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关键词:
收人1990年版的《
四、坚守着执着的梦想:在现实的磨难和考验中继续写作
时代为她们提供了大量可资书写的内容,文学本身的 发展 又为她们提供了多种表达内容的方式,家庭浸润了她们的文学热情和敏感,创作实践的深人使她们具备了成为一个真正作家的潜能,而能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作家显然就看她们自己了,看她们自己能不能在过去坚持的领域里继续坚持下去,能不能为了心中的梦想面对一切困难。当然,凭着她们个人对文学的极为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阅读与创作的激情和欲望,她们做到了。
事实上,这些女作家在她们踏入文学圣殿之前,就有着不同一般的坚持和耐力。一方面,她们对读书有着持续甚至是发狂的兴趣。下到乡下后,铁凝读的是“一些大部头的、曾被提心吊胆深藏起来的、在当时看来仍嫌危险的书”;而在“文革动乱中,在心灵上,蒋韵是和书相依为命的”;之后,"1966年,‘文革’开始了。学校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断了,孩子们在无政府主义的荒漠上建造自己的乐园。在父亲蒙难的日子里,她(严歌荃)读完了父亲珍藏的所有的名著。”;舒婷回忆那时“我的不要命的书癖开始在家里造成恐惧,一发现我不在眼前,妈妈便到通道门后衣架下去找我,每次总能把我连同罪证一道捕获。”;由于学校里受‘文革’影响,尚不很注重知识的传授,喻杉开始大量阅读课外读物了,她把父母藏书中的文学作品,几乎全读遍了;这些来自自身主动积极的努力为她们将来的厚积薄发准备了条件。
另一方面,她们对写作有着虔诚执着的坚持。严歌荃“有时她写长篇小说,写得不顺利时,她能够坚持不从椅子上站起来,一坐八小时,甚至不吃饭”;“李小雨的创作仍在继续,现实生活对她的磨难并没有比十年前减少。带着孩子,买菜做饭、拥挤的小屋、疲于奔命的挤车、繁重的工作、业余又业余的写作……”;张欣辛“从小就记日记。这记日记的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正如她说:“我最好的句子,也许都在我的日记里。”陆星儿曾有过这样的创作经历:当时她和丈夫隐姓埋名住在北京附近的一个地震棚里,两个汽车坐垫拼起来放上褥子便是床。怀孕的陆星儿肚子大得很,坐在这样的床上将被子垫得高高以做成桌子。马上就要临产了,稿子才刚刚完成。然后又在月子里把稿子抄出来。”;陈染“对诗的迷恋使她几乎疏离了身边的世界、产量最高的时候,她能一个人闷在小屋里一天写八首诗”,她是“一个把诗本身当作生活来沉迷的女孩子”;迟子建写作时,“虽然,最初若十篇均未获得成功,但她始终自强不息,追求不止,后来才一陆续发表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样一些作品”;残,.,犯岁开始发表小说,而毕淑敏发表第一篇小说时已经35岁了;尽管生活的各种问题摆在她们面前,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她们都从不放弃自己文学创作的梦想。她们仍在写着,坚持着。
翻开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