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级电视台的设备和人员比不过市级以上的台,中央、省、市入网频道有100多个,区县级电视台若无法在本地做到“开机即显”,将面临受众残酷的选择。区县级电视台如果“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个劲地朝外看,人云亦云,死路一条;而要出得深坑、冲出土面,必须向内看、向下看,不断地往深里扎。为此,我们将电视新闻宣传策略定为:发挥“浦口特色”,创新机制和编辑思想,上下联动,共克艰难,并贯通到新闻采编播制作各个环节中去。
在选取新闻线索和稿件时,编辑先有个基本判断:这样的线索和稿件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为了满足受众需求,事前还要做哪些策划,怎样写,怎样拍,怎样编,以及放在什么时间播,都要以木土化为准绳。
1.详解政府政策。媒介是沟通政府与民众的桥梁,但政策文本一般是比较模糊和抽象的。政府的某项政策甫一出台,节目请有关专家或业内人士进行解读,划分成若干个不同的情况分头采访,对政策进行详细解读,比干巴巴地报道政府出台某项政策的消息更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江北新城规划》在南京市展览馆展出多次,我们每次都对规划出现的亮点进行详细解读,提高了本地受众对电视新闻的选择度和关注度。
2.关注重大工程建设。重大工程建设只有地方主流媒体才会给予大量的、连续不断的报道,也是受众获取这方面信息的主要途径。浦口正在建设江北新城,对于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来说,媒介塑造的江北新城的模样已经令受众产生了美好憧憬,他们十分留心江北新城的各种变化,我们在报道中从不吝啬对这种情绪的渲染。长江隧道的进展,我们自始至终予以关注;桥北新街口——华东mall,以及区内各种道路建设、地铁的开工、重大引资项目的落户,无不是我们新闻报道中的华彩乐章。
3.挖掘并反映本地的特色、历史与文化。本地的历史文化是一个人赖以成长的环境和根脉,一定有想了解的潜在愿望。历史文化题材的新闻或者专题也是凝聚人心的气场,通过这个气场和对当地文化的认同、激赏,使观众达到心心相印的效果。如我们报道过的汤泉街道的“一村一品”文艺演出,是历史流传下来的古老的民间艺术,经过村和社区文艺人才的排演,使古老艺术得以传承。
4.放大民生效应。公交信息、天气预报、菜价涨落……这些“不登大台”的民生信息,这些与本地百姓的工作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牢牢地吸引住受众的目光。大到买房置业,小到几毛钱的果蔬价格,我们都给予关注和报道,浦口台因此出现了专跑楼市的“楼市记者”和专跑农贸市场的“菜市记者”,源源不断地提供动态信息。
5.身边的榜样。电视新闻有意识地选择在各行各业中开拓前进的卓有成就的人,介绍他们的创业甘苦和得失经验,感染本地的电视观众。《孙萍视线》是一档以主持人的视角观察社会与人生的深度报道栏目,以女性主持人的柔和亲切采访了本区众多的成功典型,如“莲花大王”丁跃生、跑山鸡饲养专业户韩岫南、浦桥玉剑茶叶的开创者张宴志……栏目在采访报道这些人时不求全面、完美,他们只要在某个方面做出优异成绩,能给他人以创业方面的指导,都是可资报道的人物素材。
6.开展舆论监督。舆论监督的栏目《新闻热线》已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大台开展舆论监督尚且艰难,区级电视开展批评监督更是难上加难。我们常将监督的触角延伸到部门和一些基层单位。经过舆论干预,促成了许多问题的解决,栏目也因此在观众中树起了口碑,每天都能接到若干个投诉、报料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