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汉语言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   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论文   文学艺术期刊
论网络论坛的传播属性

  网络论坛依托网络强大的技术支撑呈现出言论自主性、面向公众性、主题特定性、虚拟空间性等特征,并成为参与者更广泛、互动性更强、讨论更自由的新型论坛,显示出更巨大的传播力量。

  网络论坛的传播环境

  网络论坛传播的宏观环境。在互联网发展之初我国就试图对其进行管理,并建立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2001年信息产业部发布的《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是我国首部专门用于对网络论坛等进行管理的规章,规定第二条明确指出网络论坛属于电子公告服务,并对网络论坛的信息内容做出了规定;第十四、十五条指出应对网络论坛中发布的信息时间、互联网地址或者域名,以及上网用户的上网时间、用户账号、互联网地址或者域名、主叫电话号码等信息,进行记录备份,保存60日,并在国家有关机关依法查询时,予以提供。2004年,国家加强了对网络论坛的管理,并要求高校bbs实行实名制。清华大学水木清华bbs被教育部树立为高校bbs向实名制校内交流平台转变的典型。2005年7月,深圳警方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网络公共信息服务场所清理整治工作,对论坛、bbs的版主、qq群的创建者进行实名登记,并校验身份证号码;对现有的网络公共信息服务场所进行清查,并视情况予以重新登记或关闭。①

  此外,我国还从网络技术上加强了对论坛的管理,如利用路由器和防火墙等技术,对网上有害信息进行封堵和过滤;开发应用网络监控系统,及时发现与查处有害信息的传播等。

  总的说来,国家从立法、行政、技术等方面加强了对网络论坛的管理,目的在于引导与管控论坛的舆论,使其对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起到良好的作用。如果把国家对网络论坛的管控看做是主观、人为的行为,那么网络论坛系统自身的环境则具有客观、自为的特点。

  网络论坛系统的微观环境。首先,传播环境的开放性。与各自为政的电视传播网不同,因特网作为一个覆盖全球的国际网络,是向所有信息发布者和接受者开放的信息通道。各种各样的信息源都可以在网上设立自己的服务器,随时发布信息,让人随意浏览。在网络论坛中,只需注册并接受论坛的管理协议,便可登录论坛浏览、发布信息,参与讨论。在网络论坛中没有类似报纸发行渠道的屏障,也没有类似电视频道的封锁。对于信息发布者来说,所有联网的终端都可以成为他的读者和收视者。其次,传播环境的虚拟性。“虚拟世界凭借其技术优势,通过文本、声音、图像和符码的多维表现,使虚拟世界具有强烈的逼真性和高超的仿真性。虚拟世界对于每一个虚拟行动主体及其相关虚拟行动来说,都代表了一种集体性的虚拟社会生活的表象,构成了一种逼真性的社会事实、一种逼真性的社会存在。”②网络论坛就是一个基于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虚拟实在技术的数字化的传播世界,因为它具有模拟现实世界的功能,能够集聚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身份、有共同的兴趣的网民组成虚拟社区,在这样一个社区中,网民通过互动形成相对稳定的虚拟社会关系。最后,传播环境的弱控性。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对网络论坛进行管理,但基于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特点,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论坛中“把关人”角色弱化,自由、自主、公开发表言论是网络吸引网民的重要原因。

  网络论坛参与者的特征

  我国网民参与者的数量与构成。根据艾瑞咨询调研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网络社区用户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8~30岁,占用户总数七成以上。其中25~30岁用户占比最多,达39.5%,18~24岁用户占比达到34.4%,18岁以下和36岁以上的“两端用户”数量相对较少,占比分别为2.4%和10.1%。网民在年龄结构上仍然呈现年轻化的态势。2010年第六届《中国网络社区研究报告》显示青年人为网络社区核心用户,其中社区论坛是网络社区用户最常用的,占比为73.8%。《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网民学历结构呈低端化变动趋势,截至2010年6月,初中和小学以下学历网民分别占到整体网民的27.5%和9.2%,高中学历网民占40.1%,大专及以上学历仅占23.3%。网民的年龄、文化程度是决定他们在网络论坛中缺乏理性沟通能力的主要因素,因而在网络论坛中,我们常看到一些“标题式呐喊”的感性帖子或是一些发泄情绪的过激帖子。

  我国网络论坛参与者的心理特点。第一,以获取信息为目的。“自然与社会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只有及时了解、把握并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人类社会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③据艾瑞市场咨询2007年中国网络社区研究报告》显示:用户登录社区网站首要目的是寻找解决问题办法,占比高达74.8%。其次是讨论有共同兴趣的话题、浏览信息和分享生活及情感经验。此外,用于职业心得交流和购买使用商品经验心得交流也占较高比例,分别达到36.2%和27.4%。可见,获取相关信息成了网民登录社区网站的主要心理诉求。

  第二,寻求虚拟社会地位的赋予。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a?h?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说,并提出“自我实现”的核心概念。他指出,人类基本需求包括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而自我实现是人类所独有的,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我们每个人都看重自己的价值,都有施展能力、实现目标的本能愿望。然而,竞争日趋激烈和相对复杂的现实社会充满了变数,实现自我价值并非易事,也很容易受到各种困难的挑战和打击。相对而言,虚幻的网络世界所创造的独特的网络沟通环境,却正好能够满足人们自我价值的实现。

  “任何一种问题、意见、商品乃至人物、组织或社会活动,只要得到大众传媒的宣传,都会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获得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④网络作为一种大众媒介,无论其中的参与者是否有意宣传,他们发表于其中的言论都会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如果言辞犀利、观点独特,或者在某一特定领域有丰富的知识、经验或更多的信息来源,还会在网络论坛中获得一定的威信与地位,受到论坛中其他网民的尊重,甚至成为论坛中的“精英”或“意见领袖”。网络的这种虚拟社会地位赋予功能让很多网民乐此不疲,他们通过网络这一平台展现自己,获得他人的认可,从中寻找自我实现的成就感。

  第三,寻找精神家园。现实生活中的激烈竞争与压力,使得人们在工作之余少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人际关系的沟通与维护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渐淡漠。此外,由于现实社会交往中的身份的真实性,即使人们乐于沟通,也会因为身份的关系有所顾虑,不能畅所欲言。在网络论坛中,网民可以以虚拟身份同众多网友沟通甚至辩论。由于隐蔽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身份,他们会更加放松、真实地表达心中所思所想,也更容易与其他网民实现心与心的交流。

  网络论坛中的信息传播

  信息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社会互动的介质,通过信息,两者之间发生一样的互换,达到互动的目的。在网络论坛中,网民根据论坛的话题设置聚集到一起,以发帖或回帖的方式在论坛中发布信息。由于网络论坛的技术特征,网民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因而网民可以浏览其他网民留下的文章、问题和建议,也可以发表文章,或回复他人的文章,可以对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且能直接与其他人进行沟通。网络论坛中既有网民自行发布的信息,也有来自其他媒体的转帖,还有对其他人的帖子的回复。如果网民所发的帖子比较新颖、有意义则更容易引起回帖,或者说更容易获得信息的反馈。

  此外,网络论坛中信息的传播呈现网状型传播模式。网络论坛的论辩结构是:特定的话题由一个特定的人物引起;如果这一话题也为其他参与者所关心,那么该话题就会引起其他参与者的回应,也就由此上升为公共领域中的议题。随着参加讨论人数的增加,讨论以同时发生的多路对话的形式蜿蜒前进。于是,整个讨论形成一个网络,话题的发起者从此成为一个普通的节点,淹没在论辩之网中。同时,讨论还有可能在任何一个节点分叉,从而引发新的议题、形成新的网络。

注 释:

  ①《深圳要求网络版主实名登记,清理网络信息服务》,http://news.21tx.com/2005/07/24/10156.html

  ②王志永:《作为传播媒介虚拟世界之传播本质思考》,http://www.chinalabs.com/view/xueshu/60189.html

  ③h·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1948年版,第42页。

  ④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5页。

  • 上一篇文学论文:
  • 下一篇文学论文:
  •  更新时间:
    浅谈基层网络传播新闻自由的现状及管理对策
    从“王濛事件”看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管理的困…
    基于B—SLIM理论的英美文学网络平台模块划分…
    网络虚假新闻的传播机制与应对策略
    网络在新闻传播中的优势
    看网络游戏中的中国文学元素
    网络传媒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分析
    从网络新闻传播特质看专业人才教育
    浅析网络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
    我国网络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研究
    由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新闻网看高校网络新闻的…
    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及问题浅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