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文学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汉语言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   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论文   文学艺术期刊
浅议有关《徐孝穆集》的几个问题

  【论文关键词】徐陵;《徐孝穆集》;四库全书本

  【论文摘要】徐陵是南朝梁陈时期以文章著称的文学家,其文学成就在梁陈二代赫赫有名,被称为“一代文宗”。历来对其作品的整理研究不乏其人,但大都围绕其编选的《玉台新咏》,而很少涉足其诗文创作。为了全面认识和评价徐陵的诗文及其成就,本文拟对有关《徐孝穆集》的几个问题进行浅析,以期有助于徐陵诗文的相关研究。

  徐陵字孝穆,东海郯人(今山东郯县)。生于梁武帝天监六年(公元507年),卒于陈后主至德元年(公元583年),享年76岁。其生平事迹在《陈书》、《南史》中均有记载。《陈书·徐陵传》载:“徐陵,字孝穆,东海郯人也。祖超之,齐御林太守、粱员外散骑常侍。父摛,梁戎昭将军、太子左卫率赠侍中太子詹事,谥曰‘贞子’。”其父徐摛在《梁书·徐摛传》中有详细记载:“徐摛字士秀,东海郯人也。祖冯道,宋海陵太守。父超之,天监初仕至员外散骑常侍。摛幼而好学,及长,遍览经史,属文好为新变,不拘旧体。”受其父亲影响,徐陵自小便聪明好学“八岁能属文,十二通庄老义。既长,博涉史籍,纵横有口辩。”(《陈书·本传》)“左梁世已以文章名,入陈后,累官侍中安右将军、左光禄大夫、南徐州大中正建昌县开国侯。”(《徐孝穆集笺注》提要)徐陵不仅官高位显,其文学成就亦首屈一指,被称为“一代文宗”,当时的文檄军书及禅授诏策皆出自其手笔。成就远在其父徐摛之上,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陈书·本传》记载徐陵有四子:徐俭(一名徐报)、徐份、徐仪、徐僔。
  
  一、《徐孝穆集》的版本
  
  《徐孝穆集》最早收录在《隋书·经籍志》:“陈尚书左仆射《徐陵集》三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著录三十卷。《陈书·本传》载:“自有陈创业,文檄军书及禅授诏策皆陵所制。而《九锡》尤美,为‘一代文宗’。亦不以此矜物,未尝诋苛作者。其余后进之徒,接引无倦,世祖、高祖之世,国家有大手笔,皆陵草之。其文颇变旧体,辑裁巧密,多有新意。每一文出手,好事者已传写成诵。遂被之华夷,家藏其本,后逢丧乱,多失散,存者三十卷。”由此可知,徐陵文集在岗在刚刚编成时还要多于三十卷,但由于战乱的原因,保存下来的只有三十卷。到了宋代,经历了五代十国的混战,徐陵文集几乎散佚殆尽。《宋史·艺文志》七别集类仅收录“《徐陵诗》一卷。”我们今天看到的徐陵文集是明清两代的辑本。据刘九伟《〈徐孝穆文集〉诸本之研究》一文,明代的辑本有:《徐仆射集》十卷,附录一卷,明·张燮辑《七十二家集》本;《徐仆射集》(选本),明·叶绍泰辑《汉魏六朝别解》本;《徐孝穆集》十卷,明·阎光世辑《文选遗集》本;《徐孝穆集》十卷,《四部丛刊》据明·屠隆本影印;《徐仆射集》一卷,明·张溥辑《汉魏六朝白三家集》本;《徐孝穆集》七卷,明·文漪堂抄本,吴骞、唐翰题,傅增湘跋。清代辑本有:《徐孝穆集》六卷,附备考一卷,清·吴兆宜笺注,徐文炳撰备考;《徐仆射集选》一卷,清·吴汝纶评选辑录之《汉魏六朝白三家集选》本。下面简略介绍一下《四库全书总目》所收《四库全书》本《徐孝穆集》以及有关《徐孝穆集》的几个问题。
  
  二、《四库全书》本
  
  清代由吴汝纶从《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选》中辑录的《徐仆射集》仅一卷,因其过于简略,《四库全书总目》没有著录。《总目》仅著录吴兆宜笺注的《徐孝穆集》六卷本。《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四十八集部别集类一著录:“《徐孝穆集笺注》六卷,内府藏本,陈·徐陵撰。国朝吴兆宜注。《隋书·经籍志》载陵集本三十卷,久佚不传。此本乃后人从《艺文类聚》、《文苑英华》诸书内采掇而成。陵文章绮丽,与庾信齐名,世号‘徐庾体’。《陈书》本传称其‘辑裁巧密,多有新意’。自有陈创业,文檄军书及禅授诏策,皆陵所制,为‘一代文宗’。其集旧无注释,兆宜既笺庾信集,因并陵集笺之。未及卒业。其同里徐文炳续为补缉,以成是编。其中可与史事相证者……而兆宜所笺略不言及,盖主于捃拾字句,不甚考订史传也。然笺释词藻亦足备考,故至与所笺庾集并传也焉。”指出吴兆宜注本的优缺点,并且特别举例说明了《徐孝穆集》的价值之一:“可与史事相证”。吴兆宜笺注的《徐孝穆集》虽然忽视了徐陵集这一功能,在笺注中“略不言及”,但由于它笺注的辞藻“亦颇足备考”,加之吴注《徐孝穆集》是古今唯一注本,故其价值不可替代。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四库全书》本《徐孝穆集笺注》,每页32行,每行21字。版心从右往左依次为:钦定四库全书,集部,徐孝穆集笺注,卷次,详校官左都御史臣李绶,检讨臣何思钧覆勘,总校官降调编修臣仓圣脉,校对官编修臣励守谦,誊录监生李利仁。卷首正文右上方有一朱文方印“文渊阁藏”,卷后右上方有一朱文方印“乾隆御览之宝”。《四库全书》本《徐孝穆集》卷一为1篇赋、14首乐府、22首诗、7篇表、2篇移文、1篇檄文、7篇启;卷二为11篇书;卷三为21篇书;卷四为1篇序、6篇碑文;卷五为2篇碑

文、1篇颂、3篇铭、1篇哀策文、3篇墓志;卷六为6篇诏、3篇文、2篇玺书。卷后附有备考,由吴江徐文炳注。注卷六中除《封始兴王诏》之外的文章。备考后附有徐文炳作的《徐孝穆集笺注后跋》。在《后跋》中,徐文炳对徐陵的诗文作了评价:“今以徐子之趣向,而又能信好将来,纵横艺苑,驰骋志林。岂曰孝穆之才情仅娴宫体而已哉。”也就是说徐陵不仅仅擅长写绮艳的宫体诗,他在写文章方面也颇有造诣。评价颇为公允。


  三、“后人”为何人
  
  前文已经提到《四库全书总目》所收《徐孝穆集》是一辑本,是后人从《艺文类聚》、《文苑英华》诸书内采掇而成的。此后人到底是何许人物,提要没有提及。对此余嘉锡在《四库提要辨证》中提出异议:“明·兆士粦《见只编卷》上云:‘汉魏六朝文集,今所见者惟十余集。其他如固安邓锦衣缉《扬子云集》,吾友刘少彝所辑《徐陵文集》皆近出也。’兆士所言邓锦衣辑《扬子云集》者,盖即四库据以著录之扬集。提要谓万历中,遂州邓樸取《太玄》、《法言》、《方言》三书,及类书所引蜀本纪、琴清英诸条,与诗文合编为六卷之本也,今此集提要亦谓是后人从类书采掇而成,殆必即刘少彝所辑无疑。”余嘉锡推断此“后人”为刘少彝。其依据是明代兆士粦曾提到邓锦衣辑《扬子云集》,其好友刘少彝辑《徐陵文集》,而邓锦衣所辑《扬子云集》即四库据以著录的集子,加之二集提要均提到是后人从类书中采掇而成的,从而推断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说的“后人”当为刘少彝。这一推断有一定的逻辑性、合理性。至于《总目》在收录徐陵文集的时候为什么没有辑录者的名字,余嘉锡猜测可能是原书没有编辑者的姓名:“岂原书无编辑者姓名与?”但也有可能原书本来是有编辑者的姓名的,但是在传抄过程中遗漏了。到清代编《四库全书》时,见到的徐陵文集已经没有编辑者的姓名。提要之所以说是后人从《艺文类聚》、《文苑英华》诸书内采掇而成,而不提为刘少彝所辑,不外乎这两种原因。至于刘少彝为何许人,余嘉锡考证其始末不详,只知“士粦第言其与胡应麟为甥舅耳”。
  
  四、《徐孝穆集》的不同名称
  
  由于现存徐陵集均为辑本,从而出现不同名称的徐陵集。其中《徐陵集》一名最早著录于《隋书·经籍志》“陈尚书左仆射《徐陵集》三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并同。《徐仆射集》一名始于明代张燮辑本,其卷首的一则序文称:“明兴以来,世无《孝穆集》。”张燮为了表示对徐陵的尊重而起名曰《徐仆射集》。之后,明代张溥辑录的《汉魏六朝白三家集》以此本为依据,亦称之为《徐仆射集》。《徐孝穆集》一名见称于明·阎光世辑《文选遗集》本和《四部丛刊》本。由明代吴骞、唐翰题,傅增湘跋的文漪堂抄本,清代吴兆宜笺注、徐文炳撰备考的徐陵文集亦称《徐孝穆集》。从最早著录徐陵文集的《隋书经籍志》以及余嘉锡在《四库提要辨证》中提到的刘少彝辑《徐陵集》看,《徐陵集》最有可能是原书的名称。后来出现的《徐仆射集》、《徐孝穆集》则很可能是后人在辑录徐陵作品后为尊重作者起见别起的名字。
  
  五、后人对徐陵诗文的评价
  
  后人在评价徐陵时往往把他归入宫体诗人的行列,低估他的文学成就。如《四库全书总目》引用李延寿《北史·文苑传·序》“徐陵、庾信,其义浅而繁,其文匿而采,词尚轻险,情多哀思。”王通《中说》“徐陵、庾信,古之夸人也,其文诞。”令狐德棻作《周书》,至诋其“誇目侈于红紫,荡心逾于郑卫。”斥为词赋罪人。对李延寿和王通的评价,《总目》指出“然此自指台城应教之日,二人以宫体诗相高耳。”也就是说,徐陵和庾信早年同为宫廷御用文人时,二人在宫体诗方面卓有成就。其宫体诗被称为“徐庾体”,诗风绮艳。后来,庾信入北,备尝战争离乡之苦,一改轻靡、绮艳的诗风,而趋于苍凉悲壮。其文学成就远在徐陵之上。而人们对徐陵的认识还停留在他是一个著名的宫体诗人的层面上,对其诗文成就认识不足。其实徐陵的有些文章行文流畅工整,传诵于世。如《玉台新咏序》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可以说是六朝骈文中的杰作。此外他的一些反映政治活动的骈体公文也不乏优秀之作,如《在北齐与宗室书》、《在北齐与杨遵彦书》等,条理清晰,富有感情色彩。
  有关徐陵的家族谱系、生平履历、思想及其诗文集的相关研究本人将在其它文中有所论及。限于篇数,在此就不一一展开了。总之,徐陵的诗文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我们不能一味偏颇的认为他是一个宫体诗人而忽视了他在文学史上的成就。
  
  【参考文献】
  [1]文渊阁. 四库全书本. 徐孝穆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姚思廉. 陈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82
  [3]刘九伟. 徐孝穆文集诸本之研究[j]. 中州学刊,2001
  [4]四库全书总目[m]. 北京:中华书局
  [5]余嘉锡. 四库提要辩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0 、
  • 上一篇文学论文:
  • 下一篇文学论文:
  •  更新时间:
    浅议大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
    浅议高职院校英美文学作品研究方法
    浅议初中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浅议中国电视评论意识的觉醒和权威地位的确…
    浅议怎样在广播新闻中讲故”
    浅议中国古代文学形式研究
    浅议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诵读法
    浅谈有关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浅议新媒体时代网络的“大记者”职能
    浅议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
    附:《同一主题的十一首诗》(前三首)的有关评…
    浅议白居易对日本平安文学的影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