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下外语教学不容忽视的主要任务。
&
nbsp; 二、课程整合的定位
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学习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不能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教师传授知识的工具,而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会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构建知识的认识工具。
1. 特点:
1) 长久性-----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换代的速度迅猛,人们再也不能只通过一段时间在学校的学习就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因此必须不断地接受再教育,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远程教育,它指的是在信息技术环境和资源支持下的自我提升学习,这种教育将贯穿人的一生,以便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这就是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主要是通过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形成的-----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因特网学习外语,为将来学生在网络学校学习外语,构建终身的学习方式做好准备。来源:www.11665.COM 。
2) 实践性-----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
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的教学模式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说---搜集事实---作出解释论证。一般是围绕一个实际问题展开,教师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通过一系列研究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是一个开发的学习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多种手段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通过探究自己得出结论,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促进学生打下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解决实际问题,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这与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这种模式对我国当前以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改革是很有启迪意义的。
3) 研究性-----探究式的自主(亲身体验)学习
在教学的实施上,学生根据教学目标确定一个主题,自己收集相关的信息,并加以处理,将相关的内容和拓展信息制成“演示文稿”,上课时演播、交流、阐述学习心得或学术观点。这样,学生在主动求学的过程中,不仅对所学知识有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而且培养了自己学习的意识,学会了怎样学习和思考的方法。
4) 主动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主探索、发现学习
身处在信息技术和共享资源环境中,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学生在这种学习状态的变化中,逐步形成“获得自信”的经验,逐步学会适应自己和环境的变化,在独立探索和合作的学习中,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2.价值功能:
1) 培养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
基于网络的学习方式的开展创设了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了交流和分享大家共同获取的信息和研究成果,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通过研究性学习中的分工与合作,学生可以学会共同生活(learn to live together),学会求知(learn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 to do),学会发展(learn to be),这种合作学习的意义远远超过了语言学习的本身。
2) 传播信息容量大。
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可省去很多时间如教师写黑板,学生抄题等,可以大大增加课堂教学的密度和容量,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和教师的负担。
网上大量的最新信息瞬间可获得,传播速度快而新,可以使我们跟上时代的脚步。
3) 突破时空限制并创设情景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远程教育成为可能。它提倡的是一种随时随地的学习方式,网
[转贴于:论文大全网 http://www.11665.comhttps://www.11665.com/foreignlanguage/xsyy/135401.shtml]...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