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袭人是一个深藏不露,贤而多智的大丫鬟。通过与宝玉的隐秘私情,她巩固了贴身侍女的地位,有了最基本的生存保障。通过与王夫人的密谈,她和王夫人顺利结成同盟,为自己找了个有实力的当权者作为安全靠山。她对宝玉尽心尽力,衣食起居体贴入微,但这份温情背后是以自己的生存利益为基础的。
关键词:暧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花袭人是《红楼梦》中一个因与宝玉的暧昧关系而引人注目的丫鬟。
花袭人的名字,听起来娇媚浪漫,让我们不禁好奇,此卿该是何等容貌?然而贾芸眼中:“细挑身材,容长脸面,穿着银红袄儿,青缎背心,白绫细折裙。”并没有什么貌美的赞语,显然貌不惊人。贾母和王夫人的交谈中,袭人“从小儿不言不语”,像个“没嘴儿的葫芦”,模样比晴雯略次一等,然而“沉重知大礼”,显然,袭人的优点在于稳重,然而,作为一个下人,稳重并不是什么过人的美德。以袭人的自身条件,若论“模样爽利言谈针线”不及晴雯,若论才干忠诚悦目不及鸳鸯,那么她的前途很可能同大多数丫鬟一样:年岁满了,配小厮,交官媒。然而,袭人之为袭人,而非其他普通丫鬟,在于她能够及时准确地抓住机会,以深藏不露的生存智慧左右逢源。
在宝玉春情初动时,袭人半推半就,以身相许,成功左右了宝玉的少男情怀。小说中,描写宝玉初试云雨情的段落非常巧妙地刻画出了宝玉和袭人的性格。表面上是宝玉主动,实际上却时时离不开袭人的引导:袭人为宝玉整理衣服,系裤带,系则系矣,她还要把手伸到宝玉的大腿处,以至于能够摸到凉湿一片。宝玉羞红了脸,把袭人的手一捻,一捻之意在于制止,不要声张的意思。事情完全可以到此打住,因为他们接着至贾母处吃晚饭。然而事情还没完,晚饭过后,袭人继续为宝玉换衣,宝玉嘱咐袭人不要告诉别人,这里,也可以到此为止。然而,袭人还要“含羞”(明知是梦遗)追问宝玉梦的内容,而且还要追问是哪里流出来的东西(明知故问,重新把宝玉的注意力集中到身体的某个部位)无论如何也脱不掉主动挑逗的嫌疑了。因此,和宝玉同领云雨情的半推半就中,也许更多的是暗喜。
于是,“自此宝玉视袭人更比别个不同,袭人待宝玉更为尽心”。袭人成功地走出了第一步。也许有读者会认真地追问,二人有没有再试、三试云雨情呢?其实后文中也有交代:“这一两年间袭人因王夫人看重了他了,越发自要尊重。凡背人之处,或夜晚之间,总不与宝玉狎昵,较先幼时反倒疏远了”这句话也可以这样理解:从初试云雨情到被王夫人擢升前,袭人和宝玉是没有间断狎昵的。
不要因此就是说袭人坏,毕竟,她也要生存。
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讲到,生理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
和宝玉这位贾府未来的主人建立了稳固的关系之后,袭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得到了保障,她在怡红院的地位无形中稳固下来。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安全上的需要便显得十分重要。
脂砚斋对袭人的评价是:贤而多智术。袭人的智术在对宝玉操控中牛刀小试,在其后与王夫人的密谈中更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这场谈话的事件背景是宝玉因“勾引戏子”和“强奸母婢”而被鞭笞几死。此时,王夫人遣人找宝玉的丫鬟问话,袭人“想了一想”,这个“想”字蕴含了袭人的多少盘算!王夫人见到袭人到来,是有些讶异的,因为她只是要了解宝玉的起居而已,本没有过多的打算。袭人在妥帖地回答完关于宝玉伤后料理的事情后,很有分寸,方要走时,听见王夫人另有话问,忙又回来.当王夫人问是不是贾环挑唆而致宝玉被责,袭人明知是贾环从中使坏而没有揭出,并不是有意包庇贾环,而是不想偏移谈话重心。袭人回避了贾环,歪曲化地强调为“二爷霸占着戏子,人家来和老爷要”,从而成功将重点转移到对宝玉的恨铁不成钢上,而这,恰是王夫人的心病。王夫人既疼爱宝玉,又为宝玉的无法无天而烦恼。宝玉挨打,王夫人既心疼,又有对惩罚的认可,在这种矛盾中,听见袭人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也“由不得滚下泪来”做为平时高高再上威福无比的主子,在奴才面前流泪,是很尴尬的场面。袭人很会化解这种尴尬,她收起前面的笑,也“陪着落泪”,而且进一步贴近王夫人的心,找出她们的共同点:“那一日那一时我不劝二爷,只是再劝不醒”而且欲擒故纵地为王夫人出谋划策,一步一步水到渠成地和王夫人达成了同呼吸共进退的亲密关系。进一步深谈,当王夫人问及宝玉有没有和谁作怪时,袭人却没有说出前日所见的宝玉对黛玉的迷情,并非袭人真正贤惠善良,而是怕深究起来引火烧身。袭人的考虑似乎全为贾府的主人着想,以至于王夫人对她产生了亲和敬的双重感情。袭人成功地笼络了王夫人,不仅如此,袭人还为自己设了个保险:“二爷素日性格,太太是知道的。他又偏好在我们队里闹,倘或不防,前后错了一点半点,不论真假,人多口杂,那起小人的嘴有什么避讳,心顺了,说的比菩萨还好,心不顺,就贬的连畜牲不如。”也就是说,即使日后自己和宝玉的狎昵暴露,也可以归咎到小人的诬陷。
袭人和王夫人顺利结成同盟,为自己找了个有实力的当权者作为安全靠山。这个同盟的重心目标,就是盼望宝玉走向仕途经济,只不过王夫人出于爱子本性,而袭人更多地考虑由一个稳固的依靠。
为了生存,袭人这个普通的大丫鬟,比别人多用了些心机。所以,多日之后,晴雯、四儿、芳官被王夫人逐出贾府,几乎没有人会相信袭人没给王夫人吹凉风,包括宝玉和作者。但是客观地说,根据袭人还不算坏的本性来推断,她在王夫人面前汇报些与宝玉情洽的丫鬟们的举动是无可质疑的,只不过那时她想不到王夫人会出辣手,所以,也不算故意的陷害了吧。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袭人还没有名正言顺地坐上万无一失的花姨娘的位子,贾府便被抄家,靠山轰然倒塌。
但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据雪芹小说中暗示并脂砚斋评语,在后回中袭人在贾家落败后嫁给了蒋玉菡,那个唱戏的琪官,小富家产。在贾家上下一片凄惨中,袭人想必是和众人洒泪惜别,然而,心痛的背后未尝一点暗喜的成分都没有吧。
在红楼众女儿中,袭人算得上现实的一位。因为现实,她对宝玉尽心尽力,衣食起居体贴入微,不但王夫人对她放心,宝玉也因为这份温暖而不忍拂情。但这份温情背后是以利益为基础的,所以,我们能看到袭人温存体贴,能看到鞠躬尽瘁,但看不到真情意。
这位贾府下人中的“第一贤人”,合府上下没有人能挑出她的一分错处,但是在“太虚幻境”的“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上,却是“一簇鲜花,一床破席”,为什么不是“一簇鲜花,一床席子(或草席)”?言语背后隐含的深意,或许正是作者对袭人品格的评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