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方式》与少数民族的汉语文学
我觉得,近几年来中国当代文学有几个热点,第一个热点就是《人民文学》发起的“非虚构写作”,从新的角度、新的方法和新的形式重新切入现实和生活。第二个热点,就是正在高等学校学习的或者刚刚毕业的这批年轻人,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出生的,这批人被称之为“小清新”一代,他们的审美趣味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对于我们讨论文学概念有疑问,对我们所推荐的经典的文学作品有疑问,说那些作品是“重口味”, 他们不喜欢“重口味”的东西,太沉重了,他们喜欢比较清新的东西。他们喜欢清新一点的风格,比如带有中国古典美学风格的(特别是台湾地区作家的作品),还有日本一些文学作品。他们对“物语”比较迷恋,也就是关注“物”自身的历史,比如一朵樱花的绽放和凋零的历史,而不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一代人审美趣味的变化,影响着当代文学传播,这也是一个热点。对此我有专门的文章,正在编一本相关的研究资料。
第三个热点就是边疆题材,少数民族题材。这也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而且这个热点尽管在文学研究和批评领域里面,还没有构成一个非常强有力的一个研究的态势,但是在传播领域里面,在出版领域里面,在公众阅读领域里面它已经非常强势了。我在《当代汉语文学中的“边疆神话”》这篇文章里边有专门的分析,我把一些蒙古草原题材,西藏题材、新疆题材,还有西南边疆题材这些长篇小说大致梳理了一遍,讨论了这样一个“边疆神话”建构的意义,以及它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困境提供的新思路。
我觉得这个题目还是可以继续做,目前研究界做得不够,它确实是有值得讨论的地方。那些生活在现代发达的中心城市的作家们目前创作,说得稍微重一点可以说是黔驴技穷,在叙事上越来越复杂,复杂到了已经人家看不懂。因为我们的词汇系统与语义系统之间出现了严重的裂痕,一方面是语言符号大量的繁殖,一方面是基本情感的表达力几乎丧失。广告里、电视剧里整天都在说“我爱你我爱你”,导致“爱”这个词汇失效(人家不相信了),于是作家不得不重新发明新的语汇,于是读者越来越读不懂了。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
刚才一位朋友说得很好,说汉族作家的小说里全是疑问号,人家少数民族作家的作品里都是句号、感叹号。这个发现非常有意思。在边疆题材里面,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里面,它的许多话语,它的语言,它的说话方式,是以感叹号和句号为主的,而不是问号为主的,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的叙事,我们的小说故事里面绝大部分是问号,我们的读者怎么读得懂。边疆题材,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作家(当然我说的是用汉语创作的作家,因为我不懂少数民族语言)在这方面填补了空缺,精神空缺,它提供的是一种非常确定的一种价值准则和价值观念。换句话说,他们的叙事重返了简洁、简单、明白和确定性。
另外,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也需要加强。我写了一篇文章叫《文学史的总体性和民族经验的多样性》,对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问题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其中主要意思是,要重建少数民族文学史的叙事逻辑,而不受某种逻辑的依附。可以将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引进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之中,去研究文学的原型、母题的演变史,研究它们在不同的民族文学之间的跨文化传播。
回到这次会议的主要话题上来。这次我主要是读了《康巴方式》这部小说。读少数民族题材作品时候,我们首先调动的是我们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的常识,我们怎么样用我们的常识把握这部作品。我发现我们所受的教育,那套常识的东西,那套理的论东西不够用。这部小说写什么呢?写了一个家庭,吉桑、拉姆夫妻俩,两个儿子尼玛和沃玛。在这样一个村庄里面,同时存在着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村庄里的人即使农民也是游牧民。两种文化交融在一起这个村庄里;同时又有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的历史背景。这是故事发生的历史文化状况。这里边人能不能用传统文学理论中的“典型环境”、“典型性格”、“典型人物”去套呢?从整个叙事中我们发现,这套东西不管用。
在小说史理论中,根据小说人物与环境的关系的不同,将小说分为几大类。第一类是:人在变,环境不变,我们称之为“成长小说”。第二类是:人在变,环境也在变,我们称之为“漫游小说”。第三类:人不变,环境变了,我们称之为“流浪汉小说”。这就是我们的文学史常识。可是《康巴方式》这个小说,上述三种类型都套不上。这部小说中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是:人不变,环境也不变。在文学史里面叙事模式里面没有这样一种东西,那么它是什么,我们必须给它命名,我称之为“文化小说”。《康巴方式》就是一种新的“文化小说”。
当然,80年代文学研究里也提了“文化小说”这个概念,但是文化小说这个概念究竟是什么并不清晰,但没有考虑到人物和环境关系的这个基本要素和基本模式。我认为,就是“人不变环境也不变”,人物性格发展退到了次要位置,文化问题(人和人、人和自然、人和世界的永恒关系)被推到了前台。但它毕竟不是诗歌,而是小说,需要叙事的流动。在这个小说叙事中,什么东西在变呢?“事件”在变!这些事件是什么事件?不是城市里面的时髦事情,是边疆那个“未开垦处女地”里边的事件在变化。这些变化着的事件,是人类的一些基本事件,那就是生、老、病、死这些是最基本的东西。这些东西对于一个“不变的人”来说,似乎有变化,但它是一个对于全体而言重复性的事件。因此这个变化叫做“事件”,对于主人公和对他村庄里面的父老乡亲,以及对所有的读者而言,他都是跟你相关了。
在应对这些基本的人类事件,生老病死这些基本人类事件之中,由于特殊环境,导致了他特殊的应对方式,这种特殊的应对方式跟汉族人不一样,跟其他民族不一样,因此他有浓郁的边地文化色彩。而且这种边地文化,对于正在黔驴技穷的中心文化、汉文化,它提供了一种非常强烈的一种对比,使你读这个作品的时候非常好读。好读不是说语言简单就好读,好读是你读了以后有感觉才觉得好读想读下去。
在同类边疆题材的小说之中,《康巴方式》有它
的特殊性。就我的阅读经验,我认为边疆题材里面有两种大的主题,一是写神圣生活的主题,我们经常阅读的文学作品中缺少这种主题,所以读来令人惊喜。毫无疑问,边疆同样也有日常生活。《康巴方式》是写边疆题材,但它的叙事重心,是处理边疆地区世俗的日常生活。神圣生活,说来说去人类重大主题就那些,但是他们神圣生活的外表,也就是一天一天展开的世俗生活究竟如何,那是我们很陌生的领域。康巴人怎样处理最基本的世俗生活,这是他对小说叙事展开基本动力。他处理这种世俗生活,这种世俗跟我们有关,但是他不同地方在于,他对待世俗的生活里边许许多多的事件方法不一样。
当然,这个小说也不是说完全排除神圣生活,日常故事的背后有一个基座,有一个垫底的东西,那就是神奇性:神奇的景观,比如卡瓦神山,这是它的神奇景观;神奇的人物,比如说南卡婆婆;它还有神奇的视野,比如松马日恰(音),这三个神奇的要素,尽管在叙事中并不占核心地位,但是它像影子一样一直跟着它的叙事后面。这三条线索构成了这个小说世俗生活底部的神圣性,那就是神奇的景观,神奇的人物和神奇的视野。在这样的一个神圣性的要素垫底的过程之中,展开的世俗生活。他跟我们所经常看到汉族文化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毫无疑问是不一样的,所以这就是这部小说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
读完了以后,我觉得15万字的篇幅不大,但它的视野非常大,文化视野和历史脉络都是非常大的。并不是说小说越长历史视野就越大。15万字读起来比较轻松,所以我觉得这是一部不错的小说。另外一点就是,我觉得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尤其是作家要把它的笔墨,注意力集中到边地少数民族对待世俗生活和世俗事件的处理方式上,把神圣东西垫在底下,我觉得这是一个正途。不要一上来就谈信仰问题,尽管我们今天的信仰很成问题。但也不可以向我说教,不可以直接把神圣生活端出来,这个不是小说创作的方法。一定是把神圣生活、信仰问题隐藏在日常生活细节里面,使之水乳交融,用文学性自身来感染人。第二个问题是小说的叙事力度如何体现得更好。如果仅有世俗生活,完全在世俗生活里面铺开,很新奇很好读,但是它没有力量,所以我觉得在处理世俗生活和神圣生活关系时候,这部小说还有发展空间。
这一次我没有来得及读更多的作品,就这部作品发一些感想。根据以往自己参加各种文学评审工作的经验,我发现少数民族题材文学作品,创作形式非常好,但是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另外就是一个研究的思路,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水平有待提高。少数民族题材的文学评论,更有待加强。而且要跳出我们已有的文学史的常识和文学理论常识,要直奔这个小说本身,要跟它对话,然后把你内心最真实的最简朴的话说出来就好了。特别是对于一个新的题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语言,就是我刚才说的,在已有的文学史和文学理论常识里面没有办法对应这个作品,必须要有发明,一个批评家要有发明而不是学舌,发明就是你必须要找到跟这个小说相配套的说法,不是既定成说的那些东西,所以我希望少数民族地区题材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学史的研究比翼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