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法学论文 >> 民法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民法论文   经济法论文   国际法论文   法学理论论文   司法制度论文   宪法论文   刑法论文   行政法论文   程序法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法律资料库   法史学论文   诉讼法   劳动保障   商法论文   经济法   法理学
泄密者?爱国者?

原文作者:赵晓秋

 美国泄密者家族又迎来了新成员。
  2013年6月,29岁的美国青年爱德华·斯诺登向媒体揭发美国情报机构的绝密监视项目“棱镜”计划——“美国盯着世界上每一个人”,从而搅起全球政治风暴。
  泄密,在美国历史上并不是个新鲜话题。就在斯诺登曝光“棱镜”计划时,因向“维基解密”披露军事机密文件的美国上等兵布拉德利·曼宁正在美国军事法庭接受审判。而认为斯诺登和曼宁是“英雄”的丹尼尔·艾尔斯伯格更是结束美国越战的“骨灰级”泄密者。
   斯诺登自称最钦佩的人就是艾尔斯伯格和曼宁。如今,斯诺登也会成为后来者的钦佩对象,因为他已经与两位“偶像”共同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的头号三大泄密者。
  斯诺登——
  不认为自己是英雄
  泄密者档案
  姓名:爱德华·斯诺登
  身份:美国前情报分析员
  事件:美国“棱镜”计划泄密案
  人们不知道他的未来,但已经明悉他的过去。
  今年29岁的爱德华·斯诺登是美国马里兰州人,他的父亲是一名美国海岸警备队的官员,母亲是一名美国地方法院的办事员,姐姐是一名律师。年少时的斯诺登算不上优秀,在社区大学学习计算机的他只拿到一个高中同等学力文凭。
   2004年,“觉得有义务帮助人们摆脱压迫”的斯诺登在陆军服役,渴望去伊拉克战场实现信仰。可惜,斯诺登在一次训练事故中摔伤双腿,退出培训。
  经历过在马里兰大学美国国家安全局秘密部门当保安的短暂工作后,斯诺登被调到美国中央情报局,从事it安全方面的工作。斯诺登对互联网的了解以及他在计算机编程方面的才华很快就让他脱颖而出。
   2007年,美国中央情报局把斯诺登派往瑞士日内瓦,从事计算机网络安全工作。在此期间,一直在情报局官员身边工作的斯诺登开始质疑美国情报机关的一些做法。2009年,斯诺登离开美国中央情报局,入职美国国家安全局外包商博思艾伦咨询公司,在夏威夷工作。
   人们不知道斯诺登是在什么时候决定当一名“泄密者”的。目前可查的线索是,2013年5月的某一天,在美国国家安全局夏威夷分局,斯诺登拷贝了准备公开的最后一系列文件。然后,他向上司表示,需要请几周病假治疗癫痫。因为在2012年,斯诺登的癫痫发作了几次,他的请假顺利得到批准。之后,斯诺登简单收拾好行李,告诉共同生活的女友,他要离开家一段时间。
   斯诺登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他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早在2013年1月,斯诺登就与一名叫普瓦特拉斯的纪录片导演通信。此时,斯诺登正在到处寻找适合的记者,即那些有反政府情绪并会在家里写博客或者利用社交网络发声的媒体人。《卫报》评论员格林沃尔德被斯诺登相中了。
   2月中旬,斯诺登给住在巴西的格林沃尔德发了一封邮件,暗示自己想设置一种收发加密电子邮件的方法。他甚至为格林沃尔德制作了一个youtube视频,让他一步一步掌握加密的过程。但不知道斯诺登真实身份的格林沃尔德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3月,格林沃尔德接到普瓦特拉斯的电话后,终于与斯诺登建立了一种安全的通信系统,“棱镜”项目渐渐地浮出水面。 [论文网]
  5月20日,斯诺登将自己的逃亡地首站选在中国香港。6月1日,格林沃尔德与普瓦特拉斯也飞赴中国香港,并在位于香港地区尖沙咀的美丽华酒店见到了斯诺登。6月9日,英国《卫报》、美国《华盛顿邮报》爆料美国“棱镜”项目丑闻,即美国情报机构一直在微软、雅虎、谷歌、facebook、paltalk、美国在线、skype、youtube、苹果9家美国互联网公司中进行数据挖掘工作。其中,包括两个秘密监视项目,一是监视、监听民众电话的通话记录,二是监视民众的网络活动。《卫报》还应斯诺登的要求公开了他的身份。这也意味着斯诺登彻底告别了自己“20多万美元年薪、稳定的职业生涯、舒适的家庭生活”,开始了前途未卜的“泄密者”生涯。
   斯诺登认为这样的牺牲是值得的,因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互联网的价值以及基本的隐私,正被无所不在的监控迅速破坏。“我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英雄,”他说,“因为我所做的是维护自身利益。我不想生活在一个没有隐私的世界,不想生活在一个不给知识探索和创造力留空间的世界。”
   这些听起来有些“乌托邦”式的话语对斯诺登是一个原则问题。可以用来佐证的细节是,斯诺登对互联网自由的忠诚体现在他笔记本电脑的胶贴上——一个是“我支持在线权利:电子前沿基金会”,另一个是“tor项目”(为互联网用户提供匿名交流服务的在线组织)。
   6月21日,美国执法者正式对斯诺登提出刑事指控,涉及罪名包括间谍活动、盗窃以及转换政府财产。6月23日,斯诺登搭乘班机离开中国香港前往俄罗斯,并向厄瓜多尔申请避难。
   截至本刊发稿前,有数家媒体都在搜索斯诺登,厄瓜多尔的谨慎、委内瑞拉的援手、俄罗斯的尴尬让关于斯诺登的争论、猜测还在持续,斯诺登会像曼宁一样被美国司法部门监禁,还是会像暂居在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的阿桑奇一样流离,大家都在等待这部最新泄密大戏的“剧终”。
   曼宁——
  因泄密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泄密者档案
  姓名:布拉德利·曼宁
  身份:美国陆军前上等兵
  事件:维基解密泄密案
  美国时间2013年6月4日,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大泄密者”的布拉德利·曼宁在美国马里兰州米德堡军事法庭出庭受审。3年前,这位美国陆军前上等兵因在伊拉克服役期间把超过70万份政府机密文件提供给“维基解密”而闻名世界。今年25岁的曼宁是斯诺登的偶像。不知道是不是有意为之,斯诺登选择曝光“棱镜”计划的时机与曼宁出庭受审的时间惊人地接近。
   1987年,曼宁出生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他在计算机方面极有天赋。有报道称,他10岁时就创建了自己的第一个网站。与曼宁形影不离的电脑是他唯一感到能使自己有所作为的物品。

  2007年,曼宁应召入伍,成为伊拉克战场军事情报分析员。这份工作让他把每天14个小时都花在阅读机密情报上。
  一次,曼宁在分析情况时发现,15名伊拉克人被伊拉克警方以印刷“反伊拉克”文学的罪名逮捕,而这些人只不过是在整理政府腐败情况的资料。曼宁向上司汇报,但上司告诉他应该做的是帮助伊拉克警方找到更多这样的人。
   从那以后,矛盾重重的军事情报让曼宁对美国的外交政策感到失望。“本应属于公众领域的一些难以置信的、可怕的东西,却存储在华盛顿某间暗室的服务器上”,曼宁开始渴望“把文件弄出来”,因为这会让时任国务卿的希拉里·克林顿和美国遍布世界的上千名外交官“一觉醒来,发现整个机密外交文件的储藏室以可搜索的格式向公众打开大门时……他们肯定会心脏病发作”。

   于是,没有明确的政治诉求的曼宁用了5个月的时间,从美国军方、文官系统和情报承包商共用的系统上不加选择地下载文件。他把这些海量文件拷贝在印着lady gaga(美国歌星)画面的cd光盘里,这让他看上去就像个无时无刻不在听歌的音乐迷。
   后来,曼宁将文件传给“维基解密”的创始人阿桑奇。然后,由后者公之于众。这些遭到泄密的较知名档案包括:2007年7月12日的巴格达空袭影片、2009年的阿富汗格拉奈大屠杀影片、25万笔美国外交电报、被称为伊拉克战争日志与阿富汗战争日志的50万笔陆军报告文件等。其中,对美国政府最具杀伤力的是,2010年4月,“维基解密”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开的“美国一架直升机击杀2名路透社新闻记者及10多名旁观者”的视频。
   2010年5月21日,曼宁联系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位著名“黑客前辈”安德良·拉莫,请求拉莫帮他把机密信息弄出来。拉莫向美国当局举报了曼宁。很快,美国政府在巴格达逮捕曼宁并将他押解回国。
   曼宁的支持者认为,曼宁是凭良心行事,他揭开了美国政客及军事领导者制定的外交政策的最丑恶一面。而让美国难堪的是,2012年2月27日,曼宁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引发外界热议。
   随着对曼宁审判的进行,他在英国及整个欧洲的支持者与日俱增。“支持布拉德利·曼宁”的网站已经得到超过110万美元捐款,用以支付曼宁的诉讼费用,并以曼宁的名义抗议美军的冷酷无情。正如英国《卫报》的评论形容:“有史以来,还没有美国人在国外获得的同情比在国内获得的多,而曼宁显然做到了这一点。”
   艾尔斯伯格——
  结束越战的“吹哨者”
  泄密者档案
  姓名:丹尼尔·艾尔斯伯格
  身份:美国军方前分析师,曾入海军陆战队
  事件:五角大楼文件泄密案
  细心的人会发现,在斯诺登事件和曼宁事件中,都有一个共同的身影出来发声:“曼宁是一个应该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的英雄”、“斯诺登为这个民主体制做出了巨大的、无法估量的贡献”。这个人就是曾泄露“五角大楼文件”(即《美越关系,1945~1967:国防部的研究》,美国国防部关于越南战争的秘密文件)的美国国防部前分析员丹尼尔·艾尔斯伯格。
   艾尔斯伯格于1931年出生在美国芝加哥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48年6月,获得百事可乐公司奖学金的艾尔斯伯格进入哈佛大学学习经济。随后,他又前往剑桥大学深造。一年后,他返回哈佛大学继续学习。1954年,艾尔斯伯格离开哈佛大学,为美国海军陆战队效力。退役后,艾尔斯伯格又回到哈佛大学,从事决策理论的研究。1958年,艾尔斯伯格加入美国最重要的以军事为主的综合性战略研究机构兰德公司。
   1964年,艾尔斯伯格出任负责国际安全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部长约翰·麦克诺顿的特别助理。进入五角大楼工作后,艾尔斯伯格开始从事越南战争问题的研究。1965年,艾尔斯伯格去越南实地考察。这次考察,改变了艾尔斯伯格对战争的一贯看法。1967年返回美国时,艾尔斯伯格从一个越南战争的支持者转向了一个坚定的反战者,他开始公开发表反战言论。
   1969年春天,刚刚完工的“五角大楼文件”送到兰德公司。于是,艾尔斯伯格利用这个机会,苦读这套文件。认真读完7000页、内容十分枯燥的文件后,艾尔斯伯格意识到美国在越南战争问题上的种种谎言、欺骗以及政府官员对道德与良知的背弃以及对总统的盲从和愚忠,他觉得自己应该有所作为。
   艾尔斯伯格找到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j.w.富布莱特,一名主张从越南撤军的议员。但富布莱特考虑泄密要负法律责任,拒绝了艾尔斯伯格在国会公开这份文件的要求。
   走投无路的艾尔斯伯格决定铤而走险。1971年春天,艾尔斯伯格将“五角大楼文件”的复印件交给《纽约时报》等多家媒体。至此,国防部的机密文件被媒体揭露,美国联邦政府“丢尽了脸”。“恼羞成怒”的尼克松政府试图以“泄露国家机密”等罪名起诉艾尔斯伯格。但美国民众将艾尔斯伯格视为爱国者——因为他的行为,最终促使越南战争提早结束,挽救了数万名美国士兵与越南人的生命。在民意的压力下,艾尔斯伯格最终在宪法的保护下被法院判定无罪。
   之后,艾尔斯伯格成为一名资深发言人、作家和活动家,不断吹起对不义之政和暴行的哨声。由于反对核武器,抗议美国政府发动的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抗议美国政府对其他国家的野蛮干涉,他已经被拘留70多次。其中一次,他和自己的儿子一同被逮捕。
   结语
  斯诺登、曼宁、艾尔斯伯格,尽管他们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不同,但他们的泄密者道路如此相似。身为美国人,他们为何要揭自己国家的丑?面对人们的疑问,英国《卫报》的评论也许是一个合适的解释:“他们在美国‘自由精神’的熏陶下长大,又经历了被召唤去监控或行使美国力量的现实。而随着时光流逝,平衡这两者的冲突,让他们的世界观混乱。美国以反恐名义发动战争,伤害其他国家的人民,侵犯本国公民的隐私。对斯诺登们来说,一方面是忠于旗帜和制服,另一方面是忠于旗帜和制服所曾象征的理想,他们被迫作出选择。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他们选择忠于美国所宣称的理想。他们并非叛徒,而是美国新一代爱国者。”
  • 上一篇法学论文:
  • 下一篇法学论文:
  •  更新时间:
    没有相关法学论文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