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思政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创新理念。加强和完善思政工作队伍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宣教活动,活跃繁荣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关键词:以人为本;思政教育;和谐校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扩大,社会环境发生极大变化,一些新思想、新理念不段涌现,而高校青年又是最迅速最容易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的群体。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长期在象牙塔里的青年学子能不能经的起考验,能不能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已成为一个紧迫问题。在这种形式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中共中央2004年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是我们今后工作的行动指南。为此,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创新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我们“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新形式下,高校的思政工作也要主动从以往以“任务”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创造良好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要求我们高校各级思政工作者要率先转变观念,实现从“以管理学生为主”到“以服务学生为主”的转变。在传统的思政教育中,我们往往过分夸大教师的主观作用,忽视学生的能动作用,以一种“训导”、“管教”的家长作风的方式教育学生,“以管理为主”的意识严重。思政工作的首要对象是“人”,主体是“学生”。这就要求我们把思政工作作为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实践活动,因而是一门人文色彩很浓厚的学科,具有广泛而深厚的人文内涵。注重人文关怀即是要从人的自身出发,对人进行人文精神的关照,重视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尊严,深切关怀人的发展及生命,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内在尺度的价值取向。
二、加强思政队伍的建设
新的教育理念必须要有可靠的队伍去贯彻执行才能形成良好的效果和影响。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学生政治辅导员无疑担当着重要角色。这就要求我们在新形势下加强和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相对稳定”的专职思政队伍。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大规模招生,学生管理难度迅速加大,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相对落后的状况凸显出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成为高校日常管理工作的重点。这样就形成了一套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反应迅速又保有活力的思政队伍。在辅导员享受待遇和出路问题上,一些高校设立处级辅导员专职岗位,选拔优秀辅导员晋升、享受处级干部待遇。把善于钻研教学业务的优秀辅导员分流到教学岗位上或鼓励和选送年轻辅导员在职或脱产攻读研究生和第二学位;适当安排辅导员到地方基层挂职锻炼。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辅导员队伍稳定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我们还要加强辅导员的培训工作,坚持岗前培训与在岗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相结合、业务培训与示范引导相结合、立足校内与走出校外相结合、日常培训与专业培训相结合、学术研究与工作创新相结合,加大学习培训力度,从而增加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战斗力和凝聚力。同时还要注重加强“两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学生党员干部队伍的建设。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校长负责实施、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
三、活跃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展开,而校园文化的繁荣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更能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1.开展思想育人活动
比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永远跟党走,争做新一代”等各种主题鲜明、丰富多彩教育活动,“每周国旗飘扬” 升国旗仪式;开展“红色教育”等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始终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切实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个人成就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从而确保广大青年学生牢固树立永远跟党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健康成长。
2.开展文化育人活动
通过开展“读书月”,“国学大讲堂”,“名人名家讲座”等各种社团活动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3.开展实践育人活动
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青年志愿者”等多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感受社会。
4.建立大学生创新激励机制
组建大学生创新中心,鼓励发明创造,开展“金点子”工程。从而在校园里形成积极、健康、向上、和谐的文化氛围。
四、结语
在新形式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道远,但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新理念,加大对高校思政队伍建设力度,同时开展多种文化活动,繁荣校园文化。那么,构建和谐高校校园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张骞文 谭佩玉:《以人为本,探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7月第36卷.
[2]王德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第12期.
[3]李 洋 张春荣:《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彰显》,《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