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频道专业化已成为我国电视媒体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笔者所在的江苏盐城广播电视台法制?生活频道就是专业频道,经过几年打拼,目标受众群体已经确立,品牌栏目培育也有长足进步。所办主打栏目《法眼生活》2006、2007年度被评为江苏省广播电视年度优秀栏目一等奖,辅助栏目《盐城教育》也获得盐城市广播电视年度优秀栏目一等奖。其中还有3个单篇节目2004~2006年连续三年获得三个江苏省广播电视年度好新闻一等奖。品牌栏(节)目的孵化和催生,得益于制播分离促进了自由竞争,也得益于跨频道、跨地域的合作和民间制作机构与我们的紧密配合。作为频道总监,笔者已经与民间制作机构打了5年交道,感触颇深。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借鸡生蛋”也能孵化品牌。
一、制播分离催生“借鸡生蛋”让我们尝到了甜头
“制播分离”指实行适度的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相分离。除了新闻、社教等有很强导向作用的节目外,其它一般性的电视节目放手由社会力量制作,电视台负责对节目进行规划、评估、审核、收购和播出。二者各司其职,共同有效地完成电视节目的生产和播出程序。盐城广播电视台2003年初实行“局台合一”时,笔者通过竞聘担任法制?生活频道总监后,一方面着手市场调研、确定目标受众定位,一方面在频道内部推行企业化、公司化运作管理。但由于人手不足、资深采编人员缺乏和宣传保障的车辆、设备、经费等限制,为了保证节目运行,我便在“制播分离”上寻找契机,主动跨行业与有摄录设备的公安、法院、城管、城建、交通、卫生等部门联系,聘请特约记者、通讯员,联合制作节目。此后,社会上的民间制作公司和制作个人陆续出现,我又瞄准时机主动与他们接洽联系,借社会上制作力量为我所用。现在,我们依托社会力量生产制作已撑起《盐城教育》、《劳动监察》、《方圆视窗》、《党的生活》、《人大之窗》、《黄海廉潮》、《盐城警方》等7个小栏目,每周播出近200分钟。常态宣传质量不断提升,并有多篇节目在省人大、省政法委、省综治委和省、市纪检监察部门组织的好稿评选中获得一、二等奖,有的还被省广电局、省广电学会评定为政府广播电视好新闻奖。我们把这种运作方式称之为“借船出海”、“借脑生财”和“借鸡生蛋”。
实践使我们尝到了甜头:一是有利节约人力、物力,大大降低节目成本。民间制作人员不领电视台工资、补助,也不用摄录机械和车辆,不须节目采制的一切费用。电视台只开支稿费和收购费用,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扩大了频道的利润空间;二是丰富了节目内容,使节目来源有了保障。单位和社会制作人员身处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信息来源广泛,有的就是他们本部门发生的事情,如公安、法院司法执法和城管、工商、文化等部门就是参与者,知根知底,法规、政策比电视台还了解全面。由他们采写制作的稿件,一般质量都不会差。而社会民间制作机构人员,为了生存和发展,格外舍得付出和投入。他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围绕电视台的需求会想尽一切办法采编、制作上乘稿件,以博取“优稿优酬”;三是有利就近采访,增强节目的时效性和现场感。社会和民间采编制作人员散居在各个角落,对突发事件新闻和司法、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行动反映敏捷,行动迅速。他们参与其中,发现亮点,会在第一时间及时报道。而民间制作机构和个人因机制灵活,行动快捷,也会迅速跟进。例如,2005年度我们在江苏省广播电视年度好新闻评选中获得一等奖的《八吨火药惊天一爆、三千群众安全转移》中,爆炸现场和群众转移现场的珍贵镜头,都是市、县公安局采编制作人员提供的。爆炸事故发生在“花炮之乡”建湖县近湖镇,离市区近50公里,等我们电视台记者闻讯赶到时,现场爆炸火灾已被扑灭,转移群众也已安置完毕,若不是社会采编制作人员提供素材,是不可能采制到省级一等奖作品的。
二、“借鸡生蛋”的几种运作模式
“制播分离”给民间制作公司、单位制作机构和民间制作个人创造了“电视生财”的机遇,也为电视专业频道提高生产力和节目竞争力增强了外部推动力。电视专业频道与民间、单位的采编制作人员合作默契,无疑会获得合作共赢的理想效果。近5年来,我们法制?生活频道与民间和执法部门的电视采编制作机构的合作运行模式主要有四种:
(一)确定选题,定单生产,择优收购
对社会上民间采编制作公司和个人,选择有完全独立运行、独立制作节目能力的机构和个人,年初与他们签订合作协议,由电视频道每月、每季度向他们提供宣传报道重点、范围及要求,请他们按照要求策划、拟定具体报道选题,再同电视频道一同商量决定实施报道的选题。选题确定后,由制作机构和个人自主创新实施采编制作,拿出电视节目产品后,交电视台审核评估,择优收购。我们还从已经退居二线和刚退休的老新闻工作者中选聘了两名有高级职称并熟谙业务的老同志参与策划和评估,作具体指导,从而保证了收购节目的质量。频道的《盐城教育》栏目被评为“盐城市广播电视名优栏目”一等奖,就是在老同志精心策划、指导下取得的。
(二)派人参与,指导生产,定期收购
有些民间采编制作机构独立运行和制作能力有限,但是积极性很高,责任心和吃苦精神都很强。我们就采取选派一两人参与其操作运行。按照宣传计划和目标任务,指导民间采编制作机构全程策划采编制作,依据播出档次,定期收购。所选派人员工资、奖金报酬与节目质量挂钩,收购价格由频道月评时组织专家和频道总监集体商定。连续三次节目质量不达标,终止合作协议,另选其他合作伙伴。我们频道的《劳动监察》、《方圆视窗》栏目就是如此运作的。实践二、三年来所派人员都尽心尽责,节目播出时的市场占有率和索福瑞公司调查的收视率均在全台栏(节)目平均占有率、收视率之上。
(三)把好关口,委托承包,按需收购
对一些实力较强的采编制作机构,我们采取联办协办节目的方式,由电视频道把握导向、监审节目形态和节目走势。由联办、协办单位承包栏目,自主创新,自己采编制作。例如,我们和盐城市公安局联办的《盐城警方》,因市和各县(市、区)公安局都有采编、制作人员,总人数有30多人,摄录设备不亚于我们整个频道。于是我们每个月与他们研究、策划一次选题,确定不同时期的不同重点主题和侧面,然后由他们自行完成节目。但稿件审定和节目评审都由电视频道把关。不达要求决不迁就。实践3年多来,未发现任何导向差错。因其节目事件性、故事性和现场感都很强,收视率一直占居上游,在百姓中留下了良好的口碑。
(四)相互合作,利益共享,全部收购
各级组织部门电化教育、远程教育一直抓得很紧,县以上党委组织部都有电视采编制作机构和人员,有的从业人员就是从各地电视台选调去的业务尖子。组织部门采编制作的《党的生活》栏(节)目一般都质量不错。我们与他们合作,共掘典型,优势互补。组织大型新闻行动和采访活动时,联合采访,分工制作。平时常态宣传,直接由组织部门采编制作,我们选派主持人帮助主持和现场出镜。对于组织部门提供的《党的生活》节目,我们按照协议全部收购播出。到今年8月,已播出200期,没有发现任何差错,有5个单篇稿件还在省委宣传部、组织部联合组织的“党建好新闻”评选中获得一、二、三等奖。
三、借来的“母鸡”也要精心调养,促其生“大蛋”、生“好蛋”
社会和民间制作机构和个人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不仅有丰厚的信息资源、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而且具有电视节目制作的创新能力。尤其是民营电视制作公司,思想的解放,机制的灵活,设备的先进和从业人员的执着与勤奋,已令我们国有电视台刮目相看。但是,在看到民间制作公司的专业性、多样性制作力量和人力、物力、资本优势的同时,也要看到他们各自的不足。比如说,导向意识、大局意识、精品意识、服务意识等,有的还是有差距的。社会相关部门、单位的电视制作机构中,大多从业者都没有经过新闻从业的正规教育和训练,难免会缺这少那、参差不齐。因此,对社会制作机构及个人所生产的节目进行科学管理势在必行。要与他们合作得更好,还要加强人员培训,才能使专业频道的外部推动力更大、更强。为此,笔者多年的体会是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参与选题策划,强化目标生产
选题是一切电视节目成功之本,策划是一切电视节目生产和营销之魂。运用社会力量辅助办好专业频道节目,也要注意管而不死,放而不乱。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参与选题策划。借来的“母鸡”让他什么时候“下蛋”,下什么样的“蛋”;电视专业频道要把握主动权。至于怎么去“下蛋”,则要放手。我们运作所有自办栏目和联办协办栏目,都始终把选题策划放在第一位,强化节目组织力度,强化目标生产。比如,从2009年5月中旬起,我们结合各栏目的目标受众定位,策划了30多个不同侧面支持汶川地区抗震救灾报道的选题;进入7、8月份,我们又从不同侧面策划了40多个迎、庆、话、谈北京奥运会的选题;对9、10月份如何进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宣传报道又从不同角度策划了30多个选题,并将这些选题印发给各个民间制作公司、个人和社会制作机构,请他们根据栏目定位进行选择、细化。在大框架下自拟小题目,再来电视频道商量确定,实施采编制作。这样做,既保证了我们的节目宣传有阶段性的中心主题,又各具特色,异彩纷呈,从而保证了节目的竞争力。
(二)参加频道培训,提升民间制作人员的素养
人员培训是人才工程、节目品牌工程的核心。我们频道平时就一贯抓得很紧。每月坚持一天脱产培训,每周坚持半天岗位培训,新老从业人员都结对帮扶,以师带徒。对于民间和社会上的制作公司、个人和机构,我们的培训方法有三种:一是频道内部培训请他们参与。一些民营制作公司和个人,对此颇感兴趣。一有培训机会,他们就主动参加;二是上门授课培训。如我市的公安、法院系统、组织部门的电教系统、纪检监察部门的教育室系统都曾专门举办过电视采编制作业务培训,我们适时选派具有高级职称的资深人员前往授课、演示,并依据现场播放节目组织他们讨论交流;三是联合作业边干边训。由选派到民间制作机构的人在采编制作过程中随时传授技艺,讲述要领。这些做法,既稳固了社会制作队伍,又提高了他们的素养,为再度合作共赢、提升节目质量奠定了基础。
(三)提供采编方便,竭诚为合作伙伴服务
服务是凝聚力的前提,民间制作公司和个人及社会部门制作机构能否真心实意为电视媒体提供上乘节目,关键看媒体为其服务如何,将心比心,以诚换诚。我们在工作中将合作伙伴视同频道从业人员,政治上关心,工作上帮助。比如,给他们颁发栏目采访证,替他们打电话联系采访对象,遇有合作伙伴生病主动去探望慰问、遇上骨干过生日送蛋糕祝贺等。这些看上去是琐屑小事,但事关情理,体现人性关怀。这些社会制作人员感受到温暖,会更加卖力地深入采访、精心写作,努力提供质量较高的电视作品。
(四)加强评监,强化节目管理
电视栏目创品牌艰难,保品牌格外艰难。为了保住品牌,我们制定了具体的节目质量评估标准,明确规定不管是本频道记者编辑,还是社会、民间制作人员提供的稿件,都按统一的标准衡量打分,达到良好以上的才准予播放。频道实行制片人、部门主任、总监三级审稿制,优稿、上级台用稿、创优年度好稿评选等涉及有荣誉、奖励的,社会、民间制作人员与本频道从业人员一视同仁。文稿、碟片、磁带也一同入档保管,正常的专家月评、季评也请社会、民间制作人员参加。这些举措,对节目的规范运行和品牌维护,都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