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汉语言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   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论文   文学艺术期刊
“弱势群体”在主流报纸中的话语建构

  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几年中国主流报纸中“弱势群体”这一特殊阶层的新闻报道所做出的内容分析和实证研究,试图揭示长期在中国官方话语中(这里主要指中国的主流报纸)处于失声、失语的“弱势群体”是如何成长为公众关注的话题;被大众传播重新建构后的“弱势群体”呈现出了怎样的状态;这种被媒介重新建构后的社会群体对普通受众和社会权力机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三者之间又是怎样相互影响,作用于“弱势群体”的。

  关键词:弱势群体 中国主流媒体 内容分析 相关研究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社会机制与体制处于不断的转型与发展中。各市场决策主体的增加导致了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产生了许多新生阶层,“弱势群体”便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弱势群体”作为一个公共话题日益引起社会各方广泛的关注与讨论,政府权力机构逐渐将其提上议事日程,并将其定位于解决各地方发展中的瓶颈问题。而当某个政府议题成为近期官方话语的关注点时,必然引起学界各个领域深入的探讨,以实现在政府制定与执行相关政策时建言献策。各种以“弱势群体”为主题的新闻报道也频频见诸报端,这为弱势群体在公众面前的出场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平台。

  然而学界对“弱势群体”在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理论层面的探讨,如社会支持过程及实践形式的理论研究。这些研究方式与成果使得我们对于“弱势群体”在媒介话语系统中地位的演变有了逐渐清晰的认识。同时随着研究探讨的不断深入,对形成这种传播机制根源与现状的归纳和总结,揭示参与传播过程的内在控制机制的组织、机构及制度、政策等诸因素间的关联,以及外部支持与弱者个人的关系,将有助于为该研究提供现实支撑,并推动弱势群体研究在新闻传播领域由现象论的描述走向定性分析,由外部特征概括推及内部控制机制规律的把握。

  研究方法概述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的是传播学中的内容分析法,辅之以少量的实证分析。选取的样本均来自中国知网(cnki)下的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通过标题含有“弱势群体”和栏目为“新闻”的关键词搜索,时间跨度从2002年到2006年,共得到了192篇关于“弱势群体”的新闻报道。按照内容分析法的思路,将文本分析的内容分为四大部分:语义分析、报道主题、新闻来源以及报道时间。

  本文之所以将样本分析的时间段选取为2002年~2006年,是因为任何新闻媒体的议程设置都与社会权力机构的政策话语相关联。从2000年起,我国政府开始广泛关注民生,各种以弱势群体为报道主题的新闻也与日俱增。因此分析2002年至2006年关于“弱势群体”的新闻报道对于勾画出此领域新闻报道的变化趋势有一定的代表性。

  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首先,谈一谈语义分析。

  大众传媒作为一种制度化的社会表征体系,其表征过程,即新闻报道过程就是符号意义产生的过程。而表征的方式与手段的不同,同样赋予了事物以不同的意义。因此,通过统计新闻报道中“弱势群体”的意义再现,对于理解传媒的信息筛选机制和对事物的再构成作业有着重要作用。

  符号意义统计结果。从这192篇新闻报道的统计结果来看,“弱势群体”作为“社会群体帮扶对象”的意义呈现位居第一,共83篇;排名第二的是“政府政策内容的制定”,共53篇;而作为“公民身份”和“公共话题”的意义分别为34篇和22篇。

  另外,这192篇新闻报道中“弱势群体”常与“救助”(105次)、“关注”(98次),与这些意义相近的还有“帮扶”(78次)、“扶助”(24次)、保障(21次)等体现弱势群体需要他人帮助之类的词语相联系。

  “弱势群体”在新闻报道中的意义呈现。首先来看符号本身的意义。按照结构主义语言学模式的理论,语言结构是一种以词语的二元对立和相异关系为基本原则的意义系统。这就是说,存在越明显的二元对立的语义结构关系,其语义概念也就越清晰。例如“上”对应“下”、“大”对应“小”,这类词语所传递的意义是明显清晰的。而“弱势群体”这一词语正好也存在于与之相对立的“强势阶层”的语义场中,词语中的“弱”对应着“强”,所呈现出的这种对抗性张力也说明“弱势群体”这个名词本身所传递的符号意义并不是客观中性的,而是带有明显否定的偏向性。同时也正是因为“弱势群体”语义本身就带有某种偏向性,这就使得它在到达大众传媒机构时就存在着感情色彩,而经大众传媒的传播“放大”效果作用后,这种意义情感的表露可能会产生更广、更深的影响。

  其次按照语言学家特伦斯·霍克斯(terence hawks)的观点,语言符号本身的意义又具有模糊性和多义性,因此语言符号不提供也不可能提供传播活动的全部意义。人们交流的所得,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传播情境,这里主要指传播者的意义。“弱势群体”最多被呈现为需要社会群体和政府帮扶的对象。这就说明在新闻报道中,“弱势群体”不仅表明“弱”的本身语义,而且在经过了大众传媒后引申出了更丰富的意义,即需要政府政策关注和社会各群体机构关心的群体。这种“弱势群体”的意义较之本意中“弱”的语义,显得更为丰富与立体。而这种赋予了传媒意义后的“弱势群体”,作用于受众的力度与深度也会比受众亲身实践感知“弱势群体”的影响更大。

  其次,谈一谈报道主题。

  新闻媒体对于同一报道对象选取不同的报道角度和事实进行组接,构成的报道主题会不同,传达给受众的意义也就不一样。而明确每篇新闻的报道主题,了解报道主题的变化趋势,对于理解该事物如何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角,并引起公众关注有着重要的作用。

  报道主题统计结果。按照归纳演绎的推理法,我们事先将“弱势群体”新闻报道的主题进行了明确分类:社会机构及群体对其帮助、政府政策的关注点、再现其生活状态、议论表达情感这四大类。根据统计,以“社会机构及群体对其帮助”为主题的新闻报道有72篇;成为“政府政策的关注点”的报道有61篇;“再现其生活状态”的报道主题有32篇;“议论表达情感”为主题的报道有27篇。

  从统计中看到,有相当大比例的新闻报道主题是展现“弱势群体”备受政府和社会的关爱。例如记录政府政策的部署与实施情况的有《多项举措救助农村“弱势群体”》(《中国中医药报》2006/10/30)、《张掖积极构筑“弱势群体”救助体系》(《甘肃日报》2004/02/19)等;以社会群体帮扶为主题的报道展现方式多样,这其中包括专业性机构的帮助,如《公职律师首次为“弱势群体”打官司》(《海峡导报》2004/04/24),还包括公众帮助“弱势群体”所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如《他的心里装着“弱势群体”》(《宜兴日报》2006/05/29);而在新闻中再现“弱势群体”生活状态的文章总篇数不多,如《“弱势群体”的“快乐驿站”》(《营口日报》2006/11/30);另外还有13%的议论文体,如《理性看待“弱势群体”问题》(《工人日报》2002/03/12)。

  对2002年~2006年报道主题的大致分类,使我们能较清晰地概括出在我国主流报纸中,“弱势群体”作为公共话题参与到新闻传播中,主要是以社会机构与群体组织对其的关注帮扶为主的。但是这些报道主题在这五年中所占比例也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时间段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增减变化。

  “弱势群体”是如何成为公共话题的?如前所述,我们似乎可以概括出这样的信息:媒体的新闻报道更多的是在说明政府和社会群体对“弱势群体”的态度和观点,而展现媒介立场,如以记者身份议论表达情感的文章篇幅却不多。这说明,在“弱势群体”的报道上,新闻媒体更多的是作为一种中介手段,表达着政府的观点,成为政府政策的宣传工具。

  在2002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了“弱势群体”的说法,而后中央、地方各部门出台了各项关于帮扶“弱势群体”的政策措施,随之而来的便是媒体对于“弱势群体”铺天盖地的报道。这一点从2002年、2003年关于“弱势群体”的报道呈突发性的增长态势可以说明这一点。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新闻媒体在反映政府议题时发挥出的重要作用。

  但是我们也应明确地了解到:媒体关于“弱势群体”的报道在2002年到2005年这4年间所呈现出的这种爆发性增长并不完全是政府议程的直接反映,而是社会各方权力主体和媒体相互咬合的结果。由于政府政策的出台,引起的不只是媒体,还包括社会各方群体组织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媒体的报道不只呈现政府的议程,而且还反映社会群体的帮扶、“弱势群体”生活状态的再现和各方议论意见的表达。而这种各方意见表达的综合结果,反过来又作用于政府、群体、媒介和个人对“弱势群体”的认知和行动。

  因此在关于“弱势群体”新闻报道的话语场中,“弱势群体”成为公共关注的话题,并不是某一方意见单独控制的呈现,而是一个由各方意见表述组合成的一个动态的表述系统而作用“发声”的。由最初反映政府工作的新闻报道,逐渐渗入进社会群体自发的帮扶,也由此引发记者调查采访和议论更多的关于“弱势群体”的报道。这些不同的社会力量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相互牵制作用,最终导致新闻报道主题的不同。但无论是哪个时期哪种意见表达占主导,客观上都会为其他意见的表述创造条件和空间,并在各方意见表达关系的相互协调下,形成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弱势群体”的话语空间,而后借助传播媒介的作用机制使得“弱势群体”走到台前成为共同讨论的公共话题。

  再次,谈一谈新闻来源。

  新闻来源的真实和权威无疑可以为报道的可读性增加砝码,尤其是当某一题材的新闻报道在经过了以政策性概念的解读后,更需要在深度上进行挖掘,这就使得“切口小,涉及深”的报道理念被大力提倡:政府工作人员做客新闻专栏节目解读政策措施变化;各类专家学者走进媒体给出专业性意见;记者深入基层让“弱势群体”说出心声;走上街头记录下普通大众的看法……新闻来源的多元化突破了以往媒介以中产阶层作为消息来源的常规性制度化的作业标准。因此研究新闻来源,对于分析新闻报道的内容、洞悉各社会机构在“弱势群体”话语场的相互关系都有重要的作用。

  新闻来源的统计结果。新闻来源的划分法有多种方式,本论文首先采用的是将新闻来源分为单一型和复合型。所谓单一型就是指新闻报道的消息来源是唯一的,这类报道说明其新闻来源提供的信息和事实足以支撑报道的全部内容,这也暗含着这类新闻报道有足够的真实性和权威性;而复合型指新闻报道是由几种来源共同支撑的,其中任何一个新闻来源都不足以说明问题,而需要各种来源相互补充,报道才更真实可信。

  根据统计,在这192篇新闻中,有154篇新闻是复合型新闻来源的报道,占总数的80%,只有38篇新闻的来源是单一的,约占20%。其中经常呈现单一型的新闻来源最多的为政府部门,为28篇;其次是专家学者,为7篇;最后是记者的采访,为3篇。

  而呈现复合型的新闻来源中,笔者对哪些新闻来源易于组合在一起,也进行了统计。新闻来源是政府部门+记者采访的为21篇;记者采访+“弱势群体”的为13篇;记者采访+专家学者的为26篇;记者采访+社会群体的为7篇;政府部门+记者采访+社会群体的为3篇;政府部门+记者采访+“弱势群体”的为34篇;政府部门+记者采访+专家学者的为22篇;记者采访+“弱势群体”+社会群体的为14篇。

  新闻来源对报道内容的影响。不同的新闻来源对新闻本身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报道内容的影响。正如前面所言,新闻来源的多元化使得同一报道对象呈现的新闻主题也不一样。单独发声和合音的不同,新闻主题所倾向表现的内容也不一样。当政府部门成为文章的独立发声者时,文章更多的是反映政府工作和措施;专家学者走进媒体时指出“弱势群体”这个公共话题中的各类问题给予公众,甚至政府工作人员以启示;而作为边缘群体的“弱势群体”本身就不像政府工作人员和专家学者这类社会精英群体那样天然与媒体接近,他们要在官方话语中展现其生活状态,要么自己走上台前讲述,要么由记者等为其代言发声。然而,据统计结果分析,对“弱势群体”生活状态的新闻报道的主题是较少的。可见,目前我国新闻报道中“弱势群体”发声的机会并不多。

  而多种来源共同作用发声的新闻报道,实则也是社会各方利益在媒介话语场中的一个相互妥协和推动作用的结果。从以上统计来看,政府部门不仅在新闻来源中占据重要部分,同时凭借其社会权力影响,在“弱势群体”的话语场中也占主导地位;而报道中出场的专家学者,更像是一种媒介使用的符号手段,由其指出“弱势群体”话题中的问题,给出专业性的意见;而在记者的采访中,更倾向于站在中立的角度再现“弱势群体”的生活状态,很少揭露解决“弱势群体”问题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对于普通的社会公众而言,针对“弱势群体”问题进行发言的机会更少,至多是作为其他群体意见的补充。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作为社会的边缘群体,自身走到台前引起公众关注的机会并不多。在我国“弱势群体”成为新闻主角出场,也是只见其人未闻其声,为其代言发声的仍然多是如政府工作人员和专家学者等社会精英阶层。这样呈现出来的“弱势群体”新闻报道的立场与角度也会受其新闻来源的影响,使得新闻报道依旧是从主流群体的视角出发,展现社会主流群体对其的帮助。

  结语

  从任何一个国家的新闻传播制度来看,新闻媒体及其报道的关注点都是以中产阶层为报道主体的。而在我国,受社会主义的传播制度和媒介控制的影响,“弱势群体”也能走上舞台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只是在这个媒介话语场中,存在着社会各方利益的相互协商与调整,各方力量的对比变化都会影响关于“弱势群体”的新闻报道。本文正是以“弱势群体”这一特殊阶层在我国主流报纸的话语建构来探讨新闻媒体的传播控制机制的。通过以上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大致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弱势群体”在我国的主流报纸中是作为异端群体存在的。媒体对其固有的刻板成见在一定程度上是主流媒体符号建构出来的结果。它不自觉地影响着受众对于“弱势群体”的认知,而这种认知又会反作用于人们包括普通受众、权力决策者的态度和行动。

  第二,在“弱势群体”成为公共话题过程中,新闻媒体不仅拥有自身的议程设置功能,同时还反映着一定的社会议题。“弱势群体”在媒体中的再现就是媒体用议程设置社会议题的过程。

  第三,“弱势群体”要成为媒介话语的关注点,依然是需要社会权力机构与群体的推动,其独立发声的机会少,而且也不足以撼动主流话语的地位。

  第四,“弱势群体”的话语场是社会各群体力量对比的结果,任何一方发声的增减与大小都会影响“弱势群体”在媒体话语中的建构内容。


参考文献:

  1.文冰:《盘点当前劳动关系:就业“弱势群体”面临劳动权益保护瓶颈》,http://www.51labour.com/learn/show.asp?id=5322

  2.《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弱势群体”一词引人关注》,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30172

  3.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1987年版。

  4.李良荣:《新闻学导论》,1999年版。

  5.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2003年版。

  6.郑超:《当代语言学导论》,2006年版。

  7.noelle-neumann,elisabeth.the spiral of silence..1973.

  8.stuart hall.cultural studies: two parading.1992.

  • 上一篇文学论文:
  • 下一篇文学论文:
  •  更新时间:
    试论“五四”时期小说中的“弱者心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