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本文得到河南省社科联、省经团联调研课题(课题编号:skl-2010-751)的支持。
摘要:古代汉语言诗文活动是表现、传选人的情感意义以及思想观念的活动。对比现代东西方诗歌创作更多地将之视为涉及语言形式创造的一种文化劳作,汉语言古典诗文更注重文学文本传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对读者的作用。本文对其中“诗言志”与“言不尽意”的矛盾统一现象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试图探讨其内在的整体性和悟性哲学思维的动因。
关键词:汉语言 古典诗文 “诗言志” “言不尽意”
作者简介:白丽(1981—),女,汉族,河南林州人,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汉语言文与对外汉语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称呼古代
对比基于西方屈折语的西方诗学,作为孤立语的汉语是重神轻形、重功能轻本质的,其表达式(特别在古代)就没有严格的白话式语句。洪堡德在其《论语法形式的性质和汉语的特性》中也有相关论述:“在汉语的句子里,每个词排在那里,要你斟酌,要你从各种不同的关系去考虑,然后才能往下读。由于思想的联系是由这些关系产生的,因此这一纯粹的默想就代替了一部分语法。”汉语是以意联语、以神统形。这在“言不尽意”的范式表现中突出,正如《毛诗序》言诗:“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磋叹之,磋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可以说,言意之辨原是魏晋玄学中的一大论题,但是它对古代文论发生了巨大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魏晋玄学关于言意之辨的讨论,可分为三大派:一是主张言不尽意,以三国时荀粲为代表,不过他是继承《庄子》《天道》、《秋水》之意而加以发挥的。他认为人的认识,对于宇宙本体——道,是无能为力的,思维难以认识,语言文字无法表达。荀粲继承庄子的意见说:“盖理之微者,非物象之所举也,今称‘立象以尽意’,此非通于意外者也;‘系辞焉以尽言’,此非言乎系表者也。斯则象外之意,系表之言,固蕴而不出矣。”(《三国志·魏书·荀或传》注引《晋阳秋》)他认为人只能感知事物,而物象只是事物的“粗迹”;不能显现事物的精微本质或规律。而“理”之妙在言象之外,只能静观默察、妙悟直契。他提倡的是超越思维形式的直觉体验。另一派主张则相反,倡言尽意之说,它源于《易传·系辞》上。认为言可尽象,象可尽意,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言象符号具有不可限量的表意功能,因而是传播思想、指导实践的有效方式。魏晋以后的玄学家如欧阳建发挥了《易传’系辞》的意见,写《言尽意论》以反驳言不尽意论。上述二派相互批判,各有真知灼见,又各有其片面性,因此产生了折衷会通二家的辩证的言意论者,如王弼即此辩证折衷派的代表。他辩证地论述了言、象、意三者的关系。“意”是内容,是思想认识的成果,“言”与“象”是“意”的不同层次的载体,是表意的符号形式和物化手段,因而肯定了言、象可以尽意。
综上,汉语古典诗文强调“领悟”,讲求“微言大义”,品“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乃至重“含蓄”,追求“韵致”,种种旨趣,都深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诗言志”与“言不尽意”的矛盾统一现象,来源于古人对宇宙人生的理解。在他们看来,宇宙、自然和世界是自足存在的,人的精神世界、内心世界和意义世界也是自足存在的。庄子就认为语言的功能意义是相对有限的:“签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庄子·外物》)这位汉语思想界的智者就这样逐一从“书”到“语”,从“语”到“意”,从“意”到“意之所随者”层层追究,先破后立,经典阐释了“诗言志”与“言不尽意”的矛盾统一。
参考文献:
[1]刘方喜:(1999)“大道”在人一言之际的双向运作一论海德格尔的语言本体论诗学观,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8(2),99-104。
[2]张小元:(2001)沫语异质性与传挽诗学褚语的隐喻性,宜宾学院学报(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