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瞿秋白是20世纪30年代初
1931年至1932年间,瞿秋白与鲁迅初相交时——似乎尚未见面——就直接面对了一个因为匆忙实践而潜伏了许多争议的话题——翻译。这个话题展示了两人在文艺翻译审美,进而在文学革命使命和文化革命思路上的见解与追求。这里瞿秋白的翻译理念——他对翻译的认识、判断、理解与要求——独特的文心阐发,深刻的历史内容,在今天似乎仍有钩稽、解读与阐释的必要。
瞿秋白无疑是一个在文艺上有卓异禀赋的才子,同时又是一个在政治上能高瞻远瞩的领袖。说才子是因为他忘不了文艺,文艺上多才多艺又有许多特异的见解,言行进退、俯仰须臾之间,总有文艺思维的窜入与闪现;说领袖是因为他时时处处要表现出政治上的远见与策略上的思考,而且,更要紧的是他的眼光、他的洞察力与文字表达的穿透力总是顽强地坚韧地把文艺问题与政治革命联系在一起,捆绑在一起。——他在翻译问题上急于发言,急于表态,勇于评判,勇于争论正是由于他想把现代
这里已经涉及翻译的原则与效用问题。在瞿秋白看来,翻译的第一层原则就是“能够介绍原本的内容给
赵景深的观点主要一条是:“宁错而务顺”,即他自己说的:“译得错不错是第二个问题,最要紧的是译得顺不顺”。“与其信而不顺,不如顺而不信”。他主张翻译首先要想到的是“读者”,处处为读者打算。译文“不顺”,“文字格里格达,吉里吉八,拖拖拉拉一长串,要折断人家的嗓子,其害处当甚于误译”。所以他说:“严复的‘信’‘达’‘雅’三个条件,我以为其次序应该是‘达’‘信’‘雅’。”就是译文要“务顺”,首先看“顺不顺”这个标准。这个意见固然是与鲁迅“宁信而不顺”相反的,当时《文艺新闻》上就有文章提出“宁可正确而不通顺”的对抗性意见,其实这也正是与鲁迅相似甚至相同的主张。瞿秋白则认为这个主张“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无形之中和赵老爷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去了”。但瞿 秋白敏锐地看出了鲁迅回信中的一条“错误”——“提出问题的方法上的错误”。尽管围绕翻译原则的意见主张有多条,但瞿秋白认为鲁迅的“宁信而不顺”是一个值得争论的大问题。为之,他又写了《再论翻译——答鲁迅》——对鲁迅回信的回答,以求在理论上说服鲁迅解决这个问题。信的开头他说:“翻译的问题在
……
法国有句俗话,叫做“la mort saisit lavie”——死人抓住了活人。
瞿秋白苦口婆心,谆谆教诲的仍是他的“口头上能够说得出来”的基本原则——新的表现法必须遵循这一条基本原则:“这里最重要的问题是:要创造新的表现方法,就必须顾到口头上‘能够说得出来’的条件。这意思是说,虽然一些新的字眼和句法,本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