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2001年中国年度文论选》(白烨选编)第二编登载了北师大教授童庆炳先生与美国教授米勒先生的对话《全球化时代的文学和文学批评会消失吗——与米勒先生对话》,它是童先生从四个方面批驳米勒先生关于全球化时代的文学和文学批评会消失的论断。读后对两位先所言产生了一些疑惑.也促成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思索。
论文关键词:对话 当代文学 发展 忧思
1引言
当前全球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许多工作正通过电脑完成,大多数的人流连于电脑游戏中而无心纸质文本,而有些人却由于工作压力巨大无暇顾及文学作品。那么,在全球化时代,还有多少人在关注文学呢?文学确有消失的危险,在读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和文学批评会消失吗?——与米勒先生对话》一文之后,感慨大师们的见解,有一些对当代文学发展的思考。
2对当代文学发展的思考
白烨选编的(2001中国年度文论选》(以下简称《文论选》)第二篇是童庆炳先生写的《全球化时代的文学和文学批评会消失吗?——与米勒先生对话》(以下简称《对话》)。童先生在第一部分:“极端的预言难于苟同”中驳斥了米勒先生关于“全球化”高科技会导致文学消亡的极端预言。我以为,不管是童先生的观点还是米勒先生的观点,现在预测文学和文学批评在全球化时代的命运尚为时过早。列宁有一个著名公式:苏维埃政权加上全国电气化,就是共产主义。当今已不再能用电气化来描述人类的技术进步和物质文明,但是共产主义却遥不可及。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在蒸汽机时代,列宁生活在电气化时代的初期。他们的至理名言当代应放在他们所处的历史背景下去理解。“全球化”,尤其是信息“全球化”,在将世界变成“地球村”之后,还会进一步把人类的生活变成什么样子,这是很难预料的。
童先生说:“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一文先引用了德里达《明信片》中主人公的话‘在特定的技术王国中,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即使不是全部)将不复存在。哲学、精神分析学都在劫难逃,甚至连情书也不能幸免”。……“米勒说这些话是‘骇人听闻’的,米勒对此也‘有焦虑’、‘有愤慨’、‘有担心’。”我以为米勒是太情绪化了,有点“艺术夸张”,带了太多的情感色彩。
在第二部分“文学和文学批评存在的理由”中,米勒先生认为文学消亡来自于媒体的变化,而童先生认为文学是人类情感表现的需要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文学只是存在的形式和表现方法不同而已,决不会消亡。在论证过程中,童先生写道,“文学存在于人类情感表现的需要。如果仍然把文学界定为人类情感的表现,文学就不会因媒体的进一步变化而消亡。”作为例证,童先生指出,在中国农村,民间艺人的故事会和山歌对唱还活跃;老祖母还在给孙子辈讲先辈流传下来的传说;北京的著名演员朗诵的唐诗宋词仍然吸引着许多男女老少。研究比较文学的荷兰教授佛克玛也补充说,节日里,他的同胞们还拥上广场听诗人朗读他们的诗作……。这些当然都是事实。不过,我认为存在不一定活跃。它们怎能与青少年们对流行音乐的如醉如痴,家长对未成年子女迷恋网吧的忧心忡忡同日而语?我们现在已很难在印度影视中听到那些极富民族特色的印度音乐也很难在韩国影视中听到优美的三拍子歌曲。
我赞成童先生人类的情感与人类同在。但是表现和传递人类情感的某些形式并不一定永存。现在谁会唱《念奴娇》?谁又会唱《水调歌头》?上世纪80年代有人声称他们发现了“唐乐”,20年过去了,谁也没有听到“唐乐”是什么样子。描写唐王朝的影视不少,我们听到片头片尾的主题曲多数还是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流行歌曲。而且人们将清朝的马褂叫做“唐装”。现代人,除以古典文学为专业的“圈内人士”多数人读不懂诗经楚辞和唐诗宋词,听不懂京剧,当然也就谈不上欣赏。国家花大力来挽救和振兴京剧,视她为国宝。可是,会不会有这么一天,我们不得不为她们唱挽歌。
“媒体”一词不应局限于信息传播的科学技术和相关的各种硬件。它包含人和人的活动。童先生指出,“媒体在一定意义上是人的延伸”,“媒体与文学、哲学等是相互作用的,……”“文学对媒体的贡献是很大的。”“媒体也改造文学。”“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给电影电视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后者更丰富多彩。某些文学作品也因电视而成了畅销书,但现在流行的电子传播文化以图像为其主要特征,更具直观性、趣味性和娱乐性。”更多人“趋向于从图像去寻求审美娱乐。”看电视虽然缺乏阅读文字,呈现图像和理解玩味的阅读三部曲带来的审美愉悦,它的“短、平、快”却能适应当前迅速的生活节奏。免去了“三部曲”漫长的劳作也可以给他们疲惫的身心减轻一些负担。传闻一位报考北大文学研究生的学子只看过电视剧《红楼梦》却从没读过曹雪芹的原著也就不足为怪了。这当然有点突出,但现在年轻人爱阅读,有时间阅读,挤时间阅读,尤其是阅读长篇的人是日渐减少了。提笔写信的人更是越来越少。邮政让位于电信,e—mail代替了平信。这使得写信的人数急剧减少。此外,我们的“影视圈”也确令人担忧:一些“国脸”、“国嘴”念着错别字慷慨陈词;一些主持人卖弄自己的“幽默”“诙谐”而滥用成语典故;古代题材电视剧里的才子佳人“古装穿在身”却满口“时髦”的现代新词,真是“心仍是现代心”;《红楼梦》的编导竟然弄错了原著的诗词,孙二娘穿得如此性感;再加上那些矫揉造作,甚至文理不通的圈内语言,简直令人倒胃口!这是对祖国语言的糟蹋,对文学遗产的亵渎。一位怀着对中华文化无限景仰的外国青年学子来中国求学,竟发出这样的感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竟要到韩国、新加坡、日本去找”,想起这些就更增加了我对中国文学、中华文化的担忧。
童先生在《对话》第三部分“媒介就是意识形态吗”的第一段中说:“我们把‘意识形态’按照常识理解为思想体系。”可又紧接着多次写出“阶级性——意识形态性”的话语。在第二段又指出“某种观念也可以是一种意识形态”。说他同米勒“在意识形态这个词的理解上没有什么分歧,有分歧的还是‘媒介就是意识形态’这个说法。”既然“媒体”一词不应局限于信息传播的科学技术和相关的各种硬件。它包含人和人的活动。那就不能回避媒体有意或无意传播某种意识形态的功能。我们从影视上看到的“山水风景片、动物世界片、各种体育节目、医疗健康节目……”都是经过编导策划制作,都配有解说词。拍片有特定的视角和精心的取舍;播音还有一定的情感色彩;所有节目都要受到党组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查和监控……。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具体的节目而不是抽象的题材。既然“某种观念也可以是一种意识形态”更不用说“按照常识理解为思想体系”,就不能否认媒体在有意或无意地宣传某种意识形态,更不能否认人可以用媒体的巨大功能来宣传某种意识形态,只不过不一定是“阶级性——意识形态性”罢了。我以为米勒的“媒介就是意识形态”同样是个有点艺术夸张的结论,我认为米勒先生将“媒介”的概念扩大化了。
第四部分“电信统治力量是无法控制的吗?”中米勒又说“新的电信统治的力量是无限的,是无法控制的。”童先生在《对话》第四段对此提出了质疑。其实米勒对自己的提法是留有余地的:“除非是‘政治控制’。”政治控制当然就是人的控制。童先生从哲学和世界观上“相信不是人类受制于电信和媒介,是人类掌握着电信和媒介。是人类掌握着电信和媒介。人类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我认为童先生和米勒先生并无根本的分歧。我同样以为对这个问题下结论为时尚早。
我常有一种感觉:在听人辩论,甚至包括精英们在国际论坛上的辩论时,只要你对双方不偏不依,就会觉得双方都说得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难隆在各种议会上最后要采用投票来表决;在法庭上要由法官来裁决;在野蛮落后地区用武力来解决。细想起来,只要不是关系着背后隐藏着的实际利害,许多针锋相对的争论其实并无重大的原则分歧。我以为在学术上的争论,重要的是要“多一些理解”。——我这里指的主要是对对方立论的全面理解。
3结束语
《文论选》在书末选编了《开创文学理论研究和教学的新格局——“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学术研讨会综述》一文。文中提到,当前理论研究中存在着大量追逐西方理论时髦,新概念术语满天飞的现象和寻找、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文化理论的问题。可惜《文论选》里有许多文章就有这种“时髦”之嫌。现在,有不少文章的作者,喜欢卖弄新概念,堆砌新术语,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文章高深莫测,把文章弄得艰涩难读。有些人又喜玩弄其它学科的概念术语,以显示自己的博学多才,把文字弄得似是而非甚至文理不通。真是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文风不正。童先生的《对话》可谓“出淤泥而不染”,写得深入浅出,平易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