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窦娥并非是一个“富有反抗精神而带有浓厚的封建节孝道德观念的元代年青妇女的典型。”若理解为她是,则不符合主人公丰富的精神内涵和心理运行逻辑。从窦娥生活的夫家家庭及整个元代社会来看,窦娥并没有受到严重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和熏陶。她的有些言行也有违孝道。我们对窦娥精神世界的理解,应突破狭隘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层面的节孝之道来理解其深层的精神内涵。节孝之道在窦娥身上是表达爱之美的情感符号,窦娥之节孝并非传统节孝之道的典型。窦娥之冤之所以感天地、泣鬼神,在于她的孝道言行背后的发自灵魂深处的人类朴素的爱,当这个黑暗的社会要熄灭这束爱之花——窦娥被屈斩于法场时,于是就有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的悲壮之美。
[关键词] 窦娥 节孝观 爱
悲剧《窦娥冤》中关于窦娥的形象,有评论家认为“窦娥是一个正直善良、富有反抗精神而带有浓厚的封建节孝道德观念的元代年青妇女的典型。”仔细考察剧中窦娥的言行、心理状态和其生活过的家庭和元代社会,可以发现这种带有明显个人主观意识的概括不能让我们准确而真实地把握住这个元代社会悲剧主人公的丰富精神内涵,亦不符合元代关汉卿笔下人物的心理运行逻辑。
一、窦娥生活的家庭及社会环境。
从窦娥出生的家庭来看,窦娥确实受过封建节孝道德观念的影响,其父窦天章是一个封建忠孝节烈观很强的人,在他官拜参知政事时,只因其“廉能清正,节操坚刚”而加官进爵,“加老夫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之职,随处审因刷卷,体察滥官污吏,容老夫先斩后奏”。“职掌刑名,势剑金牌,威权万里”。当他看到窦娥的卷宗:“一起犯人窦娥,将毒药致死公公,我才看一宗文卷,就与老夫同姓,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俺同姓之人,也有不畏法度的,这是问结了的文书,不看也罢。”并三次将窦娥的卷宗压在文卷底下,当第三次被窦娥鬼魂翻起,已觉“这桩事必有冤枉”却还是“将这文卷压在底下,待我另看一宗”,其这么做原因何在?就是认为不管什么因由药死公公,犯在十恶不赦。可见其封建忠孝节烈观念之强烈。但窦娥七岁就被卖入蔡家做了童养媳。而蔡家是一个放高利贷的商人之家,蔡婆婆的封建节烈观就淡多了,在张驴儿父子的威逼下就依从了,“我不依他,他又勒杀我。罢罢罢,你爷儿两个随我到家中去来,”并且“莫说自己许了他,连你也许了他。”在窦娥极力反对下劝说窦娥“事已至此,不若连你也招了女婿罢。”在蔡家窦娥并没有受到一女不嫁二夫等封建贞节观念的约束。可见窦娥虽出生在一个封建思想观念较重的家庭之中,但对一个七岁的小女孩又有多大的影响呢?而她生活长达十三年之久的婆家并没有拿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来约束她。
从元朝的社会来看,元朝的封建社会制度带有浓郁的奴隶社会制度的特点。元朝的前身蒙古国是一个典型的奴隶制国家,“蒙古国家的出现,结束了草原长期以来的部落纷争,蒙古社会由此进入阶级社会,确立了奴隶制。”蒙古奴隶主在南侵征服各民族主要是征服汉族的过程中“不能不适应汉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而逐渐地采用与此相适应的国家制度,政治制度。但是元朝封建国家又不可能是中原封建王朝的简单继续。忽必烈和他的继承者也把蒙古奴隶制传统的某些统治制度和统治方法纳入元朝的国家制度”。元王朝的建立,对中原已经完成成熟期的封建制度(包括政治、经济、宗教、艺术等体制)以极大的冲击,这股强劲的蒙古高原文化的北风给中国整体文化带来了断层的意义。元代封建中央专制统治有明显的放松,虽然这不利于元朝的统治,但它为文化教育意识形态及人民精神发展输入了新鲜空气,对科举的不重视减轻了文人们的精神负担,伦理宗法制度同样受到蒙古族风俗的冲击,削弱了控制力,显然为社会带来了恶势力的猖獗、官府的黑暗,但个性的解放唤起了人们对自由、理想、爱情的追求。
对于生活在封建节烈观念淡薄的蔡婆婆家和封建伦理宗法制度较为薄弱的元朝社会之中的窦娥怎么就能认定她是一个“带有浓厚的封建节孝道德观念的元代年青妇女的典型”呢?
二、从窦娥的言行考察,窦娥是不孝的,又是至孝的。这与其身世有关。
窦娥对于再嫁,若按传统的孝德规范,婆婆让窦娥嫁给张驴儿,她应毫无怨言,言听计从,而窦娥却是在反对再嫁的同时又百般讽刺婆婆在选择决断上的软弱,责备婆婆对往日公公的恩爱与积累家业之劳苦的忘怀。
[后庭花]遇时辰我替你忧,拜家堂我替你愁;梳着个霜雪白鬏髻,怎将这云霞般锦帕兜?怪不的女大不中留,你如今六旬左右,可不道中年万事休?旧恩爱一笔勾,新夫妻两意投。枉教人笑破口。
[青哥儿]想当初你夫主遗留,替你图谋,置下田畴,早晚羹粥,寒暑衣裘,满望你鳏寡孤独,无捱无靠,母子每到白头。公公也,则落得干生受。
这似乎是很不孝。
而在公堂之上,窦娥为让婆婆免受桃杌太守的大棒的残忍无情的加害,宁愿屈招做了死的选择。
[黄钟尾]……情愿认药杀公公,与了招罪。婆婆也,我怕把你来便打的,打的来恁的。我若是不死呵,如何救得你?
在去法场的路上请求衙役绕道以免碰见婆婆惹其伤心。
[叨叨令]……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
死后做了鬼魂还念顾婆婆无人瞻养,求她爹爹替她尽养生送死之礼。
[鸳鸯煞尾]……嘱咐你爹爹,收养我奶奶,可怜她无妇无儿谁管顾年衰迈。
这又是如此至孝。
如何理解窦娥这前后矛盾的言行呢?我们再看看窦娥的身世:那窦娥三岁丧母,七岁与父生离死别,被卖作童养媳妇,二十岁与丈夫成婚,虽然经济上还稍稍丰裕,但这坎坷经历留下悲悲凄凄的心灵创伤,只有在夫妻之间的恩爱中,婆媳之间的体贴与关怀下,才得到暂时的爱与安慰,但好景不长,不幸丈夫早亡又接踵而至。刚刚燃起的生命之火熄灭了。
[仙吕·点降唇]满腹闲愁,数年禁受,天知否?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
[混江龙]……地久天长难过遣,旧愁新怅几时休?则这业眼苦,双眉皱,越觉的情怀沉沉,心绪悠悠。
万念俱灰后的窦娥,婆婆成了她唯一的依靠。她唯一的目的就是服侍好婆婆,这个她世界上唯一的亲人。她深深的理解着婆婆:中年丧夫,老年丧子。满腹的苦水无处诉说,在这个冰冷的世界里,婆媳二人彼此寄托着生命的一切,相依为命。
[天下乐]莫不是前世里烧香不到头,今也波生招祸尤,劝今人早将来世修。我将这婆侍养,我将这服孝守,我言词须应口。
婆婆成了窦娥一切的一切。因为这个世界灭绝了她今世的理想和追求,她别无选择。
三、窦娥应有捍卫自己人格独立和婚嫁自由的权利。
我们对窦娥精神世界的理解,应从她生活的环境出发,窦娥生活在黑暗的封建时代,受着家法、国法、伦理之道的制约,但她并非是一个抽象的中国封建节孝道貌岸然文化的符号存在,而是一个生活在元代社会的活生生的充满个性的青年弱女子。窦娥对丈夫的爱恋之心,对婆婆的孝心的关切之情,我们应突破狭隘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层面的节孝之道来理解其深层的精神内涵。
窦娥不仅仅是由于贞节之道的伦理观念的支配誓死不嫁张驴儿并极力反对婆婆再嫁的,更主要的是取决于她对丈夫往日深情的怀恋,这是她选择的自由。再则张驴儿为恶势力的代表,与善和美是截然对立的!嫁给这样一个流氓、无赖、泼皮、恶棍。不如选择死。因为这简直是对自我人格的践踏。
再说孝道,在窦娥身上表现出来的更多是她对婆婆无微不至的体贴与关怀,而非传统的伦理孝道规范所能比拟。表现出的是人类真实的朴素的情感,若按传统的孝德规范,婆婆让窦娥嫁给张驴儿,她应毫无怨言,言听计从。而窦娥却是在反对再嫁的同时又百般讽刺婆婆在选择决断上的软弱,责备婆婆对往日公公的恩爱与积累家业之劳苦的忙怀。这似不孝,其实这才是真正可珍惜的东西,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伦理,人类最朴素的情感。它超越了狭隘孝道的教条,传达出一腔朴素而又热烈的真情。
若认为守贞节妇道是窦娥性格的弱点,让她们冲破所谓的贞节观,行所谓的不守贞节的反抗,让她们嫁于泼皮无赖的张驴儿父子。那样既成全了恶人之恶,又把自己送入火坑,那又有什么价值呢?不要说窦娥灵魂中那颗爱心,就是常人也决不会作出这样的选择。对爱情、对婚姻,窦娥完全有权利作出自己的选择,虽然丈夫早逝了,这并不意味着爱情的结束。不嫁张驴儿这样的恶魔,这是任何一个女人的最低限度的权利,对夫妻旧日恩爱的怀念,而不思再嫁,这是窦娥对爱情的拥有和尊重,对爱的崇高捍卫,对自我生命永恒价值的追求,与恶魔的斗争中窦娥毫不妥协,这使窦娥的悲剧具有悲壮的深沉的感天动地的美。
历来被认为窦娥具有反抗性格的一段是: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辩,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这段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对天地的诅咒和对黑暗社会的觉醒。试想一下,窦娥在法场之上,立于屠刀之下,看着昏庸凶残的桃杌的自得,流氓恶棍张驴儿又逍遥法外。她有何感想?天是中华民族文化中至高无上的主宰。窦娥冤恨至极,只能对苍天呼唤,对天地埋怨。这段更多传达出的是窦娥悲愤之极的内心情感的渲泄。
四、节孝之道在窦娥身上实际是表达爱之美的情感符号,窦娥之节孝并非传统节孝之道之典型。
窦娥生活在淫欲、贪欲、杀欲横流的元朝社会。遵循伦理之道的善良的窦娥,倍受恶人欺凌,以至惨遭杀害,而背弃伦理之道的张驴儿、赛卢医和桃杌太守却为所欲为。窦娥之冤之所以感天地,泣鬼神,不在于她是早死丈夫的守贞节的良妻,也不在于是婆婆的孝心百倍的儿媳。这样的良妻、儿媳在封建社会真是太多太多了。而是在于她的孝道言行背后的发自灵魂深处的人类朴素的爱,这束心灵的爱之花,温暖着婆婆,也慰藉着自我。她用自己的一切来表达着这种爱——为丈夫守节,为婆婆尽孝。爱对于平生坎坷的窦娥来说就是一切的一切。她可以没有任何东西,甚至生命,可以不屈服于大棒的淫威,却不能不折服于对婆婆的爱心,为了爱,她视死如归。当这个黑暗的社会要熄灭这束爱之花——窦娥被屈斩于法场时,于是就有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的悲壮之美。
《窦娥冤》第四折。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7月版。
见李学勤主编《中国通史》第七册31页。华夏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
见李学勤主编《中国通史》第七册98页。华夏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