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关键词」老舍小说 贫民视点 批判原点
[论文摘要]老舍是民间社会的代言人,这样一种叙述身份确立了老舍的写作立场和写作姿态,因之而产生的贯穿于老舍整个文学创作过程中的那种贫民视点使得他的小说不仅仅具有了一种浓郁的“平民精神”,而且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其与“底层”人民的价值观和情感世界相融一致的“平等感”。也正是由于这种贫民视点,使得老舍能从新文化运动和西方文化的热潮中脱颖而出,造就了老舍小说独树一帜的文化批判性。
受国内一些经典文学史教材的影响,在我们的观念里总认为老舍是在新文学的直接影响下,接触到了英国文学而受到启发才走上创作道路的,而实际情况是老舍能成为一个作家,除了西方文学以外,他的个人生活境遇在其中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甚至远远超过了其它因素的影响。与新文学第二个十年出现的大多数作家不同,老舍直接来源于民间的底层,他的文学创作走的是一条并非有意为之的作家之路,而是更多地出于民间生活所迫,这种独特性也直接影响了老舍小说的叙述策略和价值立场的选择。
一、贫民视点的形成
熟悉老舍小说的读者会发现,老舍小说的人物形象有一个普遍的特征,即他们总是处在命运的层层威逼与压迫之下。如《骆驼祥子》里的祥子,想靠自己的努力买上一辆人力三轮车从而过上好日子,结果却被命运无情地颠簸,祥子“三起三落”,最终成为了作家所言的“个人主义的末路鬼”。再如《月牙儿》中的“我”,只想“不做娟妓”,过最简单的生活,因而离开了母亲,但最终还是被逼走上了沦落之路;对比他这些小说中的人物的生命境遇与作家本人的创作历程,极耐人寻味的是,老舍走上文学创作之路也颇似他小说中的这类人物形象—为生活所迫者。
老舍的父亲是旗军,每月仅三两银子,全家生活十分困窘。老舍后来回忆:母亲生老舍时已经四十一岁,贫困加劳累的生活使她勉为其难地生下了老舍。庚子之役,在与八国联军的战斗中,老舍的父亲死于北京护城之战,是被活活烧死的,这之后凶残的八国联军进城大抢掠,若不是运气好,当时年仅一岁的老舍就成了强盗们的刀下之鬼。父亲死后,家里原有的微薄的收人都丧失了,一家四口只得靠母亲缝洗补浆得到些收人,才免于挨饿。艰难困顿之中,长大了的老舍好不容易成为小学教师,全家的生活才开始有改变。之后又在种种机缘下,1924年9月,老舍来到英国东方学院做教师,在英国生活之窘困自不待言,还要寄钱回家奉养年事已高的母亲,他只得节衣缩食,长期住在学生公寓。生活窘困,寂寞之下,老舍就拼命看 英文 小说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同时他想起了家,想起了自己以前的生活,于是把这种以往的生活经验化为了小说创作的诸要素。比如他的第一篇小说《老张的 哲学 》就是描写他在北京作教师时的社会生活和所见的社会 政治 运动现象,而对这种社会运动的价值判断标准也完全按照先前在北京做教师时的认识,而紧接着的《赵子日》也是写一些学生的运动,在文中表现了对学生运动的反感态度。这两本书都成为国内当时较为畅销的小说,小说创作的微薄稿酬使得老舍艰难的生活有了些许喘息之机,也使得他看准了这是一条不错的谋生之路。后来老舍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说:“作品虽坏,到底是我的心血啊,病倒即停止工作,病稍好时所写的坏东西再不拿去换钱,我怎么生活下去呢?”。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老舍的小说创作走的是一条异于其它作家的独特道路,产生于贫民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成为他小说叙述之中的支配性因素。这也使得他的小说在创作之初几乎未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他说:“我不能吃喝我的作品是‘人类改造丸”。显然老舍的创作不像梁启超所言的小说要担负“改良群治”和“新民”的社会责任,他只是在国外,表达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和价值判断,因而不太重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老舍在《五四给了我什么》中说:“反帝国主义使我感到
老舍作品中的平民精神,有一个方面是应该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那就是对人的看法,在老舍的作品中,道德标准有着很突出的作用,因而对与错,正义与邪恶,善良与奸诈是径渭分明的,但是老舍在对待人的态度上却是比较复杂的,他在《我怎样写(老张的 哲学 >》中说,“我恨坏人,可是坏人也有好处,我爱好人,而好人也有缺点”,“我只知道一半恨一半笑地去看世界”,这并不意味着老舍是非含混,而是体现了老舍一种温情和宽厚的民间写作立场。在老舍的笔下,像虎妞这样的从外貌到内心都比较丑陋的人物,尽管她有很多令人厌恶的地方,但她也有令人理解和同情的地方,老舍在对民间世界进行揭露和批判的时候,总是透着一股宽厚和温和。即使嘲讽,用笔也不失深厚,如《正红旗下》写家宴上的礼让:“酒席虽然简单,入席的礼让却丝毫不打折扣,‘请您上坐,那可不敢当,不敢当!’‘您要不那么坐,别人就没法坐了!’直到二哥发出呼吁‘快坐吧,茶都凉了,’大家才恭敬不如从命地坐下…。由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他的批判没有鲁迅那样深刻辛辣,没有张天翼那样尖刻锐利,也不同于钱钟书那种智慧典雅的风情,老舍的批判就是北京人最常见的那种损你一下,不温不火,虽然是批评了你,但绝对是让你下得了台,心里很有数,但嘴边留点儿情,这就是一种平民精神的体现,这是老舍对平民精神的一种既是无意识而又自觉的追求。
平民精神也是一种包含价值因素的情感态度,其具体化为笔墨间的亲切、体贴,作为底子的是作者的人生态度。既如老舍,在 现代 作家中,现世的,几乎没有任何行而上的思考,也极少浪漫情绪,难有超越追求。他是个天生的现实主义者,因而其平民精神决不像流行文学那样外在,它不只是一种文学语言现象,而有着更深层的基础,这不仅是知识分子对于民间大众,而且也是人之于人的价值观念上的平等感。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那老舍在《老牛破车》里所自称的“写家”就有了更丰富的意味,在老舍本人看来,写作无非如匠人做工,艺人做艺,在谋生意义上是平等的,写作在谋衣食之资这一点上也更是平凡的,老舍出于其与民间社会的生活和精神联系,出于他独特的人生理解、人生价值估量而有了这种平等感。
三、双重距离中的批判
照理说,对民间社会人物的描写极易使老舍流于像鸳鸯蝴蝶派之类的通俗作家行列之中,但老舍的小说却获得了独特的文化意义,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识,显然单单一个平民精神是不足以解释的。这还与老舍所处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他与五四之间形成的距离有关,这种距离也是采用民间的贫民视点进行叙述的必然结果。
众所周知,老舍没有参加五四运动,五四爆发时,他是一名小学教师,是“五四”的看客,从某种程度说,五四学生运动的激进行为对他的工作岗位造成了冲击,威胁到了他好不容易得来的一份工作。1924年到英国后,老舍也未受到西方激进思潮的影响,英国本来就是一个保守主义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老舍在伦敦的文化背景创造了一个文学创作所必需的观照距离,一种从新的角度加以审视的可能,这样他在对以前的生活进行描述时,英国文化不可避免地成为他小说的参照对象,正是这种参照体系的形成,产生了老舍小说对民族文化的批判性,同时又使其批判性与鲁迅等五四主流知识分子的批判性区别开来。
在谈到老舍小说的批判性时,国民性问题是一个无法绕开的主题。20世纪20年代以来,国民性问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