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文学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汉语言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   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论文   文学艺术期刊
自我超越的心路历程

  摘要:结合小说《追风筝的人》的故事情节,运用阿德勒的“自卑感”理论进行精神分析批评,探讨小说主人公阿米尔身上存在的“自卑感”,及其对推动小说情节发展、塑造主人公阿米尔的形象和影响这部作品的文学接受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自我超越;《追风筝的人》;自卑感;阿米尔;阿德勒
   
  一、阿德勒的“自卑感”理论
  阿德勒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被称为“个体心理学之父”,他创立了影响深远的个体心理学派。其中关于“自卑感”的理论作为个体心理学派理论的基础,对心理学和文学批评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1.阿德勒“自卑感”理论的诞生
  阿尔弗莱德·阿德勒,奥地利人。1870年出生于维也纳郊区一个家境较为殷实的犹太商人之家。自幼阿德勒的身体就十分羸弱,并且由于患有软骨病导致驼背。与他相貌英俊、身材挺拔的哥哥相比,阿德勒感到沮丧和自惭形秽。五岁时因肺炎几乎丧命,但他坚强的活了下来。上学后,因数学差受到老师的歧视,后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优等生。他曾是弗洛伊德的亲密朋友,后因为观点上的分歧,两人分道扬镳,遭到弗洛伊德的压制和排斥。但阿德勒仍然矢志不渝的坚持自己的研究道路。他事业起步不久,一战爆发。他不得不中断研究,到军中服役,救死扶伤。战争结束后,他的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他昔日的追随者和伙伴却因观点不合弃他而去,几乎动摇了他在学术界的地位。但是阿德勒依靠自己的顽强意志渡过了难关,最终将其创立的“个体心理学”发扬光大。可见,阿德勒的一生是由自卑到勇敢超越自卑的历程,正是这些切身的深刻感受,使得他对个体心理现象和自卑感产生了研究的兴趣。
  阿德勒的一生可以说是命途多舛的一生,但正是这些坎坷的经历使他获得了创立个体心理学派和探索出“自卑感”理论的契机。
  1907年,阿德勒发表题为《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的论文。在这篇文章中阿德勒首次引入了“自卑感”概念。到1910年前后,阿德勒的思想进一步成熟,先后发表了许多关于自卑感的文章,进一步完善了“自卑感”的概念。
  2.“自卑感”理论的内涵
  “自卑感”作为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的基础,具有代表性的意义和深刻内涵。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指:“当一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适当对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出现的就是‘自卑感’。”[1]“它不仅指人生理上的缺陷,也包括了人面对现实的社会和生活产生的种种不完满和不理想感中产生的自卑感。”[1]阿德勒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人都可能遭到“自卑感”的冲击,它是人正视现实的一种理性的自我反省的心态。
  阿德勒认为,由对待“自卑感”的两种态度,会产生两方面不同的影响。一方面,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这种“自卑感”,就会引发两种消极心理现象的发生,即“自卑情结”与“优越情结”。另一方面,如果能够正视“自卑感”,“承认现状的不足、获取进步的动力,不断地向新的优越目标前进,这样才能在这种自卑与优越的距离不断的接近而又拉开的过程中,实现人的自我完善。”[1]
  二、阿米尔的“自卑感”及其在全书中的作用
  《追风筝的人》中的主人公阿米尔是一个具有强烈的“自卑感”的人,而阿米尔在不同时间和环境背景下对“自卑感”的不同态度,使得他不同时期的人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样子。
  1.阿米尔“自卑感”的产生
  如上所说,“自卑感”产生于一种对现状的不完满的认识。阿米尔的这种“自卑感”的产生具有较为复杂的原因:
  从小缺少母爱的阿米尔时常感到无助和缺乏安全感。阿米尔的父亲在当时的阿富汗是英雄一样的人物。可是,阿米尔不仅在体力上十分平庸,而且生性软弱胆小,只喜欢看书和摆弄文字。这让他的父亲十分失望。身体和个性上的不足,以及与他崇敬的父亲的巨大差距,使阿米尔从小就生活在自卑的阴影下。


  哈桑是仆人阿里的儿子,从小与阿米尔一起长大。相比软弱的阿米尔,哈桑虽然是个仆人,但是却更加坚强勇敢。每当看到自己的父亲因为看到勇敢、强壮、有活力的哈桑而面露微笑的时候;每当看到父亲用慈爱的目光看着哈桑,甚至用拥抱来对哈桑表示赞许的时候,阿米尔就感到不快。他想到父亲很少用这样的微笑和拥抱来对待自己,而哈桑——那个仆人的儿子居然可以得到如此的“厚待”。这样一来,与哈桑相形见绌的体魄以及对哈桑能受到父亲宠爱的羡慕、嫉妒之情,使阿米尔的“自卑感”更加强烈。
  2.阿米尔的“自卑感”的作用
  阿米尔的这种“自卑感”对推动小说情结的发展和他自身形象的塑造以及影响读者对这部作品的文学接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推动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
  作者卡勒德·胡赛尼巧妙地展现了主人公阿米尔在不同时期对“自卑感”的不同处理所带来的结果。
  第一方面,幼年的阿米尔没有能正确对待“自卑感”。一开始他陷入了“自卑情结”之中,对自己的软弱和不足感到无奈和沮丧。后来,在日复一日的与哈桑的比较和对父爱的渴望之中,阿米尔的心态渐渐地由羡慕变为嫉妒甚至是厌恶。他又陷入了“优越情结”之中,想要以少爷、主人的身份和特权通过对哈桑的嘲笑、命令、欺压来获得心理满足,以摆脱心灵深处的“自卑感”。
  这种被扭曲的“自卑感”导致了小说中第一个最重要的情节的开展。在全镇的风筝大赛后,哈桑去为赢得冠军的阿米尔追赶那支战利品风筝却久久未归。阿米尔在寻找到哈桑的时候目睹了令他震惊的一幕:成功追到风筝的哈桑在一条狭小的巷子尽头遭遇了曾经与他们发生过不愉快的不良少年阿瑟夫一伙儿人。阿瑟夫借机采取报复。由于怯弱的个性,或许也由于心底潜在的对哈桑的嫉妒之情,阿米尔居然在哈桑惨遭凌辱之际,一声不响的逃走了。他虽日夜承受着良心的谴责,可是却并没有因此而善待哈桑。相反,他为了逃避自己的不安和负罪感,用一个无耻的谎言诬陷哈桑,把哈桑和阿里赶出了家门。这一情节在全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阿米尔罪恶的来源,也成为后来阿米尔希望自我救赎、洗清罪恶的缘由。
  第二方面,成年后已在美国成家立业的阿米尔,不仅拥有幸福的家庭而且有一份自己喜爱的事业。这种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为阿米尔战胜幼时的“自卑感”提供了可能。在拉辛汗的引导和鼓励下,阿米尔终于决定鼓起勇气,回到喀布尔去完成他的自我救赎之路。此时他的“自卑感”是引导他去洗涤罪恶、拯救和完善自己灵魂的动力。他终于尝试着用正确的态度来对待“自卑感”。
  这种转化为积极的动力的“自卑感”推动着小说中另一个最重要的情结的展开。阿米尔回到喀布尔去解救哈桑的孩子索拉博。面对已经失去了父母的、善良勇敢的孤儿索拉博;想起直至生命最后一刻都忠于主人的、实际上是自己同父兄弟的哈桑;面对曾经深深伤害了哈桑如今又妄图伤害索拉博的恶人阿瑟夫;想起始终对自己抱有期待的英勇的父亲和苦心引导他走上再次成为好人之路的心灵导师拉辛汗,阿米尔忠于鼓起勇气去拯救那个可怜的孩子、偿还自己多年前犯下的罪恶。这一次阿米尔终于成功了,他体味到了真正的勇敢与强大,跨越了心灵的障碍,成功地完成了自我救赎。
  阿米尔的“自卑感”贯穿了整个小说的始终。作者通过展现阿米尔从一个挣扎在自卑中的弱者到成长为敢于正视自卑、实行自我救赎的强者的心路历程,完成了整个故事的建构。
  2)对塑造主人公阿米尔形象的作用
  阿米尔并不是一个英雄式的人物。这点与许多小说塑造卓越超群的男主人公形象有很大不同。《追风筝的人》中的阿米尔不仅不是完美的,而且是一个在心灵上有所“缺陷”的人。作者精心刻画的是这样一个曾经自卑的、沾满罪恶的平凡人。但是正是由于这种“缺陷”却使得阿米尔的形象更加的真实。这个具有“自卑感”的主人公,摆脱了一些作品中完美主人公形象空泛的弊病,逃离了众多作品中主人公形象没有特色、千人一面的厄运。正是这个一生与“自卑感”纠缠不清的阿米尔,让我们记住。记住他的软弱和勇敢,记住他的罪恶和善良,记住他平凡而又伟大的心灵救赎的故事。可以说是这种“自卑感”成就了阿米尔这个形象,使他变得更加真实、生动、丰满。


  3)对文学接受的影响
  《追风筝的人》为我们展现的是一个带有淡淡的哀愁的故事。其中主人公的遭遇和痛苦颇能牵动读者的心。尤其是面对阿米尔的可怜、可悲、可恨、可喜的一系列富有真实性和感染力的经历,人们很容易理解。又如上所述,“自卑感”是潜存于每个人心底的心理情愫。既然这样,那么一个以“自卑感”贯穿其中的故事就更能为读者所理解和接受。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很有可能因为曾经有过和主人公一样或相似的困惑而对作品有更深刻的感受。或许同样被“自卑感”困扰的读者会产生共鸣;善于自省的读者会在看到阿米尔犯下罪恶后所付出的艰辛代价而时刻警示自己,达到不由自主的提升人格的净化状态;善于思考的读者会由此体味到“自卑感”对人生的重要作用,实现对人性真谛的领悟;而众多喜爱品味生活的读者则会如我一样,在阅读之后不断地回味这个令人感怀的故事,享受它在我们头脑中的延留。
  总之,主人公阿米尔身上具有的“自卑感”推动着全作重要情节的发展,其“自卑感”的转化历程更构成了小说情节的主体。同时这种“自卑感”也使阿米尔的形象更加真切、丰满、生动、富有感染力。而对于同样受“自卑感”影响的读者来说,这个故事更易于让我们接受和喜爱。

  参考文献:
  [1]阿德勒.超越自卑[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赖干坚.西方文学批评方法评介[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6.
  [4]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 上一篇文学论文:
  • 下一篇文学论文:
  •  更新时间:
    超越爱情的文学梦
    媒体的二次伤害与自我矫正——以深圳联防队…
    论网媒把关人的自我把关意识
    阿Q自我心理的再审视
    西丽亚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超越生与死的追求
    坚守与超越的叙事智慧
    “自我”的深入追寻
    从博客看中国女性在网络媒介中自我形象设定…
    网络传播中公众自我议程设置的道德预警
    试析个人博客中的自我呈现
    对现实人生和生命的超越——从魏晋士人看魏…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