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关键词]王小波 文化批判 科学 民主 自由
[论文摘要]王小波的杂文始终以理性的态度,批评传统文化弊端,倡导科学、民主和自由,显示出知识分子可贵的自醒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1997年4月11日凌晨,年仅45岁的王小波因心脏病突发而碎死。正值创作高峰的他和当代作家路遥英年早逝的命运几乎如出一辙,留给读者的只是无尽的惋惜和怀念。小波是一位颇有争议的自由作者,他生前的许多小说在国内无法发表,却有多部作品在海外获得大奖。直至花城出版社鼓起勇气准备正式出版他的时代三步曲《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时,他却又匆匆告别了人世。而作为杂文家,王小波为世人所知还是其去世前后一两年的事。生前,他的杂文零星地出现在大陆的《三联生活周刊》、《南方周末》等报刊;在其身后,则先后有《思维的乐趣》、《我的精神家园》和《沉默的大多数》三部杂文随笔集间世。尽管作者本人生前曾经说过,若拿小说和杂文相比,他对自己的小说更为看重,然而客观的事实是,借助传统媒体和 网络 的传播,小波的杂文以深邃独特的思想和幽默辛辣的语言受到了无数读者的关注和喜爱。特别是在互联网上,关于王小波的话题广为传播,许多读者和网络写手甚至以“王小波门下走狗”为荣,至于“军代表”、“道德教师”和“特立独行的猪”之类源自王小波杂文的网名更是数不胜数。
耐人寻味的是,除了少部分人文学者(如李慎之)认为王小波是
从我记事开始,外面总是装着高音喇叭,没黑没夜地乱嚷嚷。从这些话里我知道了土平炉可以炼钢,这种东西和做饭的灶相仿,装了一台小鼓风机,嗡嗡地响着,好像一窝飞行的屎壳螂。炼出的东西是一团团火红的粘在一起的锅片子,看起来是牛屎的样子。有一位手持钢钎的叔叔说,这就是钢。那一年我只有六岁,以后有好长一段时间,一听到钢铁这个词,我就会想到牛屎。从那些话里我还知道了一亩地可以产三十万斤粮,然后我们就饿得要死。
对此,著名文学评论家林贤治曾经这样高度评价:“能够把道义感和幽默感结合起来,锻炼出一种风格,不特五十年,就算新文学运动以来的近百年间,也没有几个人。鲁迅是惟一的,王小波虽然尚未达到鲁迅的博大与深刻,但他在一个独断的意识形态下创造出来的‘假正经’文风,自成格局,也可以说是惟一的,难以替代的〔2] }r。又说:“反 科学 的事物一般都是貌似庄严的,然而都经不起他的‘假正经’文风的消解”[3](p378)。由此看来,貌似正统故作庄严的“假正经”文风正是王小波借以“袭读神圣,毁坏偶像”的利器。他对愚昧的无情嘲讽和对科学理性的提倡,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良知,尤其是在提倡科学理性者不多的人文知识界,这种努力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王小波杂文的另一主题和科学密切相关—关于民主和自由。奉罗素为精神导师的王小波极富英国自由主义的精神气质。这种气质的终极目标是对自由、民主和平等的追求。而所有这些都是西方近代思想启蒙和 工业 革命的产物,为乡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