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参与性教学适应了新课改的要求,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和全新的育人方法。是教学改革的一大进步。中职英语课作为一门融语言、文化、交际于一体的实践性工具课,需要充分发挥参与式教学活动的作用,帮助学生主动自我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参与性教学 因材施教 主体性 教学反馈
一、参与性教学的概念
“参与性教学”就是教学目标追求全面发展,教学主体提倡双向互动,教学内容注重贴近生活,教学方法秉持交互对话,教学管理以人为本,教学评价要量质整合。在参与性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参与性教学具备了主体性、交往性、共振性和对话性的特征。在新课改条件下,教师必须改变“就课文讲课文,就知识讲知识,以书本和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地认识到学生与教师一样,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最佳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参与互动气氛中进行学习。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既能撑握学习的客观规律又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获得学习的成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实施参与性英语教学的策略
实施参与性教学,从参与课堂的主客体两方面来讲,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突破口,提高听课“抬头率”
兴趣来自于需要,适时适量的传递实训企业文化的信息资料,是很有必要的。中职英语课堂上,不是空洞地叙述学习英语有多么重要,而是以到定向实习或就业的我校历届学生成功或失败的实例,说明英语在企业中所站的地位,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吸引了过来,知道需要、有用,就会有学习兴趣,这是动力的源泉,这样学生在盎然的兴致中学到了英语,就不知不觉地喜欢上英语课了。这种将企业文化教育贯穿于英语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教育教学效果,正体现了中职英语教学的一大优势。
2.以树立学生的信心为阶梯,实施分层次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率”
依据素质教育的思想,以人为本,让英语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得以均衡发展,增强自信心,提高英语教学效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树立他们的信心,才能维持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我上课时既注重中上程度的学生,增加训练强度和深度,指出不足指明方向,鼓励其积极向上,也照顾中下程度的学生,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又利用课内课外时间,给学生补习英语音标,使他们会认会读英语;补习初中的一些关键性的知识,使他们能配合教学。
3.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自编学生使用的教材
我们从现行教材上选用了实用、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材料,收集了一些专业英语术语和日常交际英语句型、实用英语和商务英语的一些材料,让学生心情愉快地听懂英语读懂英语,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4.以给学生创设语言环境为手段,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是学好英语的有效方法。要会说英语,用英语进行交际,就必须积累一定量的词汇。因此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背诵、记忆一定量的英语单词和句子,进行最基本的积累。情境创设是提高“说”的能力的重要保证。情境创设可以天气、家庭、休假、城市生活、班级情况等为题,让学生用英语对话、用英语讲故事、用英语介绍物品等。
情境创设还可模拟企业岗位情景进行,如进行用英语打招呼,做介绍等对话情景模拟表演:把教室模拟成车间,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选组长一名,由组长带着一名“客人”到小组成员中,互相介绍,互致问候等,人人参与,老师在旁适时提示以消除他们的怕出丑心理。各组模拟表演结束后,老师当堂就学生的仪容仪表、交际表现、合作能力、团队精神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作为期末成绩综合评定的依据。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能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5.注重教学创新,及时进行教学反馈
课堂教学中,老师对于学生回答出的答案要做出正确的评价和反馈,对的给予表扬,错的及时纠正。同时应注意语言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失误和错误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因为对个别内向或自尊心强的学生来讲,过于直接的否定会打击到他们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时,他们非常希望得到教师鼓励性的、肯定的评价。而教师及时做出及时、合理、准确的评价是对学生参与的反馈,同时又可以鼓励学生进一步参与到教学中来。
三、结论
参与式英语教学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发展的
教学理念。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新课改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及时正确地做出课堂评估和反馈,把学习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需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以获取知识,寻求自身的全面发展,从而真正实现所有教学活动均围绕学生进行的参与式英语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知识的武装下成为学习习惯好、素质高,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陈登福 参与性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2004.
[3]王升,曹志鸿 论发展性教学.[j].要与理论与实践.
2002(9)
论文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