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关键词:儿童文学创作;儿童观;
一般文学研究方法均可用来研究儿童文学,但研究儿童:学要先研究儿童。茅盾于20世纪30年代在(关于“儿童文学”》一文中,回答了关于儿童文学的问题:儿童文学’这名称,始于‘五四时代。大概是‘五四’运动的上一年罢,《新青年》杂志有一条启事,征求关于‘妇女问题’和‘儿童问题’的文章。‘五四’时代的开始,‘儿童文学’是把‘儿童文学’和‘儿童问题’联系起来看的。”儿童文学研究学者朱自强认为:“儿童观是儿童文学理论的 哲学 基础,特别是儿童文学本质论的原点。”四既往的 教育 家、哲学家、 历史 学家、心 理学 家从各自角度的研究和论述向人们传达了一个信息:虽然儿童一直生存在人们的眼前,但千百年来却一直淹没在成人的群落中。
一、“被发现”的儿童
在古希腊,斯巴达人让男孩从7岁起便进入军营集中训练,儿童被当作缩小的成人接受严苛的培养,为成为成人做准备。这说明,在古希腊,童年在7岁时就结束了。古罗马时期和从古罗马帝国衰亡到17世纪初罗马教会的统治下所跨越的1000年,被称为“没有儿童的时代”。圈17世纪初,新教徒重视学校教育,其结果是儿童在社会上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学校是为培养有文化的成人而设计的,儿童因此不再被看作是成人的缩影,而被看做是完全不同的一类人,即未发展成形的成人。1658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专为教学而写的一本教学图画书(世界图解》中明确指出:儿童不是缩小的成人,也不是成人的预备。夸美纽斯的贡献在于他将儿童从成人那里分离出来,认识到儿童有其区别于成人的特质,儿童和成人是不一样的存在。儿童读物是需要专门创作以区别于那些适合成人的书籍。《世界图解》可能是第一本专为儿童所作的图画书。100多年后的1762年,法国哲学家卢梭写出了《爱弥儿——论教育》。他在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小说中表明了他的儿童观,“儿童是与成人全然不同的独立存在”,“儿童时代……是具有自身的价值,儿童代表着人的潜力的最完美形式”。卢梭认为,儿童是人类最接近自然状态的人生阶段,成人应该让儿童自然地成长。卢梭第一次“发现”了儿童。我们认为儿8世纪后半叶的知识氛围(即启蒙运动)有助于儿童观的传播。启蒙运动以“天赋人权”为口号,提倡人权,尊重人权。此时,妇女作为特殊的群体被关注,妇女解放运动随之展开。“儿童”正是在尊重人权、关注妇女的大背景下“被”发现。现代人们普遍“接受了儿童有其必须尊重的逻辑和心理特点的观点”。
目前,为学界所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西方儿童文学的诞生应该是以法国童话家夏尔·贝洛1689年发表的童话集《鹅妈妈的故事及昔日寓含道德教训的故事》为标志。这本根据民间传说改写的著名童话故事集,其本意不是为儿童而写。作者写作时有其明显的 政治 目的,他含沙射影、旁敲侧击地把矛头指向宫廷贵族,揭露他们的阴险奸诈,用意深刻。但其中的(小红帽》家喻户晓,公认是一篇典型的儿童文学作品。这部作品标志着儿童文学以独立的精神姿态登上文学殿堂。也有学者认为,第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应该是1744年伦敦出版商约翰·纽伯里印刷出版的《巨人杀手杰克》。尽管看法不一,但是,最迟至18世纪中叶,已经有较为成熟的儿童文学作品出现。
二、儿童本位儿童观的生成与儿童文学的发生
在
现代 知识分子自觉担任起具有现代意义儿童观建立的理论“推手”。对儿童的发现作出最重要贡献的是周作人。自1918年儿2月在《新青年》上发表《人的文学》起,周作人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