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闻信息的再度利用(以下简称“再生性新闻”)就是从别人已报道的新闻事实中再度开发出新的新闻信息。是记者或编辑在翻阅、接触其它媒体传达室播事实,在事例把握新闻信息内容和结构中,发现报道中还有遗漏的地方,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全面的、深刻的挖掘,于是破题发挥,把握好时间差、地域差、品位差,从另一个侧面、另一个层次去挖掘新的东西。本文对再生性新闻信息在理论上做一探讨,具体从三个方面,即,第一,为什么会有再生性新闻信息的产生;第二,再生性新闻信息的价值;第三,再生性新闻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新闻信息 再度利用 再生性新闻
一、为什么会有再生性新闻的产生
再生性新闻能够产生,是因为原先性报道本身存在一些局限性,还不够深入,有较大的潜力可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受时间的局限。新闻报道讲究新闻时效,要求记者采写新闻,特别是独家新闻时要快。强调在第一时间、第一落点快速报道,快速出手。记者在匆忙中抓住的情形是事物的外表,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对信息进行深入挖掘,这为再生新闻提供了时间间隙。在原生性报道出炉后,记者可以从容寻找事物外部与外界广泛的联系和复杂的冲突矛盾,触发新闻敏感,发现新的新闻生长点;二是受新闻信息传播主体认识的局限。新闻信息传播主体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受到自身知识水平、认识结构的局限,不可能在原生性新闻中对一个事物有全面、深刻、完全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往往只能抓住题材的一个或两个层面进行报道,难免挂一漏万,有顾及不到,思考不到位的地方,为再生新闻留下了余地;三是受事物发展规律的局限。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处在永远的发展变化之中,不可能一成不变、一锤定音。随着事物的不断发展变化,记者随时跟进,往往能发现潜藏的“富矿”;四是受不同媒体新闻信息传播的个性与风格的局限。不同媒体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都形成了比较稳定的风格和个性,有的生动活泼、有的内敛持重。这些个性和风格体现在版面或节目编排上,更体现在新闻报道中。个性和风格是媒体发展成熟的标志,但有时对新闻报道也造成了一种局限。再生新闻可以弥补这种同个性和风格造成的报道缺漏。
二、再生性新闻的价值
从理伦上讲,新闻是易碎品,时效性一过,新闻价值就降低。以已经见报的新闻为新闻线索,进行二度挖掘,其新闻价值何在?
1、是对原生新闻的延伸,使新闻报道走向丰富和深化。
再生性新闻以原生性新闻为基础和起点,记者从原生性新闻受到引导和启发,运用新闻敏感,发现新的新闻增长点,加以发挥,形成新鲜的有独特视角的报道。这种新的开掘不是简单的信息组合,面是一种开拓和创新。从时间上延长了原生性新闻的生命力,从深度上,从另一个侧面另一个层次去挖掘新的东西,使新闻报道在一次开掘中走向丰富、立体和深化。
2、使新闻信息传播的价值得到提升。
对于题材不是很重大的原生性信息,受众不一定关注,不一定认识到新闻与自身的相关意义。再生性新闻通过对同一事物的二度开掘,再次传播,扩大新闻传播的内涵和外延,形成传播强势,唤起受众已有的相关信息储备,引起他们的充分关注和兴趣,凸显出新闻与受众的切身兴趣和利益的相关性,使新闻信息传播的价值得到提升。
3、再生性新闻更具亲和力。
再生性新闻信息在与受众的关系上表现出一种亲切感,具有一种亲和力。再生性新闻是对原有新闻报道的延伸,表现的客观事物是受众已经接触过的,受众对题材不陌生,也具备相关的背景信息。这时把好新闻报道的时间差、地域差、品位差,从另一个侧面另一个层次再报道,再生信息与原有信息交融碰撞,可触可感,受众有更深刻的心灵体会,更具亲和力。
4、再生性新闻扩大了新闻报道的领域。
长时间以来,各种媒体在信息大战中争抢独家新闻的情况非常激烈。记者虽然每天采访,但事实上获得原创性的发现不多,独家新闻不易碰到。媒体每天收集到大量信息,但由于信息来源和渠道大致相同,能收集到的信息相差不大。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原生性新闻,生发出新的新闻,成为媒体挖掘新闻信息的新领域。
三、再生新闻信息的方法
1、在原生信息的延伸点上再生新闻信息。
原生信息随时间的发展又会有新的发展,产生新的信息。在原生信息的延伸点上再生新闻信息就是在原生信息的纵向坐标上,把原生信息放在时间和空间的发展变迁中进一步考察其价值变化,从原生信息的顺向发展的逻辑线上又产生了什么新的信息。
新闻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做好新闻的后续报道,触发新闻的连锁效应,就能源源不断的再生新闻信息。华西都市报1995年发布了一条被拐卖到河南的四川籍儿童获救的报道,一段时间后记者得知这些儿童在有关部门帮助下回四川寻找妈妈,记者进行了追踪系列报道——孩子回家行动。后面的报道是对事件发展新动向的捕捉,是从第一篇报道的延伸点上衍生出来的。后续报道引起了人们对这件事的广泛关注,也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果。
2、在原生信息的裂变点上再生新闻信息。
原生信息同现实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新闻事实与现实生活不断相互作用,相互碰撞,就会产生很多新现象,新问题。如果说原生信息的延伸点处在事物的纵向发展中,裂变点则处在事物的横向联系上,在关联事物上做文章,捕捉因事实的裂变而产生的新的问题和矛盾,即所谓“拔出萝卜带出泥”。以已有的新闻信息为源头,从主枝引出枝蔓,信息内容会不断丰富,不断再生。2001年6月我国新婚姻法颂布,很多媒体都进行了报道。该法颁布后触及到社会现实问题,发生了裂变,产生了新矛盾,新冲突。如北京青年报《<新婚姻法>实施20天离婚净出新概念》,都是在裂变点上开发的再生性新闻。
3、在原生信息的反向点上再生新闻信息。
原生信息反映的一般是事物的表象,外化的信息,对事物形成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涉及不多。原生信息的背后有许多原因,可能是正果反因,也可能是反果正因,事物在其结构内部往往存在这样的悖论。我们在阅读新闻时,运用理性思维对某些事实寻找与之相反的东西,也是一种再生新闻信息的方法。1992年春节前后,云南丽江商界掀起“有奖销售”热,有报道以《“有奖销售”热丽江》为题,有记者用反向视角观察这一问题,认为“有奖销售”吸引的是顾客的侥幸心理,并非科学消费,写出报道《也说“有奖销售”》获当年云南省新闻奖二等奖。
4、在原生信息的复活点上再生新闻信息。
新闻贵在创新,抢第一点,打第一枪,是新闻从业者的最大追求,但这并不意味着已经报道的题材和信息已成废料,没有任何效用了。社会生活在发展中总有重复,过去人们经历过的某些事情在今天又会出现,对这些题材进行报道,可以对过去某些情形进行复现。这些情形和画面在历史上存在,还有热温,但在新闻媒体上没有报道过,遇到恰当的契机第一次拿出来报道,让原生信息复活,也是一种新闻信息的再生。今年2月份,著名相声大师马三立逝世,许多媒体竞相报道马三立过去的逸闻趣事、艺术界人士对他的回忆、他2001年在天津举行的从艺80周看告别晚会等,这些新闻因为马三立的辞世而重新为人们所关注,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5、在原生信息的本土联系上再生新闻信息。
在原生信息的本土联系点上,即地域空间接近点上做文章。记者对于国际国内某重大新闻报道,根据自己掌握情况结合本土情况再生新的新闻信息。如果说原生性新闻是在第一时间、第一落点上捕捉新闻,再生性新闻则是在第二时间、第二落点上再生新闻。1997年东南亚出现金融动荡,引起国内广泛关注,中国日报负责金融报道的记者任侃采访专家写成一篇预测性报道《中国拒绝金融风暴登陆》,回答了许多人对另是否会步其后尘的疑问,获得当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2002年袁隆平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长江日报根据袁隆平的简历,报道袁隆平曾在武汉四中读初中,一下子拉近了与受众的心理距离。
6、在原生信息的对位点上再生新闻信息。
对位点指受众新闻信息的心理对位点,每个人因为性别年龄、职业、兴趣爱好等不同,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原生性新闻往往就社会生活的整体而进行报道,不能顾及到不同受众的特点,满足不了不同受众的心理需求。根据受众的特点再生新闻,引起受众共鸣,更有针对性和指向性。2000年是“九五”计划最后一年,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对“九五”期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从宏观出发报道,经济日报根据不同读者对经济信息需求的差异,从老百姓、企业家、省市长三个不同的视角反映各地、各行在“九五”中的变化,《老百姓眼里的“九五”计划》等报道就是针对不同受众心理对位点再生的新闻。
在原生信息的升华水平、时间条件等各种因素制约,不可能在原生信息中解剖到事物内部,对事物进行探析式、分析式的深度报道。原生信息只是记者对客观事物的事实性信息,一般表象的描述,比较浅显,缺乏对新闻信息的进一步分析、思辨。随着事物的不断发展,记者认识程度不断加深、逐渐把握到事物的本质,由事实性信息升华到理论性的信息。记者有意关注某个报道,认识不断升华,由表及里,再生新闻。1998年,不少媒体报道一些人练法轮功不吃饭、不睡觉、不看病,齐鲁晚报记者深入这些人中采访,写成报道《请看“法轮功”是咋回事》,记者以确凿详实的事实性信息揭示法轮功的本质,阐发出发人深省的理论性信息,升华了主题。
谈到再生性新闻信息,有些人认为再生新闻是抄,是编,是重复别人的东西,这不符合再生性新闻的本意和再生性新闻的操作规范。再生新闻要能再生成功,要遵循原生信息的内在逻辑发展规律,不要拔高,不能主观臆断,再生新闻不是炒新闻,要注意报道的尺度和分寸,它要求新从业人员遵循新闻发展规律,运用创新思维,延长新闻生命力,灵活多样地搞好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