的手机视频制作成了新闻图片,向世界各国平面媒体编发通稿了,编辑手头是绝对不会缺少这类照片的。
卡扎菲被俘之后无论是活着的还是死去的照片,都相当血腥恐怖,都会给读者心理上造成某种程度的不适。编辑回避这样的照片,也是人文情怀的一种体现。但是,同时也牺牲掉了这一新闻事件的部分价值。毕竟,抓获卡扎菲是一个具有极高新闻价值的新闻,只有文字而无图片,难以满足读者“百闻不如一见”的求证心理,显然,这对读者知情权也是不大不小的剥夺。那么怎样选择使用照片才能既体现人文情怀,又满足读者知情欲呢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迈阿密先驱报》等著名报纸做得比较高明,都不约而同地以欢庆胜利作为主图,同时缩小使用卡扎菲被俘照作为辅图,以弱化其视觉冲击力,减轻对读者的心理刺激。比如2011年10月21日《华盛顿邮报》头版主图《胜利拥抱》,是两位士兵欢庆胜利的情景:站在车顶的士兵正喜形于色地张开双臂,等待与即将登上车顶扑过来的战友拥抱。而那位只有背影作为陪体出现在画面中的战友,一只脚已经踏上车顶棚,也张开双臂……这是一幅表现力和感染力都很强的照片,美国乃至世界各国许多报纸都使用了。主图下面,是一幅不足主图四分之一大的卡扎菲被擒获的特写,尽管画面很虚,但卡扎菲脸上的血迹还是依稀可辨。(见图4)
这几种美国大报的做法,代表了美国报纸报道卡扎菲之死图片使用的主流思路:尽量不用他的尸体照;用被俘照,也要进行视觉弱化处理,削弱其血腥与恐怖色彩。从新闻操作的角度来说,这是美国报纸在新闻价值把握上专业水平和职业素质的体现。
突出尸体照片渲染视觉刺激
相当多国家的报纸,头版图片的选择与使用极力渲染血腥恐怖的视觉效果,以此来吸引读者眼球。
在黎巴嫩贝鲁特出版的《al mustaqbal》报编辑选了在停尸房里供人观瞻的卡扎菲的尸体照作为主图(阿拉伯文字从右向左读,所以右边的图片为先),然后才是人民欢庆胜利的照片,以同样大小的版面并排刊出。虽然也是用了欢庆胜利和卡扎菲本人两张照片,但是与美国报纸相比,照片的选择、版位的确定及其图片的大小都有所不同,视觉效果大不一样,反映出来的新闻理念更是相去甚远。(见图5)
有同样思路的报纸还很多,比如同一天在阿根廷《万国报》(la nacion)头版,两张照片一上一下、一大一小。卡扎菲尸体照是主图,人民欢庆胜利的照片作为辅图所占版面还不及主图的三分之一大。上面一张图片上,一群人喜形于色地围着卡扎菲尸体戏谑、拍照。编辑还对图片进行了剪裁,有意突出卡扎菲的尸体、展示尸体上的血污。(见封三图6)
2011年10月21日,在科威特舒韦赫出版的《阿拉伯时报》(arab times)头版,一张卡扎菲血染上衣倒在一个士兵腿边的照片占去上三分之二的版面,在这幅主图上的空白处,编辑又压图排了三幅照片,两幅是卡扎菲被擒获时的特写,一幅是卡扎菲之子的尸体照,进一步强化了整个版面血腥、恐怖的视觉效果。10月22日,《阿拉伯时报》头版再次突出刊登了卡扎菲尸体的照片。
地中海岛国马耳他瓦莱塔市出版的《泰晤士报》头版,照片用得更加刺激:停尸房里卡扎菲满脸血污的头部特写,前景是两部正在靠近卡扎菲的脸部拍照的手机。五栏的报纸这幅图片就占去了四栏,编辑有意放大照片,意图相当明显,就是寻求刺激。通栏大字标题:卡扎菲死了。(见图7)这样的照片选择与使用,已经完全不顾及人文情怀了。
间接表现给读者留出想象空间
纵观世界各国报纸,照片用得最为含蓄,最为厚道的要算是德国主流报纸,不但很少使用卡扎菲被俘获死亡以后的照片,甚至拒绝直接使用卡扎菲任何照片,而只是间接使用他的图像,比如,墙上被污染的卡扎菲画像,正在被焚烧的肖像照等等。
2011年10月21日,在德国柏林出版的《世界报》(die welt)头版主图,虽然也是一张照片,但拍摄内容不再是人,而是街头墙上弹痕累累、上面还被淋了红油漆的卡扎菲画像。人民对昔日独裁者的痛恨之深和怒火之旺在这里得到了含蓄而又有力的表达。配合这幅图片,编辑做了一个一语双关的标题:卡扎菲被射杀。(见封三图8)
早在“过渡委”军队攻打的黎波里,卡扎菲弃城而逃的时候,8月30日,《世界报》头版就曾经使用了一张墙上弹痕累累的卡扎菲画像的照片。不过那时,画像虽然已经成了枪靶子,但是弹痕还是粒粒可数,卡扎菲的形象也依然目光炯炯。标题做得也很有意思:谁见过这个人(wer hat diesen manngesehen),在略带调侃口气中,含蓄地传递出卡扎菲已经逃亡的核心新闻信息。(见封三图9)而50天之后的画像上,卡扎菲的五官中除了两只眼睛依稀可辨以外,其他早已经被数不清的子弹打得粉碎。两图对比,令人不胜唏嘘。
2011年10月21日,德国《每日镜报》(der tagesspiegel)头版主图是正在被焚烧的卡扎菲照片。选择被焚烧的照片来反映一个政权的倒台,这也不算是什么新的创意。关键是《每日镜报》选择了“焚烧卡扎菲联大讲话照片”,这很容易引发读者联想,让人想起他那次被新闻界传为“佳话”的独霸联合国讲台的演讲。照片上方的标题是:“叛军:我们已经杀死卡扎菲”(rebellen:wir haben gaddafiget tet),这里用了“叛军”一词而非西方媒体普遍使用的“过渡委”,可以看出《每日镜报》标题制作的谨慎小心。(见封三图10)
值得特别介绍的是在法国巴黎出版的由罗马天主教会创办的《十字架报》(la croix),该报2011年10月21日头版主图也是这张照片。在这个版面上,不但照片用得含蓄,标题做得也深刻。同样是:“独裁者的终结”,该编辑却在标题中借用了“dictateur”这样一个指古罗马独裁者的词汇。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的同时,又深化的新闻内涵。该报社评文章中直截了当地警告:“战争可以结束,但战争还没有真正胜利。因为一切都还有待面对。”并特别强调指出:“需要避免让卡扎菲血淋淋的尸体在某些人头脑中成为反对西方的殉难者。”
最有创意的是2011年10月21日的德国《日报》(die tageszeitung)头版,大幅图片原本是身着军礼服在主席台上盛装检阅部队的卡扎菲肖像,面孔被褪底处理成黑色背景,画面上只留下了盛装军服和军帽,但是读者还是一眼就能认出这是卡扎菲上校。即便是不见了容貌,他的霸气、他的威风还在,后卡扎菲时代他的影响依然不可小觑。这样解读起来,图片的含义就很深刻了。压图标题却是“独裁者的死亡”(nach diktatur verstorben)。(见封三图11)
以这种形式报道卡扎菲的死亡要比直接用卡扎菲的尸体来得更有分量,让人更有想象的空间,也更显人文情怀。
一代独裁者卡扎菲死了,世界各国报纸最后一次集体消费了他的形象。电视媒体在最初的肆意使用卡扎菲被俘后的形象以及死亡后的尸体之后,受到大量批评,在回放这些视频的时候在脸部等“关键部位”都加了马赛克作为补救。而报纸,只要印刷上市,就没有补救的机会了。人文关怀的意义在于,给死者以人格尊重,同时也使生者获得尊严。无论对于谁,无论媒体环境如何变化,新闻图片的使用还是应该保持一个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