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吴未、春晓
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仲春,泉州晋江才子黄正轩成婚当晚,他请新娘陈雪娇到亭院赏月。新娘陈雪娇突然要出一个对联考一考他,要是回答不出来,那只好先委屈丈夫到书房待一夜。她写下一副上联:“移椅倚桐同望月”。[论文网]
黄正轩费尽心思,也迟迟未能对出下联。于是当晚他只好回书房思考,没有与新娘共入洞房。第二天,几位同学来到府宅为他庆贺新婚。然而上联再次难倒众人,大家虽想帮忙,但都无能为力,如是几日。第四天夜里,陈雪娇的贴身丫环终于去请黄正轩回房。 黄正轩没对出下联,就回绝了。
次日,陈雪娇竟在洞房里上吊身亡了!陈雪娇的父亲将黄正轩告上公堂。验尸断定陈雪娇确是自杀,但令人诧异的是,新娘已被破身,这与黄正轩从没进入洞房的证词自相矛盾。
丫环作证,新婚第三天深夜,丫环在睡梦中听到一声门响……她没有起床去开门,因为当时新娘已经起来了,让她睡着,不用起来,陈雪娇自己给他开了门。
丫环认为是黄正轩对出了下联,回来圆房。到了次日晚上,丫环奉陈雪娇之命去请黄正轩回房就寝时,却遭拒绝。陈雪娇得知后,忽然脸色大变。第二天陈雪娇自杀了。黄正轩声称从未进入洞房,那么,破坏新娘清白之躯的又会是谁呢?
泉州知府刘知远感到此案棘手,请求时任福建提督学政的同乡密友纪晓岚帮助。纪晓岚思索到半夜仍无头绪。此时,纪晓岚便想回屋内读书,忽然想到这座庭院中有座书阁,便吩咐书童去取灯笼,好到阁上读书。
这个时候,忽然一个绝妙的句子从脑子里蹦了出来。这个句子正是与上联完全匹配的下联。纪晓岚心想,进入洞房的条件便是对出陈雪娇的下联,如果自己能对出下联,也不排除其他人也能对出。
纪晓岚想到新婚第二天,黄正轩的同学曾经前来贺喜,而黄正轩也将对联一事透露给他们,他们中间很可能有一个就是冒名顶替者。
几天后,纪晓岚安排了一场考试。利用这个机会,把所有考生都叫来考。那些给黄正轩贺喜的同学都被纪评为不合格,纪晓岚专门为他们增加了一次补考,这一次补考的题目正是——给“移椅倚桐同望月”对出下联。
只有一个晋江县的秀才吴绍智提笔写出了下联,他与纪晓岚想的一样——“等燈登阁各攻书”。因为这副对联的上联出得刁钻,使得没有更好的下联匹配,才使得疑凶无法狡辩。吴绍智供认不讳。当晚,吴绍智从黄正轩家回来后,不久作出了下联,他想到新娘正在洞房等候,顿生邪念。他假扮成新郎交出下联,进入洞房。可怜陈雪娇直到次日夜里得知丈夫并没对出下联,断定是恶徒冒名入了洞房,羞恨难当,便自尽了。
百年来,许多人想要另找更好的下联,但都一无所获。正如纪晓岚说的,这果真是个“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