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文学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汉语言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   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论文   文学艺术期刊
英 汉语言与思维的差异及在双元结构中的解释
      【摘要】本文在“知识——认知”双元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方面探讨双元结构。本文分析了语言、思维的本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阐释了外语学习时从刺激输入到言语输出的过程,力求解释成年人学习外语时遇到问题、感觉困惑的根本原因,希望帮助成年人排除外语学习的障碍。
  【关键词】双元结构;语言;思维;关系;外语学习
  
  1.引言
  “双元结构”的中心思想是从研究成年语言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心理机制(mental mechanism)出发,描述两种不同语言(母语和英语)的知识结构(knowledge structure,ks)和认知结构(cognitive structure,cs),解释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两种语言知识同化时两种结构的相互排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并对它们之间的这种能动的、动态的、发展的关系做出详尽阐释。在研究“知识——认知”双元结构的基础上,本文从“语言——思维”的关系层面着手完善双元结构理论,希望从根本上解释成年人学习英语困难的原因。研究语言时发现,语言与现实之间是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而思维与现实之间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语言与思维通过现实联系在一起。在语言学习中,特别是在母语环境下学习外语,语言与思维之间微妙的关系及相互的影响对外语学习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2.双元结构理论
  双元结构理论认为,在成年人(特别是大学生)外语学习的知识同化过程中,学习者的大脑中已经有了强大的母语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并且(由于前期的学校教育或环境影响)也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外语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这种以两种语言为思维载体的知识与认知的双元结构,构成了外语学习过程中的特殊语言与思维方式,即这一学习过程始终存在有两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语言-认知结构,这种双元结构分别受制于母语和外语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外语学习的成功,就在于尽可能的减少母语结构对外语结构的副作用,尽可能地利用母语结构对外语结构产生积极推动作用,而母语与外语在思维上的交叉使用,又形成了在对输入符号信息的加工过程以及知识和认知的同化过程中的思维模式,这便是外语学习心理活动的特殊机制。
  
  “知识——认知”双元结构从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出发,解释了外语学习中母语、外语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但我们仍然需要更深层的挖掘双元结构下,母语和外语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关系——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3.双元结构下的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我们在谈论双元结构下“思维—语言”的关系时,主要讨论的是母语和外语的不同的思维模式及语言的表征。语言是思维的艺术。不同的思维模式产生出不同的语言。这是人类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而思维模式并非是天生的,它是一定地域的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在社会生活的交际中逐渐形成的,它是一种语言文化的反映,而这种语言文化借助这种思维模式不断巩固原有基础。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常常要求学生学会用英语思维,尽量排除母语思维以达到英语表达的流畅,然而让一个已有强大的母语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的成年人完全排除母语思维,不通过内在翻译而达到语言通顺与流畅的目的是很难的。母语的思维在成年人认识事物、学习语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单词的时候,成年人都需要通过将单词的意义翻译成母语,再通过认知的转换达到对事物的理解。
  外语学习时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所经历的过程,成年人通过听觉、视觉得到的英语刺激通过对刺激的编码和解码,抽象出原型概念进入人脑的思维加工系统,在这个过程中就涉及到对语言的选择,语言与思维就建立起了密切的关系,选择了一种语言后就进入了“知识——认知”双元结构中,经过双元结构的相互同化作用,最终达到言语输出的目的。
  4.英、汉语言与思维的差异及在双元结构中的解释
  语言和思维方式都属于文化范畴,但又受民族文化和哲学观念的影响。东西方民族有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渊源、哲学观念、宗教信仰和认知心理,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思维的语言形式。英汉民族分属于东西方民族,有不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它们的语言结构和思维方式都各自有自身的特点。


  英汉两种语言的结构是不同的,汉语归结为主题结构性语言,而英语则是主谓结构性语。所谓主题结构性语言,即首先讲事情而后表态,或讲话。而主谓结构性语言,即先谈主观感受,然后就对与主语有关的事情加以叙述,说明。英汉两种语言背后的思维模式也不尽相同,中国人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和影响下,在思想意识、思维模式以及语言观方面都倾向于求整体、求综合和知觉上的垂直感而异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和语言观。中国人表达事物总是由整体到具体再到局部,因而体现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就是表达事物总是按时间和事理发展顺序由因到果,由先到后,由大到小,由具体到一般进行阐述。西方人则将人与自然分离开来,即天人相分,崇尚“人物分立”,西方人对原罪的自我意识使他们为赎罪而不屈不挠地征服自然,天人相分的思想决定了西方人一切二分,改造自然,讲究理性。久而久之,使得西方人习惯于分析事物、习惯于抽象思维,和重形式逻辑的思维模式,以及求精确的语言观,在具体表达事物方面,总是先概括后分解,先表态后叙述,先总结后事例,先总体后具体,先结果后原因,先小后大。这样的思维差异使得我们必须要区分“用母语思维”和“用英语思维”。
  在学习外语的时候,由于外语与母语本身的差异以及依赖这两种语言的不同的思维模式使得我们在对待不同的语言材料的时候会用不同的思维模式及过程,当然,在成年人最初学习外语时,都是依赖于母语思维的,但是在了解了外语所涵盖的文化知识及外语思维模式的时候,会不自觉的运用外语思维,在课堂上一位大学生将“he didn’t come to school because he was ill”这句英语张口就译成:“他没有来上学,因为他有病”。在写汉语的时候甚至会将非限制性定语从句运用于写作中,如会造句:“他,一位让人崇敬的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些都说明他们接受了英语的思维并且混淆于母语与外语的区别运用中。
  有了这样的母语与外语的思维与语言的相互作用、相互同化及渗透,使得“知识——认知”双元结构在更深的层面得到更好的解释:正是有了不同的语言表征、不同的思维模式使得成年人学习外语时面临两种语言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的相互碰撞,从而造成外语学习的障碍。只要我们了解语言是思维的载体,由于语言以及语言文化的差异形成了母语、外语不同的思维模式,在人类共有一种通用的思维基础上就能够将母语思维、外语思维与母语、外语以及母语知识结构、母语认知结构和外语知识结构、外语认知结构进行融合,帮助外语学习。
  5.结束语
  我们研究双元结构的主旨是研究成年人在学习外语中遇到的问题,从语言与思维的角度、从知识与认知的角度解释学生感觉外语学习困难的原因,找到问题的根结所在。只有把问题的根结找到,才能对症下药,以达到解决问题,排除外语学习障碍的目的。本文只在一个层面上浅析了双元结构下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今后还需要对语言学习的心理机制等各方面进行研究,以完善双元结构理论。
  
  参考文献
  [1]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2]黄青龙.论英汉思维模式[j].山东外语教学,2003(2).
  [3]肖少北,张文香.语言与思维关系理论述评[j].海南师范学报,2003(3).
  [4][5]尹德谟.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6]曾剑平.从词语看英汉名族思维的差异[j].北京:外语与外语教学出版社,2002(5).
  [7]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 上一篇文学论文:
  • 下一篇文学论文:
  •  更新时间:
    浅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的…
    卢甘斯克国立大学汉语专业中国文学课教学状…
    浅谈如何加强偏远山村学生的汉语文学习兴趣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对初中汉语文学习的兴趣
    浅谈电大汉语文学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改进…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分层次培养教学管理制度…
    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
    汉语言文学教学课改之我见
    中学汉语言文学教学之探索
    浅析二十世纪汉语文学经典价值尺度
    浅谈如何提高西藏学生的汉语文学习兴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