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诞辰100周年。吴江电视台积极筹拍了一部纪念费老的系列片,比较客观全面地反映了费老一生的学术思想和志在富民的不懈追求。为了做好此次报道,吴江台周密计划,先后踏访了广西金秀、吴江开弦弓、云南三村、甘肃定西、浙江温州、北京、上海等地,实地寻访费老的足迹,历时五个多月,完成了“《志在富民 皓首不移》纪念费孝通诞辰百年系列片”。作为一部跨度近百年的电视作品,其中用到了不少的资料性素材,增加了本片的可看性,较为真实地还原了历史。
一、资料素材的作用
1.资料镜头运用增强历史感
资料镜头是过去事件的历史记录,在电视作品中使用资料镜头,不仅可以真实地再现历史,还可以超越时空,增加有效信息量,丰富电视作品内容,增强片子的整体魅力。
视频资料可以做人物背景介绍、事件背景分析、历史发展脉络或者综述,造成对比,形成反差,使作品有厚重感、历史感。本片中使用了一段当年费老去温州考察的画面:费老调研纽扣市场,费老考察电器市场,费老参观一片繁忙景象的温州码头,费老和当地老百姓拉家常。当时,费老走访了温州市区及四县五镇,考察了温州的十大专业市场。随后,费老根据调研报告整理出的文章《小商品 大市场》,在《瞭望》杂志连续刊出,在全国造成了巨大影响,这一现象被冠以“温州模式”。
2.历史人物原音重现增强真实感
合理运用同期声和视频资料,可以为作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本片多处运用了费老当年的同期声,使受众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真实而亲切。如本片一段费老同期声“想办法出主意,改变原来的面貌,这个主意从哪里出呢?不能你自己光是想,听老百姓嘛!老百姓他必须要想办法的,他都在动脑筋,不过他的脑筋比较狭窄一点,他的水平低一点,看不到我们帮他”。这段话非常精彩,在甘肃定西的经历让费老深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要性,也促使他对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发展进行新的思考,随后便提出了“反弹琵琶”的新思路,在十年九旱的历史条件下,由“以粮为纲”的老模式变改种土豆等经济作物,最终使定西成了全国盛名的土豆之乡。
3.资料图片的运用增加信息量
一部讲述历史的电视作品,不可能找到非常贴切的资料画面,虽然可以使用一些空镜头作寓意、转场、抒情等的过渡,但大量地牵强使用空镜头,会使受众觉得作品缺乏信息量。可以灵活使用一些资料图片来弥补信息的不足,比较客观地反映当历史。如本片中讲到“之后,费孝通被打为右派,整整沉寂了20年。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丧失了对理想的坚持”,不可能有相应的视频资料,编辑使用了一张“费老在五七干校伙房门口切菜”的历史照片。照片中,费老身着一件深色旧中山装,头带解放帽,正专心地切着土豆。虽然伙食不好,环境艰苦,但费老仍然没有放弃理想。此张照片寓意深刻。
二、资料素材运用中的灵活性
资料素材不方便找寻,需要多动脑,平日多积累,还要多比较。
1.资料镜头不够时巧借“东风”
在电视作品的剪辑过程中,会遇到文字叙述内容长于所能找到资料镜头的情况,有时甚至找不到符合内容的资料镜头,如果生搬硬套用其他时期的镜头,会造成成片的不顺畅。这时就要学会巧借“东风”。电影资料的运用可以弥补百年前的影像资料的空白,使电视作品有更浓郁的历史感和厚重感。本片开篇语为“1935年,距第一次鸦片战争已近百年,中国依旧贫弱不堪。外有列强环伺,内有军阀割据,国家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面对如此的困局,作为思想最前沿的知识分子们积极探索救国的道路”。此段选取了百年前的电影画面,百姓在做着繁重的搬运工作、火车在运送士兵、听到空袭警报的市民在逃亡,连年战争,民不聊生。
2.真实拍摄和资料镜头要巧妙融合
有时,又会出现同样一组画面多种选择的情况。本片中提到费老多次同姐姐费达生一同来到开弦弓村,我们既有费老和姐姐坐在一起话家常的影像资料,又拍摄到了费达生的一些遗物:手杖、行李箱。如果单纯用影像资料或者现实镜头都不足以表现他们二人的姐弟情深,我们采取了间隔式的排列,用一段影像资料穿插进手杖、行李箱等遗物的特写,再通过调色使画面流畅自然,实现了很好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
三、资料素材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资料素材虽好,但滥用会破坏主题、误导观众,还会造成严重失实,带来不良的后果。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一定注意逻辑上保持一致。一些历史性电视作品在时空上跨越很长,不少地方今昔对比难免物非人更非,不可因一时的疏忽造成逻辑上的混乱,出现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