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灵魂人物,他拥有无穷的本领,誓要追求绝对的自由,因此他高扬个性的旗帜,充当社会的急先锋,然而在世俗常规的束缚之下,在吴承恩的正统思想的介入中,孙悟空最终不得不走上统治阶级为他安排的取经之路,从此被纳入秩序化管理之中,丧失了自我,成为失败的英雄。 【关键词】 压制 顺服 功名 正统思想
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1]美猴王为求长生一开始便去斜月三星洞拜师,希望凭借自己的本领达到生命的极致自由,然而终归无望,孙悟空最终不得不走上统治阶级为他安排的取经之路,纳入秩序化管理之中。
人不可能是完全自由的,他必然会受到束缚,从而迫使你达到对秩序的认同,否则各种势力便会蜂拥而至,强迫你就范。孙悟空就在外在的束缚之下,不断磨灭自己的个性,从而成为维护落后秩序的“行者”。这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一、外界的束缚
孙悟空是“天地育成之体,日月孕就之身”,从他的出生来看,突破了人伦关系上的自由,是一个不受宗法制度和礼教桎梏的一个绝对自由的个体,追求自由是他的天性。更生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中“不伏麒麟管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的洞天福地,但是死却与生形影相随。孙悟空为了摆脱这个枷锁,远渡重洋,访仙求道,在灵台方寸山修得“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之身。但死作为佛仙道的专属权利,即使你有无限的本领,但你无权无势,怎容得你来破坏,遂阎王差来小鬼勾魂,惹的孙悟空性起,搅冥府,强销生死簿,突破生死束缚,走上永生之路。
一个妖仙竟然闹龙宫,搅地府等一系列惊天动地的事终于上达天听,惊动了深喑秩序化管理的天庭,为了消除不安定的隐患,把他纳入秩序化管理机构,便招安上天庭当未入流的弼马温,要把他“籍名在篆,拘束此间。若受天命,再后升赏;若违天命,就此擒拿。”天庭是打如此的如意算盘,悟空也安于现状。在悟空不明就里的情况下,他勤勤恳恳,把马养的膘肥体壮,当权者玩弄权术,伤了悟空的自尊。孙悟空觉醒了,他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他怒了,有无限本领的他,如何能容忍他被漠视呢,于是他反下天庭,誓要当极品的“齐天大圣”。天庭派兵来抓,他打的天庭众将惨败而归。无奈之下,天庭那帮息事宁人的腐朽的统治阶级妥协了,为了“收他的邪心,使不生妄”,封他为“有官无禄”的“齐天大圣”。“在蟠桃园右首起一座齐天大圣府,府内设个二司:一名安静司,一名宁神司”,安静,宁神,顾名思义,是安抚、控制之意,要“着他安心定志,再勿胡为”。悟空每日在天上“自由自在”,“结交天上众星宿,不论高低,俱称朋友”,引起天庭恐慌,怕他“闲中生事”,建议“不若与他一件事管了”,明知猴子爱吃桃,昏庸的玉帝叫他管理蟠桃园,为今后的大闹天宫埋下了伏笔。
王母娘娘召开的蟠桃盛会,座上无名,再次让孙悟空大悟:齐天大圣的名号只是个空衔,他是无法凭实力在天庭占有一席之地的。他愤然了!自尊与自信再次受挫,反抗的怒火在心中升腾,于是干脆“不待他请,先赴瑶池”,最终大闹天宫,搅的那欢欢喜喜的蟠桃会“荒荒凉凉,席面残乱”,而且直打的“九曜星闭户,四天王无影无踪”更喊出了“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号,让天庭惊恐不已,忙请来如来镇压。如来几句甜言蜜语就把悟空哄了,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不得“展挣”,名曰“五行山下定心猿”。五行山不仅仅是让他行动上失去自由,让悟空饥餐铁丸,渴饮铜汁,历尽煎熬,更重要的是要压制他的心,实质上“五行山”就是那封建伦理的象征。此时,悟空除了妥协还是妥协,别无他法,只能知悔,求菩萨方便一二,救他一救,从此走上取经之路,归入世俗的约束和禁锢之中。
孙悟空在受观音点化之后,就立誓要确保唐僧去取经,他听闻唐僧要来,就“昼夜提心,晨昏吊胆”,做好殷勤保护取经人的准备。但是五百年的痛苦折磨,却仍然不能让孙悟空管住他那追求自由的心。他虽为佛门所救,但思想行动却依然与佛家格格不入,想打虎便打虎,想杀人就杀人,我行我素,不服管教,以致引发了师傅的恼怒,坚决不收这个顽烈的徒弟。于是,为了让孙悟空“遵教令”、“受正果”,观音略施小计,就将一个紧箍戴在孙悟空的头上。从此以后,金箍束缚住了他“逍遥自在耍子”的天性,让悟空在如来、观音的指引之下,历经八十一难,道果完成,金箍消失。貌似金箍消失了,实则在悟空心中生了根。貌似悟空获得了自由,其实是金箍成了悟空内在的精神枷锁,让他全然顺服,皈依佛门,接受各种成规束缚,从此陷入了阶级统治的黑洞中去,坐上了统治阶级的第46把交椅,受封“斗战胜佛”。
与之相配套的是紧箍咒。紧箍咒又名“定心真言”,可见是用来稳定心志,收束心志的。紧箍咒让孙悟空受尽折磨。只要孙悟空一不合唐僧之意,唐僧便念紧箍咒,让悟空头疼欲裂,从此行动不的自专,明代的谢肇制曾精辟的概括了它的作用:“《西游记》漫衍虚诞,而其纵横变化,莫以猿为心之神也,以猪为意之弛,其始之放纵,上天下地,莫能禁制,而归于紧箍一咒,能使心猿驯伏,至死靡他,盖喻放心之喻,非浪作也。”[2]
八十一难是本书的精彩所在。佛家有云:九九归一,八十一难是神佛精心安排的。一路上,神佛在路上设置了多少的魔,但是他并不要求悟空一定要灭多少的魔,他们的目的是要悟空“破心中贼”,达到六根清净,所以悟空一出五行山就要灭“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六贼,尤侗更是直言“盖天下无治妖之法,惟有治心之法”。[3]儒家圣人孔子提倡要“克己复礼”即人必须要克制个人的欲望,战胜自己的私心,恢复礼的权威,一切思想和行动都要自觉符合而不违背礼的规定,克制自己的利益和需要,去维护和服从社会制度和伦理道德。元代虞集在《西游证道书原序》中就说到“虽其书离奇浩汗,亡虑数十万言,而大要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收放心而已。”[4]可见,妖就是用来磨灭悟空的心志,使他能安心服从统治者的约束,收敛他的性情,为此他灭了具有反抗性的二心,从此只剩下服从的心。
一只天产石猴,突破了人伦关系,但却摆脱不了世俗常规的束缚,除了外界的约束,是否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辨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决定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可见孙悟空的自身才是症结所在。
二、悟空的自我束缚
如果孙悟空不受世俗所拘,那么他仍呆在花果山自由自在,可事事岂能尽如人意。封建社会的思想禁锢渗入方方面面,各种因袭的正统观念深入他的骨髓,他不再是无欲无求,花果山亦不能满足他那充满欲望的心。
首先使“忠孝”的思想。忠孝是儒家的第一教义。儒家思想中有“移孝作忠”之说,用“孝”的思想来牵制世人,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温良恭俭的顺民。《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更是一入世就受到孝的牵制。清代学者张含章在《西游正旨后跋》中说到“猴王初学道,是孝子指师;玄奘初出门,是孝子引路;及还丹纯熟,脱胎换骨,仍是孝子指往灵山:则孝子者,百行之先,仙佛之根也。”
如来观音为让孙悟空顺服,亦用孝来牵制他。观音原可在悟空知悔时就放他出来,让他自行去找唐僧拜师取经,但他偏不。他们要让唐僧来救,从而在悟空的心理形成一种报恩思想,从而接受唐僧的领导,他们的目的达到了。悟空在二十七回三打白骨精被唐僧“恨逐”时就说:“老孙因大闹天宫,致下伤身之难,被我佛压在两界山;幸观音菩萨与我受了戒行,幸师父救脱吾身;若不与你同上西天,显得我‘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他对唐僧的“恨逐”并不怨恨,相反就是在唐僧逐他出师门时,他仍还要用三根毫毛变作三个悟空,连同本身围住四方,“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离去后仍停云止步,良久方去。
“ 忆昔当年出大唐,岩前救我脱灾殃”的思想使他心中满是唐僧的烙印,即使被红孩儿烧的“火气攻心,三魂出舍”之时,醒来的第一句话便是“师傅啊”!沙僧说他是“生为师傅,死还在口里”。就是要救师父,也要下海洗净身子,因为师父爱干净。为了唐僧,一生只拜三人的悟空竟拜了妖精,为唐僧他是“使碎了六叶连肝肺,用尽三毛七孔心。”为师父不惜受辱于人。终于在孙悟空的心中成功的植入“孝”的思想。在七十二回,写唐僧出于对徒弟的关心准备亲自去化斋,孙悟空不能接受的说:“你要吃斋,我自去化。俗语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岂有为弟子者高坐,教师傅去化斋之理。”第八十回,写唐僧患病难行,怕耽误事,孙悟空安慰道:“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等与你做徒弟,就是儿子一般。又说道:养儿不用阿金溺银,只是见景生情便好。你既身子不快,说什么误了行程,便宁耐几日,何妨!”孙悟空常以儿子自居,并努力扮演好这一角色,而“孝”也成为维系取经队伍的重要纽带。在小说的三十一回中,写唐僧遇难,猪八戒向被逐出师门的孙悟空求救时就苦苦哀求道:“万望哥哥念‘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情,千万救他一救。”最终打动了孙悟空。在教训百花公主时更是一副儒家说教的口吻:“盖‘父兮生我,母兮鞠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故孝者,百行之原,万善之本”,另人惊诧。在孙悟空心目中何为孝,在三十二回中,他明确的说“顺父母言情,呼为大孝”。可见,在孙悟空心中,儒家的正统思想是根深蒂固的。
但是起初,悟空并没有君君臣臣、尊卑有序之类的观念,否则也不会大闹天宫了。但随着取经的进行,悟空孝的观念与日俱增,进而上升到国家,他希望君主能够把“三教归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他完全接受了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不平等的等级制度。他初上天庭时,只是朝玉帝唱了个大喏,并不朝礼,甚至想通过武力来打破这不合理的社会,但是,在唐僧这“封建道德的传声筒”[4]的直接作用下,他屈服了,他放弃了,他甘心为这制度服务,成为一个“立帝货”,他见玉帝时恭敬了,他在五十一回时甚至说出了“伏乞天尊垂慈洞鉴,降旨查勘凶星,发兵收缴妖魔,老孙不胜战栗屏营之至。”这话奴颜婢戚,令人汗颜。他也知道自己的缺失,因为那根象征他自由的如意金箍棒丢了,他现在是没棒弄了。但他却热爱这为奴的生活,甚至引以为傲,因为这样,他获得了统治阶级的宠爱,在七十一回,金毛犼说他“你既脱身保唐僧西去,你走你的路便罢了,怎么罗织管事,替那朱紫国为奴,却到我这里寻死!”悟空答道:“贼泼怪!说话无知!我受那朱紫国拜请之礼,又蒙他称呼管带之恩,我老孙不知比那王位还高千倍他敬之如父母,视之如神明,你怎么说出‘为奴’二字!我把你这罔上欺君之怪!”
麦克法伦说:“知道一个人的枷锁往往是自由的第一步,如果这个人对枷锁出于无知状态,或热爱这些枷锁,那么他定不会获得自由。”[5]是的,悟空是知道这些枷锁的存在,但是,五百年的不得展挣,使他渴望得到行动的自由,他希望观音能给他指条明路,于是观音希望他当唐僧的徒弟“秉教伽持,入我佛门,再修正果”,他连喊两声“愿去!愿去!”深怕观音反悔似的。可见,他对正果的渴望是如此的强烈,从此以后,他“昼夜提心,晨昏吊胆,只等师父来救我脱身”同修正果,共同取得天界的重新认可。
其实悟空是可以避免紧箍咒的磨难的,也可脱离被异化的命运的。就在他刚出五行山,打杀六贼后,唐僧怪他一味伤生,去不得西天,做不得和尚之时,他无法忍受,一气之下出走了,如果他不渴望所谓的“金身正果”,那么他就可以回到花果山过逍遥自在的生活。但是他是渴望得到正果的,所以在听到龙王说“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取得正果”之时,他听完之后,沉吟半晌不语,在龙王的催促下,他“急耸身”回到了唐僧身边,被骗带上了金箍儿,从此失去了思想的自由,被纳入秩序化管理中。
从此以后,他对正果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就连曾经视为自在为王的花果山对他也失去了吸引力,在他诛草寇被唐僧驱逐时,他已不是回花果山,而是去紫竹林,他已放弃了原来的自我,他被异化了。就算是因不满唐僧而产生的二心——六耳猕猴(六耳猕猴实则是孙悟空的潜在意识的化身),打晕了师傅,抢了包裹,为的又是什么?六耳猕猴说“不因我不上西天,亦不因我爱居此地;我今熟读了牒文,我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经,送上东土,我独成功,教那南赡部洲人立我为祖,万代传名也。”他想突破唐僧的束缚,但正果对他的诱惑力是根深蒂固的,他想得到统治阶级的重新认可,他想重回到秩序化管理当中。在八十回时有一段悟空的自白,当悟空看到唐僧头上有“祥云飘渺,瑞霭氤氲”时,他想“若我老孙,那五百年前大闹天空之时,云游海角,放荡天涯,聚群精自称齐天大圣,降龙伏虎,消了死籍;头戴三额金冠,身穿着黄金铠甲,手执着金箍棒,足踏着步云履,手下有四万七千群怪,都称我做大圣爷爷,着实为人。如今脱却了天灾,做小伏低,与你做了徒弟,想师傅头顶上有祥云瑞霭罩定,径回东土,必定有些好处,老孙也必定得个正果。”为了正果,它可以放弃自由的追求。
《西游记》四十一回,悟空哭道:“一心指望成正果,今日安知痛受伤!”如果当初他不嫌弼马温官职小,不去计较有无赴蟠桃会资格,他怎会落入如来手掌?以至金箍加顶,派往西天取经,历尽艰辛,几丧性命,最后虽得道成佛,却失去了自我,悲到深处,又怎能不放声大哭?在《西游记》中,有无穷本领的孙悟空共哭了25次,其实,深究实质是为了名。孙悟空也深深了解造成自己深陷秩序之内的原因。在《西游记》三十三回,悟空的哭道:“这正是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西游记》七十五回,悟空哭道:“想是我昔日名高,故有今朝之难。”这些都是哭时真言。《西游记》九十九回,师徒四人遭了第八十一难后,孙悟空的一番言语,更是流露了这种心态,带有很大的总结性:“行者气呼呼地道:‘师父,你不知就里,我等保护你取获此经,乃是夺天地造化之功,可以与乾坤并久,日月同明,寿享长春,法身不朽,此所以为天地不容,鬼神所忌,欲来暗夺耳。……’三藏、八戒、沙僧方才醒悟,各谢不尽。”为有“名”高,必遭此大难。
孙悟空从一开始就爱名,他怕死,因为他怕“一旦身亡,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内”。当他听到太白金星下界招安时,他“急整衣冠,门外迎接”,受封弼马温,它欢欢喜喜,尽心尽力,把天马养的肥肥壮壮,但当他得知,那是未入流的弼马温时,他不觉心头火起,咬牙大怒,认为“养马者,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毅然反下天去,拉起“齐天大圣”的旗号,声言只要玉帝封他个齐天大圣,“不须动众,自当皈依;若是不遂我心,定要打上凌霄宝殿。”玉帝无奈,只能封他个有名无禄的“齐天大圣”。于是悟空遂心满意,喜地欢天,在于天宫快乐,无挂无碍, “更不知官衔品从,也不计较俸禄高低,但只注名便了”。只因蟠桃会上没有他的座位,反下天去。可见,弼马温之辱,齐天大圣之有名无实,所有的这一切都让他羞恼万分。自以为身怀绝技而心高志远,一心想建大功,于是有了一场轰轰烈烈、畅快淋漓的闹天宫,最后的结果是被如来压在五行山脚下。这一压就是五百年,五百年的饥餐铁丸,五百年的渴饮铜汁,让他的形象十分狼狈。就这样,让一个渴望自由的孙悟空变成了一副非神、非人、非兽的鬼相:压在石匣中,头上堆苔藓,耳中生薜萝,鬓边少发多青草,颔下无须有绿莎。眉间土,鼻凹泥,十分狼狈,指头粗,手掌厚,尘垢余多。这就是悟空的天庭悲剧。好“名”是人的社会性的集中体现。然而孙悟空的好“名”却带有一种悲剧色彩。为什么呢?。因为他所追求的“名”超过了他的能力。他所宣扬、追求的“名”是威慑诸天神佛,使一切妖邪惊魂丧胆救世英雄的共名。孙悟空虽然漂洋过海学了一身本领,但是他身为一个下界仙石所生的无名之辈,在天上有玉帝诸神的统治、地下有阎王老子握命的环境里,他是找不到施展才能的天地的。于是他在求名的道路上便连遭冷遇,受尽挫折。在名的驱使下,为了能拥有统治者给他无上的荣耀,他只能为当权统治者出生入死,,所以他为乌鸡国国王灭外道,立帝王;替车迟国国王灭诸邪;为朱紫国国王三折肱。这就是封建统治者的高招,他们用功名利禄即封建特权做诱饵,使天下英雄尽入我榖中。
悟空爱名,什么时候都不愿低人一头,就是当妖,也要当“历代驰名第一妖”。悟空爱名,这是他的死穴。然而妖魔却不买他的帐。就是八戒也利用了他这死穴,在遇黄袍怪时,义激孙悟空,说黄袍怪骂他“是个甚么孙行者!他若来,我剥了他皮,抽了他筋,啃了他骨,吃了他心!——饶他猴子瘦,我也把他剁鲊着油烹!”“行者听言,就气得抓耳挠腮,暴躁乱跳。”所有这一切只因为“老孙只图名,那里图什么宝贝”,他对名有着强烈的愿望。即使是被佛祖压了五百年之后,热情仍不减当年。他盼望唐僧的到来,希望能在人间一展身手。遂,一旦身子获得自由,反而显得更为强烈。孙悟空一出石匣,便杀了六贼,要做自己的“主人公”。那三藏却由不得他做此事,絮絮叨叨,简直没个完。当然此时的三藏还没能力管辖这个目空一切的徒弟,只得由他使性子,纵身跳往东海龙宫。但在龙王的开导下,劝他“不可图自在,误了前程。”孙悟空屈服了。最终孙悟空修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就是“名”,是悟空在人间所追求得到的“名”。孙悟空是一个爽快之人,但他听了龙王的话,何以沉吟半响不语?其实孙悟空心中已意识到,要修成正果,求得其“名”,必须服侍真假不辩、善恶不分的唐僧,接受他的糊涂教诲及约束,而这又是与他追求自由的意愿所不相符的。但悟空毕竟为“名”所惑累,怕误前程,便终于决定回去保唐僧了。由于这是沉吟半响后的决定而显得勉强,因此毫不奇怪以后有孙悟空的几次“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的事情。只有花果山,才是他真正自由自在的王国,是他消愁避世之所。然而,西天求经路上,孙悟空必须依赖唐僧受他束缚,受他驱使,才能取得真经修成正果,实现自己对“名”的追求。这就是孙悟空一心求“名”,“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的悲哀。虽然他最终到达西天,达成正果,但是他从此丧失了个性的自由精神,换来了世人所追慕的虚幻空名,抑或还有养尊处优的地位,当从此以后,他只剩下了剥蚀灵魂的躯体。
朱光潜说“对悲剧说来,紧要的不光是巨大的痛苦,而且是对待痛苦的方式,没有对灾难的反抗也就么有悲剧。”[6]悟空对不平等的制度反抗过,但失败了,于是,他认同了这个制度,他积极地为他效力,把自我给丢失了,于是就验证了鲁迅的那句“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7],悟空成了悲剧英雄!
有人认为孙悟空变节了,是投降者,其实不然。要知道孙悟空思想的前后变化,决不是造反与投降的那种立场上的根本对立,而是由于受吴承恩封建正统思想的局限。吴承恩把他一生的愤懑不平全寄托在孙悟空对巨灵神说的一句话上,他说:“且留你性命,快早回去,对玉帝说:他甚不用贤!老孙有无穷本事,为何教我替他养马?”无疑是说,我吴承恩有经天纬地之能,却为何让我做芝麻官。
三、吴承恩的束缚
《淮安府志》中记载吴承恩“性敏而多惠,薄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丽,有秦少游之风。”鲁迅说吴承恩是“通才,敏慧淹雅”[8],但是在科举的道路上却很不得意,自从考中秀才后,就一直名落孙山,直至33岁时补上一个岁贡生,取得一个做官的机会,但是,由于这件差事不合他的性格,不久,就耻折腰,遂拂袖而归。这样的经历让他塑造出一个别样的孙悟空出来,一个因玉帝“甚不用贤”两次反下天宫,并喊出要改朝换代。但是,身为封建知识分子,但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并做过王府纪善的吴承恩,怎会允许改朝换代的事发生,于是,作者立马介入,用如来的一只手把它镇压了。这是吴承恩的思想的局限性对悟空的约束。他对孙悟空此举的评价是“伏逞豪强大势兴,降龙伏虎弄乖能。偷桃偷酒游天府,受箓承恩在玉京。 恶贯满盈身受困,善根不绝气还升。果然脱得如来手,且待唐朝出圣僧。”这是因为吴承恩虽对现实不满,但是他并不想推翻现有的封建制度,他只想通过改良来改变现有的状况,所以,无空喊出的是“皇帝轮流做”,在他的观念中,天宫中还是要有一个皇帝的。就是因为他认识的局限性,所以只能承认如来的那只巨掌。于是,孙悟空“知悔了”(第八回),甘心为奴。吴承恩希望有一个“佞人远,古道还”[9]的社会,新君代替昏君,于是他发出了“谁能为我致麟凤,长令万年保合清宁功。”[10]为了实现他心中的目标,他只能借助悟空手中的那根如意金箍棒,把它作为心中的“斩邪刀”[11],杀尽腐朽的封建社会中的妖魔鬼怪,于是在四十五回中,悟空命令雷公“老邓,仔细替我看那贪赃坏法之官,忤逆不孝之子,多打死几个示众!在八十八回中因为玉华王是贤王,他便收三个太子当徒弟教他们武术。可见,吴承恩正是通过他笔下的主人公孙悟空来寄托他的
政治理想的。吴承恩在《禹鼎记》中就说他的文章“不专纪鬼,明纪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今人郝世峰评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时就说,“吴承恩对待孙悟空的态度是:既瞻前,又顾 后——既从异端倾向中看出了希望,但又不能改变维护封建主义的立场,既大胆,又担心——既要发挥孙悟空的作用,又要对他的异端倾向加以一定的限制。这确实是很矛盾的,但是这也正是复杂的社会条件的反映。吴承恩那个时代所要求于一个作家的,也只能是这样的思想水平了。因此,我们又不妨有理由地认为,吴承恩对于孙悟空的描写是尽了一个作家应尽的
历史使命的”[12]。这是符合社会现实的。吴承恩作为封建社会的仕子仍不能超脱封建思想的限制,程朱
理学,八股取士让他臣服,所以他一面让悟空津津乐道他大闹天宫的历史,另一方面,又让他经常宣扬自己改邪归正,弃道从僧,并要悟空说出他要“秉教沙门,再不敢欺心诳上”。
那时代,以吴承恩为例的封建知识分子,虽说那时受到了先进思潮的影响,但是从未见过成功的反抗斗争,无论他们怎么努力,最终还是回到封建传统中寻求解决的办法,例如吴承恩虽极力的对宗教神权作了讽刺,如骂如来是妖精的外孙,但仍十分露骨的宣扬了宗教迷信的封建糟粕,他认为“一饮一啄,莫非前定”(第三十九回),在八十七回中,借悟空之口说出了要解凤仙郡无降雨的方法是“但作善可解”,他告诉凤仙郡郡侯“若回心向善,趁早儿念佛看经,我还替你作为;汝若仍前不改,我亦不能解释,不久天即诛之,性命不能保矣。” 更认为“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可见,封建思想对吴承恩和他笔下的悟空毒害之深,这正如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可以翻出十万八千里,却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一样,闹来闹去始终没能闹出封建制度这“手掌心”以外的地方去,吴承恩的思想也被“紧箍儿”紧紧的箍在封建思想的范畴里。
结语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总要限制在一定的规范之内。在明末,虽说有个性解放的思潮,但是,作者从未看到成功的反抗,因此他无法超越,所以他笔下的孙悟空也必逃脱不了被诛心的惨剧,因此,我认为,孙悟空是一个失败了的英雄。
人生最痛苦的,莫过于自我价值的丧失,悟空的生命历程,就是一个个体生命消失于社会的过程,就是一个理想不断失落的过程,就连行动的自由,思想的自由也被剥夺了,最后只剩下剥蚀灵魂的躯壳。张书绅说“人生斯世各有正业,是即各有所取之经,各有一条西方之路也。”[13]所以,孙悟空的历程其实可以看作是人生历程的象征。每个人都经历了年少的率真、自由和快乐。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在与社会的接触中,不断受到抑制、被修正,被摧残,从而不得不放弃原来的自我,被社会所同化,最终丢失了自我,被纳入秩序化管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