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翻译;交易费用;信息传播与共享;读者接受;皮姆;合作共赢
[摘要]翻译是为了达到人类信息的共享,译者必须思考怎样以快捷省力有效的方式达到信息传输与接受的最大化,必须奉行
经济性原则,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引入交易费用概念,以最小的翻译成本促成各方的合作共赢,谋求翻译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翻译的交易费用作为衡量的标准和指导原则,关于译文的优劣判断就不会那么空洞无力,这将有利于翻译批评建设,有利于促进翻译水平的提高。翻译的交易费用观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简便易行,能够很好地帮助译者进行翻译过程中的取舍和权衡翻译的利弊,能更有效地指导译者的翻译实践。
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基础性概念或核心范畴,于1937年由科斯(coase ,r. h.)首次引人经济分析。其后,许多新制度经济学家对交易费用的涵义、决定因素和性质等问题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使交易费用理论逐步完善。
交易费用范式的流行推动了社会
科学研究的融合与交叉,经济学通过交易分析框架不断将其触角伸向
政治学、管
理学、社会学、人类学、
历史学和翻译学等领域,促进了这些学科的
发展,加深了人们对社会科学的认识。将交易费用概念用于翻译研究的是西班牙的安东尼·皮姆(anthony pym )。为了解决译界长期争论的何者(原文还是译文)为中心的问题,皮姆提出了交易成本模式,将原文和译文看作是为谋取共同利益而欲进行交流合作的社会生活中的两方,翻译就是交易费用,就是为促进这一合作所投人的社会努力,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可变的交易费用必须受到经济和道德的约束。皮姆的翻译模式为翻译理论研究开辟了新视角,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也颇具可行性和针对性。
翻译的目的是促进所涉交易双方的合作,这种合作所取得的经济收益或社会效益必须大于翻译这一手段所花费的成本,即大于翻译费用,否则,翻译就毫无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
有时,译者翻译时不必拘泥于原文的形式而按原文逐词进行细腻处理,可以根据上下文需要,提炼总体语义译之,这样可以避免周折,提高翻译效率和信息传播效率。例如:
2.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
so the accomplished man should be of great tolerance,and should not merely content himself with his own purity and moral integrity.
3.处父兄骨肉之变,宜从容,不宜激烈。
when something unexpected has happened among the family members,we should keep calm and unhurried in our dealings rather than act indignantly to intensify the situation.
在以上两例中,译者未对“含垢纳污”和“父兄骨肉”作深人细致、精确人微的翻译,而是根据其语义深层内涵,对之概括译之或泛化译之,减少了对无足轻重的细枝末节进行处理的翻译交易费用,译文的信息传输也更加清晰直接,便于读者理解接受。又如:
4.机息时,便有月到风来,不必苦海人世。
by the time when the intrigues and maneuvers in the mind have subsided,the subtlety of natural elegance will emerge of itself , so there is no need to linger and struggle in the sea of bitterness.
在此例中,译者没有将“月到风来”具体确切地译为描写型的“月光照我身,和风拂我面”,( the moon is shedding its light on me and the gentle breeze is caressing my face.)如果这样,则这种“煞有介事”的译法反而会使译文不自然。译者将其总体语义进行概况化的提炼,译为“the subtlety of natural elegance"(大自然精妙幽雅的美景),避免了过于纠缠于细节的周折和麻烦,降低了翻译的交易费用,使译文主题信息的表达反而更加明晰通达,提高了译文的表达力和可读性。
在许多情况下,汉语原文的描写精到人微,多有美文风和书卷气,对富有汉语特色的描述语,外国人的反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