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通过对颜师古《汉书注》的考察,发现训诂术语“某,亦某字”的使用情况比较复杂。经过细致研究,认为“某,亦某字”这一术语主要用来说明异体字、假借字、古今字等,有时也可以表注音,说明同源词等。
关键词:颜师古;《汉书注》;训诂术语;某,亦某字
《汉书注》是颜师古的学术代表作,堪称注《汉书》的划时代、集大成的典范之作,为后人阅读《汉书》扫除了各方面的障碍。《汉书注》在训诂、校勘及考证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颜师古广泛吸收前人成果,抉择按断,兼下己意,而对于无法下确定结论的,便多存异说,为之兼容并存。在训诂方面,颜师古非常重视注音规范,讲求雅正,以音求义,解决了难字的音读及义训。
术语是科学理论建设的重要环节,没有内涵和外延确定的术语,科学的抽象思维便难以进行。术语标志着某种现象已被从本质上概括体现出来,也标志着许多与之近似的现象已被区分出来。科学术语的确立与科学原理的总结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全面研究《汉书》颜师古注训诂术语有助于我们了解有唐一代训诂术语的使用情况,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唐代语言面貌提供帮助,为进一步研究汉语言文字学术语学和科学的汉语史、训诂学史提供经过论证的术语、语料。
本文主要分析术语“某,亦某字”的使用情况。“某,亦某字”这一术语主要用来说明异体字、假借字、古今字等,有时也可以表注音,说明同源词等。“某,亦某字。这一术语也是用来表通用字的。”某,亦某字”这一术语共使用32次(不计重复)。
一、用“某,亦某字”表异体字
异体字,又称又体、或体、说文解字中称为重文,是指读音、意义相同,但写法不同的汉字。异体字又可分为“完全异体字”(在任何情况下读音和意义都一样)和“部分异体字”(只在某些情况下才相通)。在《汉书注>中,用“某,亦某字”表异体字共有12次。占使用总数的37.5%。例如:
(1)《汉书·五行志第七下之上》:“温而风则生螟媵,有裸虫之孽。”颜师古注:“裸亦赢字也,从衣果声。”《说文·衣部》:“赢,袒也。从衣,赢声。裸,或从果。”段玉裁注:“俗作赢。”《广韵·果韵》:“裸,赤体。”《广韵·果韵》:“赢,同裸。”《吕氏春秋·观表》:“地为大矣,而水泉草木毛羽裸鳞未尝息也。”《太玄·玄》:“类为其裸。”范望注:“裸,为无鳞甲毛羽,人为之长也。”《楚辞·九章·涉江》:“接舆髡首兮,桑扈赢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王逸注:“赢,一作裸。”洪兴祖补注:“赢,赤体也。”“裸”和“赢”为一对异体字,义为“赤体”。
(2)《汉书·韩彭英卢吴传》:“于是信孰视,俛出跨下。”颜师古注:“侥亦俯字。”《说文·页部》:“俯,低头也。从页,逃省。太史卜书俯仰字如此。杨雄曰:‘人面俯。’俛,俯或从人、免。”段玉裁注:“《匡谬正俗》引张揖《古今字诂》云:‘俯,今之倪俯也。’盖俛字本从免。俯则由音误而制。”《广韵·虞韵》:“俯,《汉书》又作侥。”《周礼·考工记·矢人》:“前弱则倪,后弱则翔。”郑玄注:“倪,低也。”《左传·成公二年》:“韩厥倪,定其右。”杜预注:“倪,俯也。”《玉篇·人部》:“俯,谓下首也。”《字汇·人部》:“俯,倪也,又曲也。”“倪”和“俯”为一对异体字,义为“俯身,低头”。
(3)《汉书·王贡两龚鲍传》:“东家有大枣树垂吉庭中,吉妇取枣以啖吉。”颜师古注:“啖谓使食之,音徒滥反。啖亦啖字耳。此义与《高纪》‘啖以利’同。”《说文·口部》:“啖,噍啖也,一曰瞰。”《广雅·释诂二》:“啖,食也。”《说文·口部》:“啖,食也。从口,自声。读与含同。”《广韵·敢韵》:“瞰,瞰食。或作啖。”《广韵·敢韵》:“啖,上同。”《广韵·敢韵》:“啖,亦同。”《集韵·肱韵》:“啖,或作啖。”《国语·晋语二》:“主孟啖我,我教兹暇豫事君。”韦昭注:“啖,啖也。”由“吃”义引申为“利诱”。“啖”和“啖”为一对异体字,义为“吃”。
二、用“某,亦某字”表假借关系
汉字是由象形、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有的外物有形象可以描绘,有的意思可以利用图像和笔画来表现,可是有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的方式随时造出文字来表现,于是就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这种跟借用的字的形义完全不合的字就称为假借字。假借字有两类。一类是本无其字的假借,那就是上面所说的假借字。假借字的另一类是本有其字的假借。本有其字的意思是在日常使用的文字当中本来有表示某个词义的书写形式,但是在使用当中不用本来约定俗成的字形而写为另外一个意义不相涉而音同或音近的字。《汉书注》中,用“某,亦某字”表两个字的假借关系,这类共7次,占使用总数的21.87%。例如:
(1)《汉书·高帝纪念下>:“填国家,抚百姓,给饷傀,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颜师古注:“鬼亦馈字。”《说文·食部》:“傀,吴人谓祭曰傀。”段玉裁注:“读与馈同。按祭鬼者,馈之本义,不同馈也。以馈为馈者,古文假借也。”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傀,假借为馈。”《管子·弟子职》:“各撤其傀,如于宾客。”钟广笺释:“傀,与馈同。”《说文·食部》:“馈,饷也。”《荀子·正论》:“曼而馈。”杨惊注:“馈,进食也。”“傀”假借为“馈”,义为“给人食物”。
(2)《汉书·扬雄传上》:“陿三王之陀薜,峤高举而大兴。”颜师古注:“薜亦僻字也。峤,举步貌也,音去昭反。”《说文·艹部》:“薜,牡赞也。”《尔雅·释草》:“薜,山蕲。”郭璞注:“《广雅》曰:‘山蕲,当归。’当归者,今似蕲而麅大。”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解部》:“薜,段借为僻。”《说文·人部》:“僻,避也。”《吕氏春秋·慎行》:“晋之霸也,近于诸夏,而荆僻也,故不能与争。”高诱注:“僻,远也。”“薜”假借为“僻”,义为“偏僻”。
(3)《汉书·五行志第七中之上》:“入地则孕毓根核,保藏蛰虫。”颜师古注:“核亦荄字也。草根日荄,音该。”《说文·木部》:“核,蛮夷以木皮为箧,状如簌尊。”段玉裁注:“今字果实中日核,本义废矣。”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核,叚借为荄。”《说文·艸部》:“荄,艸根也。”《尔雅·释草》:“菱,根。”郭璞注:“俗呼韭根为荄。”《方言》卷三:“荄、杠,根也。”《汉书·礼乐志》:“清明开动,根荄以遂。”颜师古注:“草根曰荄。”“核”假借为“荄”,义为“草根”。
三、用“某,亦某字”说明古今字
所谓古今字,是指古今分化字,我们把分化前的字称作“古”字,分化后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为“今字”。《汉书注》中,用“某,亦某字”说明汉书中的文字关系。这类共有6次,占使用总数的18.75%。例如:
(1)《汉书·王子侯表上》:“至于孝武,以诸侯王畺土过制,或替差失轨,而子弟为匹夫。”颜师古注:“畺亦壃字也。”《说文·畕部》:“置,界也。从晶,三,其介画也。疆,畺或从工,强声。”段玉裁注:“今则疆行而畺废矣。”徐灏注笺:“置、疆古今字。”《玉篇·土部》:“壃,同疆。”《周礼·春官·肆师》:“与祝侯禳于畺及郊。”《尔雅·释诂下》:“疆,垂也。”《书·泰誓中》:“今朕必往,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孔传:“言我举武事,侵入纣郊疆伐之。”“畺”和“疆”为一对古今字,义为“疆界,疆域”。
(2)《汉书·谷永杜邺传》:“悉罢北宫私奴车马婧出之具。”颜师古注:“婧亦惰字耳。惰出,惰游也。”《说文·心部》:“慵,不敬也。从心,埔省。《春秋传》日:‘执玉憜。’惰,憜或省自。婧,古文。”《玉篇·心部》:“憜,同情。”《集韵·遇韵》:“惰,懈也。亦作婧。”《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滕成公来会葬,惰而多涕。”杜预注:“惰,不敬也。”“婧”和“惰”为一对古今字,义为“不敬、懈怠”。
(3)《汉书·地理志上》:“临邑,有沸庙。”颜师古注:“沸亦济水字也。其后并同。”《说文·水部》:“沸,沇也。东入于海。”段玉裁注:“四渎之沸字如此作。而《尚书》、《周礼>、《春秋》三传,《尔雅》、《史记》、《风俗通》、《释名》皆作‘济’……则知汉人皆用‘济’。班志、许书仅存古字耳。”《汉书·地理志》:“沸,河惟兖州……浮于沸、漯,通于河。”颜师古注:“沸本济水之字。”“沸”和“济”为一对古今字,义为“水名”。
四、用“某,亦某字”表注音
这类共3次,占使用总数的9.37%。例如:
(1)《汉书·陈胜项籍传》:“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好奇计。”颜师古注:“居鄛,县名也,《地理志》属庐江郡。鄛音巢,字亦作巢。本春秋时巢国。”居巢县:秦置,亦名居鄛。后汉永平中,徙封刘般为居巢侯国。东晋后废。在今安徽省巢县东北。“鄛”和“巢”上古音同为崇母宵部字,古音相同,表注音。
(2)《汉书·扬雄传下》:“而丰子寻、歆子菜复献之。”颜师古注:“棻亦枌字也。音扶云反。”《说文·木部》:“梤,香木也。”段玉裁注:“此形声包会意也……芬为草香,梤为香木。”“棻”和“枌”上古音同为並母文部字,古音相同。表注音。
(3)《汉书·地理志上》:“裹德。”颜师古注:“裹亦怀字。”“裹”和“怀”上古音同为匣母微部字,古音相同。表注音。
五、用“某,亦某字”说明同源词
同源词指音义相关,由同一语源孳生的词或词素。这类共2次,占使用总数的6.25%。例如:
(1)《汉书·地理志下》:“赐受叝、酆之地,列为诸侯。”颜师古注:“叝亦岐字。”《说文·山部》:“叝,周文王所封,在右扶风美阳中水县。从邑,支声。岐,叝或从山,支声。因岐山以名之也。”《尚书·禹贡》:“导岍及岐,至于荆山。”孔安国传:“三山皆在雍州。”《诗·大雅·绵》:“率西水浒,至于岐下。”《文选·张衡(西京赋)》:“岐梁汧雍。”李善注:“薛综引《说文》曰:‘岐山在长安西美阳县界,山有两岐,因以名焉。”“叝”和“岐”上古音同为群母支部,古音相同。刘钧杰《同源字典补》:“岐山因山有分枝而得名;叝邑因境内有岐山得名。”二者为一组同源词。
(2)《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循河湟漕毅至临羌,以示羌虏。”颜师古注:“视亦示字。”《广韵·至韵》:“视,看视。视,古文。”《集韵·至韵》:“视,古作视。”《说文·示部》:“视,瞻也。”《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墨子·辞过》:“目不能徧视,手不能徧操。”《玉篇·目部》:“视,亦作示。”《玉篇·示部》:“示,语也,以事告人日示业。”《诗·小雅·鹿鸣》:“视民不恌。”唐孔颖达疏:“古之字,以目视物,以物示人,同作视字。后世而作字异,目视物作示傍见,示人物作单示字,由是经传之中,视与示字多杂乱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视,段借为示……《汉书》多以视为示,古通用字。’”“视”上古音为禅母脂部字,“示”上古音为神母脂部字,禅神旁纽,脂部叠韵,古音相近。都有“看”义,二者为一组同源词。
《汉书注》是一部随文释义性质的著作,颜师古作注的目的不是专门为了探求语源,寻找词的造词理据,而是要疏通文意,解释词的文献实际使用义,使在当时看起来晦涩难懂的《汉书》能够有一个较好的翻译版本。
由于在作注时均是就某一词作出意义训释,所以颜师古所系联的同源词大都是两两相对的,他仅仅还处于局部系源的阶段。但是这对我们全面系源、推源及归纳词族,整理词义的发展脉络,却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六、用“某,亦某字”说明连绵词
这类共1次,占使用总数的3.12%。
《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下》:“蟋蟀俟秋唫,蜉蝤出以阴。”颜师古注:“蜉蝤,甲虫也。好丛聚而生,朝生而夕死。蝤,音由,字亦作蝣,其音同也。”《尔雅·释虫》:“蜉蝣,渠略。”郭璞注:“似蛄蜣,身狭而长,有角,黄黑色。丛生粪土中,朝生暮死,猪好啖之。”《诗·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毛传:“蜉蝣,渠略也。朝生夕死。”孔颖达疏:“舍人日:‘南阳以东曰蜉蝣,梁、宋之间日渠略。”“蜉蝤”为连绵词,也可以写作“蜉蝣&
rdquo;。
七、用“某,亦某字”表释义
这类共1次,占使用总数的3.12%。
《汉书·王莽传中》:“中部洎后十郡。”颜师古注:“洎亦泉字也。泉,及也。队音遂。此下并同。”《集韵·至韵》:“洎,及也。”《庄子·寓言》:“后仕,三千钟而不洎,吾心悲。”郭象注:“洎,及也。”《说文·口部》:“泉,众词与也。”《史记·夏本纪》:“淮夷 珠泉鱼。”司马贞索隐:“泉,古暨字。泉,与也。”都有“及、至”义。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颜师古《汉书注》中“某,亦某字”这一术语主要用来说明异体字(占使用总数的37.5%)、说明假借字(占使用总数的21.87%)、说明古今字(占使用总数的18.75%),其次表注音和说明同源词(分别占使用总数的9.37%、6.25%),偶尔用来说明连绵词、表释义(各占使用总数的3.12%)。
综上,颜师古注中“某,亦某字”这一术语主要用来说明异体字、古今字、假借字,所以黄建中所说“某,亦某字。这一术语也是用来表通用字的”并不能真正概括这一术语的用法。而且像一些次要用法如表注音和说明同源关系等也是我们不能忽略的。
中国传统训诂学并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术语,不同的训诂学家所使用的同一术语往往所指不同,造成后人理解的失误,因而何九盈先生在《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中指出“对古代语言学著作中的一些常见的名词术语要进行一番彻底的研究,基本名词术语搞不清,我们就难以对古人的学术成就做出准确的评价。”我们深以为是。
参考文献:
黄建中.训诂学教程[m].武汉:荆楚书社,1988.
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