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体育电影是电影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它以体育活动、训练与比赛为背景,通过对体育精神的诠释,让人体会到人们在追求竞技的同时,更是对自我的超越。本文通过对我国体育电影的阐述,分析我国体育电影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体育电影事业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体育电影 特色 发展策略
电影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忠实地记录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记录着我们鲜活的生活,其中就有体育的身影,诞生过一大批优秀的体育电影。所谓体育电影,就是以体育活动或是体育工作者的生活为题材而创作的电影。体育电影通过某一人物或是运动项目,以比赛与训练为背景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并时常伴有精彩的体育表演。中国电影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也有不少体育电影,其中不乏优秀之作。
电影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人类文化进程的生动记录和有力的见证。体育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体育电影,是一个重要的电影类型。在中国电影百年百部优秀电影的评选中,仅有一部体育电影(《沙鸥》)上榜。体育电影除故事片外,还包括体育纪录片和体育资料片。
我国体育电影的特点
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体育电影诞生,该时期拍摄了一些具有影响力的体育电影,影片主要反映那个年代的人的精神面貌。如,1934年的作品《二对一》,以当时中国足球队在远东运动会上的胜利为题材,表达了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人民的乐观主义精神与不放弃追求的精神。1957年拍摄的《女篮5号》,成功运用新旧中国的强烈对比,描写了新旧两代人的人生,影片真实地再现了篮球比赛的紧张场面,加之对年轻运动员的成长困惑的描写,使《女篮5号》成为中国体育电影史上的优秀代表作。1959年拍摄的《水上春秋》则通过描写两代游泳运动员的拼搏历程,以他们在不同社会中的天壤之别的经历作为主要看点。电影人物的命运复杂,节奏感强,比赛画面精彩,赢得了大批观众的喜爱。中国体育电影与社会其他事业一样,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中断,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体育代表团在各种大型体育盛会上取得优秀成绩,体育电影重新走入人们的视野。体育电影以体育为平台,表现了人们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以及对生活的积极追求。上世纪80年代是我国体育电影的高产期,相继上映了《沙鸥》(1981年)、《剑魂》(1981年)、《一个女教练的自述》(1983年)、《高中锋,矮教练》(1985年)、《拳击手》(1988年)等一批体育电影,展现了我国体育事业的方方面面。1981年的《沙鸥》真实地记录了辉煌的中国女排几代运动员的训练、比赛、生活的场景,片中女排姑娘们对运动的热爱与对祖国的爱及强大的信心,为改革开放初期还处于迷茫中的中国人指明了生活的前进方向,结合国家对中国女排队的宣传,这种精神整整影响了一代人。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体育电影开始将镜头对准一些参与体育活动的非专业运动员,如1991年的影片《我的九月》,其主角就是一群将参加亚运会开幕式的小学生,影片故事也以他们的团体操排练为主。2006年的《东方狮王》与2007年的《隐形的翅膀》、2008年的《买买提的2008》等体育电影,则反映了与北京奥运会有关的一些运动员与普通人的体育故事。
竞技体育题材占大多数。从我国体育电影的历史来看,我国体育电影几乎对所有的竞技项目都有所表现,如足球、篮球、排球,以及田径和体操、滑冰等。我国体育电影的开山之作,1934年的《体育皇后》,通过对当时还非常新鲜的女子短跑运动员的故事的描述,引起了国人的注意。新中国成立后,体育电影取得更大的发展,1956年的《两个小足球队》以一个中学两个班级的足球比赛为题材,诠释了人们对足球运动的热爱,电影通过这种方式,将人们因为中国足球不争气而无法释怀的热爱之情释放了出来。随后的中国体育电影,除了关注这些热门竞技项目外,也将眼光投向了那些比较冷门的运动项目,出现了一批“非主流竞技体育”的体育电影,如1959年的《冰上姐妹》、1960年的《碧空银花》、1964年的《女跳水队员》,使许多电影观众第一次了解到这些运动项目的悲喜欢乐。这个时期的体育电影,套路痕迹较重,多是两个主人公,因为性格不同,在训练与比赛中频繁发生冲突,但最后在教练的帮助下,又积极向对方学习,最后都取得好成绩,皆大欢喜。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体育电影产量增加比较快,竞技题材的体育电影主要有1980年的《飞吧,足球》、1982年的《战斗年华》、1983年的《神行太保》、1985年的《五虎将》、1987年的《京都球侠》、1999年的《冰与火》、2001年的《女足九号》、2002年的《女帅男兵》,这时期虽然电影产量高,但仍旧没有摆脱人为为主人公设置套路的旧俗,只是这时期的套路又变成了主人公技艺超群,但不合群或是思想品质不过关,大家一起帮他成功解决了其思想上的问题,最终主人公带领大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种存在于大多数体育电影中的老套路,一方面缘于中国电影创造性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却是某项竞技体育,人们在现实世界中根本看不到赢的希望,就只能通过电影这种方式来满足自己的胜利梦想。
思想教育性较强。体育让人始终保持一个追求的心,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也成为中国体育电影最喜欢使用的一个主题。体育电影正是通过讴歌人类顽强拼搏的精神,打动人们的心灵,并用这种精神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如1979年的《乳燕飞》、1983年的《候补队员》、1987年的《美人鱼》、1990年的《我的九月》、1993年的《来吧,用脚说话》、1996年的《滑板梦之队》、1998年的《黑眼睛》、2000年的《我是一条鱼》、2002年的《棒球少年》、2003年的《跆拳道》、2007年的《隐形的翅膀》等。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的《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影片讲述了1932年刘长春历经千难万险,最终成功站在奥运会赛场上的历程。从影片中我们看到,刘长春虽然是只身参加比赛,但却代表了中国四万万同胞,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他的经历让我们现在看来仍是热血澎湃,这积极向上的思想性正是我国体育电影的主流。
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策略初探
强调竞技主题。体育最有魅力的地方是其竞技性,体育电影的主题必须紧扣竞技,才能真正吸引观众。在竞技体育中,除了可以看到训练与竞赛,更可以看到合作、竞争以及规则与沟通等社会主题,这些主题在竞技体育中得到进一步的融合与升华,最终成为竞技体育与体育电影的强大吸引力。纵观我国的体育电影,受制于中国社会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等观念的影响,始终没有形成竞争体育为主体的表现形式,体育影片中那种以紧张的比赛现场来刻画主人公内心活动的镜头少之又少,体育电影这种应该表现的东西不表现,不该表现的东西却过多承载的局面,最终使我国的体育电影取得成功的很少,既无艺术价值,也无商业成果。
由于电影传统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国体育电影始终没有形成以竞技体育为主体的表现形态,更没有形成以紧张、激烈的竞技场面为核心的表现方式,体育电影变成了负载着本应由其他电影类型承担的多种功能,丧失了体育电影本应具有的最强艺术冲击力。除了《沙鸥》等少数影片获得成功以外,绝大多数体育电影在文化和商业的层面全部失利,许多影片根本没有机会面对观众,在艺术上乏善可陈。
深入阐述体育精神。中国的体育电影,与许多以前的中国电影一样,喜欢塑造一个有超强实力的主人公(其他电影则是高大全形象),以此来展开电影情节,而对体育电影应该关注的体育精神的阐述却乏善可陈,没有体育精神的深度,人物命运的刻画也停留在非常浅显的表面,失去了体育电影那种强烈的人物感染力与竞技比赛的冲击力。以《女足九号》为例,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女足进入发展的高峰期,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绩,为国人所喜爱。《女足九号》正是反映了这一批女足队员取得成功的艰辛历程,可由于影片缺乏人物刻画,讲故事一般的电影情节,不再受人喜欢。这主要是因为现代传媒的发达,人们很容易从各种渠道获得女足信息,比电影还要详细得多,而电影又没有让人难忘的人物内心刻画,自然就吸引不了观众,失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国外体育电影的成功,在于他们成功地在银幕上诠释了崇高的体育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相吻合,超越了宗教与国界,也超越了体育本身,这种成功塑造的体育精神,让观众在欣赏主人公体育技艺的同时,也深深被他们的那种乐观、坚强与勇敢面对失败的精神所感染,得到所有人的精神共鸣,这才是现代体育的魅力所在。这类电影如《洛奇》、《奔腾年代》、《伯尔尼奇迹》等,它们无不注重对体育精神的表达以及人性的探索,从而成为体育电影的经典。尤其是《伯尔尼奇迹》,通过对前西德男子足球队在小组比赛中惨败给匈牙利队的不利局面,通过顽强拼搏,一路磕磕绊绊,杀入决赛,再次面对一路高歌猛进的匈牙利队,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虽然比赛刚开始就落后,但西德队不急不躁,最终赢得比赛,创造了绝对的伯尔尼奇迹。影片对西德人钢铁般的意志以及永不放弃的精神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印象深刻,从而被更多的观众所牢记。
学会结合励志探讨人性。体育电影的题材是体育运动,但仅有体育运动却拍不出好的体育电影,对体育精神的阐述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对影片人物人性的深入挖掘更为重要。近年来的《搏击手》、《跆拳道》、《七彩马拉松》等体育电影,仍停留在小人物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的老套路,缺乏对影片人物的性格与命运的深层次表达,影片的结尾对竞技成绩的关注多过对人物命运的探讨,属于新瓶装旧酒,毫无新意。优秀的体育影片,应追求隐含人性的表达与人生主题的展现,通过这种表达,将生命本身的意义展现出来,如《伯尔尼奇迹》中,坚忍的人物心理与沟通理解的主题,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这些元素,让《伯尔尼奇迹》成为经典。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百万贝》,这部体育电影的人物心理的刻画异常成功,人物形象丰满,更像是深思缜密的心理探索,在沉静中撕开冷漠的面具,带给观众深深的灵魂震撼,这种直抵心灵的体育电影,是真正意义上的体育电影,也应是我国体育电影努力学习的方向与赶超的对象。
提高电影制作人员对体育运动本身的驾驭能力。中国体育电影的制作人队伍,许多本身对体育运动不熟悉,在拍摄体育电影时,对影片中的体育运动驾驭明显存在问题,抄袭一些现有的体育电影的痕迹非常明显。很显然,不真实的体育场景使影片本身不像一部体育电影,反倒更像是一部动画片或是科幻片,严重影响了电影的整体质量,也让一些喜欢体育电影的体育迷哭笑不得。近年来,一些体育明星纷纷参加各类电影拍摄,其中不乏在各自领域取得巨大成功的超级明星,如田亮、刘璇等,当然更多的是一些最终没有站在中国体育塔尖的运动员加入到电影事业中来。例如曾当过十年花样游泳运动员的陶虹,在1996年《黑眼睛》中饰演女主人公,表演十分到位。由此看来,体育电影的导演与制作人,一方面要加强自己体育知识的学习,避免闹出大笑话,努力提高影片质量;另一方面,在表现竞技体育的影片中,选用有体育经验的演员,更有可能取得好的效果,这主要得益于他们的体育运动背景有助于他们对体育运动的理解,对体育精神的表达也更为成功。
结语
中国体育电影事业曾经有一些非常不错的经典之作,但近年来的水平呈现下降趋势,这需要我们所有体育电影人积极寻找内因,学习国外体育电影的成功之处,加强影片的人性表达与体育精神的弘扬,全面提升影片质量,推动我国体育电影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宁宇:《中国体育电影概览》,《电影艺术》,2008(4)。
2.訾舒涵:《中国体育电影综述》,《现代电影技术》,2008(4)。
3.饶曙光:《体育电影:〈借鉴与创新〉》,《艺术评论》,2008(8)。
4.陈卫峰、丁丽:《体育电影与竞技体育关系的探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