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关键词:对话性 女性思想 性道德观 社会解放 女性主义
论文摘要:本文运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对周作人女性思想进行了分析和概括,指出充分表现在他性道德观和女性社会解放思想方面的“对话性正是周作人女性思想的桉心与转质,它使周作人女性思想具有了与同时代人迥异的面貌和价值,并最终造成了它的采完成性。
五四运动可以说是
其次,他以 科学 的性观念为武器,深刻地鞭挞了封建性爱观对女性的压抑和毒害。他用科学的“净观”来批判封建的“不净观”,认为人的生理欲求不仅是正当的,而且是美的,而封建道德之所以把它看作丑的、肮脏的不可见人的,是野蛮时代对男女性力的畏惧这种“蛮性的遗留。从客观上说,这是把女性永久滞留在“他者”的位置上不去了解;在主观上,则有男性既得利益者只求满足自己性欲而对女性实行的愚昧和压制。周作人对这后一点尤其痛恨。他指出,封建性道德的“不净观”对两性是不平等的:女人是娱乐的器具,而女根是丑恶不祥的东西,而性交又是男子的享乐的权利,而在女人则又成为侮辱的贡献。,’同样肮脏”的性,在男性是施污而不受污,在女性则受尽污辱与蔑视,对封建性道德这种专对女子残酷的片面性的揭示,使周作人的批判达到了他人未有的深度。由此出发,他对视女子为生殖机器的儒家女性观、把女子当作养气之物的道家女性观、社会对于风化”问题的特别关注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深刻揭示了封建性道德的不以女性为人。
最后,他充分肯定了女性自身性特点的存在与价值。他说女性本是“恶魔性与圣洁性的混合”,“女子有种族的继续与个人的欲乐这两种要求,有平均 发展 的,有偏于一方的,这是掇正当的事。”这是对女子性欲的肯定。他援引《结婚的爱》指出,两性性欲的差异在于男子是平衡的,而女性是问歇的,这是对女性性特点的概括。他认为,女性特殊的性心理性特点不仅是存在的,而且是有价值的,他因而批评女性对自身特点的抹杀;“本来女小说家也不少,但是他们所写的女人多不免以男子的理想为标准,或是贤媛,或是荡妇,都合于男子所定的范畴,但总之不是女子的天然本色。”:反对在女性问题上以男性为标准“现在的大谬误是在一切以男子为标准,即妇女运动也逃不出这个圈子,故有女子以男性化为解放之现象,甚至关于性的事情也以男子观点为依据……”显然,他不仅是把女性当作与己对立的意识来探索来了解,更充分意识到这种“对立意识”的价值性。这,正是他高于同时代其他人之处。
如果说在对旧道德的讨伐中周作人所强谓的主要是“平等”,那么,在新的性道德的建设中,他则更多地具有“参与”的精神,提倡以女子为本位,“自己与半”的性道德观。基于两性在性特点方面明显存在的差异,“当初为牵引的后来却成为失调的原因”,他认为,要实现“结婚的爱”,必须加以调节,以女性为本位“这虽然在男子是一种束缚,但并非牺牲,或者倒是祝福。……合理的禁欲原是可能,不但因此可以养活纯爱,而且又能孕育梦想,成文艺的种子。”他因此提出爱不是本能,却是 艺术 ,是本于本能而加以调节者”的强调“节制”的爱情观。这其中固然有蔼里斯的影响,但他在世纪初两位性学大师中弃弗洛伊德而崇蔼里斯的选择,本身就蕴涵着对弗氏以男性为标准的性学观爱情观的否定。在他心目中,“不专图一己之满足而对于女子的身心的状态均有殷勤的注意,以所爱妇女的悦乐为悦乐而不耽于她们的供奉”的“自己之半”的性爱情观,才是最具价值和最值得提倡的。
三、“对女性说:未完成的“对话性”,周作人女性思想的局限
巴赫金曾经指出,要使对方在自己意识中得到真实的呈现,从而完成真正的“对话”,作者要从根本上改变立场,要把“为你说”变成“对你说。但是,在对话双方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即使做到了“对你说,就真的能达成对话吗?周作人的女性思想使我们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与五四时期普遍存在的对新女性”的热情札赞不同,周作人对女性精神上的“弱是一直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早在1922年,他就曾说过:“女子因为过去的种种束缚,以至养成一种缺陷,不为他人所理解,也不大能理解他人”,1928年更明确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