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城小曲《西厢调》,是流行于甘肃兰州榆中县青城区的一种以《西厢记》故事为唱本的说唱艺术,其音乐融合了秦腔、陇剧、眉户、江南采茶戏、陇东道情、花儿等元素。长期以来,在民间广泛流传,是青城地区民间文化娱乐生活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群众基础相当雄厚,深为老百姓所喜爱。自清代产生到现在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其生存现状和传承现状也和其它传统艺术门类一样面临着种种困难。本文主要从其形成的地理因素、历史沿革、发展与传承现状等方面对《西厢调》进行初步探析。
关键词:小曲;西厢调;传承
一、《西厢调》产生的地理环境
被誉为“风雅之地”的青城古镇,位于榆中县城北部54.2公里的崇兰山下,距兰州110公里,总面积138.04平方公里。地势南高北低,海拔1450米,地形呈狭长地带,黄河流经北部,属典型的黄河谷地,气候温和,水源丰富,适宜种植瓜果蔬菜,尤其以盛产绿烟闻名。自古以来,经济发达,借助黄河水运,成为兰州通往北方的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同时,兰州是古丝绸之路重镇,作为货运集散地的青城,在承担着繁荣的贸易往来的同时,也吸收着来自各方的文化养料。因此,由于古老悠长的历史而积淀的丰厚传统文化,使青城镇成为黄河上游独具特色的一块风水宝地。
根据《甘肃通志》、兰州府志》、《皋兰县志》、《榆中县志》、《金县志》记载:青城为宋代大将狄青擢秦州刺史巡边时所筑。《宋史·狄青传》也记载:“宝元间,元吴反,青为延州指使,以功累迁西上总领事门副使,擢秦州刺史、泾原路都总管,经略招讨使。“青城”原名“一条城”,街长二里许,东西长、南北狭,故名。民国时期老百姓简称为“条城”。东门名“巩安门”上有朝阳阁,结构宏伟,悬匾额:“条城堡”。南门名“威远门”,上即文庙。后代为纪念狄青,又将条城呼为“青城”。
根据青城《罗氏族谱》记载:宋宝元时,狄武襄公擢秦州刺史。有豫章罗月泉先生者,为宋儒从彦之曾祖,武襄聘为幕客。狄武襄公巡边至定远,筑一条城。月泉襄办屯田事宜,因侨居一条城。后还豫章,至裔孙柄之复迁于条。这也是狄青修筑青城的佐证之一。明末,随着鞑靼势力的北退,青城人逐渐过河北移,先水川、强湾,继而王岘、武川,还有其他一些地方。随着人口的迁徙,条城的外延也扩展了。从一些地方资料来看,清末时还没有水川之名,而称“一条城河北”,在民间则统称为“条城”。到了本世纪初,条城地域的范围大约是今榆中的青城、白银的水川、强湾、王岘、武川等一些地方。这个地域有200平方公里左右,现在生活在这里的“条城”人达十多万。而现在的青城,仅指黄河以南的青城镇。
历史上的青城是以水烟为主的货物集散地,水陆交通十分发达,当时北京、太原等外地客商云集于此。舶来文化使得青城之名居既有北京四合院风格,又有山西大宅院风味。现存的多处民宅四合院建筑,绝大多数是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时期的建筑。同样,这里的民俗民间文化也十分丰富,如“西厢调”、“英雄武鼓”、“柴山”、“喜庆窗花”等。
二、《西厢调》的历史渊源
“西厢调”,又称“西厢小调”、“青城小调”、“青城小曲”。在此小曲未出现之前,当地人一直是以唱“眉户小曲”为主。
1、 小曲
“小曲”是“眉户”的另一种名称。它常以“地滩”的方式活动,与大戏相比规模较小,故其名曰“小曲”。而“青城小曲”是在原“眉户”的基础上发展和变异的产物。
“眉户”是发源于眉县和户县的在民间流行的各种民间小调的集合体。它最适合于表现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和思想,流行于陕、甘、宁、青和山西、湖北一带,它的胜地是眉县和户县,那里是牧歌、樵歌、情歌的发源地。因为它流行普遍,老百姓谁也能哼几句“眉户”,念几句曲子,所以也有叫“曲子戏”的。
2、“眉户”传入青城的途径
“眉户“传入青城等地的时间已无从考证,但其传入的途径主要是因为古丝绸之路的商贸和文化活动。汉唐以来,东路商家沿着丝绸之路相继而来,在兰州等地经商旅居,将东部文化带到了这里;另外,相传光绪三年(1877)关中大饥,以农村为基地的“眉户”艺人,遭遇到严重的打击,不得已纷纷外逃,将中西路的曲子带了出去,其中的部分流落到兰州、青城等地区。
3、《西厢调》的产生与外来文化的传入对当地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不无关系
清道光二十二(1842)年,青城出生了一位人物,名叫张海润,字晓霞(1842-1904)。清同治年间,由于陕甘回汉矛盾的激化,兵灾突起,许多村庄出现十室九空的悲惨局面。张海润的父亲张廷桂当时“作山堡于红圈湾以卫乡民”,后“堡遂陷,公及于难”。张海润和母亲等在其三叔的力救下从山后侥幸逃离。左宗棠平乱后,“善词曲”的张海润被保举入国子监。在国子监期间,张海润研读了王实甫创作的《西厢记》及其他戏曲作品,并结识了京城许多音律贤达,为其日后创作词曲奠定了基础。1870年,当时民间文娱渐兴,张海润便以王实甫的《西厢记》中的内容为参考,结合当时社会发展走向和人们对爱情、婚姻、以及家庭、人生观的变化,开始创作了《西厢调》歌舞小曲,并于1875年完稿。《西厢调》全剧五千余字。曲调采用《阶州》、《降香》等近三十阕,且变换自如,绘声绘色,有板有眼,极具雅风古韵。再配以锣鼓的倾动,梆子的干脆强劲,铙钹的铿锵起伏,使人物性格愈加鲜明突出,更具特色魅力。
《西厢调》叙事简洁,对白婉约,文字典雅。无论张生的儒雅洒脱,莺莺的脱俗狡狯,还是红娘的成就良缘的聪明机智,均在谐和清雅的管弦竞奏、完美优雅的动作设计和温文古雅的对唱独白中完成了各自的角色塑造。光绪初年,为活跃乡里文娱,张海润将编辑的八句式歌舞小曲《西厢调》搬上舞台并取得成功,自此广为流传。当时青城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话:山里的大姑娘不进校,唱起《西厢调》,词曲记得最牢靠。
“曲因古调传雅韵”,由于词曲内容及形式本身的大众化特点,从光绪初到解放前,伴随着本地水陆交通和漕运业的兴起以及青城古镇移民的四处拓荒徙居,“西厢小调”先后流传到靖远、榆中、兰州、皋兰、景泰、中卫、银川、定西、永登、西宁等地,在甘肃乃至西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尽管地理位置、土语方言不同,生活习惯和耕作方式各异,但《西厢调》犹如绵长的小雨浸润到乡间土地,而且不分男女老少,无论文化高低,均可随心传承。又因其演唱形式灵活多样,于是便在青城的土地上生根长叶开花结果,并且日益繁盛起来。
《西厢调》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当时人们对于爱情、婚姻、家庭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新认识、新思考和新追求。特别是曲调所传扬的移风易俗、革故鼎新的思想主题,极大地影响了所在区域不同民俗、不同习惯的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领域。
梁启超弟子、法政大学士、楹联巨擘李子安跋文云:“乡先辈张晓霞举人,所著《西厢调小曲》,冠流风遗韵,文气盎然,真趣事也。”当时诗文俱佳的湖南新田、麻阳知县杨巨川也跋文曰:“童年在乡闾间,每到元灯节,火树银花,到处管弦竞奏,雅曲高歌,缭绕四处,红男绿女,如蚁如织,余亦侧身其间,兴高采烈。”
青城秀才王心如跋文是这样评价的:“前人作此好歌,管弦清雅,声调谐和,可比阳春白雪,故于每年元宵佳节,灯火辉煌,演唱西厢之调,以及各种小曲,手舞足蹈,节奏工能井然,有条不紊,足以视听之娱,是为主好,谁不争夸其盛哉?伏思彼时,余正年轻,亦趋步而参观,始悉大小曲调之好处于人实多,可以解愠,可以忘倦,可以益神志,可以养性情。”
4、《西厢调》的基本内容
《西厢调》共创作24个曲调,富有浓郁的眉户风格,音乐唱腔优美动听、曲折委婉,情真韵雅,剧情简单,出场人物少,容易排练,一时间便迅速在青城地区流传开来,男女老幼皆爱听。在当时,演出人员一般为2一3人,唱词是用文言文演唱。剧本除了《游寺》、《借厢》、《酬韵》、《请宴》、《传简》、《递简》、《越墙》、《拷红》等八折外,其余的均来自民间传说或是历史故事,总共为27折。最初《西厢调》的伴奏一般为三弦和二胡两种乐器,现在已经发展为文场和武场。文场排列在舞台右侧,为清雅的管弦乐队(笛子1人,唢呐1人,三弦2人,板胡1人,二胡3人,扬琴1人,共9人),武场以锣鼓、梆子、铙钹和铃子等打击器乐为主,排列在舞台左侧(这种乐队排列形式受秦腔乐队的影响)。演员依靠完美优雅的动作设计和温文古雅的对唱独白而完成各自的形象塑造。曲调采用《南方》、《太平》、《么曰》、《落岸》、《三朵花》、《河南》、《慢河南》、《慢蜀川》、《月调》、《甘凉》、《风筝》、《渐渐高》、《阶州》、《南调》、《打拉》、《银钮丝》、《扬州》、《麦里浪》、《闪断桥》、《降香》、《梨花》、《神仙》等近30阕。
《西厢调》最初的演出场地是在舞台上,但随着秦腔占据演出市场以后,《西厢调》逐渐退出了正规的舞台,现在其演出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在春节期间有演员穿戏服、画脸子在当地的旧戏台或是城隍庙演出(已经很少)。一种在广场等娱乐性场所演出,是“好家”自己组织。另外,在不同的劳动场合也有爱好者即兴的清唱。
《西厢调》以唱为主,偶有宾白,演唱内容广泛,除了《西厢记》剧本外,还涉及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以及赞咏景物、喜庆祝颂之类。
其音乐属于曲牌连缀体。联套方式为迎庆牌子曲或四合四+若干曲牌+尾声。在若干曲牌的应用中,大多数是选用的是北曲或唐宋的“杂曲子”曲牌,如太平调、银纽丝、闪段桥、越调、洛江岸、风筝调、三朵花、渐渐高、甘凉调等等。以徵调式为主,其次为羽、商、宫调式,在24个曲牌中有徵调式17个、羽调式3个、商调式2个、宫调式2个。音阶方面,以五声音阶和加↑4 、↓7的七声音阶为主,其中五声徵调式有9个(慢蜀川、打拉调、紧南方、银纽丝、三朵花、梨花调、桃玉莲调、闪断桥、三杯酒),五声商调式2个(南方调、阶州调),五声羽调式3个(横云调、渐渐高、神仙调)。七声徵调式8个(甘凉调、撑船调、么曰调、河南调、慢河南调、风筝调、越调、太平调),七声宫调式2个(洛江岸、降香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