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慧教学法是指教授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文章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为例,选取了将智慧教学法融入课堂教学的案例,说明智慧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关键词:初中英语 智慧教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智慧教学法是指以知识传授为手段教授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那么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如何实施智慧教学法呢? 如何以智慧教学法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智慧教学的内涵和特征分析
在《教育大辞典》中,智慧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在面临复杂教学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准确、迅速、敏感的判断能力,例如,当教师在课堂中需要处理一些难以预料、但是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的时候,需要的机智反应能力。
通过对智慧教学内涵的界定,我们可以了解智慧教学法具体包涵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教学环境的复杂性;第二,教学的情境性;第三,教学的实践性。特别是在高层次的智慧教学中,教学环境较为复杂,教师不仅要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快速的反应能力,更要将教学艺术水平和自己的创造能力进行有效结合。
由此可见,智慧教学并不是被逼出来的,而是教师发挥自身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示自身智慧的教学,它是教师把教学技能、内容、方法有效结合起来的一种体现,是一种教学艺术。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智慧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既然智慧教学法具有其独特的魅力,那么它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是否适用?如何对其进行具体运用?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笔者选取几个较为典型的案例来说明。
1.抓住契机有效结合外界资源
智慧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需要一定的技巧。上课过程中导入时机是否恰当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千篇一律、运用单调呆板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厌倦的情绪。所以,智慧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导入需要一定的技巧,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灵机一动,将会使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将被提高。
案例一:在杭州外国语学校校本教材的“have fun with english 7a”中,有“what’s your favorite color?”一个教学环节需要学生掌握一些衣服类的和各种颜色的词汇,当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完这些颜色的单词以后,突然看到在窗台上有一把五颜六色的雨伞,于是就灵机一动,组织了一个游戏:当教师用手来转动雨伞,等到雨伞停止转动以后,用手指着其中的一个颜色,让学生抢答关于颜色的单词,看谁说的最好。结果,在这堂课上,学生的思维随着雨伞的转动而迅速转动,其学习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课堂气氛立即活跃了起来。正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智慧教学法,紧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2.随机应变丰富教学设计内涵
智慧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师所面临的教学环境的复杂性,特别是在英语课堂上,教师随时都可能面临并处理一些紧急的不确定因素。教师虽然无法有效预料到在其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所有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不做任何准备,“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对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进行精心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特点,在施教的过程中,才能够根据课堂具体教学情形,把握住教学方案的预设和生成。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教学技巧的必要特点是教师随机应变的能力。当教师拥有了这样的一种能力以后,才能够避免教学的刻板,才能够根据课堂教学情形,找到适当的教学方法并加以正确运用。
同时,教师也要坚信,教学方法应该是在一种真实而自然的情形下运用的,不能为了教学方法的运用,刻意追求完美、准确和顺利。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出现教学方法运用失误的情况,一方面,我们不应该自责,应以坦然心态应对,另一方面要能够积极思考,思考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寻找合理对策,唯有如此,英语课堂教学才能够活起来,其教学效果才能够得以提高,教学活动的价值才能够体现出来。
案例二:“have fun with english”中“family members”一课的教学内容为:“who’s the guy/woman/boy over there?” “who? where?”
“there. the guy/woman/boy in the…” “oh. that’s?…”
在上述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运用所学的句型来介绍自己的全家福,用对话的形式向整个班级进行展示。笔者也准备了一些老照片。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在讨论全家福的过程中,由于对照片里面的人物十分熟悉,一看照片上面的人物就知道是谁,所以他们根本无需“明知故问”,这种缺少信息差的机械英语学习对学生毫无吸引力。为了增加学习的挑战性,笔者立即找出自己以前的那些老照片,然后让学生来认识一下照片中的我和朋友。
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即被提了起来,对老照片都想一睹为快。当学生运用“who’s the guy/woman/boy?”这个句型来向我提问时,我并没有将答案立即告诉学生,而是让其它学生来代替我回答他们的问题,吸引了更多的学生跃跃欲试,整个课程教学环节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顺利完成了。由此可见,智慧教学法的主要魅力就在于教师要能够换一种思维方式,改变原有的操练程序和效果。
3.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合理诱导
既然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难以预测,教师难以准确把握每个可能遇到的问题。那么,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如何才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住每个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机智地将其运用到英语教学课堂的临场设计范畴中去呢?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对课堂进行有效掌控,对学生进行合理诱导,因势利导,使之成为新的教学资源。
案例三:在区分bring与take,listen与hear,look与see之间的不同的英语课堂上,笔者发现一些学生在听课过程中,面露喜色,交头接耳。正在纳闷的时候,突然听到小蜜蜂“嗡嗡嗡”的声音,原来是一只小蜜蜂飞到了教室里面凑热闹,面临学生难以集中精力听课的情况,笔者思索了一下,立即把手放在嘴巴边上“嘘”了一下,示意全班同学安静下来,教师的这个举动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都屏住呼吸,教室里面一片寂静,只听见蜜蜂“嗡嗡嗡”飞行的声音。以下是师生之间的一段有趣的对话:
关键词:初中英语 智慧教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论文摘要:智慧教学法是指教授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文章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为例,选取了将智慧教学法融入课堂教学的案例,说明智慧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智慧教学法是指以知识传授为手段教授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那么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如何实施智慧教学法呢? 如何以智慧教学法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智慧教学的内涵和特征分析
在《教育大辞典》中,智慧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在面临复杂教学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准确、迅速、敏感的判断能力,例如,当教师在课堂中需要处理一些难以预料、但是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的时候,需要的机智反应能力。
通过对智慧教学内涵的界定,我们可以了解智慧教学法具体包涵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教学环境的复杂性;第二,教学的情境性;第三,教学的实践性。特别是在高层次的智慧教学中,教学环境较为复杂,教师不仅要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快速的反应能力,更要将教学艺术水平和自己的创造能力进行有效结合。
由此可见,智慧教学并不是被逼出来的,而是教师发挥自身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示自身智慧的教学,它是教师把教学技能、内容、方法有效结合起来的一种体现,是一种教学艺术。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智慧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既然智慧教学法具有其独特的魅力,那么它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是否适用?如何对其进行具体运用?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笔者选取几个较为典型的案例来说明。
1.抓住契机有效结合外界资源
智慧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需要一定的技巧。上课过程中导入时机是否恰当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千篇一律、运用单调呆板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厌倦的情绪。所以,智慧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导入需要一定的技巧,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灵机一动,将会使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将被提高。
案例一:在杭州外国语学校校本教材的“have fun with english 7a”中,有“what’s your favorite color?
”一个教学环节需要学生掌握一些衣服类的和各种颜色的词汇,当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完这些颜色的单词以后,突然看到在窗台上有一把五颜六色的雨伞,于是就灵机一动,组织了一个游戏:当教师用手来转动雨伞,等到雨伞停止转动以后,用手指着其中的一个颜色,让学生抢答关于颜色的单词,看谁说的最好。结果,在这堂课上,学生的思维随着雨伞的转动而迅速转动,其学习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课堂气氛立即活跃了起来。正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智慧教学法,紧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2.随机应变丰富教学设计内涵
智慧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师所面临的教学环境的复杂性,特别是在英语课堂上,教师随时都可能面临并处理一些紧急的不确定因素。教师虽然无法有效预料到在其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所有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不做任何准备,“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对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进行精心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特点,在施教的过程中,才能够根据课堂具体教学情形,把握住教学方案的预设和生成。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教学技巧的必要特点是教师随机应变的能力。当教师拥有了这样的一种能力以后,才能够避免教学的刻板,才能够根据课堂教学情形,找到适当的教学方法并加以正确运用。
同时,教师也要坚信,教学方法应该是在一种真实而自然的情形下运用的,不能为了教学方法的运用,刻意追求完美、准确和顺利。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出现教学方法运用失误的情况,一方面,我们不应该自责,应以坦然心态应对,另一方面要能够积极思考,思考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寻找合理对策,唯有如此,英语课堂教学才能够活起来,其教学效果才能够得以提高,教学活动的价值才能够体现出来。
案例二:“have fun with english”中“family members”一课的教学内容为:“who’s the guy/woman/boy over there?” “who? where?” “there. the guy/woman/boy in the…” “oh. that’s?…”
在上述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运用所学的句型来介绍自己的全家福,用对话的形式向整个班级进行展示。笔者也准备了一些老照片。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在讨论全家福的过程中,由于对照片里面的人物十分熟悉,一看照片上面的人物就知道是谁,所以他们根本无需“明知故问”,这种缺少信息差的机械英语学习对学生毫无吸引力。为了增加学习的挑战性,笔者立即找出自己以前的那些老照片,然后让学生来认识一下照片中的我和朋友。
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即被提了起来,对老照片都想一睹为快。当学生运用“who’s the guy/woman/boy?”这个句型来向我提问时,我并没有将答案立即告诉学生,而是让其它学生来代替我回答他们的问题,吸引了更多的学生跃跃欲试,整个课程教学环节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顺利完成了。由此可见,智慧教学法的主要魅力就在于教师要能够换一种思维方式,改变原有的操练程序和效果。
3.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合理诱导
既然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难以预测,教师难以准确把握每个可能遇到的问题。那么,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如何才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住每个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机智地将其运用到英语教学课堂的临场设计范畴中去呢?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对课堂进行有效掌控,对学生进行合理诱导,因势利导,使之成为新的教学资源。
案例三:在区分bring与take,listen与hear,look与see之间的不同的英语课堂上,笔者发现一些学生在听课过程中,面露喜色,交头接耳。正在纳闷的时候,突然听到小蜜蜂“嗡嗡嗡”的声音,原来是一只小蜜蜂飞到了教室里面凑热闹,面临学生难以集中精力听课的情况,笔者思索了一下,立即把手放在嘴巴边上“嘘”了一下,示意全班同学安静下来,教师的这个举动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都屏住呼吸,教室里面一片寂静,只听见蜜蜂“嗡嗡嗡”飞行的声音。以下是师生之间的一段有趣的对话:
论文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