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蘩漪是一个具有叛逆性格的女性。周朴园用卑劣的手段把她骗进了周公馆。周朴园仗着封建家长制的权威,在精神上折磨她,使她在精神上享受着无比的煎熬。她的性格渐渐变得烦躁、冷酷、乖戾。恰在这时,周萍带着年轻人特有的热情冲动闯进了她烦闷的生活,使她将要枯死的心得到了滋润、抚慰。尤其是周萍引诱她所表达的热情奔涌,点燃了她生命的火花。在“新鲜”与“诱惑”下,她认为周萍是唯一能给她幸福的人。她疯狂地爱上了周萍,并且把性命、名誉、自己一切人生都寄托在周萍身上。蘩漪在这种乱伦之恋中得到了精神上的安慰和情感上的满足。后来,周萍又去追求青春、美丽的四凤,抛弃了她。蘩漪在这种难以容忍的环境中激烈地报复周萍,想把她积累一生的愤怒都爆发干净。
【关键词】 封建社会 性格形象 爱情悲剧
四幕话剧《雷雨》是曹禺的代表作。这是杰出的现实主义家庭悲剧。同时,也是中国话剧走向成熟的标志。戏剧集中于一天时间—上午至午夜两点,两个舞台背景—周家客厅,鲁家住房,从周朴园家庭内外成员之间前后30年错综纠葛深入进去,写出了封建家庭的不合理关系所造成的罪恶和悲剧。剖析了人性中爱于恨的交织,故事被安放在30年的背景上展开,悲剧的冲突建筑在历史的积累与酝酿中,这就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揭示出悲剧的渊源。就如作者在《<雷雨>序》中说“情感上《雷雨》所象征的对我是一种神秘的吸引,一种抓牢我心灵的魔手。《雷雨》所显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报应,而是我觉得的天地间的‘残忍’,”这种自然的“冷酷”,在戏中,四风与周冲的遭遇足以代表,他们的死亡自己并无过错。这与封建家庭中不合理关系有关。曹禺在《雷雨》中塑造了蘩漪,侍萍,四风三个女性形象,曹禺也在《<雷雨>序》中说“他们这样盲目的争执着,泥鳅似地在情感的火焰里打着昏迷的滚,用尽心力来拯救自己,而不知千万仞的深渊在眼前张着巨大的口,他们正如一匹跌在沼泽里的羸马,愈挣扎,愈深深地陷落在死亡的泥沼里。”无论她们怎样挣扎,怎样呼号,最终也难以逃脱自己悲剧性的命运。曹禺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塑造了这三个让人深感同情的女性形象。也折射出当时社会腐朽和罪恶以及人性沉沦和挣扎。在这种形象中蘩漪表现得淋漓尽致,想用自己的挣扎来摧毁那个时代人对人性的扭曲。看不见的爱使她极力想冲破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诸多不和谐,致使她在人生的历程中苦苦饱受精神折磨。
一、门当户对的婚姻,不幸人生的开始
蘩漪受过“五四”时期新思潮的影响,渴望自由,渴望爱情,憧憬美好的未来。蘩漪又是中国的一个旧式女人,她的身上还是保留着封建社会女子的许多弱点:文弱、妥协等。蘩漪是一个新旧思想结合型的资产阶级女性。十八年前,聪明美丽、热情开朗的她奉着父母之命、媒言之约,怀着美好的幻想嫁给了周朴园,也可以说是周朴园用极其下流的卑鄙手段把天真的她骗进周公馆。“门当户对”的婚姻并没有让她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并没有实现她少女时的梦想,反而成了她不幸人生的开始。
周朴园比蘩漪大二十二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资产阶级人物,在哈尔滨修江堤时,他故意淹死二千多名工人,发了一大笔断子绝孙的昧心财,他勾结官府,镇压工人罢工,是一个实足的封建暴君。作为蘩漪的丈夫,周朴园是一个专制、虚伪、自私、冷酷和残暴的人。自从绝活之后,蘩漪由自由自在的“金丝鸟”变成了任人摆布的“笼中鸟”,成了“像死一样的女人。”
周朴园与蘩漪是令人羡慕的门当户对的婚姻。从物质上说,蘩漪对这门婚姻是无可挑剔的。房子、车子、票子全都有。周公馆里有丫环、仆人,她什么也不用做,只要开口,没有什么买不到的东西。她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养尊处优的富太太的上流社会的生活。然而,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的物质保障并没有与一个人的幸福成正比,蘩漪并没有因为富足的物质而过上甜蜜的生活。从精神上来说,蘩漪却是空虚的、缥缈的,蘩漪的精神极端空虚来自于她对爱情婚姻的强烈不满。在物质生活美满,精神生活空虚的同时,蘩漪开始了她人生的重大变化。
二、性格扭曲、思想极端
蘩漪聪明美丽,有自己的憧憬和对幸福,爱情生活的追求。但她跟周朴园结婚后被禁锢在封建家庭的牢笼里,18年来呼吸不到半点新鲜空气,人性受到了压抑,残酷的精神折磨把她渐渐地变为乖戾,悒郁,甚至阴鸷的人,作者赋予蘩漪脸色苍白,沉静,忧郁,眼光充满了一个年轻妇女失望后的痛苦与与怨望的外形特征,她第一次出现在观众面前使人一望就知道她是一个果敢阴鸷的人,正如刘西渭说:“什么使这出戏有生命的?正是那位周太太,一个‘母亲不像母亲,情妇不像情妇’的女性,就社会不健全的组织来看,她无疑是一个牺牲者,然而谁敢同情她,我们这些接受现实传统的可怜虫?这样一个站在常规道德之外的叛逆,旧礼教绝不容纳她的淫妇主有全剧的进行。她是一个沉了的舟,然而在将沉之际,如若不能重新撑起来,她宁可人舟两覆,这是一个火山口,或者犹如作者所谓“她是那被象征着的天时,而热情是她雷雨般的心情,她什么也看不见,就看见热情,热情到无可寄托的时际,便做成自己顽石,一跌绊了过去。再没有比受到嫉妒更直更窄的路了,简直比上天堂的路还要直还要窄,但是,这是一个生活在黑暗角落的旧式妇女,不像鲁大海,同是受压迫者他却有一个强壮的灵魂,她不能像他那样赤裸裸地无顾忌,对于她,一切到咽下去做成有力的内在的生命,所谓热情,到了表现的时候,反而冷静到像叫你走进坟窟的程度。于是你更感到她的阴鸷、她的力量、她的痛苦,你知道这有所顾忌的主妇,会无顾忌地揭露一切,揭露她自己的罪恶,这就像有人评价:她的可爱不在她的可爱之处,而在她的“不可爱”处,正如她自己说:“我希望我今天变成火山的口,热烈的地冒一次,什么我都烧个干净,当时我就再掉进冰川里,冻成死灰,一生只热热烈烈地烧一次,也就算了,我过去的是完了,希望大概也是死了的..........”她爱起来像一团火,恨起来也是一团火,就是这一团火,使得《雷雨》中曹禺带着极大的怜悯和尊敬赞美繁漪,赞美她“有火炽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她敢冲撞一切的桎梏,做一次困兽的搏斗。”这无疑是曹禺的发现,这个美的发现,体现了作家崇高的审美理想,表明了作者对压抑人生,蔑视人的尊严的行为深痛恶绝。
繁漪的性格是很独特的,她抑郁而乖戾,热情而冷漠,任性傲慢而又孤芳自赏,不是恨便是爱,不是爱便是恨,一切都是来自极端。在周公馆里,她是女主人,但又是周朴园精神统治下的奴仆,她有着任性,叛逆的性格,周朴园受不了,在她没有病的情况下,周朴园逼她喝药,给她请医生,说她有“疯病”,叫别人“要小心”。其实是他怕繁漪这样追求自由的女性破坏了他大家庭的秩序。会揭开他伪善家的面纱,她是周萍的后母,又是他的情妇,她说“十几年来像刚才一样凶横,把我渐渐地折磨成了石头一样的死人。你突然从家乡出来,是你,是你把我引到一条母亲不像母亲,情妇不像情妇的路上去。”“我已经预备好棺材,安安静静地等死,一个把我偏把我救活了,又不理我。非得把我枯死,慢慢地渴死,让你说,我该怎么办。”繁漪不能忍受周家让人窒息的气氛,她不愿意再过“情妇不像情妇,母亲不像母亲”的生活,但又无法摆脱这样的处境,这种行为的性格上的矛盾使她成为 《雷雨》中最“雷雨”式的人物。她的生命交织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
从思想来说,繁漪的思想境界并不高,她追求的只不过是属于资产阶级个性解放范畴的爱情婚姻的自由。“得到一个男人真正爱她的需要自由,需要爱情,繁漪悲剧具有巨大的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在《雷雨.序》里曹禺不止一次提到繁漪,说:“在《雷雨》八个人物中最早想到的并且觉得比较真切的是繁漪。“繁漪是最引人怜悯的女人”“在遭遇这样不幸的女人,繁漪自然是值得赞美的”等等。事实上,在周公馆里她是一个被损害受压迫的女人,同时又是一个敢于冲破封建家庭束缚的“叛逆”。作者同情她,赞美她。然而作者并没有违反生活的真实,没有违反繁漪性格发展的逻辑、离开人物孤立地来写事件,而是从封建家庭精神生活领域这个独特的角度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有力的抨击了封建家庭的种种罪恶。在第四幕中繁漪推出周冲,叫来了周朴园,当着丈夫,儿子,和仆人的面毫无顾忌地宣告她在监狱似的周公馆里所受到的精神折磨和自己对周萍的私情。就是这个繁漪只有她才敢说,只有她才敢当着自己儿子的面说出和儿子的哥哥有私情,在一个雷雨的夜里,她像一道闪电,把周朴园竭尽全力维护的“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封建专制家庭劈得粉碎。她是一团火把封建专制家庭的权利烧得精光,我们不能不说她不值得我们去赞扬,繁漪这个人物形象写得很真实。它的典型意义就在于通过尖锐的戏剧矛盾揭露了带封建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激起了人们对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于人的地位、人的尊严、人的权利的深沉的思考,把反封建家庭的罪恶与个性解放联系起来,赋予这部剧本以崭新的时代内容,也赋予了繁漪“雷雨”式的“叛逆”形象。繁漪这个“叛逆”的形象正是传达反封建与个性解放的五四主题的写照,是对封建专制主义对人的压迫与虐杀的呐喊,作为一个追求自由的女性,繁漪在家庭生活中陷入了周朴园封建专制主义精神折磨与压迫的悲剧。周萍背弃爱情的行径,又使这位要求摆脱封建压迫的女性在家庭生活中再次陷入了绝望。若问繁漪为什么会爱上周萍这个不负责任的人,这只好问她的命运,为什么她会落入周朴园这样的家庭中。这是时代的不幸,而周萍的卑劣灵魂是周朴园直接造成的,双重的打击与痛苦,使繁漪成为了阴鸷性格的女性,终于从她那颗受尽蹂躏的心灵中升腾出不可遏压的力量。在第一幕喝药时,她痛苦地忍受了周朴园的威压。想到的是她与周萍的特殊关系,随着她与周萍关系的渐趋紧张,她对周朴园的专制始而顶撞。继而嘲弄,最后爆发为反抗与报复。
三、蔑视观念、精神反叛、“善恶”相交
繁漪对于封建势力极其道德观念的勇敢蔑视与反叛的精神,对自己的追求,确实让人赞美,她反驳周萍“我不反悔”,“我的良心不这样看”。可见作者肯定的,不是乱伦,而是繁漪反叛封建道德的勇气。她的“雷雨”式的激情摧毁了封建家庭秩序,也毁灭了自己。曹禺尽力赞美这个追求自由的女性形象,她说的不是乱伦,而是一种勇气。从伦理的角度来说,她与自己丈夫前妻的儿子,自己孩子的哥哥发生私情,这不叫乱伦是什么?即使周朴园再凶恶也不能和他的孩子发生不该发生的关系。她当着周朴园和自己儿子周冲的面说出周萍和她的私情,这样的行为,这样的私情。伦理何容?这不是淫妇,这不是乱伦是什么?她用这样的方式,这样不耻的方式去追求自由,伦理何在呢?这样追求自由的方式也太让人不寒而栗了吧!剧作家赞美她,那么这一段不耻的私情又怎样解释呢?是赞美还是厌恶?
不置可否,蘩漪是疯狂的,但是她骨子里并不是坏的,正如曹禺在谈《雷雨》中说:“周朴园坏到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是坏人。”那蘩漪呢?可以说:她疯狂到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疯狂,她为了爱情,为了把周萍拉回来,她用尽心机:她把周冲——自己的儿子叫出来,告诉他:叫他去他哥哥那里去抢回他的情人,又挑拨兄弟的关系,但是周冲告诉她“我觉得……我好像并不是真的爱四凤,后来她又把周朴园拉出来,当周朴园揭开鲁侍凤是周萍的亲生母亲这个秘密时,蘩漪说:“萍,我,我万想不到是……是这样,”她知道自己这样做的后果,这时她才清醒过来,内心深处感觉到自己犯了大罪,所以她说的这句“我万没有想到是这样”又把她善良的一面表现出来,人们解读蘩漪,大部分都说她是受了封建压迫,敢于反抗,敢于追求自由,敢爱敢恨,具有五四精神的女性“叛逆”形象,她是让伦理道德所不容的坏女人,她的骨子里充满了“恶”的骨髓。但是我觉得她也有女性善良的一面。
鲁迅说: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若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是不要去惊醒她。而繁漪却是一个本不该被惊醒却又被惊醒了的人。醒后,等待她的是一个比做梦更为残酷的现实。她不安与“三从四德”所规定的命运,她想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改变自己身为工具的命运,想做一个真正的活者。然而,这个女人瘦弱的手在不自觉中以自己感情的殉葬把个性解放与反封建的旗帜举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最高度,却终究没能挣脱封建的枷锁,在时代大潮的拍打下经受不住考验,从理想的高处上坠落,惨烈的走向幻灭。
总之,她是一个集“善”与“恶”于一身的形象,让人很难用“同情”“厌恶”“坏人”“恶人”或者“善人”“好人”……去评价她,这就是她的“可爱”之处,就建立于她的“不可爱”之处,这样一个女性形象可以说是一个多面性的人物。无可否认繁漪的悲剧深刻性,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这个家庭和社会,犹如一个封闭禁锢的黑匣子,是连一点人的自由都不可能的。人性被扭曲异化,美的心灵被扼杀窒息。“雷雨”的世界,是一个令人灵魂战栗的世界。同时还表明了一个客观的事实,在中国追求资产阶级的个性解放个性自由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以追求个性自由所产生的拼搏力量毕竟是软弱的。但是如果过高的估价繁漪的个性解放和民主自由追求,好象太牵强了些。所以笔者认为繁漪只能是一个可怜的人,她的生活时代注定了她人生的悲剧
参考文献:
1、①曹禺《雷雨·序》,文化生活出版社1947年版第10页.
2、②曹禺《雷雨·序》,曹愚文集[m]第1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12.
3、③杨立民《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1卷,第3期,2002.06.
4、④余秋雨《天涯故事》,中国盲文出版社,2006年05月
5、⑤《曹禺作品精选》(雷雨)且夫选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156页
6、⑥曹禺 ,《曹禺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7、⑦《曹禺作品精选》(雷雨)且夫选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1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