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农民和农村在中国历史及现实中占有重要地位,农村题材电视剧自电视剧发轫之初便受到了创作者的青睐。1958年播出的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表现的便是中国农村和农民。1958年至1966年为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的起步时期,本文拟从政策背景、叙事内容和形态特征等三个方面试加阐释。
一、政策背景
(一)农村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政策,使农民取得土地产权,为改善生活打下物质基础。
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预定用三个五年计划时间,发展工业化,同时实行对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一切私有制,全面实现公有制社会。根据这一思路,作出三大决策:一是实现工业化,奉行赶超策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15年超英,20年赶美;二是实行计划经济,对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在工业化方面,由中央集权配置资源;三是把农业生产高级合作社改制为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1958年,进而实行了“一大二公”的公社化,掀起了工业化大跃进。
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20世纪70年代末,历时27年。这期间,1958年至1961年大跃进、大公社引发大困难,算作短暂的非正常状态,其余20多年,是把农民小私有制改变为集体所有制,以统一经营取代农户分散经营,全国一式。这种单一形式的“一大二公”人民公社缺乏激励机制,社员必须付出劳动,但没有好的预期,出工不出力现象很难纠正,影响生产力提高,始终解决不了全国人民温饱问题。农村缺粮地区日渐扩大,城市农副产品供应凭票证配给,长期走不出短缺经济的困境。也就是说,包括十年“文革”在内的新中国建立初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二)文艺政策
中国电视诞生于发展电视的国际性热潮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激烈竞争的20世纪50年代后期。“大跃进”运动给予它另一个重要的推动。
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指引下,广播系统也加入了“大跃进”运动。广播工作“大跃进”的重点表现在电视事业的创办。
早在1955年,建立电视台的提议就被列入国家文教五年计划。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试验播出。最初的电视节目是直播的、黑白颜色,北京市内仅有电视机50架左右。10月1日,中国第二座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开播。12月20日,哈尔滨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前身)开播。这是中国最早一批电视台,它们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1958年召开的第五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讨论了广播工作大跃进的问题,在左倾政治气候中提出了“广播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的观点,提出了广播的三大任务,即“宣传政治”、“普及知识”、“文化娱乐”。“这些不一定错误的口号在实践中的表现却往往是褊狭和荒唐的。”[2]1959年2~3月、1960年3月召开的第六次、第七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仍然肯定了“大跃进”的方针,坚持了“大跃进”的走向。在总结“大跃进”期间广播电视宣传教训的基础上,1964年召开的第七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除了例行的政治口号外,提出了“提高广播电视宣传质量”的号召。1965年11月,主管教育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在全国半工半读教育会议上指出:“我们的电视是教育工具,各种节目都要有教育意义。” [3]1966年3~4月广播事业局召开第九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强调确保广播电台、电视台的绝对安全,保证党对广播电台、电视台的绝对领导。
二、叙事内容
1958年到1966年,在长达8年的电视剧初创时期,全国“共生产电视剧74集”[3]。在这些电视剧中,农村题材电视剧占了近三分之一的比例。与这一时期的乡村文学思潮相呼应,农村题材电视剧同样可分为翻身叙事和颂歌叙事两大类,通过对于农村社会的描写,展示新的时代农村社会中人们心理与生活的巨大变化,通过对于新时代农村社会中新人新事的描写,讴歌欣欣向荣的新中国。其叙事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类:
(一)阶级斗争教育
代表作品有《一口菜饼子》、《红缨枪》、《要多长个心眼儿》等。
一九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电视节目,每周播映两次,每次一个半小时至两个小时。经过一个阶段试播,于1959年9月2日开始正式播放。每周播放电视节目4次。1959增加到每周6次,1960年又增加到每周8次,每次约为两小时半到三小时。播映的电视节目有十余种,如“电视报道”、“电视新闻”、“国际新闻”、“科学知识普及节目”、“对少年儿童广播节目”、“故事影片”、“文艺节目”等等。电视剧属于文艺节目的一部分。“当时,电视接收机增加到三四百台,多数是14寸或17寸的,仍然是黑白的,绝大部分还是集体所有,集体收看。北京郊区的区、县文化馆、站都购置了电视机,都按电视台播映的时间开放电视接收机,平时每天有五六十人收看,多时二三百人。文化馆收门票,一般是5分钱一张。”[5]我国第一部电视剧,同时也是第一部农村题材电视剧《一口菜饼子》[6],就是在试播期间的1958年6月15日播映的。
该剧编剧陈庚回忆道:“第一个电视剧呢,本来是个小舞台剧,舞台剧本,当时电视剧任务还没来的时候,我来了以后很快就搞了一个,为什么搞它呢?当时我也算是一个广播电视部的负责干部,从内部传达了一个消息,现在宣传的主要任务--粮食,要节约粮食,当时有个《新观察》,《新观察》的最后发现这么一篇小文章,是一个忆苦思甜、关于节约粮食的问题。于是我就一夜之间构思完了以后,一夜之间就写成了一个广播剧,我们又把它马上改成了一个小舞台剧。当时从国外的一些资料中已经知道,有‘电视剧’的这个名称,这样一个剧种,那么我们就拿来把它改编,就在我那个舞台剧本的基础上,由胡旭同志直接分镜头,直接干,就这样搞出了这个戏,后来就播出了。”[7]
《一口菜饼子》时长20分钟,故事讲的是解放后的农村,一个小女孩吃过饭后,拿着一块丝糕逗小狗玩,姐姐发现后制止了妹妹,并给妹妹讲述了旧社会他们一家穷苦、悲惨的生活遭遇。那时,父母双亲带着姐妹俩出外逃荒,父亲病死在路上,母亲也病倒在一个破草棚里。姐姐到地主家去讨饭,又被地主家的恶狗咬伤了腿。姐姐逃回草棚后,看见年幼不懂事儿的妹妹正哭着要吃的,病危的母亲从怀里掏出仅有的一口菜饼子给妹妹,姐姐上前让妹妹把菜饼子留给母亲吃,在推让之中,母亲含泪死去。听完姐姐的回忆,又看到妈妈留下来的那一口菜饼子,妹妹痛悔自己忘了过去的苦难。
《一口菜饼子》由胡旭、梅阡担任导演,文英光、冀峰、化民担任摄像。全剧共有四个角色,由中央广播实验剧团的五位演员扮演--李燕扮演妹妹,余琳扮演童年时期的妹妹,孙佩云扮演姐姐[8],王昌明扮演父亲,李晓兰扮演母亲。在叙事上,该剧采取第一人称的串讲方式。剧中的姐姐,既是角色的扮演者,又是串讲人。这种由串讲人引导观众进入剧情的形式,在当时苏联、匈牙利、波兰等国的电视剧中经常运用,被认为是播映效果较好的一种形式。
《一口菜饼子》主题健康,艺术表演非常成功,播出效果十分理想。该剧是在演播室里用3台摄像机边拍边播的,虽然全剧人物不多,故事情节比较简单,只有一台景,演出仅仅20多分钟,但它毕竟开了中国电视剧之先河。“电视剧”这一名称就是该剧演播时,由编导人员即兴命名的,后沿用至今,并为台港澳三地采用。
北京电视台1961年7月8日播出的《红缨枪》,反映的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根据地小姑娘与恶霸地主的勇敢斗争的故事。曾用16毫米拍摄片断,用在了我国第一次向国外介绍中国电视剧生产情况的节目中。剧本被《剧本》月刊登载。
北京电视台1963年10月2日播出的《要多长个心眼儿》,由广播电视实验剧团、少年电视演出队联合演出,描写的是对坏蛋地主要多长个心眼,提高阶级警惕性的故事。
(二)礼赞英雄模范
代表作有电视报道剧《刘文学》、《焦裕禄》。
1960年3月26日,北京电视台播出了电视报道剧《刘文学》,讲述了不畏恶势力、坚决与地主斗争的少年刘文学的英雄事迹。《刘文学》同时还是中国第一部儿童题材电视剧。
1966年2月7日和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由播音员齐越播出了新华社记者穆青、冯健、周原采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全文播出三遍,反响很好,应听众要求9日又重播一遍。
1966年2月11日,北京电视台派两名记者到河南兰考县拍摄了介绍焦裕禄事迹的电视片,到3月份,共拍出《河南人民争学焦裕禄》、《实现焦裕禄的思想,建设新兰考》等12电视片。这些电视片从2月16日起在北京电视台电视新闻节目中陆续播出。
1966年2月26日,北京电视台又播出了由中央广播电视剧团演出的电视报道剧《焦裕禄》,生动反映了焦裕禄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事迹。全剧共有6个场景,长达100分钟。稍后,哈尔滨电视台也制作播出了同名电视报道剧。作为电视直播剧时期的最后一部作品,《焦裕禄》是这一时期电视剧中人物塑造最有分量的一部作品,代表了这一时期电视剧的最高水平,当然也代表了起步时期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最高水平。
(三)倡导时代新风
代表作有《女状元》、《娶了个好姑娘》、《幸福岭》、《展翅高飞》、《青春曲》、《三条黄牛》、《桃园女儿嫁窝谷》、《养猪姑娘》、《月照东墙》、《黑掌柜》、《红柳歌》等。
《女状元》于1959年3月7日在北京电视台播出,讲述的是农村人民公社大办食堂的故事。
《娶了个好姑娘》于1959年8月8日在北京电视台播出,讲述的是农村儿女亲家的故事。
根据浩然在人民日报发表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月照东墙》于1959年9月12日在北京电视台播出,写的是一个农民外出,妻子难产。老队长尚友朋组织社员抬这个女人进城到医院抢救的故事。
《幸福岭》于1960年1月25日在北京电视台播出,讲述的是歌颂农村新面貌的故事。
《展翅高飞》改编自李准的小说《李双双》,由北京电视台于1960年2月12日播出,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的农村生活。
为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北京电视台于1960年10月3日播出了《青春曲》。该剧由北京电视台播出,讲述了一个农村姑娘在城里中学毕业后,拒绝人们的好意劝留,毅然到农村建设家乡的故事。该剧还是第一部在北京电视台新建600平方米演播厅中排练直至播出的电视剧。[8]
为了积极响应党的大力发展养猪事业的号召,北京电视台于1960年12月10日播出了《养猪姑娘》(又名《相亲》)。该剧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某公社的植棉能手王秀红,积极响应党的大力发展养猪事业的号召,自愿参加养猪工作。她在工作中不仅信心百倍,干劲十足,而且敢于创新,并用先进的思想影响和教育了因袭旧规、有保守思想的钱大叔。她打破迷信,刻苦钻研,缩短了猪仔的喂奶期,加快了繁殖速度,使生猪数量大增,为高速发展养猪事业,创造了先进经验。
对传统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进行批驳,以帮助和教育落后和守旧的群众,促使他们跟上新时代的前进步伐,北京电视台于1961年3月25日播出了根据冯忠谱小说改编的《桃园女儿嫁窝谷》。故事从富裕的桃园村姑娘爱上了贫困的窝谷村的年轻生产队长讲起。自古以来,当地流传着“有女莫嫁窝谷汉,嫁到窝谷吃不上饭”的说法。姑娘的父亲--一个“老把式”--对这门亲事坚决反对,父女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窝谷村的生产队长人穷志不穷,以新时代年轻人的勇气和决心,带领社员开荒育林,种植果树。他的意志和行为感动了“老把式”,最终同意把女儿嫁到窝谷村。结婚时,女儿带来的嫁妆是300株桃树苗,固执的“老把式”也来到窝谷村,现场指导果树栽培。全剧由评书演员、西河大鼓弦师马连登用评书形式串讲,风趣幽默,生活气息浓厚,播出后受到好评。
根据小说改编的《窝车》于1961年4月29日在北京电视台播出,内容是说大卡车在农村窝车,马车老板来帮忙,原来两家是亲家。侯宝林、郭全宝用相声串讲。该剧的一大特色是大道具解放牌汽车开进了大演播室。
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搬家》于1963年12月31日在北京电视台播出,讲述的是人民公社的一个大队长有义为改变全大队的经济面貌,决心把家搬到穷队去,因此和妻子发生的一段矛盾纠葛的故事。
广州电视台根据有关报道改编的《黑掌柜》,歌颂了一个供销员满腔热情地为村民服务的事迹。导演耿明辰。
哈尔滨电视台的《红柳歌》,描写城市知青扎根山区成长的故事。编导杨桂荣、徐士惠。主演为哈尔滨市文化宫戏剧组的晓阳和杜宝凤。
三、形态特征
起步时期的中国农村电视剧的形态与其他题材的电视剧一样,都属于“电视直播剧”,即将在演播室演出的戏剧,经过多机拍摄、镜头分切等艺术处理,运用电视现场直播的方式,通过电视屏幕传达给观众的剧情类电视节目形态。一般来说,起步时期的农村题材电视直播剧与其他题材的电视直播剧一样,具有如下形态特征:
(一)叙事手段的纪实性
许多农村题材电视剧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往往具有很强的纪实性。譬如,电视报道剧《刘文学》是根据与地主分子做斗争的少年英雄刘文学的事迹改编的。电视报道剧《焦裕禄》是根据党的好干部、河南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的真实事迹改编的。《焦裕禄》剧本定稿到正式播出只用了13天时间,迅速及时地表现了真实感人的英雄事迹,播出后反响强烈,人们深深为主人公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所打动。
(二)表现形式的舞台性
这一时期的农村题材电视剧与其他题材电视剧一样,“从某种程度上说,更接近于舞台剧”[10],恪守“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戏剧结构模式,遵循时间、地点、动作同一的“三一律”原则,情节高度集中,首重刻画人物,强调戏剧冲突,“带有较强的舞台假定性”[11],因此常被称为“电视小戏”。
由于当时条件的简陋,电视直播剧的演出和播出同步进行,需要各部门的协作,一气呵成,因而带有浓厚的舞台剧的痕迹,制作也比较粗糙,用当时人的话来形容,就是“一条主线,两三个场景,四五个人物,七八场戏,六十分钟,二百个镜头”[12]。
北京电视台初期只能播出一些场景单一、情节集中、人物简单的电视直播剧。譬如《一口菜饼子》的背景只是一块灰天幕,场景只是一个草棚子和一些简单的道具。随后播出的电视直播剧《党救活了他》、《我的一家》等都是一个剧一个场景。因此,早期电视直播剧在场景的安排上多以室内景为主,类似舞台独幕剧的形态。
1960年春,北京电视台启用了新的600平方米的比较正规的演播室。“这是一间中型演播室,四面都可以悬挂天幕。有灯光设备,可以同时使用三台便于移动的黑白摄像机。话筒装在移动车上。播出时,演员、摄像师、音响师、化服道临场人员都在屋里。导演、副导演以及配乐人员在控制室。他们面前有一排监视器、各种开关、按钮、指示灯。演出一开始,便不能停顿,要一气呵成。”[13]从此以后,多场景、多人物、播放时间长达两至三个小时的电视直播剧开始出现,如《焦裕禄》等。而镜头切换和摄像机机位运动,又给场景设计提出了摆脱舞台独幕剧布景模式的要求,电视布景的特色日益鲜明。
(三)制作播出的同步性
这一时期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播出方式与其他题材一样,都是黑白电视直播。一部电视剧大多局限在二三十分钟内,直播电视剧“演”、“播”、“看”同步,不能出差错,因此要求剧情单一,场景少,容量小,基本模式大都是“一条主线,二三个场景,四五个角色,七八场戏,一二百个镜头,且多以内景、近景为主”。譬如,《一口菜饼子》全剧共三场戏、两个景地,表演、摄像、录音、合成全都是在北京电视台直播间完成,采取黑白图像现场直播。“在用两间普通办公室稍加改装建成的临时演播室里,只有一个破窝棚和几件简单的日用品做布景和道具,灯光、音响设备都是因陋就简架设的。开演的信号一发出,在场所有的人都全神贯注地投入了工作。三台台式摄像机不仅笨重,而且没有变焦镜头,根据剧情的需要和事先设计好的镜头顺序,摄像员分别拉着机器在狭小有限的场地里不停地移动位置,既要赶时间,又不能互相妨碍,还要根据景别不时更换镜头。尤其在拍摄演员表情或道具的近景和特写时,那种老式摄像机必须推到离被拍摄对象很近的地方,这就无形中为拍摄增添了不少麻烦和难度。再说,因为是现场直接播出,演播中的任何一点儿差错、场内的任何一点儿细小杂音,都会影响全剧的观看效果,造成不可补救的遗憾,所以全体工作人员个个屏声敛气,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地操作着,直至结束。我国的第一部电视剧就是在这种简陋困难的条件下,达到了艺术表演一次完成、现场运用多机拍摄、音画同期同步播出的良好效果。”[14]
在《一口菜饼子》中,导演胡旭要求给演母亲的李晓兰出一个特写镜头,表现母亲临终时难舍身边饥饿的女儿而从闭着的双眼中滚下两滴泪珠。当摄影师把100多斤重的三条腿摄像机推到离李晓兰仅一米左右的地方时,大都都很担心,这两滴泪怕是流不出来。李晓兰是个有经验的话剧演员,她沉着、平静。只见她眼睑抖动一下,随即滚落出两滴眼泪。导演兴奋地马上将这个特写镜头切了出去。
《一口菜饼子》标志着电视剧这种在电子技术基础上出现的全新的屏幕演剧艺术形态的出现。虽然从本质上来说,电视直播剧基本上是对戏剧的转播,并非本体意义上的电视剧,但仍显露出和传统舞台剧不同的全新特征:一是它突破了舞台剧的时空限制,在演播过程中插入了电影《智取华山》中风雨摇撼树木、闪电照亮夜空的空镜头;二是按照剧情需要搭制了布景,真实地表现了房屋漏雨的情景;三是演员的调度和表演都按照电视镜头艺术的要求进行处理,如注意捕捉人物表情的细部、突出关键动作等。
注释:
[1]本文为作者承担的2010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学术理论研究项目《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研究》(项目编号:2010zgxh1003)和2011年度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研究》(项目编号:2011b318)的阶段性成果。
[2]郭镇之:《中外广播电视史》(第2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4页。
[3]郭镇之:《中外广播电视史》(第2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9页。
[4]杨伟光:《强化精品意识,把提高电视剧质量放在首位--在全国电视剧题材规划会上的讲话摘要》,载《中国电视》1995年第5期。关于1958年至1966年电视直播剧作品的具体数量,说法不一。详见孙宝国:《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学》,新华出版社2009年版,第232-233页。
[5]冯温玉:《中国电视剧发展简述》,载《现代传播》1982年第3期。
[6]《一口菜饼子》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过,也在舞台上演出过,导演为梅阡。参见赵化勇主编:《中央电视台发展史(1958-1997)》,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第37页。
[7]参见高鑫主编:《影视艺术欣赏》,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62-363页。
[8]孙佩云调走后,由邹道语接替扮演该角色。参见赵化勇主编:《中央电视台发展史(1958-1997)》,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第38页。
[9]参见冯温玉:《中国电视剧发展简述(三)--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剧目简介(1958-1976)》,载《现代传播》1983年第4期,第29页。
[10]刘习良主编:《中国电视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
[11]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学术委员会、《中国应用电视学》编辑委员会编著:《中国应用电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72页。
[12]蔡骧:《关于电视剧的“电影化”和“广播化”》,载《文艺研究》1980年第4期。
[13]蔡骧:《关于电视剧的“电影化”和“广播化”》,载《文艺研究》1980年第4期。
[14]宋强、郭宏:《电视往事--中国电视剧五十年纪实》,漓江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