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文学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汉语言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   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论文   文学艺术期刊
论死亡与救赎在主题写作中的应用
摘要:动荡的社会环境以及个人的不治之症都对弗朗纳里·奥康纳的作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她的作品到处充满了死亡与救赎。主要从社会环境和个人的不幸经历这两个方面来探讨《好人难寻》的写作背景以及分析死亡与救赎这一主题在该作品中的运用。
  关键词:奥康纳;《好人难寻》;写作背景;死亡;救赎
  
  弗朗纳里·奥康纳(1925-1964),美国南部一位非常出名的女作家,出生于美国南部的佐治亚洲萨凡纳市,信仰天主教。作为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浓郁的宗教气息是奥康纳作品的一大特色,是她作品的精神,更是她的灵魂寄托,而暴力则是她在作品中表达其作品精神的一个手段。她认为,“人一旦背离宗教就会表现出反常的行为和变态心理,只有靠暴力或死亡与原先的世俗道德价值观痛苦决裂之后,才能获得赎罪和得救的机会。”作为描写古怪的人物、奇异的事件、骇人的暴力与死亡的作家,奥康纳常常被人誉为是一位哥特式的作家。另外,奥康纳素有“创造畸人的能手”之称。她相信作品中人物的畸形能使读者更深的洞悉人性,了解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弊端及人生真正的意义。因此犯罪与救赎、死亡与天惠、毁灭与再生便成为她作品的主题。《好人难寻》就是表现这一主题很典型的作品之一。本文主要探讨《好人难寻》的写作背景以及死亡与救赎这一主题在作品中的运用。
  
  1《好人难寻》的写作背景
  
  奥康纳的作品之所以古怪,主要是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二战后,在工业革命和经济浪潮的冲击之下,垄断资本主义在美国迅速发展,整个社会进入了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阶段。战后的美国人一切以物质来衡量,信仰几乎消耗殆尽,人们处于一个孤独、无助的境况,整个社会处于一个精神荒原的阶段。原来南方那种重视风度和等级的价值观也在以经济为中心的社会价值观下被摧毁得支离破碎,人们的心灵找不到依托,容易走向极端,暴力惨剧便成了现代社会的问题。随着原有宗教信仰的没落,传统观念的僵化,再加上工业革命的负面影响,西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演变成一切以金钱和物质为中心,人们难以找到精神的家园,心灵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作为依托,造成整个西方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离,自我为中心,好人难以寻觅,而不断发生的暴力惨剧更使人人自危,犹如生活在罪恶的世界里。“现代人由于失去信仰而丧失了生活的根基,在生活的苦难和重负中找不到光明与出路。在迷惑与绝望中要么成为非理性的世俗世界的牺牲品,要么就走向极端,以粗暴的反抗对待不幸,最后走向表演恶魔的角色。”为了唤醒麻木不仁的民众,奥康纳将死亡与救赎作为她作品的主题,让他们意识但自己所处的环境,从而得到救赎。
  奥康纳个人的不幸经历对她的作品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16岁时,父亲便死于狼疮。1950年12月,她自己也患上了同样致命的疾患——狼疮。1951年,她回到佐治亚,并与母亲住在安德鲁谢镇的农场度过了人生最后的14个春秋。在这里,她过着几乎封闭的生活,用坚强的意志战胜疾病,一如既往地进行文学创作。1964年8月,康奥纳病逝,年仅40岁。她个人的疾病和她父亲的过早去世使她将“死亡”和“灾难”作为她一生创作的中心问题,也使她对死亡有了不同寻常的认识。她并没有认为自己身世的悲惨,相反她认为自己身患绝症的事实让自己有了冷眼观察社会的能力,能够以犀利的目光剥开人性中的丑恶一面让别人看。她认为人必须生活在死亡的阴影之下才能更为实际,才能有机会获得赎罪的机会,得到上帝的“天惠”。
  
  2死亡与救赎这一主题在作品中的运用
  
  《好人难寻》讲述的是一个普通中产阶级的六口之家驾车去佛罗里达州度假,老祖母闻说逃犯“不适时宜的人”可能向佛罗里达州方向流窜,力图说服儿子改变计划去田纳西。但她的建议没有得到采纳。在出游的路上老祖母心血来潮要去看她记忆中的一坐荒废的古屋。由于路途的艰难他们出了车祸,又祸不单行地遇上了“不适时宜的人”三个逃犯,最后被逃犯一一枪杀的故事。
  故事的前半部分始终围绕老祖母这个滑稽的喜剧人物,她是西方文明社会现代人的代表者。表面上看起来她是一个仁慈,怀旧,充满爱心的老人。实际上她是生活于现实表面,自私虚伪,头脑空虚,以自我为中心,宗教意识淡漠的人,她的品行俨然是西方文化之自我中心主义的化身。文章的一开始,她就竭力劝说儿子改道去田纳西度假,并给出冠冕堂皇的理由,“那自称‘不合适宜的人’的杀人犯从联邦监狱越狱,正朝着佛罗里达逃跑。”她的这一番说辞在故事的开始似乎暗示着故事的悲剧结局。老祖母的价值观念非常肤浅,判断一个人的好坏仅凭其外表和经济状况。外出度假还特意精心打扮了一番,“头上戴着一顶藏青色草帽,帽檐上系着一束白色紫罗兰,身上穿着藏青色带小白点的连衣裙,衣领和袖口是镶着花边的蝉翼纱做成的,领口还别着一小枝带着小香袋的紫罗兰花布”,为的是“万一出了意外,看见她死在公路上的人会一下子就认出她是位贵妇人。”死亡的气息在旅程出发之前就弥散在空气之中。接着,老祖母由于不想把猫单独留在家,就偷偷的带上了车,这样后来车祸的发生也就是意料中的事了。出发不久,他们的车子便经过一片棉花地,其中有五六个坟墓,这就预示着他们一家五口即将葬身于此。途中,老祖母一家在佐治亚洲一家小饭店停车吃饭,店主红萨米提及上星期有几个家伙曾驾驶一辆破车经过此地。一切迹象表明这几个驾着破车的人很可能就是“不合时宜的人”这一群杀人犯,他们就在这一带逃窜,所以贝雷一家遭遇这一群杀人犯也就合乎情理了。在旅途中,她突发奇想要去看一座年轻时常去的旧庄园但不明说,为了达到目的,她故意煽动孙子们的情绪,致使一家子踏上了不归路。在车祸发生的时候,“不合时宜的人”一伙杀人犯目睹了翻车的过程,当他们行驶至出事地点时,老祖母一眼就认出了“不合时宜的人”,这也为全家的被杀找到了一条合适的理由。

  在恐惧之中,她一再请求“不适时宜的人”与她一起祈祷,并在听完他一番关于她对耶酥的看法的言论之后,感到一阵晕眩,跌入沟里,双腿盘坐,喃喃自语:“也许他(耶酥)不让死者回生的”。这时,她想到的是人的生存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帝是否派遣他的儿子来拯救世界和人类?“不适时宜的人”当然没有给予肯定的回答,他高声说:“如果我曾去过那里,我就会知道,我就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这时,老祖母的头脑突然清醒了一下,低声对“不适时宜的人”说:“哎唷,你是我的宝贝。你是我的一个儿子!”而当她伸手去触摸他时,三颗子弹接连射入了她的胸膛。老祖母在临死前瞬间对逃犯表示关爱的姿态,说明了她在临终前终于认识到她与眼前这个“不适时宜的人”的人一样,都是需要救赎的有罪之人。无疑在这一刻她接受到了上帝的恩宠,灵魂得到了救赎。可以说是“不适时宜的人”把她送到了天堂。另外老祖母死去的形象也是揭示作品宗教寓意的奥秘,在某种意义上是《圣经》关于人死之后进入天国的极为生动的写照:“半坐半卧在一滩血中,像个孩子似地盘着双腿,仰望着晴空微笑。”这个形象,与耶酥所说的凡人想要进入天堂的形象是相吻合的:“任何人若不像小孩那样去接受上帝的天国,谁就无法进入。”显而易见,老祖母之死表明她已接受了上帝的恩宠,其灵魂获得了救赎。而其他家庭成员直到临死也未认识到自己身上的罪恶,所以说他们虽然也死了,但死得毫无意义,灵魂并未得到救赎。
  综上所述,在奥康纳的匠心独运之下,这一家子所遇到的暴力惨剧背后,正是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思想,这些现代社会的畸形人,侧面上反映了面临精神危机的西方人,在暴力和死亡中获得精神上的超脱和灵魂的救赎。同时也为人们敲响警钟,希望人们重审自己的内心和灵魂,获得救赎,找回精神的家园,让好人难寻的世界得到改善,共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张建立.弗兰纳里·奥康纳其人其作[j].外国文学,1995,(1).
  [2]李公昭.20世纪美国文学导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3]张弦.解读奥康纳作品中的暴力[j].山东外语教学,2002,(3).
  [4](美)弗兰纳里·奥康纳,屠珍译.好人难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 上一篇文学论文:
  • 下一篇文学论文:
  •  更新时间:
    试论《三国演义》中英雄人物的死亡描写
    从李瓶儿之死看 金瓶梅 的死亡意识
    试析 西厢记 的两次 死亡 描写
    欲望·死亡·梦境
    苏童小说的死亡叙事
    鲁迅的死亡意识述略
    试论阎连科小说中的死亡意象
    虽生犹死,《习惯死亡》
    简析川端康成的“死亡情结”
    微笑而痛苦的灵魂——顾城诗作中的死亡意识
    《一束阳光》中“死亡”的不同解读
    浅析在欲望与死亡的边缘——浅析《欲望号街…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